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解決我國水資源不足的途徑主要有
我國水資源嚴重不足,時間和空間分布不均勻,
主要的措施有:跨流域調水、興修水庫、海水淡化、節約用水,防治水污染等幾項措施,
在這幾項措施中,我們中學生可以參與的 :從我們自身可以做起的,節約用水,防治水污染
⑵ 水資源短缺的解決途徑有哪些
解決水資源短缺有多種途徑,如修建水利設施、跨流域調水、生產生活節水、循環利用水和海水淡化等。要把節水與治污結合起來。節水與防污治污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節水需要分析水資源承載力,防污治污則需要分析水環境承載力。水環境承載能力指的是在一定的水域,其水體能夠被繼續使用並仍保持良好生態系統時所能夠容納污水及污染物的最大能力。水資源承載力體現在水的使用權上,水環境承載力體現在排污權上。在發放取水許可證的同時,必須研究和認證排水的許可問題。防污治污要建立宏觀控制指標和定額指標兩套指標,前者是根據水功能區劃,確定水域的納污能力,確定某一區域工業、農業、生活污染控制總量,後者是衡量每個排污單元的排污標准。
⑶ 解決水資源短缺的措施
1、對於水資源短缺問題的解決,最有前景的應該是開發那些不可用水。比如海水淡化,地下水的開發和採集,以及兩極冰川的利用。變不可用水為可用水是一大方法。
2、號召人們解決用水和重復利用。
3、防止水污染,水污染是導致水資源短缺的重要原因
導致我國北方地區水資源短缺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
1、自然原因:
(1)空間分布要少:水資源主要來自降水,我國降水東多西少,東部地區又是南多北少,特別是我國雨季南方長北方短,故水資源北方比南方少;
(2)時間分配要少:我國降水集中在夏秋季節,水資源則夏秋多,冬春少;且降水的年際變化南方小,北方大,北方缺水情況更嚴重。
2、人為原因:
(1)水土資源配合不協調:北方水資源不如南方豐富,但耕地又主要集中在北方。而農業用水佔了用水量的大頭。
(2)水資源分配不合理、浪費大、污染嚴重等等。前款所稱綜合規劃,是指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編制的開發、利用、節約、保護水資源和防治水害的總體部署。前款所稱專業規劃,是指防洪、治澇、灌溉、航運、供水、水力發電、竹木流放、漁業、水資源保護、水土保持、防沙治沙、節約用水等規劃。
根據以上造成水資源短缺的原因,有的放矢採取以下措施。
1、針對自然原因:
(1)跨流域調水:如最大工程南水北調,將長江水調入缺水的北方、西北地區。
(2)興建水庫:將夏秋多的降水通過水庫蓄積起來,等到冬春少水時利用。
2、針對人為原因:發展節水農業,合理調配水資源,一水多用,水的循環利用,防治水污染等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第十四條開發、利用、節約、保護水資源和防治水害,應當按照流域、區域統一制定規劃。規劃分為流域規劃和區域規劃。流域規劃包括流域綜合規劃和流域專業規劃;區域規劃包括區域綜合規劃和區域專業規劃。
⑷ 中國如何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
海水淡化是解決水資源短缺的有效途徑。
規模:
海水淡化技術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技術指標已經成熟,成本逐步降低,能耗指標下降近90%。大規模海水淡化的技術條件日趨成熟,海水淡化正朝著單台裝置產能擴大和淡化廠建設規模化的方向發展。
經過國家「九五」、「十五」、「十一五」科技攻關,用反滲透法、蒸餾法、電解析法淡化海水都已達到工業生產規模。我國先後建成25000噸/日低溫多效海水淡化、5000噸/日反滲透海水淡化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海水淡化和綜合利用示範工程。
其他措施:
須從國家層面明確水電開發對維護國家安全、建設生態文明不可替代的重大戰略意義,糾正水電開發「過度市場化」的體制機制弊端,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使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盡早擺脫水資源短缺的嚴重製約。
(4)我國解決水資源問題的有效途徑是什麼擴展閱讀
海水淡化發展規劃和政策措施:
1、成立專門機構,具體負責監管指導海水淡化項目實施、核准,負責海水淡化水的定價、調撥;
2、完善海水淡化產業相關技術標准,嚴格市場准入;
3、對海水淡化項目進行環保論證和環境影響評價,對海水淡化水的水質進行嚴格監測。
4、確定合理的海水淡化水價格,通過價格杠桿促進海水淡化水的生產和使用。
5、提高原水費用,尤其是地下水源應嚴格執行原水資源費的繳納和使用規定。
參考資料
人民網-海水淡化是解決水資源短缺的有效途徑
人民網-解決水資源短缺是生態建設維護國家安全當務之急
⑸ 緩解當前我國水資源緊缺的正確措施是什麼
緩解當前我國水資源緊缺的正確措施如下:
水資源緊缺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各國都在積極尋求緩解水資源緊缺的對策。以下是幾種緩槐賀解水資源緊缺的對策:
4、提高公眾水資源保護意識。加強水資源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的水資源保護意識,倡導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減少浪費用水行為,推動節約用水和水資源保護的全民行動。
5、聯合治理跨界水資源。水資源是具有跨界性的自然資源,需要加強各國和各地區之間的合作與聯合治理,共同推進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以上是緩解水資源緊缺的幾種對策,這些措施需要政府、企業、科研機構和公眾等多方共同參與和推動,才能夠取得實際效果,確保全球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保護。
⑹ 八年級上冊地理 簡述我國水資源短缺的原因和解決水資源不足的途徑
1,我國大部分地區季風氣候,降水季節性差異明顯,已造成季節性缺水。2,我國南北,東西跨度大,降水差異明顯,主要表現為南多北少,東多西少。地域性缺水較嚴重。3,我國人口基數大,工業化進程加快,也是造成水資源短缺的重要原因。4,水污染較嚴重。
解決途徑,1興建水利,儲藏水源。2南水北調,發展跨流域調水工程,平衡水資源分布。3教育國民節約用水,發展新技術,提高水資源利用率。4,治理水污染,加大對污染水源行為的行政處罰力度,保護水資源。
⑺ 解決水資源問題要採取哪些措施
一、開源
1涵養水源 2循環再利用 3區域調水,解決水資源分配不均,如南水北調
二、節流
1節約用水 2減少水體污染 3通過資源稅調節供需矛盾 4完善污染物排放交易市場,控制外部不經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