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海洋能為人類提供哪些資源
1、礦產:
海洋中所儲各種礦物約
500
億噸,若鋪於地面,則厚達
200
米;若裝火車,其長度可從地球到太陽。
金屬鎂在工業上,國防上佔有重要地位,製造飛機和快艇的主要材料是鋁鎂合金。鎂比鋁還輕,世界上金屬鎂和化合物的來源,很大一部分直接和間接來自海水。
錳結核是著名的深海礦產,外觀象土豆,切片來看,一層層的又象蔥頭。這種結核體往往是以貝殼、珊瑚、魚牙、魚骨為核心,把其它物質聚集在周圍。生長速度很緩慢,大約
1000
年生長
1
毫米,有的
100
萬年才生長
4
毫米。錳結核含有錳、鐵、鎳、鈷等
20
多種元素,其經濟價值很高。1980
年前後,世界各大洋底部又發現了具有經濟遠景的錳結核礦區
500
多處,其總儲量在
1.5
萬億噸至
3
萬億噸,以太平洋的品味最高。錳結核中有些稀有分散元素和放射件元素的含量也很高,如鈹、鈰、鍺、鈮、鈾、鐳和釷的濃度,要比海水中的濃度高出幾千、幾萬乃至百萬倍。
世界各大洋底的鐵礦總儲量,可能達到
3000
億噸左右。鉀在海水中居第
6
位,共有
600
萬億噸。溴
99%
以上都在海里,是海洋元素,總儲量
100
萬億噸。海洋中的碘總儲量為
930
億噸左右,比陸地儲量多得多。碘在尖端科學和軍事工業生產上有重要用途。
海水中有幾十種稀有元素,而且很多是陸地儲量少,分布分散但價值很大的元素。例如氨和銫是製造光電管的原料,光電管又是現代自動化設備的重要元件。銣和銫在陸地上儲量都非常少,但海水中儲量卻比較多。銣在海水中藏量達
1900
億噸。硼或鋰的氫化物可作火箭的高能燃料,硼在海水中的儲量有
7
萬億噸以上。
漫步海灘時,在那沙沙作響的沙石中,就可能蘊藏著豐富多採的礦床。它們有金剛石、金、鉑、錫石、金紅石、鈦鐵礦、鉻鐵礦、磁鐵礦、紅金石、藍寶石、琥珀、鋯石等。沙礦或在淺灘或在水深
150
米以內的地方。海濱沙礦具有分布廣泛,礦種多,儲量大,工業品位要求低,開采方便,選礦簡易,投資小等優點,在海底礦產資源的開發中、產值僅次於海底石油。
海洋也蘊藏著豐富的能源礦產煤、石油、天然氣。世界上已發現的海底煤田約
200
個,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英國、保加利亞、希臘、愛爾蘭、冰島、加拿大、土耳其、芬蘭、法國、智利、日本和我國的近海水域。80
年代世界年均採掘海底煤炭量約
7000
萬至
8000
萬噸、佔世界煤炭總量的
2%
左右。
海洋地質專家估計,海底儲存石油
2500
億噸,比陸地儲油量大
3
倍,90
年代約產油
6
億多噸。海水裡的鈾儲量約為
40
億噸,是陸地儲量的
4000
多倍。1
克氚聚變成氦時,可以產生
10
度電能。據估計,海洋中氚的總含量約為
25
億噸,這是一個巨大的潛在能源。
『貳』 海洋有什麼資源
一、生物資源
據統計,海洋中有魚類、貝類等動物和藻類等植物20餘萬種。在古代,生活在海邊的人們就捕魚蝦,以海洋生物作為食物的重要來源。到20世紀80年代,海洋水產品產量已達到 6 000多萬噸,佔世界水產品總量的85%以上。水產品作為人類的食品,潛力還很大。
例如,僅南大洋的磷蝦,據統計常年可維持在幾十億噸,若每年捕幾億噸,即可滿足全人類對水產品的需求。許多海洋生物還是重要的醫葯原料和工業原料。貝殼、珊瑚可加工成很受歡迎的工藝品。海鳥糞是極好的肥料。
二、礦產資源
人們最熟悉的是海底石油和天然氣。海底石油已探明的藏量佔世界總藏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海底固體礦物如煤、鐵等已發現的有20多種,其中多金屬結核平鋪深海底,總量達1萬億噸以上,含有錳、鐵、銅、鈷、鎳等多種金屬。
三、化學資源
海水中有豐富的化學物質,如氯化鈉、鎂、澳、碘、鉀、金、鈾等。其中氯化鈉總儲量可達4億億噸;鈾的儲量約40億噸,是陸地儲量的四千多倍。
四、動力資源
