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億鋼資源信息量多少
擴展閱讀
米粉怎麼收回成本 2025-02-12 23:28:38
養殖10000隻雞成本多少 2025-02-12 23:23:39

億鋼資源信息量多少

發布時間: 2023-06-14 14:25:22

㈠ 世界上鐵礦儲量最豐富的國家是

世界上鐵礦儲量最豐富的國家是俄羅斯。

俄羅斯是世界上鐵礦石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區,儲量佔俄羅斯鐵礦石總儲量的57.4%,該地區的庫爾斯克磁異常區擁有世界超大儲量的鐵礦藏。

烏拉爾地區的鐵礦石儲量佔俄羅斯鐵礦石總儲量的16.7%,西伯利亞地區的鐵礦石儲量佔12.8%,遠東地區的鐵礦石儲量也很豐富,佔俄羅斯鐵礦石總量的8%。

世界鐵礦儲量為1700億t,含鐵量為810億t。世界鐵礦石資源總量估計超過8000億t,含鐵量超過2300億t。澳大利亞、巴西、俄羅斯、中國、印度、美國、烏克蘭、加拿大、委內瑞拉、瑞典、哈薩克、茅利塔尼亞、伊朗、南非和墨西哥等是世界鐵礦資源大國。

(1)億鋼資源信息量多少擴展閱讀:

俄羅斯鐵礦的特點

俄羅斯貧礦儲量十分豐富,擁有許多儲量在5億噸以上、適宜露天開採的大型鐵礦區。 俄羅斯自然形成的鐵礦石品位明顯低於澳大利亞、巴西等主要鐵礦石生產國。

不過在選礦之後,俄羅斯鐵礦石的品位能夠達到較高水平。俄羅斯鐵礦石的磷含量明顯低於澳大利亞和巴西的礦石。不過,俄羅斯鐵礦石的硅含量較。

俄羅斯鐵礦的開采情況

現今,俄羅斯鐵礦石市場已被幾大公司壟斷:冶金投資公司控制著鐵礦石市場43%、歐亞控股公司22%、北方鋼鐵公司11%、新利佩茨克鋼鐵公司10%、「歐洲化學」礦物和化學公司5%、梅切爾采礦和冶金公司4%、圖拉鋼鐵公司1%,其他公司占鐵礦石開採的不到4%。

上述大公司均屬於產供銷一條龍的大集團公司,它們控制著鐵礦石銷售市場的83%。

㈡ 本周上海市場鋼材價格走勢,報價多少

卓創資訊7月24日報道:上海市場建築鋼材價格下跌10-20元/噸。從市場報價來看,現萍鋼6.5mm高線主流報價在3480元/噸;中天16-25mmHRB335螺紋鋼主流報價在3590-3700元/噸;申特、海鑫HRB335 16-25mm螺紋鋼主流報價在3590-3580元/噸;萍鋼、中天、申特16-25mmHRB400螺紋鋼報價3720元/噸,其他二線鋼廠三級螺紋3510-3730元/噸。北台、中天、日照、德龍、萍鄉、永鋼8mm盤螺報在3930-3970元/噸。

鋼廠方面,中天沙鋼7月3期價格:螺紋下調150元/噸至3800元/噸,線材下調200元/噸至3900元/噸,盤螺下調200元/噸至4050元/噸,抗震加價30元/噸,貼息18,對第2期線材、螺紋、盤螺均補150元/噸;中天7-2線補120元/噸,螺補150元/噸,盤補150元/噸。7-3線全折3800元/噸,螺全折3780元/噸,盤8折4000元/噸。承兌月貼息4.8‰(免兩月)。昨日市場成交量有限,部分超低價資源出貨尚可。目前市場成交多走鋼廠直發資源為主,商家繼續看空操作。

從卓創資訊鋼鐵網上看到的,現在用著他們的信息,感覺還不錯哦,建議有時間可以去試用下,免費的,呵呵

㈢ 伊朗的礦產資源

伊朗擁有非常豐富的銅礦資源,目前已探明儲量約為30億噸,平均品位0.8%,佔世界總儲量的5%,居世界第三位。2004年,年產8萬噸的哈通阿巴德銅冶煉廠投產後,伊朗銅年產量增加到28萬噸,其中陽極銅20萬噸。 鋅礦已探明儲量為2.3億噸,平均品位20%,居世界第一位;鉻礦已探明儲量約2000萬噸,伊朗每年消費鉻鐵4000—5000噸,靠進口。今年,年產2.5萬噸薩布茲瓦鉻鐵廠投產後,不僅滿足了本國的需要,還有2萬噸鉻鐵可供出口。 伊朗鐵礦儲量約為47億噸,其中四個大型鐵礦的總儲量就達30億噸。 伊朗煤炭儲量約為76億噸,因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動力煤基本不用,只將部分焦煤開採用於煉焦。豐富的礦產資源為伊朗冶金工業的發展提供了保障,去年,伊礦產品總產量實現了10%的增長,鋼產量900萬噸,增長了12%,鋁21.1萬噸,增長了16%,銅15.2萬噸,增長了4%。伊計劃在「四五計劃」期間對14個礦產項目投資160—170億美元,進一步加速冶金工業的發展。 今年,伊朗憲法第44條出台,政府立即著手大型礦山的私有化工作,首批礦山轉讓給合作社公司經營,其中包括薩爾切什邁銅礦、安古朗鋅礦、克爾曼省的大型鐵礦和煤礦。 2004年,伊朗鋼的消費量為1220萬噸,進口810萬噸,伊計劃「四五計劃」鋼產量達到2800萬噸。 為了保護本國鋼鐵工業,伊提高了鋼鐵進口稅10%。 有色金屬主要產品和鋼鐵年產量 單位名稱:萬噸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銅12.85 12.6 14.29 14.57 15.25 鉛1.44 1.46 1.52 1.60 1.76 鋅6.00 6.28 6.44 6.92 7.60 電解鋁 13.10 13.30 15.83 18.09 21.22 鋼鐵690 750 800 900 伊朗各類礦產資源滑旅已探明的儲量 單位名稱:百萬噸 礦物名稱 儲量 礦物名稱 儲量 石棉70 鋅 50 重晶石 4.4 菱鎂礦禪讓御 3.6 鋁土礦 116 錳礦 9.7 粘土14.6 雲母 0.2 硼土礦 0.024 鉬 0.05 鉻礦20 霞石 147 煤7600 磷岩 16.5 銅3000 鹽 158 長石2600 硅 77 氟石2.7 白銀 0.4 黃金0.5 滑石 0.38 石膏2400 綠松石 500(噸) 鐵礦4700 石灰石 7200 高嶺土 100 明礬 1000 各類礦產品的年產量 單位名稱:萬噸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煤128.4 138.0 255.7 銅精礦 41.5 45.3 41.8 鉛、鋅 58.3 57.9 60.8 金賀岩礦12.8 35.2 12.0 鐵礦863.4 1144.1 1459.1 鉻14.1 17.4 22.3 硅石154.6 167.8 222.2 鎂11.4 11.5 7.0 鋁礬土 5.4 6.5 2.1 錳9.7 14.0 55.5 重晶石 20.0 23.8 19.4 鹽141.8 153.8 151.1

