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全球陸地上的鈾礦總和約可產鈾多少
陸地上鈾礦的分布極不均勻,並非所有國家都擁有鈾礦,全世界的鈾礦總儲量也不過2×10
6噸左右。但是,在巨大的海水水體中,含有豐富的鈾礦資源,總量超過4×109噸,約相當於陸地總儲量的2000倍。
㈡ 澳大利亞礦產資源十分豐富,主要有()()()(),儲量居世界前列。
澳大利亞礦產資源豐富,至少有70多種。
儲量世界第一:鉛、鎳、銀…
產量世界第一:鋁土、氧化鋁、鑽石…
產量世界第五:黃金、煤..
出口世界第一:鋁土、煙煤、鉛、鑽石、鋅
出口世界第二:鐵礦石、氧化鋁、鈾礦
礦產資源分布
鐵:西部煤:東部沿海鋁土:東北
鋁土礦總儲量62億噸,居世界首位,佔世界總儲量的35%。
鐵礦已探明的總儲量為350億噸,居世界第四位,而且品位高。
鈾礦總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18%。
世界上最大的煙煤、鋁土、鉛、鑽石、鋅及鋅礦出口國,第二氧化氯、鐵礦石、鈾礦出口國和第三大鋁、黃金出口國。
㈢ 哈薩克2020年開采鈾礦1.95萬噸,鈾礦有怎樣的用途
鈾礦的主要用處就是提煉出金屬元素鈾了,而鈾的主要作用是用於鈾核反應堆。而鈾核反應堆在很多的方面都用得到,就比如說核電站的核燃料就是鈾,又比如說可以用到工業食品的保鮮方面,甚至可以用來製造成產其他的元素;在醫療方面鈾的用處也是很大的,就比如說治療癌症的放射治療就需要鈾,又比如說醫學中常用造影診斷就要使用到鈾。
除此之外哈薩克的鈾礦開采成本也是全世界最低的,因此這種巨大的利益促使哈薩克的鈾礦開采量呈現指數式增長,在97年的時候僅僅只有不到800噸的開采量,而到了2019年哈薩克的鈾礦開采量為兩萬兩千噸,2020哈薩克的鈾礦開采量為1.95萬噸,並且在最新的發言中哈薩克的能源部長表示會在2021年增加鈾礦的開采量,爭取達到2.25萬噸。
㈣ 礦產儲量與資源
(一)能源礦產
1.油氣
據 《石油與天然氣雜志》公布的資料,截至2009年1月1日,烏茲別克擁有石油估計證實儲量8138萬噸,天然氣估計證實儲量1.84萬億立方米(Oil &Gas Journal,2008)。英國石油公司估計的石油證實儲量與此相同,天然氣證實儲量為1.56萬億立方米(British Petroleum Company,2009)。據烏茲別克本國地礦部門的資料(Н.Г.Мавлянов и др.,2007),油氣儲量數字與上述西方資料一致,石油證實儲量8200萬噸,天然氣證實儲量1.85萬億立方米。2007年初估算的遠景預測資源量為:天然氣約6萬億立方米,石油8.5億噸,凝析油3.8億噸。在中亞國家中,烏茲別克石油儲量占第二位,僅次於哈薩克,天然氣儲量居第三位,少於土庫曼和哈薩克。
現已發現203個油氣田,其中氣田和凝析氣田104個,油氣田、凝析油氣田和油田99個。已發現的油氣田中,48%的正在開采,34%准備開發,其餘的在繼續進行勘探(Н.Г.Мавлянов идр.,2007)。
已探明的油氣田分布在卡拉卡爾帕克自治共和國和以下5個州內:卡什卡達里亞州、布哈拉州、蘇爾漢河州、納曼干州和費爾干納州。大約75%的石油儲量集中分布在卡什卡達里亞州。目前普查勘探工作主要集中在西北部卡拉卡爾帕克自治共和國的烏斯秋爾特高原地區。
從地質角度看,烏茲別克的油氣田可劃分為5個含油氣區:烏斯秋爾特、布哈拉希瓦、吉薩爾、蘇爾漢河、費爾干納(圖6-1)。前兩個含油氣區位於地台區,後三個含油氣區屬地台活化帶。據20世紀70年代的統計資料,63.7%的天然氣工業儲量產於侏羅系,35.9%產於白堊系,只有0.4%產於古近系。石油工業儲量的地層分布則分散一些,新近系佔14.2%,古近系30.9%,白堊系22.2%,侏羅系32.7%。
