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物流資源包括哪些,具有什麼特徵,如何描述
物流系統具有一般系統所共有的特點,即整體性、相關性、目的性、環境適應性,同時還具有規模龐大、結構復雜、目標眾多等大系統所具有的特徵。
1.物流系統是一個「人機系統」。
物流系統是由人和形成勞動手段的設備、工具所組成。它表現為物流勞動者運用運輸設備、裝卸搬運機械、倉庫、港口、車站等設施,作用於物資的一系列生產活動。在這一系列的物流活動中,人是系統的主體。因此,在研究物流系統的各個方面問題時,把人和物有機地結合起來,作為不可分割的整體,加以考察和分析,而且始終把如何發揮人的主觀能動作用放在首位。
2.物流系統是一個大跨度系統。
這反映在兩個方面,一是地域跨度大,二是時間跨度大。在現代經濟社會中,企業間物流經常會跨越不同地域,國際物流的地域跨度更大。通常採取儲存的方式解決產需之間的時間矛盾,這樣時間跨度往往也很大,大跨度系統帶來的主要是管理難度較大,對信息的依賴程度較高。
3.物流系統是一個可分系統。
作為物流系統無論其規模多麼龐大,都可以分解成若干個相互聯系的子系統。這些子系統的多少和層次的階數,是隨著人們對物流的認識和研究的深入而不斷擴充的。系統與子系統之間,子系統與子系統之間,存在著時間和空間上及資源利用方面的聯系;也存在總的目標、總的費用以及總的運行結果等方面的相互聯系。
根據物流系統的運行環節,可以劃分為以下幾個子系統:物資的包裝系統;物資的裝卸系統;物資的運輸系統;物資的儲存系統;物資的流通加工系統;物資的回收復用系統;物資的情報系統;物流的管理系統等。
上述這些子系統構成了物流系統。而且物流各子系統,又可分成下一層次的系統。如運輸系統中可分為水運系統、空運系統、鐵路運輸系統、公路運輸系統、及管道運輸系統。物流子系統的組成並非為一成不變的,它是由物流管理目標和管理分工自成體系的。因此,物流子系統不僅具有多層次性,而且具有多目標性。
物流系統雖然本身是一個復雜的社會系統,但同時處在國民經濟這個比他更大、更復雜的大系統之中,是國民經濟系統之中的一個子系統,而且是一個非常龐大、非常復雜的子系統,它對整個國民經濟系統的運行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對物流系統的分析,既要從宏觀方面去研究物流系統運行的全過程,也要從微觀方面對物流系統的某一環節(或稱之為子系統)加以分析。
4.物流系統是一個動態系統。
一般的物流系統總是聯結多個生產企業和用戶,隨需求、供應、渠道、價格的變化,系統內的要素及系統的運行也經常發生變化。這就是說,社會物資的生產狀況,社會物資的需求變化,資源變化,企業間的合作關系,都隨時隨地地影響著物流,物流受到社會生產和社會需求的廣泛制約。物流系統是一個具有滿足社會需要、適應環境能力的動態系統經常變化的社會環境,人們必須對物流系統的各組成部分經常不斷地修改、完善,這就要求物流系統具有足夠的靈活性與可改變性。在有較大的社會變化情況下,物流系統要重新進行系統的設計。
5.物流系統是一個復雜的系統。
物流系統運行對象——「物」遍及全部社會物質資源,資源的大量化和多樣化帶來了物流的復雜化。從物資資源上看,品種成千上萬,數量極大;從從事物流活動的人員上看,需要數以百萬計的龐大隊伍;從資金佔用上看,佔用著大量的流動資金;從物資供應點上看,遍及全國城鄉各地。這些人力、物力、財力資源的組織和合理利用,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
在物流活動的全過程中,始終貫穿著大量的物流信息。物流系統要通過這些信息把這些子系統有機地聯系起來。如何把信息收集全、處理好,並使之指導物流活動,亦是非常復雜的事情。
物流系統的邊界是廣闊的,其范圍橫跨生產、流通、消費三大領域。這一龐大的范圍,給物流組織系統帶來了很大的困難,而且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生產的發展,物流技術的提高,物流系統的邊界范圍還將不斷地向內深化,向外擴張。
