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資源分析法的資源分析
現有資源分析的目的是確定企業擁有的資源量及有可能獲得的資源量。經過分析,可以列出企業擁有和可以獲得的資源清單,在這個基礎上再進行進一步的資源評估,為制定戰略提供可靠依據。資源清單至少需要包括以下內容:
1.企業管理力量。
2.企業員工
3.市場和營銷
4.財務
5.生產
6.設施和設備狀況
7.企業的組織
8.企業形象和企業與外部環境的關系等
② 人力資源管理分析方法有哪些
人力資源管理分析方法有哪些?
人力資源分析方法是有效管理的重點,以下是我整理的人力資源管理分析方法有哪些?歡迎參考閱讀!
一、問卷調查法
問卷調查法也是人力資源管理分析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即通過設計問卷來了解企業員工的意願。依據不同的人力資源管理分析目的,可以設計出調查對象不同、結構不同、調查內容不同的問卷。對調查結果進行加工、分析、核對後所提出的相應的改革措施,員工也易於接受。經驗表明,人們對他們能影響的決定是支持的。
問卷調查法可以用來分析企業運營狀況,也可以用來分析單個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管理效果,是人力資源管理分析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問卷調查法,調查面較大,屬抽樣調查方法。問卷調查的進行一般先作問卷設計,根據調查目的編制一套結構性的問句,並由回答人在不受干擾的條件下獨立填寫,在規定時間內收回,最後由調查人員匯總整理。問卷調查中必須注意如下幾點:
(1)問句貼切,用詞正確,所問之處與調查目的相一致。
(2)一問不能兩答,語義明確,不要含糊其辭。
(3)不用威脅性的語句。
(4)問句排列要合乎邏輯,便於回答者思考。
(5)問卷回收率必須達到一定比例。
(6)要作問卷信度分析。
(7)問卷設計好後,要進行實測,並進行完善。
(8)問題可以採用封閉性和開發性相結合的方式。
二、量表法
量表法是一種標准化的等級量表,通過組織測評、員工測評、自己測評等多種途徑,對人員管理狀況進行全面調查的方法。
量表法的優點是調查項目設計嚴格,調查的問題明確,被調查對象的意向選擇比較規范,計量方法統一而又合理,調查結果便於計量,便於比較分析。
三、面談法
面談是人力資源管理分析的一個有效的方法。一名優秀的分析人員只需與少數人進行面談,便可以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乃至整個企業狀況有較准確的概念,並對組織運轉狀況有較准確的認識。因此,面談是人力資源管理分析人員獲取第一手資料的一個有效的方法。
四、統計分析法
統計分析法即對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提供的有關報表用數理統計方法分析綜合,揭示某方面的變動趨勢。由於統計分析手段較客觀,所得出的數據也較有說服力。
五、個案分析法
尋找和選擇典型事件、典型人物、典型單位進行人員組織、結構、功能、發展規劃和人力開發方面的研究,力求分析方法的科學性和應用上的可操作性。
六、圖像描繪法
人力資源管理分析的目的在於改善人力資源管理狀況,最終需通過分析人員、企業管理者和全體員工三方共同努力,促進企業的發展。因此,分析人員將分析結果加以量化成圖像,讓全體人員參觀,聽取分析人員的解釋和評論。顯然,用這種方法所取得的效果比刻板的說教更易於讓員工理解,也較容易獲得他們的支持;也就是起到「一圖頂千字」的效果。相反,大量的文字和數據則往往使人不知所措,因而缺乏說服力。
七、德爾斐法
德爾菲法,又叫專家法、背靠背法,其基本步驟是由分析人員對企業有關方面獲取數據或數據抽樣(通常會列舉25個問題),然後分析這些數據,並作出帶有幾個探索主要方面問題的初步報告,再將可供選擇的處理觀點製成一覽表,要求對此提供反饋或不同意見,當那些步驟得到最大限度回答時,即可最後定稿。
八、功能測評法
功能測評,用於組織各類人員德、智、體、能、績的測量與評定,是一種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可用於人力資源考核與人才選拔的科學方法。人力資源功能測評包括素質結構、智力結構、能力結構和績效結構四個方面的要素。人力資源功能測評在進行評定時,既要有足夠的評定人數,又要分層分級加權,從多個角度獲取信息,防止評價結果的片面性,測評時常用到層次分析方法。
九、觀察法
分析人員到企業進行實地觀察、現場調查和詢問,對企業人力資源的狀況有一個直觀的了解和感性認識。這種方法雖然直觀,但對較大規模的企業來說,則需投入較多的人力。要准確分析,還必須藉助其他方法。
除此之外,企業人力資源分析的方法還包括:層次分析測評法、人力資源指數法等。