㈣ 資源量/儲量標准

一、資源量/儲量標准管理的體系

在市場經濟國家並行存在政府、行業協會和企業的資源量/儲量分類標准,三者的適用范圍不同。

1.政府資源量/儲量標准體系

在市場經濟國家,政府資源量/儲量標准體系,並不要求企業遵從,也不在商業性礦產勘查運作中實施。這個資源量/儲量標准只是為政府研究服務,掌握本國各類礦產的資源量/儲量,以及國家有關重要礦種的資源量/儲量,用於分析礦產資源的供需形勢,制定與調整國家礦產勘查開發政策,研究與礦產資源有關的外交方針等。政府管理部門並不用政府資源量/儲量標准體系,做礦產資源量/儲量的審批和備案。政府不承擔礦床資源量/儲量可靠性的責任。

在中國和俄羅斯,政府的資源量/儲量標准體系,既用於政府研究,也用於商業性礦產勘查。但在商業性運作中,許多國家的投資機構、礦業勘查公司不接受政府資源量/儲量標准體系,也不接受據此計算出來的資源量/儲量。例如有一家加拿大上市的初級勘查公司,和中國某省地勘院簽訂了建立合資企業的初步協議。該公司發布新聞,宣布了合資勘查開發的金礦已控制的資源量/儲量數據。當加拿大證券監管委員會了解到資源量/儲量數據,是來自經中國國內有關部門批準的詳查報告後,要求該公司撤銷已發布的新聞,由獨立勘查地質學家,根據抽查的品位數據和合作方提供的地質資料,按加拿大礦冶協會《礦產資源量/儲量分類:類別、定義及指南》的標准,重新計算後再發表,提供給投資者。又例如,首都鋼鐵公司為延長控股的秘魯馬爾科納鐵礦的生產年限,擴大生產能力,投資補充勘探,由首鋼地質勘查院實施。根據秘魯礦業法的規定,地質勘查報告必須有秘魯的注冊地質學家簽字生效,礦業銀行才給予貸款。2000年在北京審查秘魯馬爾科納鐵礦補充勘探設計時,某黑色冶金設計院要求,按中國鐵礦地質勘查規范,確定礦床勘探類型和工程網度,部署鑽探工程,各級儲量比例要符合規范要求,設計院才能為馬爾科納鐵礦擴能做設計。參加設計審查的秘魯勘查地質學家佩爾西(J.Pellerzi)當即表示,他在馬爾科納鐵礦工作了20年,知道用什麼樣的方法勘查,用何種的網度能控制礦體,保證鐵礦的正常生產。他不願為中方所提供的儲量數據負責,不同意簽字。

2.行業協會資源量/儲量標准體系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為了保障礦產勘查投資者的利益,規范礦產勘查市場秩序,由礦業的行業協會來制定資源量/儲量標准,作為行業的技術標准。加拿大礦冶協會(CIM)、澳大利亞礦業冶金協會(AusIMM)、美國采礦冶金勘探協會(SME)、英聯邦礦業協會(IMM)、南非地質協會(GSSA)所制定的資源量/儲量標准,非常類似。有權威的行業協會制定的規范和標准,為證券交易所、證監委、投資公司、銀行所接受。

3.企業資源量/儲量標准體系

有的礦業公司有企業的資源量/儲量標准。礦床的邊界品位、最低可采厚度、鑽探網度、各類資源量/儲量比例等主要參數,根據該礦產品的市場價格、公司經營戰略、采選技術的進步,隨時調整,對資源量/儲量進行動態管理。

二、資源量/儲量標准舉例

1.中國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國標

《固體礦產資源/儲量分類(GB/T 17766—1999)》。

2.美國礦業局和美國地質調查所1980年礦產資源和儲量分類原則

3.加拿大礦冶協會《礦產資源量/儲量分類:類別、定義及指南》定義的礦產資源量/儲量標准(CIM Definition Standards:For Mineral Resources and Mineral Reserves)

因為市場經濟國家主要行業協會的資源量/儲量標准非常類似,這里以加拿大礦冶協會的資源量/儲量標准為例做一介紹。

(1)未發現資源。對與從事草根勘查的個人和公司,這一概念很重要。可分為兩類:

假設資源:在特定的地理邊界內,根據有利的地質條件和已知礦化,預計的資源。

前景資源:在特定的地質條件邊界內、成礦區域內或采礦區域內,預計的資源。

(2)礦產資源。有足夠的勘查信息,在發現礦化後,能以品位和噸數在報告里描述的資源。

資源量(Mineral Resources)。尚未確定經濟可行性的礦產資源。它是有用礦物的天然聚集體,其噸數和品位,在目前或將來開采時,有贏利的可能性。

——推測資源(Inferred):以噸數和品位表示的礦床或礦床的一部分,是根據有限取樣估算的,對品位及其連續性只有初步了解,尚不能確定礦床遠景。

——推定資源(Indicated):以噸數和品位表示的礦床或礦床的一部分,已有較多的地質信息來判斷礦化帶的連續性,礦體的延伸和形態,估算的噸數和品位有較高的可信度。

——確定資源(Measured):以噸數和品位表示的礦床或礦床的一部分,通過對露頭、鑽孔、坑道的充分取樣,礦體的形狀、噸數、品位都已被很好地確定。

儲量(Mineral Reserves)。礦山開采經濟可行的礦產資源。它是資源的一部分,至少通過預可行性研究確定了經濟可行性,即在合理的、被廣泛認同的經濟條件下,可以合法開采,並創造利潤的礦產資源。

——可能儲量(Possible):用噸數和品位表示的推測資源的一部分。可能儲量不能獨立存在,只是概略儲量或證實儲量的外延部分。它的噸數、品位、運營參數是通過合理內插、假設進行的。

——概略儲量(Probable):用噸數和品位表示的推定資源的一部分。根據充足的探礦工程、采選冶參數、經濟法律的信息,已確認了它的經濟可行性,其可靠程度,可以支持礦山開發建設的投資決策。

——證實儲量(Proven):用噸數和品位表示的確定資源的一部分。其噸數、品位、開采技術條件、經濟運行參數已被可靠地確定。證實儲量是用於正在開采、備采和計劃開採的那部分資源。

(3)關鍵技術因子。

計算資源量的關鍵技術因子:

——數據的密度是否能確保礦體的連續性;

——鑽探方法的代表性;

——取樣方法、取心比例和防範細粒損失;

——邊際品位的確定原則;

——確定礦石體重的方法和可靠性;

——分析數據的質量:分析方法、重現性和代表性;

——地質編錄的質量;

——地質解釋的基點和選擇;

——資源量估算方法和關鍵性假設。

計算儲量的關鍵技術因子:

