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世界遺產包括文化遺產、自然遺產、還有什麼五種類型
世界遺產包括文化遺產(包含文化景觀)、自然遺產、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三類。世界遺產的廣義概念,即根據形態和性質,將世界遺產分為物質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一、文化遺產。
1、文物: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建築物、碑雕和碑畫,具有考古性質成分或結構,銘文、洞穴以及其綜合體。
2、建築群: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在建築式樣、分布均勻或與環境景色結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單立或連接的建築群。
3、遺址:從歷史、美學、人種學或人類學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人造工程或人與自然的聯合工程以及考古遺址地方。
二、自然遺產。
1、從美學或科學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由地質和生物結構或這類結構群組成的自然面貌。
2、從科學或保護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地質和自然地理結構以及明確規定的瀕危動植物物種生境區。
3、從科學、保護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天然名勝或明確劃定的自然地帶。
三、混合遺產。
1、文化與自然混合遺產簡稱「混合遺產」、「復合遺產」、「雙重遺產」。
2、按照《實施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的操作指南》,只有同時部分滿足《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中關於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定義的遺產項目才能成為文化與自然混合遺產。
(1)世界遺產算是什麼資源擴展閱讀:
其他世界范圍內的遺產類型:
1、線性遺產。是指在擁有特殊文化資源集合的線形或帶狀區域內的物質和非物質的文化遺產族群,運河、道路以及鐵路線等都是重要表現形式,該遺產類型一般屬於文化遺產。
2、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確定而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遺產項目,是被各社區、群體,有時是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社會實踐、觀念表述、表現形式、知識、技能以及相關的工具、實物、手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3、世界記憶文獻遺產。是指符合世界意義,於1992年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工程國際咨詢委員會確認而納入《世界記憶名錄》的文獻遺產項目。其目的是對世界范圍內正在逐漸老化、損毀、消失的文獻記錄,通過國際合作與使用最佳技術手段進行搶救,從而使人類的記憶更加完整。
⑵ 分析近三年中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旅遊資源的有哪些分別屬於什麼類型的旅遊
長城 1987.12 文化遺產(附1)
北京故宮、沈陽故宮 1987.12 文化遺產(附7)
陝西秦始皇陵及兵馬俑 1987.12 文化遺產
甘肅敦煌莫高窟 1987.12 文化遺產
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 1987.12 文化遺產
山東泰山 1987.12 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安徽黃山 1990.12 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湖南武陵源國家級名勝區 1992.12 自然遺產
四川九寨溝國家級名勝區 1992.12 自然遺產
四川黃龍國家級名勝區 1992.12 自然遺產
西藏布達拉宮 1994.12 文化遺產(附2、附3)
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 1994.12 文化遺產
山東曲阜的孔廟、孔府及孔林 1994.12 文化遺產
湖北武當山古建築群 1994.12 文化遺產
江西廬山風景名勝區 1996.12 文化景觀
四川峨眉山─樂山風景名勝區 1996.12 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雲南麗江古城 1997.12 文化遺產
山西平遙古城 1997.12 文化遺產
江蘇蘇州古典園林 1997.12 文化遺產(附4)
北京頤和園 1998.11 文化遺產
北京天壇 1998.11 文化遺產
重慶大足石刻 1999.12 文化遺產
福建武夷山 1999.12 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 2000.11 文化遺產
河南洛陽龍門石窟 2000.11 文化遺產
明清皇家陵寢:明顯陵(湖北鍾祥市)、清東陵(河北遵化市)、清西陵(河北易縣)、盛京三陵 2000.11 文化遺產(附5、附6)(附8)
安徽古村落:西遞、宏村 2000.11 文化遺產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 2001.12 文化遺產
雲南三江並流 2003.7 自然遺產
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 2004.7 文化遺產
雲岡石窟(文化遺產,2001年)
雲南三江並流保護區(自然遺產,2003年)
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文化遺產,2004年)
澳門歷史城區(文化遺產,2005年)
四川大熊貓棲息地 (自然遺產,2006年)
安陽殷墟 (文化遺產,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