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衡水市紅色資源都有什麼
擴展閱讀
紹興市自然資源局怎麼樣 2025-02-12 23:59:26
中石油劉志現在怎麼樣 2025-02-12 23:55:49
火槍紀元怎麼搶資源 2025-02-12 23:49:06

衡水市紅色資源都有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6-14 15:20:50

❶ 紅色資源是什麼

紅色資源是我們黨艱辛而輝煌,奮斗歷史的見證,是寶貴的精神財富,紅色血脈,中國共產黨政治本色的集中體現,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力量,源泉偉大的建黨精神,是中國黨的精神之源,以見到精神為源頭形成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浦西展示了中國共產黨人崇高的精神風范,集中體現了黨的堅定的理想信念,根本宗旨,優良作風凝聚著中國共產黨人艱苦奮斗,犧牲奉獻,開拓進取的偉大品格,深深融入了我們黨,我們國家,我們民族,我們人民血脈之中,極大的豐富了中國精神的內涵,鼓勵鼓舞激陵行和激勵了中國人民攻堅克難不斷的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第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做有志氣的新時代青年,新時代中國青年要汪帆樹立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仰,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把力大致民大德撐大才擔大任,作為人生追求,努力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者與接班人,成為擔當民族復興的時代新人
要勇立潮頭,爭做先鋒,敢於擔當,做有骨氣的新時代青年,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要依靠中國人民的自己的應有奮斗,弘揚優秀傳統和紅色血脈,必須要弘揚敢教日月換新涕的昂揚鬥志,毫不畏懼的面對一切困難,肩負起歷史與時代賦予的使命,在擔當當中歷練再盡責當中成長,在奮斗當中創造幸福人生,把人生融入國家與民族的事業中
要堅定四個自信,做有底氣的新時代新年,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底氣源於頑強拼搏,開拓進取要立鴻鵠志1做奮斗者,肩負歷史使命一堅定信心,堅定信心,自覺諫之雄和一位實現中國夢注入青春能量
歷史虛無主義的本質就是以誠心評價為名,歪曲近現代明嘩中國革命歷史黨史國史軍史,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亂人心,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於割掉了自己的精神命脈,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一個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

❷ 紅色資源包括哪些內容

偉人故里、革命歷史事件和活動遺址、遺跡、墓碑(群)/烈士陵園、綜合性的革命歷史紀念館、革命歷史的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
1、偉人故里:主要是革命偉人、將帥祖籍地或出生成長的地方,其核心資源包括故居、墓地/陵園、生產生活活動遺址遺跡和曾使用過的物品及口頭與非物質遺產資源。如毛澤東故居、劉少奇故居、周恩來故居和鄧小平故居等。
2、革命歷史事件和活動遺址、遺跡:是指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期間,在革命戰爭、歷史事件、重要機構及活動發生地的遺址、遺跡等遺留下來的物質遺產。主要是指重大歷史事件發生地、活動舊址及其遺留下來的物質和非物質遺產,包括建築和歷史文物等。如井岡山革命紀念地和中國共產黨「一大」會址、湖南瀏陽的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舊址。
3、墓碑(群)/烈士陵園:主要指為紀念為革命犧牲的戰士而修建的墓碑(群)、烈士陵園等。其主要功用是緬懷革命烈士,學習革命精神,如雨花台烈士陵園。
4、綜合性的革命歷史紀念館:是指後人為紀念這段歷史,在本身擁有一定紅色旅遊資源的前提下建造的綜合性歷史紀念館和其他標志性建築物,包括紀念碑、博物館、紀念館及收藏的物品等。如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5、革命歷史的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指在這段歷史中遺留下來的革命故事、革命傳說、革命文藝,具有感召力和時代精神的文化遺產,包括革命精神、革命道德傳統等,如:劉三姐的故事、毛澤東詩詞、鐵道游擊隊。

