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酒店人如何建立與管理自己的人脈
寫作提綱:
1、表達酒店人脈的現狀。
2、表達本文核心觀點。
3、解釋核心觀點。
4、總結
酒店人的人脈現狀:
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增加多樣性:人的天性就是與自己有共同點的朋友交往,但是太多的同質化會限制你的創新思維和創造新的人脈能力。如果你的朋友圈缺乏多樣性,那就很可能存在巨大的盲點和不正確的假設。
增加深度:你需要在不同的行業、公司、興趣方面有多樣的聯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完整網路。你的人脈應該來自於不同的階層。你必須優先聯系「比自己水平高」的朋友,保持能向上、向下、水平地發展各種關系。給予者都清楚時間、精力限制,所以你要慎重地讓人進入你的人脈圈。你應該只選擇最優秀的 人是進入人脈圈 ,但這是最基本的要求。高質量人脈很明顯的特點 就是反應速度快。
多年來你為別人提供了多少價值決定著人脈網路的響應速度。如果別人需要你的幫忙,你也應該做出及即使的響應。強大網路的基礎是要有共同的價值觀,真實、誠實、公平、關懷、重視相互給予,是進入我朋友圈的門票。以上共同價值觀意味著我可以完全信任人脈網中的成員。在與他們溝通時,相互幫忙時、說出真相時,力求最創造最佳成功時、任何互動時。
尋找人脈:
人脈圈代表了我們,我們也代表著我們的人脈。事實上,雖然你很享受這些關系,但其中大部分都不具備戰略性。為了促進生活和生意目標的達成,我們需要評估每個關系的價值。我們的人脈關系影響我們每天的生活、態度、信念。甚至在更大的層面上影響著我們的個性和職業發展。每個人都應該認真思考自己的人際關系網路的價值。
人脈圈也定義了你在組織、群體、階層的地位,它超越了你名片上的職位。
本文的核心觀點:
推薦:5+50+100強關系人脈圈,人類大腦的一個功能就是識別人,那些對我們很重要的人。人類在遠古部落階段,為了生存必須快速識別朋友或敵人。
在1993年,人類學家羅賓發表了論文,描述人腦能記住的穩定社會關系的數量。根據鄧吧的研究,人們能保持聯系並分配時間的最佳關系數量應該是150人。
思考一下,你的關系網中人脈的數量是多少?(微信朋友圈)
選擇人脈的質量比數量更加重要,保持與150人的日常聯系是非常困難的。此外,真的很少有人能與150人聯系人保持溝通。能夠相互提供幫助以及支持,自然界的群體中個體數量通常都少於150。大多數人都只和極少數的人保持緊密聯系,我們稱之為最親密的朋友、家人或者同事,我們每天遇到並與他們溝通。核心成員之外的人則只是保持基本的溝通與交流。比如某些朋友和同事,他們不在核心圈子裡。
要在人脈圈中確保能選出最優秀的人,同時斷絕與那些可能造成傷害的人之間的聯系。
如果用戰略人脈的思路考慮會如何呢?他們被分為以下三類:
頂級關系人(top5):5個與你關系最近的人。我與他們幾乎每天聯系,他們是你願意用生命去相信的人。
關鍵關系人(key50):50個重要關系,代表著我的生活和商業價值。我小心呵護其中的朋友,並始終尋找增加他們價值的辦法。
重要關系人(vital 100):這100人,我每月至少聯系一次。我憑借有人情味的溝通和不斷提供附加值與他們保持良好關系。
當以5+50+100模式組織戰略關系時,你會擁有控制感和團隊感,從而讓生活更加輕松。第一步,評估當前關系,把聯系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確定頂級關系5人,關鍵關系50人,重要關系100人的過程,也許你需要一些時間去思考。要在強關系人脈圈中,確保能選出最優秀的人。同時斷絕與那些可能造成傷害的人之間聯系。
解釋核心步驟:
一、了解自己是誰?提供什麼?需要什麼?
