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搭建企業人才培養體系
建立有效的人才培養系統:
(一)建立穩固的人才渠道
廣結人脈,合理利用社會資源,建立廣泛的人才渠道是保證企業人才需求的源泉。企業建立人才渠道有六個途徑:
與高等學府或職業院校建立人才渠道,尋找基礎好與具有專業知識的人才。大部分大中專學校都有學生就業辦公室,可以直接與其聯系,他們也是很歡迎企業主動和他們接觸,這樣不但可以了解企業的人才需求,而且還有助於學校人才培養的改革。當然企業也能獲得需要的人才。有條件的企業委託學校培養專業技術人才,同時也可以把企業作為學校在校生的實習基地。
與部隊或民政部門建立復轉軍人渠道。眾所周知軍隊是個大熔爐,經過軍事化訓練和培養的復轉軍人是心態好、素質高的現成人才,對企業而言不但有利於軍事化管理,而且退伍的班長、排長還具有極強的號召力和執行力。復轉軍人融入企業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軍人的沖鋒陷陣、不計個人得失、團結一致、令行禁止、言必行,行必果的優良作風必將影響和帶動企業朝良好的方向發展。
與人力資源公司或者獵頭建立渠道。人力資源公司廣泛的人脈資源和獵頭的專業審核,可以幫助企業找到各式各樣的人才,與其建立合作關系,毫不誇張的說企業要什麼人才有什麼人才,只要企業捨得花錢。
在公司內部建立人才推薦獎勵機制。近年來很多企業在解決人才招聘方面,內部制定了舉薦人才的獎勵制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個員工背後有十到二十個員工資源,甚至更多,假設一家公司300個員工,這就意味著企業擁有三千到六千員工的資源。員工認可企業,企業就會有源源不斷的後備力量。凡事員工介紹、推薦的新員工思想穩定,呆得住、留得下,離職率幾乎為零,原因是老員工的親身感受和現身說法深深影響著新員工,新員工吃了定心丸自然就安心工作。
與偏遠山區或欠發達地區的農村村委會建立渠道。現在農村人力資源豐富的地區都在搞勞務輸出,與其建立聯系為當地脫貧致富開拓財路必然得到積極響應,農村的勞動力資源得到利用和開發還會得到當地政府的支持和褒獎,另外農民工不怕苦、不怕臟、不怕累的奉獻精神,可以解決企業的低端崗位招工困難。
建立老闆社會關系渠道。請私人秘書把老闆的人脈資源整理歸檔,經常發簡訊、郵件,告之公司的好信息或節假日祝福,並不定期聚會,保持緊密聯系。同時安排人力資源部門搜集同行業人才的資料(性別、年齡、學歷、崗位、收入情況、家庭背景、聯系方等),定期或不定期代表老闆發一些簡訊問候建立情感。年底再代表老闆發一份請柬邀請他們參加公司的年會,以便公司吸引人才。另外老闆要塑造自身的人格魅力,只有卓越的人格才能吸引優秀的人才。
建立人才網路渠道。信息時代在互聯網上求職、找工作已經成為人才的首選,當然也是企業採用的成本最低、最便捷的招聘形式。現在各種專業的人才網資源相當豐富,幾乎可以找到各種各樣的人才。
與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建立渠道。各地政府為了招才引智經常組織企業到外地或者在本地舉辦招聘會,企業需求的技術崗位和高端人才可以在招聘會上物色。即便企業暫時對這些崗位沒有需求,參加類似的招聘會收集一些人才資料和聯系方式也可以備不時之需。
總之,人力資源渠道的建立是做源頭,建立一個外在強大的人力資源體系將會對現有人才形成威懾,增加其危機感。只有富足的人力資源儲備,才有不斷進化的員工。
(二)制定適當合理的人才管控策略
制度管控——設定企業電網,超出底限有「高壓電」,誰都不可以觸碰,一旦碰了必「死」無疑。制度條款不在多少,而在於有效。