烏茲別克的天然氣田規模有大型和特大型的,重要氣田有烏奇克爾、阿克姆,油氣田有加茲連、阿克賈爾,凝析氣田有北穆巴拉克、烏爾塔布拉克、坎德姆等。油田規模一般不大,主要油田有北索赫、帕爾萬塔什、阿拉梅希克、加利恰-昌戈拉等。
近十年來,烏茲別克政府一直在採取引進外資等一系列措施,加強油氣勘探工作。2000年4月28日烏茲別克總統發布了 《關於油氣勘探和開采引進外資的措施》命令,之後將所有的油氣資源遠景區劃分成31個引資區塊,2006年以前開放了13個區塊,2006年初又開放12個區塊供外國投資者挑選。政府制定了2005~2020年油氣儲量增長戰略綱要,要求在這15年期間天然氣探明儲量新增1.015萬億立方米,石油新增6980萬噸,凝析油新增6570萬噸,總的新增碳氫化合物探明儲量將達到11.5億噸(宋國明,2007)。
2.鈾
烏茲別克是鈾資源和生產大國,儲量和產量均已躋身世界十強之列。據世界能源信息處(WISE)的資料,截至2007年1月1日,烏茲別克鈾可採收資源量,按≤40美元/千克回收成本為5.52萬噸,按≤80美元/千克回收成本也是5.52萬噸,按≤130美元/千克回收成本為7.24萬噸。回收成本≤40美元/千克的資源量佔世界的3.1%,居第六位(劉增潔,2008c)。按照烏茲別克本國的資料,鈾總儲量為18.5萬噸,用地浸法可採的約為11.4萬噸。鈾的資源量估計為24萬噸,其中砂岩型鈾礦約有19萬噸。國家地質礦產資源委員會列入儲量平衡表的鈾礦床有27個,大多數礦床分布在克孜勒庫姆地區,那裡的鈾證實儲量有5.5萬噸(圖6-3)。主要的在采礦床有艾倫戴、貝什卡克、凱特曼奇、沙比爾賽、南布吉納伊、北布吉納伊、錫加利、烏切庫杜克等礦床。這些礦床占砂岩型鈾礦床資源總量的30%(項仁傑,2006c)。
圖6-1 烏茲別克油氣地質分布圖(引自施俊法等,2006)
3.煤炭
烏茲別克煤炭探明儲量超過20億噸(Н.Г.Мавлянов и др.,2007),按照前幾年的統計資料(項仁傑,2006c),在19億噸探明儲量中,18.53億噸是褐煤,佔了97.5%,煙煤只有4700萬噸。全國煤炭總資源量達70億噸。煙煤儲量大部分集中在南部地區的蘇爾漢河州和卡什卡達里亞州。目前煤炭開采主要集中在3個煤田:安格連、沙爾古尼和拜孫煤田(圖6-2)。其中安格連煤田是中亞最大的煤田.探明儲量接近19億噸。
4.油頁岩
油頁岩是烏茲別克值得注意的一種礦產,它可以作為提煉石油產品和一系列有色和稀有金屬的原料。20世紀數十年間就對錫爾河和阿姆河流域的油頁岩作了調查和預測。調查資料表明,在烏茲別克及其鄰國塔吉克、土庫曼、哈薩克,可能還有阿富汗,地下蘊藏著大量油頁岩資源,估計約有930億噸,其中烏茲別克有470億噸,是按平均距地表350米的深度估算的。在烏茲別克的西部和南部,圈出了5個深淺不一的油頁岩礦床的礦層(如南部的拜孫、占和烏爾塔布拉克礦床)。在西部還發現了幾個埋深在100米以內的礦床,估算了儲量(薩格倫套、阿克套、烏奇克爾庫爾別什卡克礦床)(Н.Г.Мавлянов и др.,2007)。
圖6-2 烏茲別克煤田及伴生礦產分布圖(引自施俊法等,2006)
(二)金屬礦產
在烏茲別克的金屬礦產中,資源最豐富的當屬金和銅,分別有世界頂尖級大礦床穆龍套金礦和阿爾馬雷克斑岩銅礦。圖6-3示出烏茲別克金、銀、銅、鎢、鉛鋅、鐵、錳和鈾代表性礦床的地理分布。
1.貴金屬
