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水資源的曲線是什麼
擴展閱讀
鑽石52分多少錢一個 2025-02-09 02:59:55

水資源的曲線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7-09 19:16:58

『壹』 水資源供需平衡分析

一、可供水資源

可供水資源量應等於可利用的地表水資源、可利用的泉水資源和地下水允許開采量之和。

(一)可利用的地表水資源

根據疏勒河流域各河流多年徑流過程,採用皮爾遜Ⅲ型曲線法計算的不同水平年地表水資源量見表10-1,特枯年(P=95%)為13.48億m3/a,偏枯年(P=75%)為14.66億m3/a,平水年(P=50%)為16.12億m3/a,偏豐年(P=25%)為16.10億m3/a,特豐年(P=5%)為18.8億m3/a(表10-1)。

表10-1 疏勒河流域各河流不同水平年出山徑流量統計表

可利用的地表水資源量指現有的水利工程(包括水庫、渠道、提灌站等)最大引用的地表水資源量。安南壩河和其他小溝小河也沒有水利工程,石油河、榆林河、黨河修建有較為完善的水利設施,引用地表水資源已接近最大值。昌馬水庫修建後能引用疏勒河出山地表水資源的64.6%~79.8%。經計算,現狀條件下,調查區可利用的地表水資源量為11.63億m3/a(P=75%)和12.09億m3/a(P=50%),多年平均為11.8億m3/a。

(二)可利用的泉水資源

現狀條件下,流域走廊平原區泉水資源量為1.56億m3/a,多年平均引用量為1.2億m3/a。預測工程全部實施後不同水平年引用泉水量為0.8億~1.1億m3/a。

(三)地下水允許開采量

根據本次計算結果,流域走廊平原區P=50%條件下地下水允許開采量為3.0億m3/a。

(四)可供水量

根據前3項計算結果,本區可供水資源量為15.55億m3/a(P=75%)和16.45億m3/a(P=50%),多年平均為15.8億m3/a(表10-2)。

表10-2 疏勒河流域可供水量統計表

(五)總水資源量

總水資源量是指地表水資源和與地表水不重復的地下水資源量之和。地表水資源(多年平均值)為16.1億m3/a,與地表水不重復的地下水資源(含降凝入滲量、散流洪水入滲量)為1.25億m3/a,多年平均值為17.35億m3/a。按2004年流域人口46萬人計算,則人均佔有的水資源量為3770m3/(人·a),分別為全國2500m3/(人·a)和甘肅省1500m3/(人·a)的1.5倍和2.5倍。因此,疏勒河流域是相對的富水區。

二、現狀條件下用水量及用水結構的分析

根據統計年報及本次實際調查,疏勒河流域水資源利用從用水結構講,以農業灌溉為主,其次是工業用水和人畜飲用水;從用水方式講,以地表水利用為主,地下水利用為輔。

1999年全流域國民經濟各部門總用水量為14.49億m3/a,其中農林灌溉用水量13.36億m3/a,佔92.23%,工業用水量(含四○四廠工業引水量)0.97億m3/a,佔6.69%,生活用水量0.16億m3/a,佔1.08%;按水源的類型分,引用河水量11.34億m3/a,佔78.22%,引用泉水量1.79億m3/a,佔12.34%,開采地下水1.37億m3/a,佔9.44%。

2004年總用水量為14.07億m3/a,其中農林灌溉用水量13.09億m3/a,佔93.0%,工業用水量(含四○四廠工業引水量)0.89億m3/a,佔6.3%,生活用水量0.08億m3/a,佔0.7%;按水源的類型分,引用河水量11.43億m3/a,佔81.2%,引用泉水量0.95億m3/a,佔6.7%,開采地下水1.68億m3/a,佔12.1%(表10-3)。

表10-3 2004年主要灌區用水狀況分析

三、供需平衡分析

(一)疏勒河項目區供需平衡分析

疏勒河移民開發項目是甘肅省「九五」計劃和2010年長遠規劃的重點農業開發工程,於2002年進行了中期調整,確定工程期為10年,新開墾土地40.8萬畝,移民7.5萬人。修建昌馬水庫,庫容為1.94億m3,且於2002年底竣工,2003年初蓄水。

