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火力發電廠用什麼燃料
火力發電廠的燃料主要有固體燃料、液體燃料和氣體燃料三種。火電廠的燃料構成決定於國家資源情況和能源政策。20世紀80年代以後,中國火電廠的燃料主要是煤。1987年,火電廠發電量的87%是煤電,其餘13%是其它燃料發出的。有煙煤資源或依賴進口煤的國家,其火電廠主要燃用煙煤,因其熱值高、易燃。
其他煤種占較大比重的國家,有用褐煤(德國、澳大利亞)、無煙煤(前蘇聯、西班牙、朝鮮等)的;中國燃用煤一半以上是煙煤,貧煤次之,無煙煤在10%以下。一些國家還根據石油國際市場的情況,採用燃油和天然氣發電機組。除蒸汽機組外,還有的用燃氣輪機和內燃機發電機組。70年代以來,燃氣-蒸汽聯合循環機組發電的火電廠得到重視。
火力發電廠特點:
1、布局靈活,裝機容量的大小可按需要決定。
2、建造工期短,一般為水電廠的一半甚至更短。一次性建造投資少,僅為水電廠的一半左右。
3、煤耗量大,目前發電用煤約佔全國煤炭總產量的25%左右,加上運煤費用和大量用水,其生產成本比水力發電要高出3—4倍。
4、動力設備繁多,發電機組控制操作復雜,廠用電量和運行人員都多於水電廠,運行費用高。
5、汽輪機開、停機過程時間長,耗資大,不宜作為調峰電源用。
6、對空氣和環境的污染大。
② 我國利用哪些資源來發電主要是什麼能源
所謂生物質發電,就是利用秸稈、稻草、蔗渣、木糠等植物燃料直接燃燒或發酵成沼氣後燃燒,燃燒產生的熱量使水蒸汽帶動汽輪機發電。目前國內最大的機組為1.5萬千瓦,主要是將平原地帶農民廢棄的麥桿、稻草拿來燃燒發電,燃燒後的草木灰作為肥料,國家視作清潔能源,有政策補貼,但目前已運行的機組基本上虧損....... 生物質發電主要是利用農業、林業和工業廢棄物為原料,也可以將城市垃圾為原料,採取直接燃燒或氣化的發電方式。 近年來中國能源、電力供求趨緊,國內外發電行業對資源豐富、可再生性強、有利於改善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生物質資源的開發利用給予了極大的關注。於是生物質能發電行業應運而生。 世界生物質發電起源於20世紀70年代,當時,世界性的石油危機爆發後,丹麥開始積極開發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大力推行秸稈等生物質發電。自1990年以來,生物質發電在歐美許多國家開始大發展。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生物質資源十分豐富,各種農作物每年產生秸稈6億多噸,其中可以作為能源使用的約4億噸,全國林木總生物量約190億噸,可獲得量為9億噸,可作為能源利用的總量約為3億噸。如加以有效利用,開發潛力將十分巨大。 為推動生物質發電技術的發展,2003年以來,國家先後核准批復了河北晉州、山東單縣和江蘇如東3個秸稈發電示範項目,頒布了《可再生能源法》,並實施了生物質發電優惠上網電價等有關配套政策,從而使生物質發電,特別是秸稈發電迅速發展。 最近幾年來,國家電網公司、五大發電集團等大型國有、民營以及外資企業紛紛投資參與中國生物質發電產業的建設運營。截至2007年底,國家和各省發改委已核准項目87個,總裝機規模220萬千瓦。全國已建成投產的生物質直燃發電項目超過15個,在建項目30多個。可以看出,中國生物質發電產業的發展正在漸入佳境。 根據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的發展目標,未來將建設生物質發電550萬千瓦裝機容量,已公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也確定了到2020年生物質發電裝機3000萬千瓦的發展目標。此外,國家已經決定,將安排資金支持可再生能源的技術研發、設備製造及檢測認證等產業服務體系建設。總的說來,生物質能發電行業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③ 除了核能以外,還有哪些自然資源可以用來發電呢
什麼是自然資源?