——采礦方法及其對可采品位和可采礦石量的影響;

——選冶試驗的充分性和試驗樣品的代表性;

——最小采礦單元對儲量計算的影響;

——試採的貧化因子選擇和對儲量計算的影響;

——礦石或選精礦成本核算

——礦床開發的環境評估和復墾評估;

——礦權的合法性和可能遇到的法律問題;

——該礦床礦產品的可銷售性、成本競爭地位、銷售合同;

——基礎設施的服務狀況。

(4)術語和精度。資源量/儲量報告必須嚴格使用加拿大礦業冶金協會(CIM)的《礦產資源量/儲量分類:類別、定義及指南》所定義的術語。其精確度即有效數字位數要與資源量/儲量類別相一致。

4.澳大利亞礦業冶金協會制定的《澳大利亞礦產資源量/儲量計算和地質報告編寫指南(The JORC Code)》

其與加拿大礦冶協會《礦產資源量/儲量分類:類別、定義及指南》非常類似。我國有的企業為了實施國際化的經營戰略,開始使用行業協會的資源量/儲量計算標准。例如,招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就用了澳大利亞礦業冶金協會的JORC標准,計算金礦的資源量/儲量。2006年底,該公司公布,按JORC標准,公司保有黃金儲量419.5萬盎司(118.9噸),保有黃金資源量579.5萬盎司(164.3噸)。

三、資源量/儲量評估程序

資源量評估。數據的收集和數據可靠性的評價,對礦體的數據做地質解釋,符合該礦床的成礦地質規律,對數據做統計分析,選擇經濟參數,建立資源量計算模型,計算資源量。

儲量評估。在資源量計算的基礎上,加入采礦選礦等工程因素,如剝采比、回採率、選礦回收率、貧化率、水文工程地質條件等。儲量計算的經濟因子,包括礦產品價格、環境保護預設成本、稅收等。市場經濟條件下,儲量是一個動態數據,影響儲量數據變化的敏感因素,由計算機及軟體及時反應。

四、資源量/儲量標准和評估的法律約束

1997年,Bre-X公司公布了該公司在印度尼西亞「布桑金礦」「發現了」資源量達7200萬盎司的世界級金礦。這個世紀勘查騙案,製造了虛假的黃金資源量,重創了礦產勘查業。為此,加拿大政府強化了資源量/儲量標准和評估的法律約束。加拿大政府規定了礦產勘查信息披露的法律標准,即NI43-101條款,自2001年2月1日起施行。儲量評估師,即資格人士,必須在NI43-101條款下,根據加拿大礦冶協會《礦產資源量/儲量分類:類別、定義及指南》定義的礦產資源量/儲量標准,計算資源量/儲量,披露礦產勘查資源量/儲量信息。

在NI43-101框架內,加拿大礦業冶金協會(CIM)制定的資源量/儲量標准,是為多倫多證券交易所所承認的勘查項目資源量/儲量的技術標准。這個標准必須保證所披露的資源量/儲量數據不會誤導投資者,確保商業性礦產勘查市場的秩序。不採用NI43-101條款所披露的礦產勘查信息都是違規的、不被承認的。NI43-101條款的基本精神是:使用規定的地質術語及其解釋;固定的書寫格式;使用加拿大礦業冶金協會(CIM)制定的礦產資源量/儲量計算標准;確認技術數據的真實性;由資格人士來計算資源量/儲量。

㈤  地質成礦條件和資源開發條件6

1.區域地質和成礦地質條件分析

從大地構造上看,阿根廷東部出露中、新生代沉積物,形成油氣等燃料礦產;阿根廷西部則為前寒武紀-寒武紀結晶基底,由晚前寒武-早寒武世麻粒岩岩系和晚寒武-奧陶紀綠片岩等兩套變質岩系組成,是個後加里東地台。北部廣布結晶岩,習稱塞拉潘帕地塊。南部(帕塔哥尼亞地台)基底絕大部分被晚古生代中-新生代陸相沉積及火山岩,局部海相沉積覆蓋。上述南、北兩區在成礦特點上明顯不同。在塞拉潘帕地塊,與基底變質作用有關的礦產主要為偉晶岩型鈹、鋰、鈮、鉭礦,產於蓋層內的有晚古生代、中生代砂礫岩型鈾(釩)-銅礦和煤;中、新生代中酸性火成岩有關的熱液型鈾、金、銀、銅、鎢、錫-多金屬,以及斑岩型銅礦。晚第三紀陸相火山沉積封閉盆地中產有鹽湖型和礦化泉型硼、鋰、鉀鹽類礦產。在帕塔哥尼亞地台,基底零星出露,蓋層中產石油、天然氣和煤。

阿根廷是一個礦產資源不太豐富的國家,擁有80多種礦藏,主要有:屬於燃料礦物的石油、天然氣、煤;屬於金屬礦的鐵、銅、鈹、鈾、鎢、鉛、鋅、鋁、錳、銀、釩、銻;屬於非金屬礦的瓷土、硫磺、硼酸鹽、石膏等。此外還有豐富的石料資源,包括石灰石、花崗石等。可以提煉稀有金屬鈹的綠柱石,蘊藏量估計達1億噸,僅次於巴西,居世界第二位。綠柱石礦多分布在安第斯山脈東部各省,其中以科爾多瓦省的蘊藏量最多。阿根廷鈾礦儲量豐富,摺合成濃縮鈾為23,700多噸,居拉丁美洲第一位。

金屬礦產資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的谷地。全國現已探明的重要礦山有10個,即:①阿倫布雷拉礦(銅和金);②菲洛科羅拉多礦(鉬、銅、金和銀);③塞羅阿塔霍礦(銅和金);④拉博里塔礦(砷和銅氧化物);⑤拉奧亞達礦(銅、鉛、銀和金),以上各礦均位於卡塔馬卡省;⑥法馬蒂納礦(銀和金、拉里奧哈省);⑦埃爾多拉多-蒙塞拉特礦(鈾、聖克魯斯省);⑧豐塔納湖礦(鉛和鋅);⑨科爾科瓦多礦(鉛和銅),以上兩礦均位於丘布特省;⑩帕瓊礦(銅、聖胡安省西南部)。在上述10座礦山中,規模最大的阿倫布雷拉銅金共生礦,礦石儲量3.5億噸。其次是經濟價值最大的帕瓊銅礦,礦石儲量約8億多噸。這兩個礦開采後,阿根廷可以達到銅的自給,並略有富餘。