工程實施後,昌馬灌區、雙塔灌區、花海灌區渠系利用系數為:渠灌0.62,井渠混灌區0.75;綜合凈灌溉定額分別為:昌馬灌區365.89m3/畝、雙塔灌區349m3/畝、花海灌區319.94m3/畝。根據疏勒河項目中期調整報告,平水年(P=50%)項目區灌溉面積106.22萬畝,總需水量為74525萬m3/a,包括城鄉人畜飲用水1100萬m3;鄉鎮企業需水量為800萬m3;四○四廠工業需水量8275萬m3;農業灌溉需水量63233萬m3;周邊林帶及防護林灌溉需水量1116萬m3。扣除四○四廠工業用水,三灌區總需水量為66249萬m3/a,其中工業用水800萬m3/a,占總需水量為1.21%;人畜飲用水為1100萬m3/a,占總需水量的1.66%;農業灌溉需水量為64349萬m3/a,占總需水量的97.13%,農林灌溉用水在遠景規劃中仍是本區的用水大戶。在三灌區總需水量中昌馬灌區總需水量為39200萬m3/a,農林灌溉需水量為38080萬m3/a,工業及人畜飲用需水量為1130萬m3/a;雙塔灌區總需水量為19279萬m3/a,農林灌溉需水量為18779萬m3/a,工業及人畜飲用需水量為500萬m3/a;花海灌區需水量為7770萬m3/a,農林灌溉需水量為7490萬m3/a,工業及人畜飲用需水量為260萬m3/a(表10-4)。

表10-4 昌馬、雙塔、花海灌區及四○四廠需水量一覽表

對比表10-2可以看出,疏勒河項目區平水年可供水11.06億m3,偏枯年可供水10.48億m3,而需水量為7.45億m3,供需差分別為3.61億m3和3.03億m3。可以說,項目區水資源供給量滿足需水量。當然,上述計算僅考慮了國民經濟用水,沒有考慮生態環境用水。根據《河西走廊水資源合理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報告中提出的若只維持完善的防護林體系及較好區域的生態環境,而不考慮退化的植被及風蝕、沙化的地區的恢復和改善的情況下,疏勒河全流域需生態用水2.5億m3/a;若要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使現有綠洲風沙危害減輕,部分退化植被得以恢復,即要達到改善生態環境的目標,則全流域需生態用水4.03億m3/a。因此,平水年基本滿足生產生活用水和生態用水,而偏枯年則存在用水短缺,特枯年缺口更大。

2004年項目區生態放水總量為2.86億m3/a,其中昌馬灌區生態放水為1.97億m3/a,雙塔灌區生態放水僅有0.66億m3/a,花海灌區生態放水量為0.17億m3/a,榆林灌區生態放水量為0.06億m3/a。2004年是平水年,生態用水基本維護了項目區環境。

目前,如何利用昌馬水庫、雙塔水庫、赤金峽水庫聯合調水,使疏勒河流域水資源供需基本達到平衡並扭轉環境惡化趨勢是項目區的重要課題。

玉門-踏實盆地中的榆林灌區、橋子灌區水利化現狀及水資源利用格局未發生明顯改變,供需狀況基本平衡。榆林灌區總需水量為4437萬m3,其中地表水為3875萬m3,地下水為562萬m3;橋子灌區總需水量為558萬m3,泉水為468萬m3,井水為90萬m3。榆林、橋子灌區需水量及供水量分別見表10-5、表10-6。

表10-5 榆林、橋子、黨河灌區需水量一覽表

表10-6 榆林、橋子、黨河灌區供水量一覽表

(二)黨河灌區供需平衡分析

據本次計算,平水年灌區總需水量32840萬m3,年內實際供水量30322萬m3,缺水量2518萬m3(表10-7)。

表10-7 黨河灌區水資源供需情況統計表

通過多年水文資料的不同保證率水資源供需情況分析,黨河綠洲水資源較為緊缺、只有在偏豐年可基本達到供需平衡,其餘各水平年均為需大於供,且供需缺口較大,靠超采地下水維持(表10-8)。

表10-8 不同水平年水資源供需平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