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贛州的自然資源
贛州是中國商品林基地和重點開發的林區之一。植物區系具有種類繁多、成分復雜、起源古老等特點。保留了大量的第三紀植物區系,是古老植物種屬的「避難所」,是東亞植物區系的發源地之一,還是中國特有植物珍貴樹種較多的地區。在動物地理區劃上,贛南屬東洋界華中區東部丘陵平原亞區,有較多森林野生動物(昆蟲)種類分布在境內各地。西南部的九連山,是中國中亞熱帶南緣東端自然生態系統保存最完整的地段,保存了一些野生動植物的活化石和珍貴樹種。
據歷年多次森林植物調查資料估算,境內森林野生有經濟價值的植物主要有3類220科2298種。其中蕨類植物31科74種,裸子植物9科29種,被子植物180科2195種。在這些植物中,有喬、灌、藤本樹種1600~1800多種,已掌握的有134科1736種,採集有標本的126科384屬1170餘種,其中:喬木樹種500餘種,灌木(含藤本)樹種650餘種,竹類20餘種;有珍稀瀕危樹種124種,屬於國家一、二、三級保護樹種40餘種;引進樹種200多種。贛南樹木園采種育苗上山造林和原有的樹種保存1300多種,其中珍稀樹種131種。
贛南地形復雜,地域差異大,森林樹種垂直分布比較明顯,海拔500米以下丘陵崗地的林木樹種多為馬尾松、杉木、油茶、毛竹、黃竹、茅栗、白栗、樟樹、苦櫧、銀木荷、南嶺栲、紅楠等;海拔500~700米的低山多為殼斗科的麻櫟、錐栗、絲栗栲等,黃檀、擬赤楊、馬尾松、毛竹、杉木、泡桐、漆樹、深山含笑、烏桕、觀光木、茶梨、猴喜歡、天料木、苦梓、杜英屬、小山竹、黃樟、大葉楠、厚皮樹、楓香等樹種;海拔700~1000米的山地多為甜櫧栲、鉤栗、山合歡、椴樹、冬青、光皮樺、化香、竹柏、黃楊、楓香等樹種;海拔1000米以上低中山地多為天然灌木類,如杜鵑、鳥飯、檵木、小葉石楠、馬銀花、猴頭杜鵑、野山茶、吊鍾花、冷劍竹等樹種。盡管贛南林地緯度相差2~3度,但林木樹種水平分布上差異不大,樹種分界線不明顯。境內列入第一批《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31種,其中Ⅰ級4種,Ⅱ級27種;列入省級重點保護植物78種。 贛南是中國重點有色金屬基地之一,素有「世界鎢都」、「稀土王國」之美譽。已發現礦產60多種,其中有色金屬10種(鎢、錫、鉬、鉍、銅、鉛、鋅、銻、鎳、鈷),稀有金屬10種(鈮、鉭、稀土、鋰、鈹、鋯、鉿、鉫、銫、鈧),貴重金屬4種(金、銀、鉑、鈀),黑色金屬4種(鐵、錳、鈦、釩)、放射性金屬2種(鈾、釷),非金屬25種(鹽、螢石、滑石、透閃石、硅石、高嶺土、粘土、瓷土、膨潤土、水品、石墨、石棉、石膏、芝硝、重晶石、雲母、冰洲石、鉀長石、硫、磷、砷、碘、大理岩、石灰岩及白雲岩),燃料4種(煤、泥炭、油頁岩、石油等)。以上礦產中經勘查探明有工業儲量的為鎢、錫、稀土、鈮、鉭、鈹、鉬、鉍、鋰、鉫、鋯、鉿、鈧、銅、鋅、鐵、鈦、煤、岩鹽、螢石、硫、白雲岩、石灰岩等20餘種。贛州市有大小礦床80餘處,礦點1060餘處,礦化點80餘處。贛州市保有礦產儲量的潛在經濟價值達3000多億元。境內發現的砷釔礦、黃釔鉭礦為中國首次發現的礦物。1983年國際礦物協會新礦物與礦物命名委員會審查通過並正式確認的贛南礦,為世界首次發現的新礦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