根據阿根廷的金礦成礦地質條件,經綜合分析,我國山東地勘局近幾年首選在阿根廷南部聖格魯斯成礦帶、中部內烏步省兩處遠景區進行金礦的地質勘查找礦。南部聖格魯斯成礦遠景區位於南緯44°~46°間,海拔300~400米,屬低山丘陵區,1/50萬化探掃描工作已基本完成,圈定了許多化探異常區域,並由化探異常查證發現了大型拉瓦枉金礦床,礦床受北西和北東兩組較大規模構造控制,礦化帶分布在兩組構造之間。目前已勘查了4條礦化帶,單個礦體長250~300米,礦體平均厚度2.5米,金品位9.5g/t,銀平均品位105g/t。前期勘探深度達160米,深部礦體繼續延伸,探求礦石量950萬噸。中部內烏肯省遠景區位於南緯36°~40°間,海拔2000米以上,區內已發現2處小而富的石英脈型金礦床,礦體長500~800米,厚0.5~3米,金品位9.21~15.64g/t,探求礦石量20萬噸,阿根廷國營礦業公司在淺部已開采。周圍有大片化探異常,異常值高,並發現了金礦化。

結論:從現有資料分析,認為阿根廷境內金銀銅等有色金屬礦有一定找礦前景的,可進一步工作,其它礦產成礦條件不太有利。

2.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條件分析

阿根廷的礦產資源主要分為能源礦產、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產和石料四大類。

(1)能源礦產

石油

阿根廷石油資源不太豐富。據官方統計,到1999年底阿根廷已探明的石油剩餘可采儲量為4億噸,佔世界總儲量的0.3%。儲采比9.1,遠低於拉美的平均水平37.7。已探明的四大油田是:丘布特省的里瓦達維亞海軍准將城油田,內烏肯省的普拉薩溫庫爾油田,門多薩省的圖蓬加托油田,以及胡胡伊省和薩爾塔省交界地區的油田。

石油是目前阿根廷消費的主要能源。

阿根廷石油是1907年發現的,最初由國家礦業局開采。1918年有些外國公司來阿採油。1923年成立國營石油公司,1925年在拉普拉塔建成第一座煉油廠。1945-1955年間實行外資企業國有化,國產石油滿足國內消費的36%;1955-1958年間採油業大發展,產量年均增長率高達30%以上;1962年後的10年增長趨緩,年增長率為5.5%;此後產量波動在2100-2500萬噸之間,石油的自給能力逐年下降,從1972年的94%降至1975年的87%。1976年以後,政府採取鼓勵二次採油和簽訂風險合同等一系列措施,加強石油勘探,於1978年發現聖豪爾赫灣海上油田,促使原油產量回升,原油產量由1987年的2300萬噸直升1998年的4490萬噸,年均遞增6.27%。1999年產量4270萬噸,比上年減少4.9%。由於國內消費不大,每年還有近半數的原油可供出口。同年消費量2320萬噸,比上年增長0.8%。

天然氣

阿根廷的天然氣蘊藏量比較豐富。天然氣田主要分布在北部的薩爾塔省和南部的火地島地區。到1999年底天然氣剩餘可采儲量6900億m3,佔世界總量的0.5%,儲采比20.4,遠低於拉美的平均水平66.2。

由於加強了資源勘探工作,已探明的天然氣蘊藏量不斷增加,1970年為1713億立方米,1975年達到2004億立方米。1976年內烏肯省天然氣田的重大發現,使探明的天然氣蘊藏量大大增加,1999年已達6834億立方米。

近10年來阿根廷天然氣生產增長很快,1989年產量190億m3,1998年達到296億m3,年均遞增5.05%,1999年產量達336億m3,比上年增長13.5%,約佔世界總產量的1.4%,居世界第15位。同期天然氣消費量年均增長4.65%,1999年達到334.9億m3,產消基本相當。

鈾礦資源豐富為發展核能工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到80年代初期,全國已探明含鈾礦床的面積為22.9萬平方公里,據全國原子能委員會估計,查明儲量(U3O8)約6萬噸(其中可靠級的3萬噸),相當於2.37萬噸濃縮鈾,能滿足8個發電能力為450萬千瓦的核電站運轉30年的需要。鈾礦蘊藏地區主要有3個:①門多薩省的馬拉圭,②薩爾塔省的道科-安布拉約,③丘布特省的洛斯阿多貝斯。最大的礦山是門多薩省的平塔達鈾礦,礦區面積為3000多平方公里,蘊藏量佔全國已探明總量的一半。

豐富的鈾礦資源為發展核能工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阿根廷是拉丁美洲最早研究和利用原子能的國家之一。1950年成立全國原子能委員會,下屬100多個實驗室和幾個研究中心,配有2,500多名科技人員。目前有5個試驗和生產鐳同位素的反應堆,它生產的放射性同位素可滿足國內消費的90%。

建設核電站,增加核電站在電力構成中的比重,是阿根廷發展核能工業的重點。1974年,阿根廷建成了拉美第一座核電站「阿圖查1號」。同年開始興建第二座「恩巴爾塞」核電站。1979年,阿根廷政府又制定出規劃,在2000年以前再興建4座核電站。如按期完成計劃,2000年阿根廷將擁有6座核電站,發電量將占總發電量的30%左右。

阿根廷堅持獨立發展本國核能工業和反對超級大國核壟斷的政策。為了免受國際核壟斷勢力的威脅,阿根廷在第一座核電站中選擇天然鈾作燃料,以便充分利用本國豐富的鈾礦資源,並逐步掌握核燃料的全部循環技術,以達到完全掌握核燃料生產技術和自給自足的目標。

阿根廷是拉丁美洲少數幾個開采鈾礦的國家。為了堅持獨立發展核能工業的方針,阿根廷努力加強和提高濃縮鈾的生產能力。為此目的興建的馬拉圭濃縮鈾工廠已於1976年在門多薩省建成投產,年產量為46噸。近來又建立了唐奧托聖拉斐爾和洛斯阿多貝斯等濃縮鈾加工廠。全國濃縮鈾產量迅速提高,1979年達到160噸,比1976年增加了348%。此外,一座年產.25萬噸的重水工廠和一座能生產400多種核材料的工廠已開工興建。但近年來阿根廷鈾產量大幅下降。1996年生產鈾28噸,1997-1998年鈾年產量增加到35噸。

阿根廷重視同拉丁美洲國家的核合作,是拉丁美洲第一個出口核技術的國家。它先後同秘魯、烏拉圭、厄瓜多、玻利維亞、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巴拿馬和智利等國簽署了核合作條約,向他們提供技術援助,幫助建立原子能研究中心和核能工廠。1980年8月30日阿根廷同巴西簽署了兩項執行議定書,規定在10年中兩國將在核領域互換技術情報並共同培養人才。

煤炭

阿根廷煤炭資源不太豐富,已探明的儲量只有54.65億噸。主要分布在西部的4個地區:a.拉里奧哈省的中部、門多薩省的北部和聖胡安省;b.從門多薩省中部到內烏肯省的北部地區;c.里奧內格羅省西部的聖卡洛斯·德巴進而洛切到丘布特省西北部的埃斯克爾一帶;d.聖克魯斯省的里奧圖爾比奧河谷。里奧圖爾比奧是全國最重要的煤礦,蘊藏量達4.5億噸,煤質良好。此外,在整個安第斯山脈地區和火地島的山谷和河岸都藏有豐富的泥煤。