海洋中的波浪、潮汐、海流等都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利用波浪、潮汐、溫差、鹽度差可以發電。據估計,僅潮汐一項每年可能的發電量就比人類有史以來已消耗的能量總和還要大 100倍。
五、水資源
海水本身就是重要的資源。海水可以在工業上用於冷卻,在生活上用於沖廁等。在陸地淡水資源越來越緊缺的情況下,海水取之不盡,海水淡化的前景越來越大。
六、空間資源
當今,陸地已全部被人類佔有,許多資源已感不足,而人口還在不斷地增長。只有海洋和宇宙空間是兩個待開發的領域。
比較來說,海洋對人類活動更為現實一些。事實上,人們在海洋空間利用方面已做了不少工作,如圍海造地、灘塗利用、淺海養殖、跨海架橋、開鑿海底隧道、海洋運輸、建人工島、發展海洋旅遊業等。隨著科學技術和海洋開發利用的發展,海洋將越來越成為人類活動的空間。
『叄』 大海能給我們帶來哪些好處我們還可以怎樣利用大海的資源
海洋是礦物資源的聚寶盆。經過20世紀70年代「國際10年海洋勘探階段」,人類進一步加深了對海洋礦物資源的種類、分布和儲量的認識。
(1)、油氣田
人類經濟、生活的現代化,對石油的需求日益增多。在當代,石油在能源中發揮第一位的作用。但是,由於比較容易開採的陸地上的一些大油田,有的業已告罄,有的瀕於枯竭。為此,近20~30年來,世界上不少國家正在花大力氣來發展海洋石油工業。
探測結果表明,世界石油資源儲量為10,000億噸,可開采量約3000億噸,其中海底儲量為1300億噸。
中國有淺海大陸架近200萬平方千米。通過海底油田地質調查,先後發現了渤海、南黃海、東海、珠江口、北部灣、鶯歌海以及台灣淺灘等7個大型盆地。其中東海海底蘊藏量之豐富,堪與歐洲的北海油田相媲美。
東海平湖油氣田是中國東海發現的第一個中型油氣田,位於上海東南420千米處。它是以天然氣為主的中型油氣田,深2000~3000米。據有關專家估計,天燃氣儲量為260億立方米,凝析油474萬噸,輕質原油874萬噸。
(2)、稀錳結核
錳結核是一種海底稀有金屬礦源。它是1973年由英國海洋調查船首先在大西洋發現的。但是世界上對錳結核正式有組織的調查,始於1958年。調查表明,錳結核廣泛分布於4000~5000米的深海底部。它們是未來可利用的最大的金屬礦資源。令人感興趣的是,錳結核是一各種生礦物。它每年約以1000萬噸的速率不斷地增長著,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礦產。
世界上各大洋錳結核的總儲藏量約為3萬億噸,其中包括錳4000億噸,銅88億噸,鎳164億噸,鈷48億噸,分別為陸地儲藏量的幾十倍乃至幾千倍。以當今的消費水平估算,這些錳可供全世界用33,000年,鎳用253,000年,鈷用21,500年,銅用980年。
目前,隨著錳結核勘探調查比較深入,技術比較成熟,預計到21世紀,可以進入商業性開發階段,正式形成深海采礦業。
(3)、海底熱液礦藏
20世紀60年代中期,美國海洋調查船在紅海首先發現了深海熱液礦藏。而後,一些國家又陸續在其他大洋中發現了三十多處這種礦藏。
熱液礦藏又稱「重金屬泥」,是由海脊(海底山)裂縫中噴出的高溫熔岩,經海水沖洗、析出、堆積而成的,並能像植物一樣,以每周幾厘米的速度飛快地增長。它含有金、銅、鋅等幾十種稀貴金屬,而且金、鋅等金屬品位非常高,所以又有「海底金銀庫」之稱。饒有趣味的是,重金屬五彩繽紛,有黑、白、黃、藍、紅等各種顏色。
在當今技術條件下,雖然海底熱液礦藏還不能立即進行開采,但是,它卻是一種具有潛在力的海底資源寶庫。一旦能夠進行工業性開采,那麼,它將同海底石油、深海錳結核和海底砂礦一起,成為21世紀海底四大礦種之一。
(4)可燃冰
進入21世紀,各種能源的數量逐漸減少。科學家們開始尋找新的能源。而可燃冰是科學家們在海洋里發現的一種新能源。它位於海洋深處,樣子像冰,可燃燒,可用作各種交通工具的能源,具有巨大的潛在價值。目前,中國、美國等國家都制定了相應的計劃,准備開采與使用可燃冰。
6、海洋——未來的糧倉
主題詞或關鍵詞: 海洋科學
有些讀者可能會想,在海洋中不能長糧食,怎麼能成為未來的糧倉呢?
