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檔案資源建設中需要處理什麼
擴展閱讀
中石油有什麼優良傳統 2025-02-12 11:39:22

檔案資源建設中需要處理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6-17 16:37:21

1. 建設數字檔案館主要工作是什麼

建設數字檔案館主要工作包括如下:

1、按照數字檔案室基礎網路架構、主要技術路線與軟硬體配置基本要求,建設適應未來一定時期數字檔案資源管理要求、滿足數字檔案室各項管理與服務需求的基礎設施。除信息安全和管理方便因素之外,鼓勵依託機關信息化基礎設施進行數字檔案室基礎設施建設。

2、開發或採用功能完善、安全可靠、性能良好、方便易用的數字檔案室應用系統,實現檔案管理各業務環節的自動化、網路化。

3、嚴格遵循標准規范,全面進行傳統載體檔案數字化轉換,積極推進電子文件歸檔和電子檔案管理,全面推進數字檔案資源建設。應用先進技術和手段,保證數字檔案資源真實、完整、可用和安全,滿足各類用戶共享需求。

4、根據數字檔案室建設要求,修訂完善檔案工作流程、文件材料以及聲像(照片、錄音、錄像)電子文件歸檔范圍和保管期限表,以及適合電子檔案管理、利用、安全保障、應急處置等各項規章制度,明確要求和許可權,確保數字檔案資源的規范管理,保證數字檔案室運行順暢。

5、加大人オ建設力度,通過培訓或引進人オ,為數字檔案室的建設和運行儲備既通曉信息技術,又精通信息資源管理、知識管理的人才。

2. 企業檔案該如何整理

每年的歸檔文件整理,各單位都很重視,但整理與編目不規范的還不少,原因是檔案人員對歸檔文件分類、鑒定等技能掌握得不夠好。為此,筆者對如何規范歸檔文件(即文書檔案)的整理與編目提出了簡明扼要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第一步 清理文件,即把上一年收發文及帳外文件材料區分為:不歸檔、永久和定期。劃分保管期限要結合《國家檔案局關於機關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文書檔案保管期限的規定》(即國家檔案局8號令)制定好本單位的檔案保管期限表,對照條款,逐份文件進行鑒定。
概要地說,即便於實際工作中掌握的保管期限劃分方法如下:
永久(Y):
1.收文中針對性文件:A、看是否主送本單位即批復類文件;B、看內容是否反映本單位人與事,如任免、表彰、處分類文件。
2.收文中方針政策性文件,如決定、規定、辦法、意見等。
3.發文中屬本單位主要職能活動的重要的文件材料;本單位開展重大活動形成的文件材料。
4.注重「賬外」文件材料的收集與歸檔(即本單位計劃與總結、各類人員名冊、工資冊、勞動工資年報,重要創建活動文件材料等)。
定期30年(D30):
1.收文:上級主管機關下發的需要長期執行的方針政策性文件(如註明試行的、暫行的辦法、條例、規定等;非主要職能工作但要貫徹的政策法規;
2.發文:本單位形成的比較重要的業務文件材料(大致包括:內部管理制度,獎勵制度,業務操作規程等)。
定期10年(D10):
1.收文:上級主管機關及本地區各部、局、辦普發的短期內需要查考的文件;
2.本單位形成的事務性的、辦理一般性工作形成的文件。
簡單扼要地講,區(縣)級機關、文件數量比較大,特別是要進館的單位,區分保期限期盡量按照國家檔案局8號令的規定來;文件數量不多或比較基層的單位,可以往「自己」靠,即本單位形成的、針對本單位工作的文件材料,其保管期限可從長。
第二步 按件裝訂:界定何為一「件」,具體見《歸檔文件整理規則》。「件」有兩種,①為自然件,這很好界定;②適當的「組件」。文件材料已有電子文檔的,可採用縫紉機軋邊(固定);後期要掃描加工的,推薦用不銹鋼推訂來裝訂,以便於還原和高速掃描。裝訂後的文件材料,每件敲上「檔號章」。
第三步 排列文件:區分「黨群」、「行政」、「業務」三大類之後在每類的二級類目下按事由排列文件。黨群工作類下設二級類目,一般設:①黨務、②工會,③共青團、④婦女工作、⑤學(協)會,在①下按時間排列文件,②③④⑤同上,文件數量少的單位可在黨群類下直接按二級類目排列。
行政管理類下設二級類目,一般有:①組織人事;②政(事)務;③財產管理,①下按時間先後排列,②③同理。(政務:文字秘書工作;事務:後勤保障一類;財產管理即審計、會計、經費、車輛、設備、房產管理等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業務管理類:本單位業務管理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要根據各單位主管業務的不同情況,區分屬類、排列文件。
第四步 編號:永久、定期30年、定期10年分別編三個流水號,一年一編(即填寫檔號章上的歸檔信息)。
第五步 編目:按保管期限分別填寫《歸檔文件目錄》。
第六步 填寫備考表,裝盒、填寫脊背(可統一用數字、代碼章印上,以保持整潔與美觀。

