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什麼是數學文本資源
擴展閱讀
石油醚能和什麼互溶 2025-02-11 17:10:53
存貨入存成本有哪些 2025-02-11 17:05:53

什麼是數學文本資源

發布時間: 2023-06-30 00:21:27

『壹』 如何開發與利用數學教學資源

在以往的傳統教學中,教師只有大綱意識、教材意識、教參意識,而課程資源的意識十分淡薄。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將課程意識提到了重要位置,強調課程是由教科書、其他教學材料、教師與學生、教學情景、教學環境構成的一種生態系統,這意味著課程觀的重大變革。那麼,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應如何開發和利用教學資源呢?

一、有效地挖掘和用好教材資源
教材是教師教學的主要資源,是教與學的重要依據。為了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教師必須首先通過研究和分析、理解和掌握新教材的編寫意圖。
1、合理地確定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所謂教學內容的廣度。是指知識的范圍或知識的量,從資訊理論的角度說就是一節課傳輸給學生的信息量。一節課的信息量過大,知識點過多,學生難以接受,而一節課的信息量過小,知識點過少,則浪費時間,不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明確教學的重點、難點和關鍵。當一節課的教學內容有幾個知識點時,往往需要明確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難點,以免在教學時抓不住主要的內容,而在次要的或者學生容易接受的內容上多花時間,或者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影響重點、難點的理解和掌握,而達不到預定的教學效果。所謂難點,就是多數學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識點。這種教師難教、學生難學的內容,通常稱之為教材的難點。教學難點要根據教材的廣度和深度、學生的知識基礎和心理特徵來確定。難點有時和重點是一致的。
教材中有些內容對掌握某一部分知識或解決某一類問題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這些內容就是教材的關鍵。作為教材的關鍵,它在攻克難點、突出重點過程中往往具有突破口的功能。一旦處理好教材的關鍵,與其相關的教學內容就可以迎刃而解。
3、合理安排教學的順序。教學中往往還要根據教材的內在聯系和學生的具體情況做更細致的安排。有時一部分知識可能有不同的教學順序:這時教師就要考慮哪種順序更便於學生理解和掌握,哪種順序更可以節省教學時間,哪種順序教學效果更好。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知識的呈現一般是敘述性的、靜態的,大都同教師直接採用課本上條件完備、結論明確的封閉的例題、習題作為學習材料。現代教學理論告訴我們,學生要把靜態的知識內容結構轉化為自己頭腦中的認知結構,必須有一個積極主動、有效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所以教師在知識的呈現上,應由靜態封閉變為師生共同探究,在動態中生成。
4、深入挖掘教材中隱含的教育資源。
教學時,教師應利用教材提供的豐富鮮活的素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探究慾望,對於課本中的例題和習題,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進行適當的加工處理,使之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服務。對於那些對培養學生的態度、情感與價值觀有明顯作用的素材,要注意用足、用夠,使其在教學中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
二、創造性地開發和利用其它教學資源
鮮明的課程意識拒斥「聖經」式的教材觀,要求教師確立課程資源意識,認識到教材僅僅是課程實施的一種文本性資源,而且教材是可以超越、可以選擇、可以變更的。教材僅僅是課程的一種重要載體,但不是課程的全部。任何課程實施,都需要利用和開發大量的課程資源。
1、課堂生成資源的及時捕捉。
學生是活生生的學習的主人,在課堂上學生會提出哪些問題,會怎樣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很多情況下老師是無法預料的。學生提出的問題、學習中出現的錯誤、不同的觀點都是教師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
2、社區、家庭資源的合理利用。
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社區、家庭中有大量的與數學教學相關的課程資源,如果我們在教學時能夠合理利用,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大有好處。由於新教材內容大多與生活、生產結合十分緊密,就要求教師走出課堂和學校,走向社會,走向社區,掌握翔實的材料,確鑿的數據。
3、媒體、網路資源的合理開發。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電視、廣播、報刊雜志、計算機已經入普通百姓家,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知識面也越來越廣。現實社會是一個網路化時代、信息化社會,教師可以到網上收集一些與教學相關的題材,來充實、豐富課本內容,這是活用教材的新路子。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教師在開發和利用教學資源時,要注意從學生實際出發,從具體的教學情境出發,從現有的教學資源出發,開發教學資源不要冷落了課本,開發教學資源不要只圖熱鬧。對教材的處理,要堅持尊重、用好、創新的基本原則.