是的,海洋里不能種水稻和小麥,但是,海洋中的魚和貝類卻能夠為人類提供滋味鮮美、營養豐富的蛋白食物。
大家知道,蛋白質是構成生物體的最重要的物質,它是生命的基礎。現在人類消耗的蛋白質中,由海洋提供的不過5%~10%。令人焦慮的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海洋捕魚量一直徘徊不前,有不少品種已經呈現枯竭現象。用一句民間的話來說,現在人類把黃魚的孫子都吃得差不多了。要使海洋成為名副其實的糧倉,魚鮮產量至少要比現在增加十倍才行。美國某海洋飼養場的實驗表明,大幅度地提高魚產量是完全可能的。
在自然界中,存在著數不清的食物鏈。在海洋中,有了海藻就有貝類,有了貝類就有小魚乃至大魚……海洋的總面積比陸地要大一倍多,世界上屈指可數的漁場,大抵都在近海。這是因為,藻生長需要陽光和硅、磷等化合物,這些條件只有接近陸地的近海才具備。海洋調查表明,在1000米以下的深海水中,硅、磷等含量十分豐富,只是它們浮不到溫暖的表面層。因此,只有少數范圍不大的海域,那兒由於自然力的作用,深海水自動上升到表面層,從而使這些海域海藻叢生,魚群密集,成為不可多得的漁場。
海洋學家們從這些海域受到了啟發,他們利用回升流的原理,在那些光照強烈的海區,用人工方法把深海水抽到表面層,而後在那兒培植海藻,再用海藻飼養貝類,並把加工後的貝類飼養龍蝦。令人驚喜的是這一系列試驗都取得了成功。
有關專家樂觀地指出,海洋糧倉的潛力是很大的。目前,產量最高的陸地農作物每公頃的年產量摺合成蛋白質計算,只有0.71噸。而科學試驗同樣面積的海水飼養產量最高可達27.8噸,具有商業競爭能力的產量也有16.7噸。
當然,從科學實驗到實際生產將會面臨許許多多困難。其中最主要的是從1000米以下的深海中抽水需要相當數量的電力。這么龐大的電力從何而來?顯然,在當今條件下,這些能源需要量還無法滿足。
不過,科學家們還是找到了竅門:他們准備利用熱帶和亞熱帶海域表面層和深海的水溫差來發電。這就是所謂的海水溫差發電。這就是說,設計的海洋飼養場將和海水溫差發電站聯合在一起。
據有關科學家計算,由於熱帶和亞熱帶海域光照強烈,在這一海區,可供發電的溫水多達6250萬億立方米。如果人們每次用1%的溫水發電,再抽同樣數量的深海水用於冷卻,將這一電力用於飼養,每年可得各類海鮮7.5億噸。它相當於20世紀70年代中期人類消耗的魚、肉總量的4倍。
通過這些簡單的計算,不難看出,海洋成為人類未來的糧倉,是完全可行的。
希望能幫到你,麻煩給「好評」
『肆』 除了生物資源,海洋還蘊藏著豐富的什麼資源
1、除了生物資源,海洋還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化學資源和動力資源。
3.海洋資源分類:
(1)按照資源有無生命分類,可分為生物資源和非生物資源。
(2) 按照資源的來源分類,可分羨春為來自鉛困太陽輻射的資源,來自地球本身的資源和地球與其他天體的相互作用而產生的資源。
(3) 按照能否恢復分類,可分為再生性資源和非再生性資源。
(4) 按照資源的屬性分類,可分為生物資源、能源資源、空間資源和化學資源。
『伍』 海洋能為人類提供哪些資源 只是作業 我也想了解一下 Think you
海洋資源是指海洋生態環境中可以被人類利用的物質和能量以及與海洋開發有關海洋空間.隨著海洋科學技術的進步,許多研究結果表明海洋是巨大的資源寶庫.當今世界正面臨資源枯竭、能源短缺.海洋將成為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依託.21世紀海洋將成為人類開發的重點領域,對海洋資源的可持續開發是一項重大的戰略任務.