3. 新時期如何做好檔案管理

導語:新時期;檔案管理;創新與發展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檔案事業也顯得十分重要。辦公領域現代化技術設備的應用和信息管理系統的建設,給檔案工作帶來了新的變化和要求。

1、新時期檔案管理現代化主要內容

1.1檔案資源信息化

檔案資源信息化作為信息技術在檔案管理領域的創新實踐,是將檔案資源和檔案各項管理過程,通過信息系統加工和計算機網路的傳輸,實現檔案資源的合理配置與有序、有效開發利用,實現檔案信息資源的社會共享。

信息化將成為各項檔案工作的重要管理平台和技術支撐,是新時期檔案管理現代化的主要內容,其主要包括:—是檔案信息資源建設,即通過數字化、網路化技術手段,建立起各類規范化、標准化、可共享的目錄資料庫和內容資料庫;二是檔案基礎平台建設,包括檔案網路建設和管理系統開發應用,建立檔案信息資源共享的技術支撐平台,實現檔案信息傳輸的網路化和檔案信息資源的共享化。

1.2檔案保護現代化

隨著新型存儲介質的不斷出現和現代信息處理技術的廣泛應用,出現許多新型載體的檔案,如機讀檔案、聲像檔案、電子檔案等,這些檔案信息的記錄和存儲載體有磁性的、光學性的和磁性的,有磁帶、磁碟、光碟等不同形式。新型載體檔案與傳統載體檔案在形成介質、利用方式、存儲方式等各個方面都布不同的特點和要求,因此,以新型檔案載體為對象的檔案保護現代化將成為今後研究的重點內容,而且,它不僅要研究有效保護和保管檔案載體的方式、力琺,還要深入研究如何保護檔案信息內容的安全性、真實性與完整性。

1.3管理手段現代化

管理手段現代化是檔案管理現代化水平的具體體現,是檔案管理現代化理論的基礎之—。首先是檔案現代管理方法和理論的應用。通過借鑒和利用當代管理學中的科學理論和方法,形成行之有效的檔案科學管理理論,這些理論與檔案工作實際相結合,不斷地指導檔案管理實踐,在實踐中加以總結和發展,最終形成檔案管理現代化的.理論體系。

其次是先進的技術手段應用。要不斷地將當代先進的技術設備、技術手段和技術成果引入檔案管理中,實現檔案管理的專業化、自動化。

1.4檔案管理標准化

檔案標准化通過制定和貫徹各種標准、規范,使技術應用和分工協作有了統—的科學准則和依據,保證了檔案各項工作能夠有機地聯系起來,並且在檔案的管理中取得最佳的效益。在信息時代,信息的共享與網路的溝通更依賴於統—的標准與規范,如各種檔案數據的交換、檔案信息的傳遞、檔案資源的共享、網路平台的鏈接等等,都需要通過建立一系列的標准、規范來實現,必須通過制定和建立各類檔案管理標准,形成檔案管理標准體系,來確保檔案管理現代化各項工作的有效實現。

2、正確認識檔案在我國經濟建設中的作用

檔案是歷史的真實寫照,人類的發展不能割斷歷史。檔案提供的史料,是當今進行重大決策的重要依據。檔案資料由於它的收集、整理、保管的特殊性,決定它對歷史反映的真實程度要優越於其它資料,為人們認識世界提供了很好的教材,所以充分利用檔案資料,就能為我國的經濟建設進行決策和制定政策,提供強有力的依據。