1、所在組織、專業成就、個人成就、生態系統
2、詳細列表自己的成就對應的技能 / 知識、優勢:你能為別人提供價值,你必須把所有能提供的技能和優勢公開化,以便讓別人知道。
3、列出劣勢和缺點,包括需要改進和學習。
4、哪些技能、知識、優勢需要強化?
二、開發和實施5+50+100系統
5、製作現有的人脈列表
6、從當前的聯系人中選擇你的頂級關系5人、關鍵關系50人、重要關系100人。
三、設計你所需的人脈圈
7、評價目前5+5+100人脈圈的資源和影響力
8、為實現3-5個專業目標制定時間計劃。
9、列出所需重要資源
10、誰需要被加入你的人脈圈
11、制定增加新人脈的計劃
總結核心觀點:
XXXXXXXXXXXXXXXXXXXXXXX
2. 人脈是怎麼建立起來的
1、樂於助人
想要你的人脈更加的廣闊,那麼你就要有樂於助人的心態,等到別人困難的時候,你力所能及的去幫別人一把,那別人的心中肯定是會感激你的,下次等到你有苦難的時候,只要你一句話,他也會盡心的來幫助你,這就是一個互幫互助的過程,只有大家都能坦誠相待,那麼你們會更加的信任彼此,這對於今後的發展來說才是比較有利的。
2、擴大自己的朋友圈
想要拓展自己的人脈,就要擴大自己的朋友圈,不要每天都圍著自己的親朋好友轉,這樣對於人脈的建立是沒有什麼用的,要學會去了解、接納社會中的人,這樣的人才是會對你今後的生活有幫助的,雖然知心朋友不能少,但是社會朋友更不能少,要做的不停的積累,這樣你今後的困難才會有更多人幫助。
3、耿直一些
想要讓別人與你長期的聯系、溝通,自己就要適當的耿直一點,比如說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不要過於的拖拖拉拉,不要處心積慮的去算計別人等,這些都是你引起注意的,如果你每次都是這樣,那麼別人也不會與你有第二次的交集,所以機會都是自己把握的,大家都適當耿直、坦誠一點,那麼對於人脈的建立才是有好處的。
4、與打交道的人常聯系
想要擴展自己的人脈圈,那麼就要與打交道的人常聯系。每天和你打交道的肯定不少,注意聯系對你有幫助的人,慢慢的積累,一定會得到幾位知心朋友。朋友就是這么來的,如果你不踏出結識這一步,那麼永遠都找不到合作夥伴,所以說自己的心要放寬一點,不要過於的驕傲,這樣會讓你錯失很多朋友的。
5、心胸寬闊
想要積累自己的人脈圈,那麼就要把心胸放寬一些,只有心胸寬闊的人別人才會願意和你長期合作,如果你心胸過於的狹隘,又是一毛不拔的主,那麼久而久之,你就會成為孤寡之人。一個人的聲譽是很重要的,如果你這個人比較開明、心胸比較寬闊,知道的人多了,那麼你的人脈自然而然就建立起來了。
3. 旅遊服務人員應如何實現優質的心理服務 旅遊服務人際關系有哪些特點 旅遊服務中應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
現代導游服務工作具有獨立性強、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結合、復雜多變和關聯度高的特點,而對於從事現代導游工作的導遊人員,要想勝任這項具有挑戰性的職業,就必須具備相應的素質,這已是眾人皆知的常識,勿用贅言。可如果再往深里問一下,一個合格的導游員究竟應該具備哪些素質?如何培養這些素質?以及目前我國導遊人員的普遍素質究竟處於一個何等水平?導遊人員素質的高低對於我國現代旅遊事業的發展有何影響?這個話題就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清的了。本文圍繞導游員素質這個中心話題試圖對以上問題進行探討,以期拋磚引玉,引起業內人士及相關專家的注意,都來重視和探討如何才能盡快提高我國導遊人員的素質,以促進我國現代旅遊事業的發展。
一、 一個合格的現代導游員應具有的基本素質
每一個參加過導遊人員資格考試的人都應記得,在《導游實務》緒論中告訴我們,「導游服務是一種建立在具有較高個人素質基礎上,影響面較廣的高智能服務,這是由導游服務的特點向導遊人員提出的要求決定的。獨立性強的特點要求導游服務人員要勇於向困難挑戰,在戰勝困難的過程中提高個人的各種能力;腦體高度結合的特點要求導遊人員具有廣博的知識和健康的體魄,以便能隨時隨地向遊客提供所需要的服務;復雜多變的特點要求導遊人員有高度的責任感和敬業精神,以及心理自控能力,能沉著冷靜地處理各種變化的情況和問題;關聯度高的特點要求導遊人員要有全局觀念,在工作中要頭腦清醒、思維縝密,有較強的協調能力和公關能力,以保證旅遊活動按計劃順利進行。」(注1)