❸ 河北省都有哪些紅色革命根據地

1、保定易縣狼牙山景區

狼牙山是一座雄險奇偉、景色秀麗的名山,風光綺麗,漫山遍布蒼松月柏,飛瀑流泉,擁有豐富的動物和植物資源。

古稱郎山,位於易縣城西西南45公里處,五勇士抗擊日寇捨身跳崖的英雄壯舉就發生在此地,被列入全國一百家「經典紅色旅遊景區點」名錄。

山下建有「五勇士陳列館」,半山腰有紅瑪瑙溶洞,景觀神奇莫測,山頂有五勇士紀念塔,遊客到此,緬懷勇士,愛國之情油然而生。

2、邯鄲涉縣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

抗日戰爭時期,涉縣是邊區根據地的腹心地、首府縣,地處華北抗戰前哨,為華北抗戰戰略要地。八路軍一二九師在劉伯承、鄧小平等師首長率領下,在抗戰中艱難地創建了全國面積最大、最鞏固的晉冀魯豫邊區抗日根據地,行程了赫赫有名的「劉鄧大軍」。

一二九師陳列館以「我們在太行山上」為陳館主題,分為四大部分,從不同角度和側面向廣大觀眾形象地再現了一二九師將士當年在太行山戰斗和生活的精神風貌。

將軍嶺上安放這劉伯承、徐向前、李達、黃鎮等將帥的靈骨,在靈骨安放處鐫刻了將帥雕像和紀念碑,並建造了劉伯承元帥紀念亭。1990年10月,鄧小平同志親筆為「將軍嶺」題寫了嶺名,為「劉伯承紀念亭」題寫了亭名。

3、西柏坡紅色革命根據地

西柏坡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中部,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黨中央和毛主席在此指揮了震驚中外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召開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七屆二中全會和全國土地會議,解放全中國,有「新中國從這里走來」、「中國命運定於此村」的美譽。

1948年5月中旬,毛澤東同志率領中共中央、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移駐這里,使這個普通的山村成為「解放全中國的最後一個農村指揮所」,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和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黨進行戰略大決戰,創建新中國的指揮中心。

4、晉冀魯豫烈士陵園

晉冀魯豫烈士陵園是我國建設最早、規模最大、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題詞和碑文最多的烈士陵園,安葬著八路軍副參謀長將軍以及八路軍前方總部、129師、經濟魯豫軍區、晉冀魯豫野戰軍的團職以上指揮員和著名戰斗英雄等200多位革命烈士,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5、保定阜平城南庄晉察冀邊區革命紀念館

位於阜平縣城南20公里處,抗日戰爭時期,中共北方局、晉察冀邊區政府、晉察冀軍區司令部均設在這一帶,被譽為「敵後模範抗日根據地」。

1948年4月,毛主席率領中共機關從陝北來到晉察冀的邊區阜平縣城南庄,召開中共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審時度勢,調整了南線戰略,為三大戰役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這里完整的保留著當年晉察冀軍區司令部和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同志的舊居,是晉察冀軍區司令部在河北唯一保留完整的機關舊址,也是毛澤東進京之前在河北唯一保留完整的居住舊址。

2005年8月,改陳擴建後的城南庄紀念館更名為晉察冀邊區革命紀念館,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紅色經典旅遊景區、國家4A級旅遊景區。

6、保定清苑冉庄地道戰遺址

位於清苑縣境內,為中國人民抗擊日寇的一處重要戰爭遺址,現仍保留著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冀中平原村落風貌和當年32華里的地道網,遊客可體驗磨盤地道、馬槽地道、灶台地道等,敲響村頭的大鍾。

冉庄地道戰遺址,是抗戰時期中華民族偉大創舉和典範,對發揚革命傳統,宣傳愛國主義教育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對發揚革命傳統,宣傳愛國主義教育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曾有上萬家媒體對冉庄進行宣傳報道,並有十餘部影視片在此拍攝。如《地道戰》、《烈火金剛》、《敵後武工隊》、《平原游擊戰》、《劉關張傳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