(2)金屬礦產

阿根廷金屬礦藏種類不多,主要有鉛、鋅、銅、錫、鐵、錳、鈾、鈹、鎢等,其中以鉛、鋅、鐵、鈾、鈹、鎢等的藏量較大。金屬礦主要分布在國家西北部地區的胡胡伊、薩爾塔、卡塔馬卡等省,中部地區的拉里奧哈、聖路易斯和科爾多瓦等省,庫約地區聖胡安和門多薩省,以及巴塔哥尼亞地區的內烏肯、里奧內格羅、丘布特和聖克魯斯等省。目前,由於資源枯竭,鎢錫已不再生產。

阿根廷銅礦已探明礦石儲量為20多億噸。這是近10多年來的找礦成果,而在50年代初,銅礦石全部依賴進口。近年來,開始對銅礦進行開采。70年代初產量為500噸(精銅),1975年下降到200噸,只能滿足國內需要的10%。重要的銅礦有:帕瓊銅礦礦石量8億噸和巴約的拉阿魯姆布內拉銅礦礦石量6.44億噸,開采後阿根廷的銅可以自給。1997年Bajo de La銅礦項目投產,1998年礦山銅產量躍升至17.03萬噸。

帕瓊(EI Pachon)銅礦位於聖胡安省卡林加斯塔區,Cam-bior和Comsnr各佔50%的股份。斑岩銅礦,按Cu0.4%的截至品位計算,該礦擁有礦石儲量8.8億噸,平均品位為Cu0.62%,Mo0.015%,Au0.02%g/t和Ag2.4g/t。1998年以來一直在露天開采。

阿瓜里加(Agua Rica)銅鉬礦BHP擁有70%股權,Northern Drion擁有30%的股權,位於卡塔馬卡省的the Bajo de la Alumbrera礦山附近,是省礦業公司下屬的一個私有化的股份公司,是否開采仍有爭議,因為品位不高不足以提出正當理由開采斑岩銅礦。給出一個設想的比率,按0.2%的銅截至品位計算,此礦擁有當量銅品位0.71%的億噸礦石儲量,實際年均品位是,銅為0.43%,鉬為0.028%,金為0.19克/噸,銀為3.01克/噸;最近又以0.4%的銅截至品位重新估算全部資源,獲得8.02億噸礦石儲量,其中銅的品位為0.61%,金的品位為0.24克/噸,鉬的品位為0.034%;以1%的銅的截至品位計算的高品位部分資源儲量為0.6億噸,其中銅的品位是1.3%,其他元素摺合成1.74%的銅當量。

阿倫布雷拉(Bajo de La Alumbrera)銅金項目Mount Isa公司擁有50%,North公司擁有25%,Rio Algom公司擁有25%股份,1998年投產。Alumbrera礦物公司的所有權由Yacimientos Mineros Aguas de Dionsio,一個由卡塔馬卡省政府和國家政府代表組成的法人公司,共同分享,即它們有權得到項目的凈收益的20%。金屬價格低迷,使這個初步預算投資12億美元(其中包括和阿倫布內納礦山相配套的銅冶煉廠投資5億美元)的項目合作者寥若晨星,只有Rio Algom,North等公司加盟。1998年這個礦完成基建,達到或超過設計生產能力8萬噸/日,平均生產20萬噸/年的銅和64萬盎司/年的金。按0.27%的當量銅截至品位計算,阿魯姆布內拉礦山開采擁有6.44億噸礦石儲量品位在0.51%的銅和0.62克/噸的金,保證年限在17年以上。根據一項礦山產量生產年限優化研究方案,在今後5年內要將產量提高到12萬噸/日。

聖喬治銅礦以銅為主,伴生金和銀,位於門多薩省,業主為Northem Orion,礦石儲量1.46億噸,平均品位Cu0.5%,Au0.2g/t和Ag3.5g/t。該礦床有望採用淋濾SX-EW法進行大規模露采和選礦,但尚未進行計劃中的可行性研究。

金和銀

阿根廷近年在該國南端聖克魯斯省南部發現塞羅旺瓜迪亞金銀礦,礦石儲量達900萬噸,金品位達10克/噸,銀113克/噸,即含有金90噸,銀1017噸,現正在開發中。

阿根廷的黃金礦山產量由於找礦成果,近幾年取得突破,由1996年的0.9噸、1997年的3噸,一躍達到1998年的22噸,1999年突破30噸。

塞羅旺瓜迪亞(Cerro Vanguardia)金銀礦位於南帕塔戈尼省,露天開采,股份由下列幾個公司所有:Mincorp擁有46.25%的股權,阿根廷Perez Compance的公司擁有46.25%,聖克魯斯省的Fomicruz公司擁有7.5%。建設總投資2.7億美元,1998年10月投產,礦山生產能力為2000噸/日,擁有證實資源量900萬噸,平均品位9.7克/噸的金和113克/噸的銀,預計每年生產21萬盎司金和160萬盎司的銀。

維拉的羅(Veladero)金銀礦位於科迪勒拉一個最有遠景的地區,距Barrick公司在智利境內的Pascua-lama金銀礦僅6公里。阿根廷黃金公司佔60%股份,Barrick佔40%股份。該礦床有兩個礦帶,據估計,礦石總資源量22060萬噸,礦石平均品位為Au1.2g/t,Ag22.9g/t,即金265噸,銀5050噸。

皮爾圭塔斯(Pirquitas)銀錫鋅礦位於阿根廷西北部的普拉地區(Aotiplano),可行性研究於1999年4月由業主陽光采礦公司和Refining Wcngpfdn公司完成,並投資進行輸礦管道的建設。按照60g/t Ag的截至品位,計算得到在經濟上可回收的證實和可能礦石儲量2160萬噸,平均品位Ag167g/t,Sn0.33%,Zn0.57%。投資1.2億美元,最終建成6000噸/日產能的露天采礦礦山,礦山服務年限10年。

迪亞伯力洛斯(Diablillos)銀金礦位於沙爾塔省,Barrick佔70%的股份,太平洋岸國際公司佔30%股份,按0.4g/t金當量的截至品位獲得露采推斷資源量4950萬噸,平均品位Ag68.3g/t,Au0.42g/t。如採用0.8g/t Au的截至品位,估計可獲得3070萬噸高品位礦石資源量,平均品位Ag92.7g/t,Au0.6g/t。

鋁土礦儲、產量不詳。阿根廷正在建一個年產72.1萬噸的電解鋁廠。1994年-1998年分別產鋁17.5、18.55、18.39和18.72萬噸,其中40%~50%用於出口。氧化鋁原料主要從澳大利亞、巴西和德國進口。年出口鋁材10萬噸左右。

萬達港(Pto.Wanda)鋁土礦位於米西奧內斯(Misiones)省,由米西奧內斯烏梅-米利亞鋁股份公司(Hume&Milia Cia De Sierra Grande S.A.)經營。礦石年生產能力為10%~50萬噸。主要產品為鋁、氧化鋁,副產品有鐵礦石、氧化鐵、金紅石、顏料和硫酸等。