那麼導遊人員的素質包含哪些內容呢?一般說來,包含了身體素質、思想素質、業務素質。身體素質是指健康的身體健全的精神,這是導遊人員從事工作的基礎,我們過去常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其實,身體也是導遊人員的本錢,沒了這個本錢,你如何帶領遊客去天南海北跋山涉水呢?思想素質包含了一個人的愛心和職業道德、行為規范,它們是導遊人員的靈魂,而靈魂的高尚抑或卑劣決定了人的言行舉止的差異和你對待工作和服務對象的態度。業務素質包含業務要求和業務技能,它們直接決定了導遊人員的工作實效和服務水平。
一個現代導遊人員的愛心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以往強調要愛國愛企業,這固然十分重要,但我們不能僅限與此,我們還需要具有仁愛之心,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愛情懷和扶危濟困的人文精神,以及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人生態度。正是這些才決定了導遊人員素質的高下、服務的優劣、舉止的文野和工作的精粗之別。
二、 導遊人員平時如何培養和提高個人素質
我們明確了導遊人員應具備的基本素質,那麼,導遊人員平時應該如何培養和提高個人素質呢?
我認為,一是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要做到潔身自好、樂觀開朗、經常鍛煉,保持健康的體魄。導遊人員日常工作緊張壓力很大,生活沒有規律飲食時飢時飽;帶團外出接觸三教九流五花八門,難免受到各種不良誘惑,越是這樣越要注意保持自己的良好生活習慣和堅持身體鍛煉。曾見過不少年輕的導游,平時不帶團時,通宵達旦的打麻將,白天頭昏腦脹不能正常工作,長此以往,怎能保持自己適應職業要求的身體狀態呢。
二是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加強個人修養。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歷來提倡和注重個人的精神修養,比如說,「吾日三省吾身」,說的就是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時時注意反省自己,這確實是提高自身修養的好辦法;古人還提倡「慎獨」,就是說越是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越是要注意自己的行為。導遊人員工作獨立性強,經常遠離領導的監督,非常需要這種「慎獨」精神,有了這種精神,在各種不良誘惑面前才能做到「出污泥而不染」。
三是要注意在緊張的日常工作中養成隨時隨地學習的習慣。談到學習,好多導遊人員都抱怨沒有充裕的學習時間,其實說到底學習是需要養成一種良好習慣的。魯迅先生說過:「我是把別人用來喝咖啡的時間都用來工作的」,「時間像海綿里的水,擠一擠總還是有的」,設想我們能不能把自己泡吧蹦迪築方城的時間擠一點出來看書學習呢?古人看書寫作講究利用「三上」時間,即「馬上、枕上、廁上」,當然,現代衛生常識告訴我們這「三上」不利於健康,但我們需要的是這種精神。導遊人員的學習除了正規的系統的書本知識的學習之外,更重要的是日常工作生活中在社會這個大課堂上學習,這種學習需要「三勤」精神,即「口勤手勤腦勤」,也就是勤問勤記勤思考;要注意向你周圍的人學習,「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三人行必有我師」,你的領導同事包括你接觸的遊客,都是你的良師,要注意吸收他們的長處。只要持之以恆日積月累,你一定能夠做到厚積薄發,在本職工作中達到得心應手游刃有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