檔案資料包含著人類智慧的結晶,蘊藏著前人寶貴的知識和經驗,是廣大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以及各行各業人員學習的寶庫,人們從中吸收養分,為祖國的經濟建設服務。

3、開發和利用檔案信息資源,為經濟建設服努

3.1要加強做好檔案資料的基礎工作

對於檔案事業的領導和負責人,要依法加強對檔案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特別是對經濟、科技檔案的業務指導和監督。要完善檔案管理辦法,建立標准體系,使檔案的管理、歸檔和利用做到有序化。

特別是在當前,電子技術、網路技術等高新技術在檔案事業中逐漸得到應用時,更要加強管理、指導和監督。對於從事檔案工作的工作者來說,首先要熱愛檔案事業,把檔案事業看成是一項神聖的事業,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

其次,要有很好的檔案管理工作能力,收集、整理和保管檔案看來很平凡,實質上是很強的專業技術工作。由於檔案工作是一種案頭工作,默守陳規,就會沒有生氣,檔案工作要做得有生氣,就是要檔案工作者不僅會管理好檔案,更重要的是首先要收集、整理好檔案,檔案是人化的自然客體,是歷史的記錄、要使歷史記錄變成有保存價值的歷史記錄就需要我們去挑選、整理、立卷。這要求我們檔案工作者要有正確的觀念和正確的方法論,有敏銳的眼光,有精湛的檔案工作技術。

檔案管理要有制度,檔案的收集、歸檔、分類、組卷和編目等要有程序,要防止為了「達標」和「過關」去搞檔案突擊整理。要做好檔案管理的保密工作。在檔案利用過程中要制訂檔案利用監督措施,要依法利用好檔案,使之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服務。

3.2加強檔案教育,提高檔案工作者的素質

首先,培養檔案人員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服務的觀念。要加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教育。檔案工作必須貼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檔案工作者必須了解經濟工作,黨的政策方針和經濟管理知識,這樣才能有效地為社會主義經濟服務。

其次,要增強檔案人員的工作能力以適應新時代的檔案工作。由於科技的進步,檔案的管理手段也在發生變化,檔案的載體形態、管理程序、技術方法等都發生變化,這些變化對檔案管理人員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根據檔案工作所發生的變化,必須對檔案人員進行業務培訓,以增強他們的工作能力。

再次,要優化檔案人員知識結構,以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能力。創新能力的強弱與知識結構有很大關系,掌握的知識新、現代技術多、知識結構合理的人,他的創新能力的培養就快。我們要發展檔案事業,服務好經濟建設,就必須要博學多才,特別是要注重對現代科學技術和檔案邊緣科學知識的掌握。

3.3跟上形式、更新觀念、搞好服務

檔案工作具有案頭工作性質,而按頭工作很容易讓人們忽視外界環境的變化,這也是一些檔案人員在思想上滯後環境變化的原因。在當前,檔案工作要樹立「檔案工作要服務於經濟建設,注重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觀念。主動向有關單位做宣傳,使檔案得到充分利用,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4.擴大社會宣傳,不斷開創檔案工作的新局面

檔案事業是社會事業的一個組成部分。提高檔案工作的社會地位,進而發展檔案事業就必須擴大檔案工作的影響;創新檔案宣傳領域。繼《中國檔案)、《檔案學研究)、(檔案學通訊)等國家級檔案刊物出版發行後,又創辦了(中國檔案報),成為世界范圍內唯一一份檔案工作報紙。

同時,各省、市、自治區也都創辦檔案刊物,宣傳檔案工作,交流工作經驗,開展學術研討,報道好人好事,擴大了檔案工作的社會影響,促進了檔案工作的發展。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新的經濟組織不斷出現,要求檔案工作與時俱進,跟蹤指導,服務到位,及時建立新經濟組織的檔案工作。

為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推進了社保檔案、社區檔案、家庭檔案等的建立,擴大了檔案工作的社會影響,強化了檔案工作的服務措施,拓寬了檔案工作的領域,使檔案工作更好地服務於經濟建設,服務於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開創了檔案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