開采方法露天開采。選礦廠日處理礦石能力為1000噸。

冶煉廠主要產品為鋁,其它產品為鈦、金紅石、鐵礦石。鋁年生產能力為3萬噸。

精煉廠主要產品為氧化鋁,其它產品為金紅石、鐵礦石、鑄鐵。氧化鋁年生產能力為6.4萬噸。

鉛和鋅

鉛和鋅是阿根廷的重要金屬礦。據估計全國鋅儲量為900萬噸,鉛儲量在1000萬噸以上。礦藏主要分布在北部胡胡伊省和中部的聖胡安省。胡胡伊省的阿吉拉爾礦和聖胡安省的卡斯塔尼奧-別霍礦兩座規模最大的鉛、鋅、銀等金屬共生礦。這兩大礦的產量在全國鉛、鋅礦生產中佔有很大比重。

目前開采鉛、鋅礦的是CMASA公司,主要產區為胡胡伊省阿奎拉爾礦山。礦石儲量6600萬噸,礦石含Pb6.2%、Zn7.6%和Ag3.7盎司/噸。該礦於1936年投產,目前生產能力年產鋅精礦8萬噸,鉛、銀精礦4.2萬噸(Mining Annual Review1983)。據World Metal Statistics(1999),1996-1998年分別開采鉛(金屬量)1.13、1.34和1.5萬噸,鋅3.11、3.34和3.56萬噸。

阿奎拉爾(Aguilar)鉛礦位於阿根廷西北部胡胡伊(Jujuy)省,由阿奎拉爾礦業股份公司經營。1936年投產,現為地下開采。1981年實際礦石產量為60萬噸,岩石掘進量為54.4萬噸。主要產品為鉛、銀精礦及鋅精礦。選礦廠日處理礦石能力為2100噸,採用優選浮選法。

目前生產能力為1800噸/日,有兩個地下礦,鉛的品位為3%,鋅的品位為7%,銀的品位為70克/噸。1993年以來,這個礦已服務了近7年,周圍大面積的土地由Comsur控制,可用於勘探鉛、鋅。

鐵礦

阿根廷鐵礦儲量估計為7.49億噸。主要鐵礦有胡胡伊省的薩普拉礦和里奧內格羅省的謝位格蘭德礦。薩普拉礦的蘊藏量為1.1億噸,品位為35%~45%。謝位格蘭德礦於1947年發現,據估計,鐵礦砂的蘊藏量為1億多噸,礦石品位為55%~60%。阿根廷鐵礦的開采量很低,1960年為14萬噸。70年代內,開采量有所增加,1970年為24萬噸,1976年又增至25萬噸。目前產量也只有數十萬噸,遠遠不能滿足需要,每年需從國外進口大量鐵礦石。

格蘭德山(Sierra Grande)鐵礦位於布宜諾斯艾利斯、內格羅河省(Rio Negro,Buenos Aires),由格蘭德山帕塔戈尼亞鋼鐵股份公司(Hierro Patagonico De Sierra Grande S.A.)經營。為地下開采礦山。設計日礦石生產能力為1.4萬噸。

該礦含礦岩層厚300~1100米,其下盤為早期古生代砂岩,上盤為石灰岩和中生代火山斑岩。在所發現的三個礦體中,除北礦體為赤鐵外,其餘兩個礦體分別為細粒磁鐵礦和假像赤鐵礦。根據礦體的揭露情況表明,南礦體的開采條件最有利,礦體長3150米,寬10~14米,傾角45°~60°,埋藏深度800米。磁鐵礦平均含鐵品位54.8%,含磷1.5%。南礦體的礦石總儲量為2.13億噸,其中可靠儲量為1.08億噸。

阿根廷錳礦最重要的采區是YMAD公司的法拉朗內格羅礦山,已知儲量250萬噸,平均含錳12%,金7克/噸和Ag113克/噸。

世界鋰產量主要產自智利從南卡洛里納到薩拉德阿塔卡瑪的高原鹽湖(塞普勒斯-福特礦物公司)和阿根廷的薩拉、德、霍姆伯瑞木爾托地區(FMC鋰公司)。作為阿根廷3個新建鋰礦山之一的Fenix鋰礦項目,FMC鋰公司投資1.37億美元,在卡塔馬卡省組成Altiplan礦物公司,採用高技術流程,生產碳酸鋰,該礦床擁有可回收的鹵水儲量85萬噸,平均品位Li600~650ppm,這要比智利在采礦山的品位要低一些。

結論:從現有資料看,阿根廷境內銅、金、銀和鈾礦產有一定勘查和開發前景,特別是低品位銅金銀多金屬礦,可在已知礦化集中區原有工作的基礎上,進行較大面積的踏勘選點,然後再決定是否進一步勘查和開發。

㈥ 中國有多少的鋼鐵儲備每年消耗多少

「十五」期間我國的鋼產量先後突破了2億噸和3億噸大關,年消耗廢鋼達5000—6000萬噸。這期間我國的廢鋼鐵資源緊缺,每年缺口1000萬噸左右靠進口解決。根據2004、2005年的鋼鐵市場情況和廢鋼消耗的市場價格分析,我們對「十一五」期間(2006——2010年)的廢鋼資源及消耗情況進行了預測,預計2006——2007年廢鋼資源仍然緊缺,2008年起廢鋼資源緊缺狀況可望逐年好轉。

2004年我國粗鋼產量達2.72億噸,全國煉鋼消耗廢鋼5430萬噸,煉鋼廢鋼消耗量比2003年增加了610萬噸,噸鋼耗廢鋼量199公斤,比2003年下降了17公斤。

2004年我國廢鋼鐵資源總量6178萬噸。其中:鋼鐵企業內部回收廢鋼鐵1700萬噸,比上年增加170萬噸,社會采購廢鋼3300萬噸,與上年持平,進口廢鋼1023萬噸比上年多進口94萬噸,是進口廢鋼最多的一年。

2005年,預計我國粗鋼產量將達到3.3億噸以上,全國煉鋼耗廢鋼約為6100萬噸,比2004年增加670萬噸,噸鋼耗廢鋼185公斤,比上年又下降了15 公斤。2005年我國廢鋼資源總量約為6800萬噸,其中,鋼鐵企業回收廢鋼1890萬噸,社會回收廢鋼3800萬噸,進口廢鋼約1100萬噸,分別比去年增加190萬噸、500萬噸和77萬噸。

