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緬甸河水什麼季節最少
從理論上來說,是一個水資源特別豐富的國家。受地理環境的影響,每年從印度洋、孟加拉灣方面吹來的西南季風,給這個金塔古國帶來了充沛的雨量。有人估計全緬各地平均年降雨量為80英寸(合2000毫米),按此計算,一年來緬甸全國降水量為1.34億立方米。如果和中國相比,中國全國各地平均年降雨量只有629毫米(mm),不到緬甸的三分之一,一年來全國降水量為6萬億立方米,是緬甸的4.5倍左右。但考慮到中國國土面積是緬甸的14倍之多,人口是緬甸的25倍,中國的人均水資源佔有量遠遠少於緬甸,是顯而易見了。
「既然這樣,怎麼今年夏天緬甸全國各地都鬧水荒,缺水飲用水呢?」有人可能結合目前的情況,提出這個疑問。
是的,緬甸每年獲得的雨水並不少,但這受制於兩個因素:一個是時間因素,一個是地理因素。
時間因素:降雨量都集中在雨季(陽歷6月至9月),其他季節雨量甚少。去年7、8月間緬甸各地不是鬧水災嗎?就是那充沛的雨量造成的。
地理因素:緬甸全國各地降雨量不均勻。臨海地區雨量特多,北部、東部山區雨量次之,中部地區雨量最少,有的地方甚至不到20英寸(500mm),被稱為「中部乾旱地區」。
有人以中國降雨量的標准來看緬甸,會認為年降雨量500mm也不算少,怎麼會是乾旱地區呢?中國北方地區降雨量都只有400mm呢!
這是忘記了「氣溫」這個條件。緬甸中部降雨量少,氣溫卻特別高,年水蒸發量遠遠高於年降雨量。例如最乾旱的馬奎省、曼德勒省,年水蒸發量達到1700mm—1900mm左右。一年降雨量不到600、700mm,卻蒸發那麼多毫米的水量,這些地方不幹旱還有哪些地方會乾旱呢?
但就是這些地區,去年7、8月間同樣鬧水災。所以有人不無遺憾地說:「如果能把去年7、8月間的那些大水留到今天,也就不會有今年4、5月乾旱的現象出現了。」
當然這是辦不到的,「流水無情」嘛。水總是要流動的,特別是要往低處流,往海里流,你要怎樣才能留住它呢?
「建水庫,修水壩。」有人可能會這樣提議。對,這是最好的留住水資源的一個方法。但就是這個方法,這幾年卻遭到很多人的反對、排斥、抗議。原因是水庫、水壩的修建「破壞了自然環境」、「影響生態」,甚至會使河流斷流、缺水雲雲。
真的是這樣嗎?人們應該冷靜地思考這個問題了。當然一些水庫、水壩修建的不合理,是會造成許多負面影響的。但如果修建得合理的話,仍是可以造福人類、造福大自然的。在這里就有一個具體的實例可說明之:目前緬甸最大的水壩——德班色(Tapanseik)水壩就緩解了當地的水荒現象。
據《緬甸之光》報5月14日報導,盡管今年各地都因厄爾尼諾現象大鬧水荒,但實皆省德班色水壩地區,由於有充沛的存水,因而當地的夏季農作物的收成都有了保障。該報上提出了許多縣區栽種夏作物面積的數字,有的地區夏作物的面積甚至超過了原定計劃——原因就是由於供水有保障。
如何合理利用上天賜給人們的豐富的水資源,避免以後再出現嚴重的水荒現象,是人們應該認真思考的一個課題了。
Ⅱ 地球上水資源那麼豐富,為什麼有很多地方還是缺水呢
地球也被稱為水球,根據相關數據,地球上的海洋總面積約為3.6億平方公里,海洋中含有13.5億多立方公里的水,地球上的水資源可謂無窮無盡,因此水球一詞當之無愧。但不幸的是,地球上豐富的水資源中,絕大多數是鹹水,地球上的淡水資源只佔總水的2.8%,而人類可利用的淡水總量只佔地球總淡水量的0.34%,相當於地球總水的10萬分之3。此外,地球受熱不均,地球水資源,特別是淡水資源分布不均,導致世界地區嚴重缺水問題。
跨國公司收購自來水後,水費立即上漲200%,其他管線等服務收取高價,嚴重剝削了水居民。在沒有能力收購水管的偏遠地區,居民必須以高額向自來水公司的可移動水車購買飲用水。科恰班巴最終展開大規模抗爭活動,造成6人死亡,但最終迫使貝塔伊退出玻利維亞,歷史被稱為「水資源戰爭」。科恰班巴的水資源戰爭復制到拉巴斯,成功地將法國跨國公司趕出玻利維亞。水資源戰爭是蝦米對抗鯨魚的最佳典範,之後被拍攝成《水資源戰爭》、《雨也是》等電影。
Ⅲ 為什麼水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中的一些城市也會發生供水困難
您好,根據您的問題,水資源的豐富程度取決於多方面的因素,例如,地區平均徑流量、年均降水量、水資源人均降水量。如今,社會發展如日中天,水資源也逐漸短缺。就拿我國來說,我國是水資源相對匱乏,依據我國的人口分布情況,我國人口東多西少、南多北少,水資源分布亦是如此,而二十世紀以來我國社會快速發展,水資源污染嚴重,也是水資源短缺的重要原因。在國外,加拿大等國家也出現了供水困難的情況,發達國家人口分布集中且佔地面積小,水資源的需求量也較大,若從郊區用水也需要更多的人力成本和財力成本。此外,工業的發展導致水資源污染,水資源質量下降,城市水資源供給不足,其次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也是水資源供應不足的重要原因。因此,水資源合理利用是解決當前供水困難的主要方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第三條 水污染防治應當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原則,優先保護飲用水水源,嚴格控制工業污染、城鎮生活污染,防治農業面源污染,積極推進生態治理工程建設,預防、控制和減少水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水法》第三條水資源屬於國家所有。水資源的所有權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水塘和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修建管理的水庫中的水,歸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使用。
第四條開發、利用、節約、保護水資源和防治水害,應當全面規劃、統籌兼顧、標本兼治、綜合利用、講求效益,發揮水資源的多種功能,協調好生活、生產經營和生態環境用水。
第六條國家鼓勵單位和個人依法開發、利用水資源,並保護其合法權益。開發、利用水資源的單位和個人有依法保護水資源的義務。
Ⅳ 【填空題】世界上有許多國家鬧「水荒」,這是因為:地球上雖然有豐富的水,但()資源少,而且分布();
世界上有許多國家鬧「水荒」,這是因為:地球上雖然有豐富的水,但(淡水)資源少,而且分布(不均勻);隨著經濟的發展,在對水資源的需求增多的同時,(水污染)加重,可利用的水資源遭到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