1.海洋生物資源
海洋中的生物資源極其豐富,地球動物的80%生活在海洋中.據統計海洋中生物有49門96個綱,共約20萬種.海洋中魚類約有近萬種,大陸架是主要的漁業基地,佔世界捕魚量的80%以上;海洋中甲殼類動物共有25000多種;藻類共有10門約10000多種,人類可以食用的海藻有70多種,現在人們已經知道海洋中的230多種海藻含有各種維生素,240多種生物含有抗癌物質;軟體動物也是海洋生物中種類最繁多的一個門類,其中許多種類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隨著人們對海洋研究的深入,海洋將為人類提供更多的食物及葯物.
2.海洋石油、天然氣資源
海洋中有豐富的油氣資源.按法國石油研究院的估計,全世界海洋石油可采儲量為 1 350億t.據美國專家統計,世界有油氣的海洋沉積盆地面積有2639.5萬km2.目前世界最著名的海上產油區有波斯灣、委內瑞拉的馬拉開波湖,歐洲的北海和美洲的墨西哥灣,稱為四大海洋石油區;海上天然氣的儲量似以波斯灣為第一,北海第二,黑西哥灣第三.
圖2 水母
最近,科學家們發現海洋深處有大量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水合甲烷,也叫「可燃冰」是地球上蘊藏的石油、天然氣總和的若干倍,是非常寶貴的能源.
3.國際海底區域的多金屬結核資源
據各國專家調查分析,在海洋中除了海底表層有各種礦產資源外,在2000~6000m 深的海底區域蘊藏著豐富的錳、鎳、鑽、銅等金屬結核資源,其資源總量大約有7萬億t.在太平洋區域約885萬km2有多金屬結核分布,資源總量約有3萬億t,東區域最有希望的是以克拉里昂一克里凰頓兩個斷裂為邊界的富集帶,平均富集度11.9kg/(kg·m2)總儲量150億t.
位於國際海底區域的多金屬結核資源,屬於全人類的財產.這些資源的勘探開發由專門設立的國際海底管理局負責管理.《聯合國海洋公約》確定的國際海底開發制度是「平行開發制度」,即一方面由國際海底管理局的企業部直接進行開發;另一方面由各締約國及其公司通過與管理局簽訂的合同進行開發.
4.海水資源
海洋是由巨量的水質組成的,全球海洋的總水量13.7億m3.海水中深解有大量的鹽類,據估計其總量可達500億t.海水中區測定或估計出含量的有80餘種元素.人們利用海水生產食鹽、提取氯化鎂、硫酸鈉、氯化鈣、氯化鉀、溴化鉀等.除此之外海水可以直接用作工業冷卻水,日本已有40%~50%的工業用水是直接用海水解決的,我國沿海城市直接利用海水的數量約為40億一50億t.海水的淡化技術也在日趨成熟,海水淡化也將成為一項重要的海水資源開發事業.據統計目前已有60多個國家在300多個近岸工廠中利用海水生產食鹽、鎂鹽、溴、重水及淡水等.海水中的重水是控核聚變發電的能源,是新一代主體能源,意義重大,而且深海中重水儲量十分巨大,對人類未來具有重大價值.
5.海洋能源
海洋中蘊藏著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溫差能和鹽差能等自然能源.海洋能分布廣、蘊藏量大、可再生、無污染,預計21世紀將進入大規模開發階段.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出版物估計,全世界海洋能總量為766億kW,技術允許容易的1倍.世界上最大的潮汐電站為法國的朗斯電站,總裝機24萬kW,年發電量5.44億kWh.日本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波能發電機的一個國家,它的航標燈和燈塔上的波力發電機已經實用化了.首先提出利用海水溫差發電的是法國物理學家德爾松瓦,他的學生克勞德在古巴海域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海水溫差發電站.獲得了lOkW功率.此後美國洛克希德公司設計成功了16kW的海洋溫差發電站.日本科學家在海水溫差發電上也取得了成功,他們為南太平洋諾魯設計了lOOkW功率的發電站,是世界上第一座商用溫差發電站.據國家海洋局提供消息,我國將在舟山市岱山海域建成世界首座潮流電站,功率為lOOkW一300kW.如能獲得成功,將在亞太地區進行推廣.