鋼鐵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和實現工業化的支撐產業,鋼鐵產業的發展需要良好的外部條件,需要資源和能源的保障。面臨我國富礦少、貧礦多、每年有超過50%的鐵礦石須進口的現狀,發展我國的廢鋼產業,多回收廢鋼,多進口廢鋼鐵,鋼鐵企業多用廢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堅持可持續性發展和循環經濟理念,提高環境保護和資源綜合利用率,節能降耗的重大措施。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鋼鐵工業也是近三十年才壯大起來,產品結構、產業結構、產業布局急需調整。煉鋼生產中,轉爐鋼比例佔85%,電爐鋼比例佔15%,噸鋼耗費廢鋼量200公斤左右,對廢鋼需求量很大,廢鋼資源的社會積蓄量、廢鋼的年產生量、廢鋼市場的價格走勢等是我們十分關心並需要很好研究的重大課題。以下這些不成熟的意見供各位代表研究和思考。

一、1996—2005年我國廢鋼鐵消耗情況

1996—2005年是我國鋼鐵工業高速發展的十年,是計劃經濟向市場化經濟轉變的十年,是各種鋼鐵產品供給不足到自給有餘的十年。十年來,我國的鋼鐵產量連續居世界第一,目前全世界三分之一的鋼產自中國,中國鋼鐵市場的繁榮帶動了世界鋼鐵市場繁榮,中國鋼鐵市場的穩定對中國經濟的發展與世界經濟的穩定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自1996年我國鋼產量首次突破1億噸大關後,用了七年的時間,在2003年邁過了2億噸的台階。今年,我國鋼、鐵、材的產量突破3億噸,只用了短短的兩年時間。

十年來,我國累計產粗鋼173578萬噸,煉鋼耗廢鋼37650萬噸,平均廢鋼單耗217公斤/噸鋼,,也就是說有22%的鋼產量是由廢鋼煉成的。十年來,企業內部回收廢鋼15309萬噸,占廢鋼消耗量的40%以上。社會采購廢鋼21823萬噸,進口廢鋼6110萬噸,廢鋼資源總量43760萬噸。

在「九五」計劃期間,鋼產量以3—7%的年增長率增加,進入「十五」計劃後,鋼產量以年均增長20%的速度超常發展,使廢鋼資源緊張的矛盾更加突出,不得不靠多進口廢鋼來保證國內廢鋼資源的供需平衡。「九五」期間進口廢鋼1294萬噸,「十五」期間,預計進口廢鋼量將達到4816萬噸,是「九五」期間進口廢鋼量的3.72倍,其價格也與國際市場接軌。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廢鋼進口國之一(見表一)。
「十五」期間我國的鋼產量先後突破了2億噸和3億噸大關,年消耗廢鋼達5000—6000萬噸。這期間我國的廢鋼鐵資源緊缺,每年缺口1000萬噸左右靠進口解決。根據2004、2005年的鋼鐵市場情況和廢鋼消耗的市場價格分析,我們對「十一五」期間(2006——2010年)的廢鋼資源及消耗情況進行了預測,預計2006——2007年廢鋼資源仍然緊缺,2008年起廢鋼資源緊缺狀況可望逐年好轉。

2004年我國粗鋼產量達2.72億噸,全國煉鋼消耗廢鋼5430萬噸,煉鋼廢鋼消耗量比2003年增加了610萬噸,噸鋼耗廢鋼量199公斤,比2003年下降了17公斤。

2004年我國廢鋼鐵資源總量6178萬噸。其中:鋼鐵企業內部回收廢鋼鐵1700萬噸,比上年增加170萬噸,社會采購廢鋼3300萬噸,與上年持平,進口廢鋼1023萬噸比上年多進口94萬噸,是進口廢鋼最多的一年。

2005年,預計我國粗鋼產量將達到3.3億噸以上,全國煉鋼耗廢鋼約為6100萬噸,比2004年增加670萬噸,噸鋼耗廢鋼185公斤,比上年又下降了15 公斤。2005年我國廢鋼資源總量約為6800萬噸,其中,鋼鐵企業回收廢鋼1890萬噸,社會回收廢鋼3800萬噸,進口廢鋼約1100萬噸,分別比去年增加190萬噸、500萬噸和77萬噸。

鋼鐵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和實現工業化的支撐產業,鋼鐵產業的發展需要良好的外部條件,需要資源和能源的保障。面臨我國富礦少、貧礦多、每年有超過50%的鐵礦石須進口的現狀,發展我國的廢鋼產業,多回收廢鋼,多進口廢鋼鐵,鋼鐵企業多用廢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堅持可持續性發展和循環經濟理念,提高環境保護和資源綜合利用率,節能降耗的重大措施。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鋼鐵工業也是近三十年才壯大起來,產品結構、產業結構、產業布局急需調整。煉鋼生產中,轉爐鋼比例佔85%,電爐鋼比例佔15%,噸鋼耗費廢鋼量200公斤左右,對廢鋼需求量很大,廢鋼資源的社會積蓄量、廢鋼的年產生量、廢鋼市場的價格走勢等是我們十分關心並需要很好研究的重大課題。以下這些不成熟的意見供各位代表研究和思考。

一、1996—2005年我國廢鋼鐵消耗情況

1996—2005年是我國鋼鐵工業高速發展的十年,是計劃經濟向市場化經濟轉變的十年,是各種鋼鐵產品供給不足到自給有餘的十年。十年來,我國的鋼鐵產量連續居世界第一,目前全世界三分之一的鋼產自中國,中國鋼鐵市場的繁榮帶動了世界鋼鐵市場繁榮,中國鋼鐵市場的穩定對中國經濟的發展與世界經濟的穩定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自1996年我國鋼產量首次突破1億噸大關後,用了七年的時間,在2003年邁過了2億噸的台階。今年,我國鋼、鐵、材的產量突破3億噸,只用了短短的兩年時間。

十年來,我國累計產粗鋼173578萬噸,煉鋼耗廢鋼37650萬噸,平均廢鋼單耗217公斤/噸鋼,,也就是說有22%的鋼產量是由廢鋼煉成的。十年來,企業內部回收廢鋼15309萬噸,占廢鋼消耗量的40%以上。社會采購廢鋼21823萬噸,進口廢鋼6110萬噸,廢鋼資源總量43760萬噸。

在「九五」計劃期間,鋼產量以3—7%的年增長率增加,進入「十五」計劃後,鋼產量以年均增長20%的速度超常發展,使廢鋼資源緊張的矛盾更加突出,不得不靠多進口廢鋼來保證國內廢鋼資源的供需平衡。「九五」期間進口廢鋼1294萬噸,「十五」期間,預計進口廢鋼量將達到4816萬噸,是「九五」期間進口廢鋼量的3.72倍,其價格也與國際市場接軌。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廢鋼進口國之一(見表一)。
2001—2005年,由於鋼產量以20%以上的增長率增加,加上我國的廢鋼積蓄量不高,廢鋼的產出率不高,五年共進口廢鋼4800多萬噸。2006—2010,我國鋼鐵工業的產量不會有太大的增長,廢鋼的社會積蓄量增多,廢鋼資源量逐漸豐富,預計「十一五」末期,我國的廢鋼資源緊缺的狀況可以改善。

