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水資源有哪些重要作用
1、水利灌溉:自古以來西北少雨,常苦乾旱,有了水利就能發神磨展農業。人們引河流之水灌溉農田已度過乾旱的時節。 2、水力運輸:梳理運輸歷史悠久,人們利用水的流動性及承載能力,水上駕駛貨船運槐御輸物資,海運為運輸提供了新的途徑。3、海水淡化:地球上雖然大部分被水覆蓋,但是淡水資源稀缺。利用現代科技分離出海水中的鹽水,淡化海水。這樣可以很大程度上的解決淡水鉛瞎岩資源稀缺的問題。4、水力發電:通過水位落差,利用蘊藏於水體中的位能,通過水力發電,很大程度上緩解了目前電力不足的問題。5、修建水壩:攔截江河渠道水流用來發電、灌溉等。
Ⅱ 缺水是怎麼影響農業生產的
水資源缺乏會嚴重威脅農業發展,影響整個世界的食物供給。缺水使全球耕地面積逐年減少,危及糧食的供應,長此下去勢必導致糧食價格上漲,進一步加重貧困人口的負擔。全球灌溉農業養活著24億人口。農業用水約佔全球淡水用量的70%,在發展中國家甚至達到90%。1997年9月,國際水源協會在蒙特利爾召開圓桌會議,一致認為,缺水已成為全球糧食生產的關鍵性因素,目前大約10億人口沒有足夠的食物,到2050年全球將有一半的人生活在缺水地區,糧食供應將成為更嚴重的問題。
缺水對我國的糧食生產也構成巨大威脅。我國大約64%的耕地位於北方,北部的農業生產為我國的糧食自足政策提供了支持,我國超過50%的小麥、蔬菜和水果,以及1/3的玉米生長在該地區。然而,我國北方的水資源卻只佔全國的18%,不能滿足農業發展的要求。現在,北方主要種植地區的谷類、棉花、蔬菜和水果生產都受到了缺乏清潔水的威脅,這可能改變我國自給性的糧食自足政策,需要加大食品進口。
2008年6月,美國農業部發布了一份關於我國水資源情況與農業發展關系的報告,該報告中說:「目前水資源使用過度,超過了可持續的水平。如果缺水情況加重,政府可能會取消有關最低支持費用,並放寬食品安全政策,從而增加了進口需求。」「農業面臨來自工業和城市消費者對這些有限的水資源越來越多的競爭。」報告說:「雖然政府實施的用來防止工業進一步造成水污染的政策可能會減緩用水的增加,但來自城市消費者的需求預計會大幅增長。」該報告還指出,我國的人均水供應量處於世界最低水平,因為我國有全球20%的人口,卻僅有世界大約7%的水資源供應。
除了我國,非洲國家因缺乏水資源而導致農作物減產的情況也比較嚴重。據有關專家介紹,非洲因為缺水而導致每年農作物減產23%左右,以至於各種糧食作物在未來的幾年內必須進口3500萬噸糧食才可以滿足市場需求。
非洲的人口目前仍在不斷增加,每個家庭對於日常飲用水的需求也在日益的膨脹,所以非洲國家需要迅速做出解決人口飲用水困難的計劃與措施。
非洲一些土地貧瘠的國家諸如衣索比亞、查德和茅利塔尼亞等必須面對缺水的現實。在這些國家進行耕作的農民還得隨時外出尋找水資源以防止農田的歉收減產。與此相反,非洲另一些降水豐富的國家諸如民主剛果、尚比亞和南非則要增加勞動設備來保護耕地資源不被浪費,還要加強水資源管理以防止最近幾年來洪水泛濫影響到鄰近的一些周邊國家諸如肯亞和莫三比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