制度是約束員工行為的關鍵,沒有科學、可執行的邊界制度就不能保證企業的利益最大化。在執行制度管控方面必須鐵面無私,企業內無論任何人只要違犯一定要嚴懲不怠。開始可以通過學習、宣導、考核、檢查的的方法監督執行,必要時可以多次重復學習,抓典型,引以為戒,樹榜樣,弘揚正氣。
理念管控——設定企業價值導向。即企業提倡什麼,反對什麼?什麼最重要,什麼不重要?企業一定要明確這些,並向員工宣貫,融入到員工的思想里,務必使其內化,並用實際行動證明企業「倡導什麼,反對什麼」的決心和堅定不移信念,以及在「什麼重要,什麼不重要」之間取捨的果斷抉擇。
學習管控——設定企業全員進步的進程。不同員工在不同時期、不同階段設置不同的進步層級,就像我們玩電子游戲一樣,每積累一定的積分就晉升一級,每個晉升層級都有不同的精神和物質的獎勵,如此員工不但感覺學習不再是枯燥無味的事情,而且還能激發其不斷學習、追求進步的興趣。通過學習更新員工的觀念,激發其工作熱情,讓業余時間更充實,更有意義,久而久之就培養出他們對企業的深厚感情。
(三)打造優秀團隊
首先是如何組建團隊,在談組建團隊之前,我們必須明確團隊的定義,所謂團隊,即是由員工和管理層組成的一個共同體,它合理利用每一個成員的知識和技能協同工作,解決問題,達到共同的目標。團隊的構成要素為目標、人、定位、許可權、計劃。要組建一個合適的團隊,需要了解這個團隊的現狀,即 「團隊成熟度」,然後根據不同的成熟度,運用不同的對策。成熟度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一)形成期∶從混亂中理順頭緒的階段
團隊成員由不同動機、需求與特性的人組成,此階段缺乏共同的目標,彼此之間的關系也尚未建立起來,人與人的了解與信賴不足,尚在磨合之中,整個團隊還沒建立規范,或者對於規矩尚未形成共同看法,這時矛盾很多,內耗很多,一致性很少,花很多力氣,產生不了效果。在此階段的領導風格要採取控制型,不能放任,目標由領導者設立(但要合理),清晰直接的告知管理者的想法與目的,不能讓成員自己想像或猜測,否則容易走樣;員工關系方面要強調互相支持,互相幫助;在員工之間關系尚未穩定之時不能太過坦誠。
(二)凝聚期∶開始產生共識與積極參與的階段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團隊成員逐漸了解領導者的想法與組織的目標,互相之間也經由熟悉而產生默契,他們對組織的規矩也漸漸了解,違規的事項逐漸減少。這時日常事務都能正常運作,領導者不必特別費心,也能維持一定的生產力。但是每個團隊對領導者的依賴很重,主要的決策與問題,需要領導者的指示才能進行,領導者一般非常辛苦,如果其他事務繁忙,極有可能耽誤決策的進度。在這種情況下管理者要挑選核心員工,培養核心員工的能力,明確責權利,對於較為短期的目標與日常事務,授權部屬直接進行,只要定期檢查,與維持必要的監督就可以了。在員工能接受的范圍內,提出善意的建議,如果有新進人員進入,必須盡快使其融入團隊之中,部分優秀員工可以參與決策。但在逐漸授權的過程中要同時維持控制,不能一下子放太多,否則回收權力時會導致士氣受挫,配合培訓員工的專業知識與團隊協作精神是此時期很重要的事情。
(三)激化期∶團隊成員可以公開表達不同意見的階段
建立開放的氛圍,允許員工提出不同的意見與看法,甚至鼓勵建設性的沖突,目標由領導者制定轉變為團隊成員的共同願景,團隊關系從保持距離,客客氣氣變成互相信賴,坦誠相見,規范由外在限制,變成內在承諾,此時期團隊成員成為一體,願意為團隊奉獻,智慧與創意源源不斷。
(四)收獲期∶品嘗甜美果實的階段
當團隊組織爆發前所未有的潛能,創造出非凡的成果,並且能以合理的成本,高度滿足客戶的需求時,為了保持團隊成長的動力,避免老化,管理者就要與員工們一起分享,共同品嘗甜美的果實。
掌握了一個組織成熟度的四個階段和特徵,抓住管理重點,尋找到各階段的目標與對策,就不難建立適合企業的各級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