在自然界中凡是非人類製造出來,能提供人類生活和生產需要的任何形式的物質,均可稱為自然資源,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如太陽輻射、大氣、水、生物、土地、各種礦物和能源等均為自然資源。
二、自然資源的種類
人類生活與自然資源的關系密切,日常生活所需、交通運輸和產業發展都仰賴自然資源,才能順利進行或更便利。 為了有利於管理和利用,可分為下列幾類:
1.不竭資源:不會因為人類的利用而減少的資源,這類資源供給穩定、數量豐富。如太陽能、風能、潮汐能、全球性水資源、大氣和氣候等。
2.非再生資源:這類資源數量有限,用完就沒了的資源。如礦物,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
3.可再生資源:可以再生或循環使用的資源。如水、土壤、生物資源。
認識能源
1.自然資源除了直接使用外,也可以轉換成電力或動力來使用。
例如:電力照明,以汽油作為汽車和機車的燃料。
2.台灣電力公司使用水力、燃油、燃煤、燃氣、核能來發電。其中非再生資源佔87%,再生資源佔13%。石油、煤及鈾礦等自然資源蘊藏量有限,都有用盡的可能。
3.石油是大量使用的資源,預估不到百年就會耗盡,我們必須節約能源的使用,並開發新能源。
4.可以用來發電的自然資源有:太陽能、生質能、水力、風力、潮汐、地熱、海洋等。例如: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路燈、水力發電、風力發電。
http://mail.hlps.tp.e.tw/~Amie/unit5/5-1.htm
(網路搜索第一個就是http://www..com/s?ie=gb2312&bs=%D7%D4%C8%BB%D7%CA%D4%B4%BF%C9%D2%D4%D3%C3%C0%B4%B7%A2%B5%E7&sr=&z=&cl=3&f=8&wd=%D7%D4%C8%BB%D7%CA%D4%B4%BF%C9%D2%D4%D3%C3%C0%B4%B7%A2%B5%E7&ct=0)
④ 現在社會的發電站所用的主要資源是什麼
現代發電主要為火力發電,通過燃煤。因此煤炭是主要資源。其他主要方式為水力發電,核電,太陽能發電和地熱發電。水資源對於發電來說是可再生的,而煤炭是不可再生能源,並且造成嚴重環境污染(二氧化硫和粉塵),造成溫室效應(二氧化碳).核電.太陽能,地熱是清潔環保的,由於技術原因他們還不流行。隨著技術發展火力發電將逐步減少,其他方式增多。煤炭資源以現在的消耗水平,可用80年左右。但是以後形勢對發電不是問題
⑤ 目前我國的發電廠主要用燃料油發電還是煤炭
我國目前仍以燃煤發電為主,根據國家的能源政策,發展火電機組關鍵要解決節能和環保兩大問題,重點要開發潔凈煤發電技術。
我國主要電力是火力發電、水力發電和核電站發電。
在高原、山區和丘陵地區水力專資源充足可以采屬用水力發電,例如三峽、小浪底等大型的水利樞紐工程都有發電廠;在煤礦產區或者臨近煤礦產區的地區可以採用火力發電;在長江中下游地區那樣的地方可以採用核電站發電。
同時在臨海的地區也可以採用潮汐發電。在風力資源充足的地區也可以採用風力發電,但是風力發電和潮汐發電較少。在成本上,水力發電最便宜,其次是核能發電,最貴的是火電。
煤炭是中國的基礎能源,潔凈煤技術是實現煤炭可靠、廉價和潔凈利用的重要技術。
在中國能源資源、經濟水平等決定以煤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在未來20-30年內不發生根本變化的情況下,大力發展潔凈煤技術,實行全過程式控制制,是保證社會經濟快速發展。
同時是使大氣環境得到有效改善,能源效率有效提高,保證國家環保目標實現的唯一選擇。
潔凈煤技術(clean coal technology)是旨在減少污染和提高效益的煤炭加工、燃燒、轉換和污染控制等新技術的總稱。為了減少直接燒煤產生的環境污染,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潔凈煤技術的開發和應用。
我國是燒煤大國,70%以上的能源依靠煤炭,大力發展潔凈煤技術有更重要意義。潔凈煤技術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直接燒煤潔凈技術,二是煤轉化為潔凈燃料技術。
潔凈煤技術計劃框架涉及四個領域:煤炭加工、煤炭高效潔凈燃燒、煤炭轉化、污染排放控制與廢棄物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