6.物流系統是一個多目標函數系統
物流系統的多目標常常表現出「目標背反」。因此我們講系統要素間有著非常強的「背反」現象,常稱之為「交替背反」或「效益背反」現象,在處理時稍有不慎就會出總體惡化的結果。通常,對物流數量,希望最大;對物流時間,希望最短;對服務質量,希望最好;對物流成本,希望最低。顯然,要滿足上述所有要求是很難辦到的。例如,在儲存子系統中,站在保證供應、方便生產的角度,人們會提出儲存物資的大數量、多品種問題,而站在加速資金周轉、減少資金佔用的角度,人們則提出減少庫存。又如,在適用最快的運輸方式為航空運輸,但運輸成本高,時間效用雖好,但經濟效益不一定最佳;而選擇水路運輸,則情況相反。所有這些相互矛盾的問題,在物流系統中廣泛存在。而物流系統又恰恰要求在這些矛盾中運行,要使物流系統在各方面滿足人們的要求,顯然要建立物流多目標函數,並在多目標中求得物流的最佳效果。
2. 求一份關於管理者如何管理好人力、物力,財力的工作報告。
《小論部門管理的某些問題及對策》
現代企業生產管理部門最重要的職能之一就是對企業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進行一個合理的規劃。所謂資源規劃是指根據企業的發展規劃,通過診斷企業現有資源狀況,結合企業經營發展戰略,並考慮到企業未來的需要而進行的資源配置的一種職能性規劃。
資源規劃已成為企業生產管理的重要職能,並且與企業的政策融為一體。作為企業的任何一個管理人員都要做好其職責范疇內的每個規劃,以及這些規劃的每一個步驟。
企業的資源無外乎人力、物力及財力。而對於企業的其中一個只有十幾個人的XX部門而言,人力、物力與財力都是公司實力的一種體現。所謂物力人力,歸根結底也就是公司的財力,公司財力不足,怎麼可能有能力去支配這些人力和物力呢,所以企業的資源是以財力為根本的,而財力是可以被量化的,物力更是,只有人力才是可以被超值地去挖掘,去利用。於是再雄厚的財力與物力歸根結底都還得有人去管理,對於一個部門而言,猶是。所以,如何正確地使用和協調好手頭的人力,才是一個部門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我認為人力資源規劃的第一步是:診斷和評價現有的人力資源狀況,對部門內部人力資源狀況進行系統性清查。這是做好人力資源規劃的第一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許多企業的各個部門的領導在沒有摸清自身人力資源家底的情況下,就進行所謂的規劃過程,其結果肯定會失敗的,要麼預測不準,要麼會造成資源的浪費。在這個階段主要任務有四點:
。。。。。。。。。。。。。。。。。。。。。。。。。。。。。。。。。。。。。。。。。。。。。。。。。。。。。。。。。。。。。。。。。。。。。。。。。。。。。。。。。。。。。。。。。。。。。。。。。。。。。。。。。。。。。。。。。。。。。。。。。。。。。。。。。。。。。。。。。。。。。。。。。。。。。。。。。。。。。。。。。。。。。。。。。。。。。此處略去八百個字,已發到你郵箱,請注意查收。。。。。。。。。。。。。。。。。。。。。。。。。。。。。。。。。。。。。。。。。。。。。。。。。。。。。。。。。。。。。。。。。。。。。。。。。。。。。。
最後需要說明的事,一個公司的運轉需要人力、物力與財力此三者並駕齊驅,相輔相成,而現代管理都是秉承著以人為本的原則,一個部門要良性運轉,人物梯隊的相對穩定是必要的,人員異常,不利於工作的延續和事業的發展,也影響著員工的穩定性和忠誠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本身就是最好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