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安徽省有哪些自然保護區
截至2008年9月,安徽省目前有自然保護區37個(國家級6個,省級28個),面積48萬公頃,占國土面積的3.45%.
國家級6個:
1.安徽鷂落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安徽古牛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3.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4.安徽金寨天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5.安徽升金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6.安徽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省級28個:
1.安徽省滁州皇甫山省級自然保護區
2.安徽省績溪清涼峰省級自然保護區
3.安徽歙縣清涼峰省級自然保護區
4.安徽省蕭縣後藏峪省級自然保護區
5.安徽省舒城萬佛山省級自然保護區
6.安徽省潛山板倉省級自然保護區
7.安徽省寧國板橋省級自然保護區
8.安徽省黃山區十里山省級自然保護區
9.安徽省林寧嶺南省級自然保護區
10.安徽省霍山佛子嶺省級自然保護區
11.安徽省岳西枯井園省級自然保護區
12.安徽省徽州區天湖省級自然保護區
13.安徽省黟縣五溪山省級自然保護區
14.安徽省貴池區老山省級自然保護區
15.安徽省黃山區九龍峰省級自然保護區
16.安徽省祁門查灣省級自然保護區
17.安徽省東至紫石塔縣級自然保護區
18.安徽省安慶沿江水禽省級自然保護區
19.安徽省王河沱湖省級自然保護區
20.安徽省銅陵淡水豚類省級自然保護區
21.安徽省潁上八里河省級自然保護區
22.安徽省貴池區十八索省級自然保護區
23.安徽省當塗石臼湖省級自然保護區
24.安徽省碭山酥梨種質資源省級自然保護區
25.安徽休寧六股尖省級自然保護區
26.安徽青陽盤台省級自然保護區
27.安徽宿州大方寺省級自然保護區
28.安徽明光女山湖省級自然保護區。
2. 國家級種質資源圃有哪些
我國共有15個國家種質資源圃(見表1)。從1979年開始,以農業部與地方(省、自治區、市)投資合辦的方式籌建,經過10餘年的努力,於1989年通過了國家驗收,共計保存了蘋果、梨柑桔、葡萄、桃、李、杏、柿、棗、栗、核桃、龍眼、枇杷、香蕉、荔枝、草莓16個主要樹種,及雲南物有果樹砧木資源,新疆名特果樹、寒果樹,涉及31個科,58個屬果樹種質資源1萬余份,圃地面積120多公頃,擁有實驗室5700平方米以及果樹種質資源研究的科技人員110餘人。
表1
中國國家果樹處質資源圃概況圃 名園 址保 存 單 位保存份數園地面積(公頃)興城梨、蘋果圃遼寧興城中國農科院落果樹研究所731+72721.1鄭州葡萄、桃圃河南鄭州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所960+3708.7重慶柑桔圃四川重慶中國農科院柑桔所119014.0北京桃、草莓圃北京北京林果所245+2102.1福州龍眼、枇杷園福建福州福建果樹所215+2184.9熊岳核桃、杏圃遼寧熊岳遼寧果樹所432+4669.5泰安核桃、板栗圃山東泰安山東省果z樹所97+904.9南京桃、草莓圃江蘇南京江蘇園藝所454+1504.1太谷棗、葡萄圃山西太谷山西省果樹所404+3737.4武漢沙梨圃湖北武昌湖北果茶所4353.3廣州香蕉荔枝圃廣東廣州廣東果樹所170+896.8雲南特有果樹砧木圃雲南昆明雲南園藝所4027.2公主嶺寒地果樹圃吉林公主嶺吉林果樹所6556.9新疆名特果樹圃新疆輪台機關報疆園藝所19818.0眉縣柿圃陝西眉縣陝西省果樹所6173.4國家果樹種質資源圃的使命:一是收集和保存國內外果植物的栽培品種、砧木以及具有潛在利用價值的各種果樹種類;二是掌握和交流國際、國內果樹種質資源試材;三是觀察和評價種質,為果樹生產和育種提供良種、資料和試材,四是研究改進保存技術。
3. 中國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的介紹
中國的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是指為保護和合理利用水產種質資源及其生存環境,在保護對象的產卵場、索餌場、越冬場、洄遊通道等主要生長繁育區域依法劃出一定面積的水域灘塗和必要的土地,予以特殊保護和管理的區域。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分為國家級和省級,其中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是指在國內國際有重大影響,具有重要經濟價值、遺傳育種價值或猜檔特殊生態保護和科研配兆大價值,保護對象為重要的、洄遊性的共用水產種質資源或保護對象分布區域跨省(自治區、直轄市)際行政區劃或海域管轄許可權的,經國務院或農業部批准並公布的水產種質資源培豎保護區。
4. 佔地3000畝的國家級水產有哪些
佔地3000畝的國家級水產有密江河大麻哈魚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國家淡水漁業岑鞏基地。
1、密江河大麻哈魚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密江河大麻哈魚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中吵保護區總面積6610公頃,其中核心區2080公頃,實驗區4530公頃。核心區特別保護期為全年。
2、國家淡水漁業岑鞏基地:總體建設面積3000畝,由300畝淡水魚生態養殖基地和2700畝的大水面水產種質資源自然保育與凈水漁業區組成,是涵蓋保種、賣旅侍選育、修復、鎮亂生產、研究為一體的現代生態漁業的綜合發展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