烏茲別克金的儲量和資源量巨大,按照其地質礦產資源委員會主任和副主任的說法(Н.Г.Мавлянов и др.,2007),儲量名列世界前五名,產量居第九位。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最新統計資料(U.S.Geological Survey,2009a),烏茲別克的金儲量1700噸,儲量基礎1900噸,按儲量佔世界第九位。
烏茲別克共發現金礦床48個,其中39個為單一金礦床,9個為綜合性礦床。金礦床以原生礦床為主,集中分布在三個礦業經濟區(或地質經濟區):克孜勒庫姆區(穆龍套、繆田拜、特里阿達、巴薩潘套、阿曼泰套、科克帕塔斯、道格茲套等礦床),努拉套區(扎爾米坦、古茹姆賽、薩爾米奇、比蘭、馬爾占布拉克等礦床),近塔什干區(科奇布拉克、凱拉加奇、克孜勒阿爾馬賽、考爾德、皮爾米拉布、古扎克賽等礦床)(圖6-4)。
經濟價值最大的金礦床集中在烏茲別克西部地區(圖6-5)。圖6-5中將西部金礦劃分為布坎套、穆龍套和撒馬爾罕三個金礦區,前兩者相當於上述克孜勒庫姆礦業經濟區,後者即努拉套礦業經濟區。穆龍套含金石英網脈型礦床是歐亞大陸上最大的金礦床,金儲量為2230噸(1996年1月1日),到1500米深處估計還有1800噸資源量。該金礦產量占烏茲別克黃金總產量約80%左右。其他重要金礦包括扎爾米坦礦床(金儲量340噸)、道格茲套礦床(金儲量261噸)等。這些礦床在成因上有爭議,一種觀點認為屬火山熱液礦床,另一種觀點認為是產在陸源岩石中的深成礦床,成因上與克孜勒庫姆-庫拉馬火山-深成岩帶有關,成礦時代為晚石炭世—二疊紀(項仁傑,2006c)。
圖6-3 烏茲別克重要金屬礦床分布圖(引自н.г.мавлянов и др.,2007)
圖6-4 烏茲別克金銀礦床分布圖(引自施俊法等,2006)
圖6-5 烏茲別克西部金礦床分布圖(引自施俊法等,2006)
烏茲別克金礦資源前景樂觀,據估算預測資源量要比探明儲量高出一倍多。從1994年開始金礦新增儲量出現下滑趨勢,其地礦部門大力加強金礦預測普查和地質勘探工作,到2000年就成功地遏止了這一趨勢。目前烏茲別克地質勘探工作的大部分(超過60%)工作量用於找金。通過近年來的工作,查明了40多個新的遠景礦床和礦點,預測資源量相當大,可以保證到2010年的儲量增長。在一些老礦床,如扎爾米坦和古茹姆賽含金石英脈型礦床,克孜勒阿爾馬賽和科奇布拉克金硫化物石英脈型礦床,通過礦體側翼和深部的預測可以斷定,儲量將會大大增加。在克孜勒庫姆金礦區,近年來發現並研究了一些新的金礦床(布盧特坎、巴薩潘套、阿里斯坦套、圖爾拜等),儲量有幾十噸。
在納沃伊州奧明扎套山東緣的阿吉布古特風化殼中發現並勘探了一個非傳統型金礦床,工業礦化產在埋深20至75米的氧化帶內,礦帶總長度超過2千米,寬達50米,金儲量有好幾十噸(Н.Г.Мавлянов и др.,2007)。
烏茲別克進入儲量平衡表的銀礦床有26個,分為單一銀礦床和綜合性礦床兩種類型。銀的總儲量為13200噸。大部分(80.4%)儲量集中在綜合性礦床中:卡爾馬庫爾乾和 「遠方」(32.9%)、烏奇庫拉奇(8.6%)、漢季扎(12.2%),產在金礦中的有科奇布拉克(3.3%)、克孜勒阿爾馬賽(5.3%)、穆龍套和其他礦床(18.2%)。其餘儲量產在單一銀礦床中:維索科沃利特(11.5%)、科斯馬納奇(6.1%)和奧克熱特佩斯礦床(2%)(Н.Г.Мавлянов и др.,2007)。
現在已知的幾個單一銀礦床都是近年來在穆龍套金礦區找金礦時發現的。維索科沃利特銀礦實際上是一個南北向陡傾細脈浸染帶,礦脈在區域擠壓帶中呈雁行狀排列,礦化受北東向斷裂控制。礦石成分以銀為主,呈自然銀、銀金礦、螺狀硫銀礦、硫銻銀礦、輝銀礦等形式產出,伴生有金。綜合性銀礦床在烏茲別克主要是含銀的阿爾馬雷克地區的斑岩銅礦,穆龍套等金礦床,黃鐵礦型多金屬礦床(項仁傑,2006c)。