有人認為,我國到2007年廢鋼即可以自給,也有人認為要到2014年。

廢鋼的需求量取決於轉爐鋼和電爐鋼的比例,「十五」期間,電爐鋼的比例逐年下降,噸鋼耗廢鋼水平逐年減少,按2005年的耗廢鋼水平185公斤/噸,測算,電爐鋼的比例只有13%。

如果「十一五」期間,我國噸鋼耗廢鋼達到200公斤/噸,2006年將是我國進口廢鋼的高峰期,需進口1200—1400萬噸的廢鋼以補國內的資源不足。2001—2010年我國廢鋼積蓄量及廢鋼需求預測情況見表-4。

關於2006—2010年,廢鋼積蓄量及廢鋼需求預測的說明:

1. 鋼產量:假定鋼產量已滿足社會發展需求,以調整產品結構為主,「十一五」期間,鋼產量控制在3.3—3.6億噸之間。

2. 通常廢鋼積蓄量是以前8—30年消耗鋼材量來測算,2005年我國廢鋼積蓄量13億噸,2006年為14億噸。

3. 廢鋼產出量指23年廢鋼積蓄量的年平均值。

4. 廢鋼產出率= 廢鋼社會采購量 / 廢鋼產出量

世界廢鋼產出率平均水平在80%以上,很多國家達90%。我國廢鋼產出率「十五」期間僅46—67%,且不穩定。「十一五」期間按67%測算廢鋼的產出,廢鋼產出率每增加一個百分點,就多產出廢鋼60—80萬噸。如果「十一五」期間,我國廢鋼產出率能增加10個百分點,則每年可多產廢鋼700萬噸左右。

5. 「十一五」期間,鋼鐵工業自產廢鋼按鋼產量的6%測算,十五期間企業自產廢鋼占鋼產量的比率由8.8%下降到5.7%,企業加強管理,抓好渣鋼的回收利用,企業內部回收的目標是可以完成的。

四、提高信息服務質量,為行業提供快捷的信息服務

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自成立以來,在加強行業管理,提高行業自律方面;在溝通政府和企業關系方面;在穩定廢鋼市場為會員提供信息服務方面;在廢鋼供需體制改革,組建廢鋼加工配送中心;在冶金渣的開發利用、廢鋼貿易、廢鋼設備的研究製造方面;在進口廢鋼市場清理整頓、規范化管理方面;在推動廢鋼行業技術進步,貫徹廢鋼新國家標准方面;在廢鋼鐵統計信息工作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較好地滿足了鋼鐵工業快速發展對廢鋼的需要。

協會的工作及服務歸根到底是信息服務。為會員和企業提供政策、工藝、技術、廢鋼加工設備、廢鋼市場價格、廢鋼市場形勢分析是我們主要的職責。為了作好信息服務工作,三屆理事會期間,秘書處根據理事會的決定重組了協會信息部,改組了廢鋼鐵雜志編輯部,信息部由廢鋼鐵統計、《中國廢鋼鐵雜志》、《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網站》三部分組成,協會信息部也是雜志和網站的編輯部。

1. 廢鋼鐵統計信息工作

二年來,召開了兩次廢鋼鐵統計信息工作年會,及時總結了廢鋼鐵統計工作,表彰了54名優秀的統計員、廢鋼鐵信息員,組織了廢鋼鐵網上錄入匯總統計軟體培訓,大多數企業通過網路傳送廢鋼鐵統計數據,廢鋼鐵統計信息化、自動化有了長足的進步。組建了廢鋼鐵價格信息網,編輯發行了《廢鋼鐵價格周報》及月報,廢鋼鐵價格周評和月評。在統計員、信息員和所在單位領導的支持下,已發出廢鋼鐵價格信息周報64期。我們的廢鋼鐵統計資料反映了全國重點鋼鐵企業的廢鋼鐵收、支、存狀況;發布的廢鋼鐵價格信息周報及月報,反映了全國各地廢鋼鐵含稅進廠價格及其市場價格走勢,全面客觀地反映了廢鋼鐵市場行情,避免了一些網站對廢鋼鐵市場不負責任地炒作。我們的信息通過電子信箱、傳真、《中國廢鋼鐵》雜志和《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網站》及時地反饋給會員單位,為大家提供了及時、准確的市場信息。

2.《中國廢鋼鐵》雜志

2004年,協會信息部開始負責 《中國廢鋼鐵》雜志的編輯工作。出版發行正刊四期、增刊兩期,並完成了雜志在北京的發行注冊更名工作。

2005年,《廢鋼鐵》雜志正式更名為《中國廢鋼鐵》,並由季刊改為雙月刊,發行量不斷擴大。內容重點放在宣傳黨和國家的政策、法規、標准;登載行規行約,協會決議和文件;推薦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產品;發表管理、技術論文和廢鋼鐵統計數據,廢鋼市場研究,成為具有實用價值和收藏價值的專業性科技讀物。

3.《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網站》http://www.chinascrap.org.cn

《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網站》自2004年5月底開通以來,根據市場的需要,不斷完善更新欄目,及時上傳和廢鋼鐵相關的信息,為會員提供迅捷的信息服務。網站的主要欄目有:行業資訊(國內信息、國外信息),市場信息(價格快報、價格總匯、國內、國際市場綜述),政策法規,環保動態,協會介紹,行規行約,廢鋼標准(國內廢鋼標准、國際廢鋼標准),交易市場,科技園地、資料庫,電子雜志等欄目。行業信息、市場信息等主要欄目信息每天更新,在一年半的時間內,注冊用戶達5700多名,文章閱讀達39萬人次。在行業協會自辦的網站中,是點擊率較高的網站之一。

各位代表,協會的工作離不開會員單位的支持,《中國廢鋼鐵》雜志和《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網站》是協會為會員提供信息服務的主要工具和手段。協會是非營利性組織,雜志和網站目前僅僅是在維持成本下運行。

希望會員單位、與會的各位領導伸出你有力的手,支持協會的工作。像武鋼、鞍鋼、太鋼一樣,做到會員單位的領導、每一個科室、班組能訂閱一份《中國廢鋼鐵》雜志,所有的會員單位都能成為我們網站的甲級會員。把《中國廢鋼鐵》雜志和《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網站》作為從事廢鋼鐵應用、廢鋼貿易、設備製造的良師益友和展示自身形象的平台。我們將進一步作好信息服務工作,提高我們的服務質量,用實際行動報答會員單位的厚愛!

結束語

「十五」期間,廢鋼鐵資源十分緊張,我們緊緊抓住國內、外兩個市場,較好地滿足了鋼鐵工業高速發展對廢鋼資源的需要。其間廢鋼鐵價格幾經波動,目前已穩定在比較合理的價格水平。

「十一五」期間,雖然廢鋼社會資源偏緊的狀況並沒有根本地改變。我國鋼產量連續十年居世界第一位,但廢鋼消耗遠趕不上世界第一的水平。美國鋼產量不足1億噸,但年消耗廢鋼7000萬噸以上,我國要成為鋼鐵強國,廢鋼產業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