『貳』 數學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分類有哪些

資源,顧名思義,是一切可被人類開發和利用的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總稱。教學資源指的是在學校教學過程中,支持教與學的所有資源,即一切可以被師生開發和利用的來在教與學中使用的物質、能量和信息,包括各種學習材料、媒體設備、教學環境以及人力資源等,具體表現為教科書、練習冊、活動手冊和作業本,也包括實驗和課堂演示時所使用的實物,還包括錄像、軟體、CD-ROM、網站、電子郵件、在線學習管理系統、計算機模擬軟體、網上討論BBS、網路教室、電教室、教師、輔導員等大量可利用的資源。本模塊中討論的主要是信息化教學資源,而且是一種狹義的信息化教學資源,它主要是指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各種數字化素材、課件、數字化教學材料、網路課程和各種認知、情感和交流工具……嚴格來說,信息化教學資源與信息化學習資源在概念內涵與外延上都有一些不同,但在本書中對教學資源與學習資源不作嚴格區分,即將它們看成同一概念。
根據《教育資源建設技術規范(徵求意見稿)》,目前常見的信息化資源主要包括9類,分別是:媒體素材(又包括文本、圖形/圖像、音頻、視頻和動畫)、試題、試卷、課件與網路課件、案例、文獻資料、常見問題解答、資源目錄索引和網路課程。另外,還可根據實際需求,增加其它類型的資源,如:電子圖書、工具軟體、認知工具和影片等(轉引自:余勝泉等,2005)。當然分類並不一定以此為標准,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角度和視野來區分各種信息化教學資源,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1)媒體素材:媒體素材是傳播教學信息的基本材料單元,可分為五大類:文本類素材、圖形/圖像類素材、音頻類素材、視頻類素材、動畫類素材。
(2)試題庫:試題庫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測量理論,在計算機系統中實現的某個學科題目的集合,是在數學模型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教育測量工具。
(3)試卷:試卷是用於進行多種類型測試的典型成套試題,這里的試卷是數字化的試卷。
(4)課件與網路課件:課件與網路課件是對一個或幾個知識點實施相對完整教學的用於教育、教學的軟體,根據運行平台劃分,可分為網路版的課件和單機運行的課件,網路版的課件需要能在標准瀏覽器中運行,並且能通過網路教學環境被大家共享。單機運行的課件可通過網路下載後在本地計算機上運行。
(5)案例:案例是指由各種媒體元素組合表現的有現實指導意義和教學意義的代表性事件或現象,這里的案例也是數字化的案例。
(6)文獻資料:文獻資料是指有關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規、條例、規章制度,對重大事件的記錄、重要文章、書籍等,這些都是數字化的資料。
(7)常見問題解答:常見問題解答是針對某一具體領域最常出現的問題給出全面的解答。
(8)資源目錄索引:列出某一領域中相關的網路資源地址鏈接和非網路資源的索引。
(9)網路課程:網路課程是通過網路表現的某門學科的教學內容及實施的教學活動的總和,它包括兩個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學目標、教學策略組織起來的教學內容和網路教學支撐環境。
我國目前正在實行的新課程需要豐富的教學資源作支持,課程結構和課程內容的變革擴大了信息化教學資源的需求並為之提供更大的應用空間。如果沒有適用的信息化教學資源,信息技術的先進技術潛力就將難以被充分發掘,勢必影響人們對信息技術作用的認識,進而阻礙現代教學觀念形成,影響教學方式的改革,信息技術的普及和遠程教育也就失去了意義。

『叄』 小學數學課程資源包括哪些內容

《小學各年級語文、數字、英語資源大全》網路網盤免費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碼:1234

全免費資源,實時更新。建議收藏!

內容包括小學培鎮各年級語文、數字、英語配吵粗等主課以及其碰譽他課程的各類學習資料、拓展資料和復習資料。可以在線查看,也可以免費下載,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