銀礦床分布情況如圖6-3和圖6-4所示。
2.有色、稀有和分散金屬
(1)銅
烏茲別克銅資源比較豐富,總儲量據本國資料有1700多萬噸(Н.Г.Мавлнов и др.,2007),主要集中在阿爾馬雷克地區的幾個大型綜合性斑岩銅礦中。銅品位在工業礦石中為0.3%~1.0%,氧化礦石為0.32%~3.0%,次生硫化物富集帶中為0.3%~4.0%,礦石中鉬的品位為0.01%。礦石中還伴生有金、銀、硫、碲、硒和錸,在回收伴生組分的現代工藝條件下,伴生有益組分的價值占產品總價值的40%以上。該區銅礦資源潛力相當大,已經開采了50多年,才開采了總儲量的大約20%。另外還有大量銅的預測資源量。
除了斑岩銅礦,在費爾干納州和蘇爾漢河州,還有許多白堊紀和新近紀含銅砂岩礦化,在克孜勒庫姆和吉薩爾山脈西南端有含銅黃鐵礦型礦化。圖6-6反映了烏茲別克各種類型銅礦化的分布情況和地質背景。
圖6-6 烏茲別克銅礦化分區圖(引自В.И.Попов и др.,1977)
(2)鉛、鋅
烏茲別克境內的鉛鋅礦化主要有三種類型:碳酸鹽岩中的層控型鉛鋅礦床(烏奇庫拉奇、庫利丘拉克)、矽卡岩型鉛鋅礦床(庫爾加申坎、庫梅什坎),火山岩中的黃鐵礦型多金屬礦床(漢季扎礦床等)。鉛鋅探明儲量主要集中在烏奇庫拉奇礦床(300多萬噸)和漢季扎礦床(70多萬噸)中。漢季扎礦床的鉛鋅礦石中還伴生有銅、銀、鎘、硒、金、銦。
(3)鎢、錫、汞、銻
烏茲別克已經探明了6個大型矽卡岩型鎢礦床(良加爾、因吉奇卡、凱塔什、亞赫通礦床等)。目前已知的鎢礦床和礦點90%以上屬矽卡岩型白鎢礦礦床,空間上和成因上與晚石炭世—早二疊世花崗岩類岩石有關。2001年在克孜勒庫姆地區發現了瑟雷套和薩烏特拜兩個長石石英型鎢礦床。為了鞏固鎢礦物原料基地,需要進一步擴大從穆龍套礦床及其衛星礦中回收鎢的可能性,也要加強瑟雷套和薩烏特拜礦床的預測普查工作(Н.Г.Мавлянов и др.,2007)。
烏茲別克查明有130個錫礦床和礦點,屬於錫石-硅酸鹽建造、碳酸鹽-錫石建造和錫石-白鎢礦矽卡岩建造。錫石-硅酸鹽建造的典型代表是卡爾納布礦床,有100多條含錫石英脈,石英脈延伸長度100~600米,厚1~4米,錫含量為0.1%~0.6%。碳酸鹽-錫石建造的代表性礦床是拉巴斯礦床,分為中、東、西三個礦段,中段主礦體呈柱狀,錫石含量最高可達4.7%。屬於錫石-白鎢礦矽卡岩建造的目前只是一些礦點。
烏茲別克有兩個橫穿全境的汞銻礦帶,一個是西烏茲別克的南天山礦帶,另一個是塔什干附近地區的北天山礦帶。前者重要,有100多個汞礦點和13個銻礦點(項仁傑,2006c)。
(4)鋰
在塔什干州沙瓦茲賽的碳質凝灰粉砂岩中,發現了一個火山成因的鋰礦床,其氧化鋰儲量超過12萬噸。伴生組分的儲量為:氧化銫3200噸。氧化銣8900噸。該礦床可露采。採用先進的無廢料加工工藝,可回收78%的鋰鹽,順便生產硫酸鉀和硫酸鈉,選礦尾礦可用來生產水泥(Н.Г.Мавлянов и лр.,2007)。
3.黑色金屬
黑色金屬礦產是烏茲別克礦產資源中的弱項。查明了幾十個不同建造的鐵礦床和礦點。卡拉卡爾帕克自治共和國的輝長岩中產有鈦磁鐵礦礦床,與俄羅斯烏拉爾的卡奇卡納爾礦床相似。其儲量估計有6800萬噸鐵,但品位低,目前尚不能贏利。塔什干州的休連阿塔矽卡岩型磁鐵礦礦床正在勘探,已計算出大約2530萬噸鐵儲量。吉扎克州的捷米爾坎火山沉積鐵礦床,由赤鐵礦-磁鐵礦和磁鐵礦層狀礦體和透鏡體組成,鐵儲量有3550萬噸。