6.港口資源
全世界沿海國家有許多適合建港的岸線和海灣,歷來被認為是十分寶貴的資源,有許多港灣資源受到重視並被開發利用,促進了海洋交通運輸的發展及國際經濟貿易往來.適合建設深水大港的岸線資源具有戰略性意義.
圖3 港灣
7.海洋空間資源
海洋覆蓋地球2/3以上的表面積,擁有廣闊的空間資源.它不僅能為海洋生物提供生存空間,也許將來它還會為人類生存提供空間,1978年由17國聯合組織的維也納國際應用系統分析研究所的一份報告估計:「地球表面對人口的負載能量最大可能達1 000億,以現在的人口增長速度,3000年後即可達到.到時有2/3的人口應該住在海上.」隨著地球人口的增加,人們將不得不對海洋空間資源進行開發.也許將來,用鋁、鎂等輕型合金建造的人類住房——三維高層建築會屹立在海面之上,人類會在海洋上空建造出更具現代化的空間城市.
『陸』 海洋中有哪些資源海洋為人類提供了哪些便利條件
我們知道,地球表面的總面積約5.1億平方公里,其中海洋面積約為3.61億平方公里,陸地面積約為I.49億平方公里。海洋佔地球表面積的71%,陸地僅佔地球表面積的29%。海洋面積幾乎等於陸地面積的2.5倍。
隨著科技進步和人類認識水平的提高,人們在不斷發現海洋中可供人類利用的資源。目前海洋中有可供人類利用資源主要包括生物資源、礦產資源、化學資源、動力資源、旅遊資源、空間資源、旅遊資源、文化資源等。
生物資源:海洋中約有18萬種動物,2.5萬種植物,總計約有1350億噸之多,佔有地球上全部生物資源的80%。海洋生物每年能繁殖400億噸水產品,至少可供300億人口食用。現在每年從海中獲得的水產品僅為7000萬噸。
礦產資源:陸地上所有的礦產資源在海洋、海底深處都有不同形式的貯藏。主要有石油、天然氣、煤、鐵、錫、鉀鹽、錳結核和海濱金屬礦砂。現在初步探明,海底埋藏著2500億噸石油,是陸地石油含量的3倍,天然氣約為l 39264億立方米。一種含40餘種金屬元素的團塊狀海底礦石——錳結核,估計貯量為3萬億噸,僅太平洋海底就有1.7萬億噸。海濱砂礦它要有金紅石、鋯石、鈦鐵礦、獨居石、錫石、金砂和金剛石等。
化學資源:海水中溶有80多種元素,其中大量的是可以提取的鉀、鎂、溴等元素的鹽類,還可以提取鈉、黃金、銅、重氫等。統計表明,全部海水所包含的金屬元素,銅150億噸,錳150億噸,銀5億噸,金1000萬噸,鈾200萬噸,海鹽5億億噸。
動力資源:動力資源也就是海洋能資源。如潮汐發電、溫差發電、波浪發電、鹽度差發電和海流發電等。
空間資源:就是人們可利用的海洋空間。目前主要有:
1、交通運輸空間。
2、海上生產空間。
3、海底隧道空間(通信、電力、油氣輸送等)。
4、儲藏空間:利用海洋建設倉儲設施,具有安全性高、隱蔽性好、交通便利、節約土地等優點。
5、文化、生活、娛樂空間:隨著現代旅遊業的興起,各沿海國家和地區紛紛重視開發海洋空間的旅遊和娛樂功能,利用海底、海中、海面進行娛樂和知識相結合的旅遊中心綜合開發建設。如日本東京附近的海底封閉公園,遊人可直接觀賞海下的奇妙世界。美國利用海岸、海島開發了集游覽和自然保護為一體的保護區公園。
旅遊資源:如珊瑚礁、沙灘等旅遊資源以及開發海底公園等。
文化資源:海洋給人類的啟迪能促進人類觀念的改變,給人類發展以新的啟示。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人們認識水平的提高,新的海洋資源還會被人類逐步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