人力資源管理分析過程應視為幫助人力資源管理人員作出改進工作、提高管理效率、開發和引導人力資源的有效途徑。通過分析能迅速地幫助企業發現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高管理水平;可以使企業管理者與分析人員雙方的實踐經驗和知識技能得以交流,有利於提高企業管理者的經營能力。
;③ 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工作分析方法有哪些
(一)訪談法 訪談法又稱為面談法,是一種應用最為廣泛的職務分析方法。是指工作分析人員就某一職務或者職位面對面地詢問任職者、主管、專家等人對工作的意見和看法。在一般情況下,應用訪談法時可以以標准化訪談格式記錄,目的是便於控制訪談內容及對同一職務不同任職者的回答相互比較。 (二)問卷調查法 問卷調查法是工作分析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具體來說,由有關人員事先設計出一套職務分析的問卷,再由隨後工作的員工來填寫問卷,也可由工作分析人員填寫,最後再將問卷加以歸納分析,做好詳細的記錄,並據此寫出工作職務描述。 (三)觀察法 觀察法是一種傳統的職務分析方法,指的是工作分析人員直接到工作現場,針對特定對象(一個或多個任職者)的作業活動進行觀察,收集、記錄有關工作的內容、工作間的相互關系、人與工作的關系以及工作環境、條件等信息,並用文字或圖標形式記錄下來,然後進行分析與歸納總結的方法。 (四)工作日誌法 工作日誌法又稱工作寫實法,指任職者按時間順序詳細記錄自己的工作內容與工作過程,然後經過歸納、分析,達到工作分析的目的的一種方法。 (五)資料分析法 為降低工作分析的成本,應當盡量利用原有資料,例如責任制人本等人事文件,以對每個項工作的任務、責任、權利、工作負荷、任職資格等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為進一步調查、分析奠定基礎。 (六)能力要求法 指完成任何一項工作的技能都可由更基本的能力加以描述。 (七)關鍵事件法 關鍵事件法要求分析人員、管理人員、本崗位員工,將工作過程中的「關鍵事件」詳細地加以記錄,可在大量收集信息後,對崗位的特徵要求進行分析研究的方法(關鍵事件是使工作成功或失敗的行為特徵或事件,如成功與失敗、盈利或與虧損、高效與低產等)。
④ TRIZ課題,結合實踐,運用資源分析方法對某個問題系統資源分析確定可用資源。
1概述系統分析方法(System Analysis Method)蘭德公司認為,系統分析是一種研究方略,它能在不確定的情況下,確定問題的本質和起因,明確咨詢目標,找出各種可行方案,並通過一定標准對這些方案進行比較,幫助決策者在復雜的問題和環境中作出科學抉擇。系統分析方法來源於系統科學。系統科學是20世紀40年代以後迅速發展起來的一個橫跨各個學科的新的科學部門,它從系統的著眼點或角度去考察和研究整個客觀世界,為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它的產生和發展標志著人類的科學思維由主要以「實物為中心」逐漸過渡到以「系統為中心」,是科學思維的一個劃時代突破。系統分析是咨詢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我們可以把一個復雜的咨詢項目看成為系統工程,通過系統目標分析、系統要素分析、系統環境分析、系統資源分析和系統管理分析,可以准確地診斷問題,深刻地揭示問題起因,有效地提出解決方案和滿足客戶的需求。2誕生系統分析最早是由美國蘭德公司在二戰結束前後提出並加以使用的。1945年,美國的道格拉斯飛機公司,組織了各個學科領域的科技專家為美國空軍研究「洲際戰爭」問題,目的是為空軍提供關於技術和設備方面的建議,當時稱為「研究與開發」(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縮寫為R & D)計劃。1948年5月,執行該計劃的部門從道格拉斯公司獨立出來,成立了蘭德公司,「蘭德」(RAND)是「研究與開發」英文的縮寫。從40年代末到70年代的30年中,系統分析沿著兩條明顯不同的路線得到迅速發展。一條路線是運用數學工具和經濟學原理分析和研究新型防禦武器系統。60年代初期,美國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把這套方法應用於整個軍事領域,並很快在各政府部門推廣,形成了著名的「計劃—規劃—預算系統」(PPBS)方法。在軍事和政府部門的帶動下,美國民間企業也開始應用系統分析方法來改善交通、通訊、計算機、公共衛生設施的效率和效能;在消防、醫療、電網、導航等領域,系統分析方法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3分類1)系統特徵分析方法;2)系統邏輯分析方法;3)系統工程技術。4咨詢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