烏茲別克的錳礦產地很多,研究得最充分的有道塔什、克孜勒拜羅克、塔赫塔卡拉恰等礦床,其總資源量超過1500萬噸。澤拉夫尚山和吉薩爾山含錳帶的遠景沒有作什麼研究。20世紀末在克孜勒庫姆發現了烏茲別克非傳統型的風化殼型錳礦床(阿利賽、阿克賽礦床等)。
(三)非金屬
烏茲別克擁有豐富的非金屬礦產資源,種類齊全,分布廣泛,其中主要有高嶺土、螢石、石墨、石棉、硫、磷塊岩、岩鹽、鉀鹽、硼等,以螢石和鉀鹽最為重要(圖6-7)。
1.螢石
烏茲別克的螢石礦床規模不算大,儲量最大者也就500萬噸,但礦石質量好,可達化學級,礦石的礦物含量約為30%。螢石礦床的形成與海西期構造-岩漿活動結束階段有關。大型礦床主要集中在恰特卡爾-庫拉馬地區,在西南吉薩爾也有一些小型螢石礦床。
2.岩鹽和鉀鹽
烏茲別克岩鹽和鉀鹽資源相當豐富,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晚侏羅世陸內海相鹽類建造,分布面積達5萬平方千米,厚度大,成礦作用完全,許多鹽層都含有鉀鹽層; 另一種是中新世-第四紀陸相鹽湖建造,分布也很廣泛,儲量很大,有的鹽湖可達數百億噸(項仁傑,2006c)。
岩鹽礦床主要有南烏茲別克的霍賈伊坎、秋別加坦、拜比切坎礦床,卡拉卡爾帕克自治共和國的巴爾薩克爾、阿爾林礦床,總儲量估計有900億噸。以巴爾薩克爾鹽礦和賈曼賽石灰石礦為原料基地,開辦了昆格勒蘇打廠,年產焙燒蘇打27萬噸,火鹼10萬噸。
鉀鹽礦床中最著名的是秋別加坦礦床,擁有探明儲量6.86億噸,含KCl 36.8%。工藝研究表明,能夠製成品位達96%~97%的KCl精礦,回收率為84%~95%,還可以順便製成食用鹽(Н.Г.Мавлянов и др.,2007)。
圖6-7 烏茲別克非金屬礦床分布圖(引自Н.Г.Мавлянов и лр.,2007)
3.其他非金屬礦產
烏茲別克有30多個石墨礦床,納沃伊州已探明的塔斯卡茲甘礦床具有工業價值,儲量為230萬噸。
在中克孜勒庫姆地區勘探了一批磷塊岩礦床,正在開采傑羅伊-薩爾達林礦床,儲量為8800萬噸P205,預測資源量達1億噸。發現並不同程度地勘探了卡拉卡塔和北傑特姆套磷塊岩礦床,P2O5總儲量為3350萬噸。
通過地質調查,在布哈拉-卡爾希、蘇爾漢河、烏斯秋爾特和費爾干納自流盆地的地下水中,發現了碘、溴、鋰、銣、銫、鍶等的工業濃度。這些自流盆地的深層地下水是復雜的溶液,飽含各種礦物鹽和分散元素。這些地下水與一些著名的、有遠景的油氣田伴生,在開採油氣時進行綜合開發,不僅具有很大的經濟效益,而且有利於保護環境。
烏茲別克地礦部門的權威人士指出,根據現有地質資料,完全可以說存在著一個新的中亞含金剛石省,區內產有不同類型的含金剛石非金伯利岩岩石(鉀鎂煌斑岩類、煌斑岩、鹼性玄武岩類、苦橄岩、超基性岩、暗色碳酸岩)。目前烏茲別克大約有20個岩筒,其中3個推測含工業級金剛石。
(四)地下水資源
地下水是烏茲別克水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飲用水和農業供水(包括牧場灌溉)中起著重要作用。
烏茲別克地下淡水含水層厚度相當大,在100米以上。地下水總資源量為24.35立方千米,其中淡水(礦化度1克/升以下)為8.95立方千米。目前已探明357個地下淡水水源地(不包括礦水和熱水),總儲量為0.021立方千米/天,其中0.01立方千米/天可供飲用。探明水源地總數中僅利用267個。飲用水後備水源充足。圖6-8示出了烏茲別克地下水的分布狀況。
圖6-8 烏茲別克地下水分布圖(引自Н.Г.мавляиов и лр.,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