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發達經濟社會中自然資源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
推動性作用,也就是充分但不必要條件。
如果有自然資源相對無自然資源的來說當然發展有潛力些。比如山西多的煤老闆,鞍山的礦產,中東地區的石油。等等。但是也並不全是。除了自然資源以外還是要發展高科技。
(1)經濟發展對自然資源有什麼作用擴展閱讀
地形氣候 處荊山向江漢平原過渡地帶。西北和中部為低山丘陵,海拔多在200~500米;東部和南部為平原湖區,地面高程多在30~50米。河流東部為漢江及其支流;西北部屬漳河水系,均南入漳河水庫;南部屬長湖水系,均南入長湖。
全境大小河流600餘條,水域面積18.49萬公頃,地表水、地下水總量為40.12億立方米,水能資源可開發量達28萬千瓦。荊門平原土質深厚肥沃,丘陵崗地一草一木,土地自然生產力高。全市各類土地面積1219.26千公頃,其中耕地面積249.4千公頃,森林面積340千公頃,淡水養殖面積5.95千公頃,人平分別為1.2畝、1.7畝和0.3畝。森林覆蓋率35.7%,活立木蓄積量1120萬立方米,樹木136科251屬485種。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扎實推進「百億工程」,著力打造「300億石化,100億磷化、建材、食品產業」,四大重點產業規模以上企業發展到516家,資產總額、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均超過全市規模工業總量的三分之二。
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172億元,增長25%。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突破100億元。京山、鍾祥、沙洋經濟開發區發展勢頭強勁,工業重鎮建設方興未艾,207國道工業走廊成為全市工業經濟新的增長點。
積極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784家,比上年末凈增170家。東光集團、中天集團、荊襄集團改革不斷深化,國企改制遺留問題正在逐步解決,上市後備企業培育工作穩步推進。
❷ 自然資源對某一區域經濟的發展有何作用
1、自然資源市場化對資源型產業的影響
自然資源進入市場之後,由於需求大於供給,各需求者競爭的結果必然使資源產品的價格上升。擺脫了長期以來計劃體制制約的資源型產業部門的經濟效益將在短期內顯著提高,困擾我國資源型產業部門的「經濟危機」將得到緩解。
2、加工型產業的影響
我國的許多企業,尤其是國營大中型企業,在長期受到計劃體制約束的同進,還受到許多保護,廉價的自然資源產品的供給便是其中之一。
在原材料價格很低而成品價格相對較高的情況下,許多企業仍存在虧損,一旦自然資源進入市場,資源產品價格上升,這些企業所面臨的困境是可想而知的。
3、自然資源市場化將促進資源節約型產業結構的形成
自然資源市場化可以使資源型產業部門加深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可以使加工型產業部門減少對自然資源的需求,還可以使其他產業部門(例如建築業、交通運輸業等)增強珍惜自然資源的意識。這些作用的結果,是自然資源的充分利用。
(2)經濟發展對自然資源有什麼作用擴展閱讀:
自然資源特徵
1、數量的有限性。指資源的數量,與人類社會不斷增長的需求相矛盾,故必須強調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
2、分布的不平衡性。指存在數量或質量上的顯著地域差異;某些可再生資源的分布具有明顯的地域分異規律;不可再生的礦產資源分布具有地質規律。
3、資源間的聯系性。每個地區的自然資源要素彼此有生態上的聯系,形成一個整體,故必須強調綜合研究與綜合開發利用。
4、利用的發展性。指人類對自然資源的利用范圍和利用途徑將進一步拓展或對自然資源的利用率不斷提高。
❸ 發達經濟社會中自然資源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
自然資源是經濟發展的增力。自然資源一定程度上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有了自然資源,生產活動才可以得到繼續,自然資源為生產提供了原料、燃料等
從反面講,如果自然資源接近枯竭,失去可再生能力,那這個地球都接近毀滅,也不可能發展經濟了。 發達經濟社會中自然資源多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開始下降,因為其對自然資源的消耗程度已經開始下降,大部分的城市建設已經完成,城市化率也已經較高,這是由對自然資源的需求就會下降,經濟開始轉型,任何社會的發展的過程中都離不開對自然資源的消耗,在工業化工程中尤為突出。而發達國家已經完成了工業,這時他們已經完成了產業轉移,把高污染高消耗的產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去,本國的經濟增長主要靠服務業。 包括經濟資源、人力資源、智力資源、信息資源、文化資源及旅遊資源等。它是社會生產發展的重要基礎與條件。其特點為:①易變化。受不同歷史時期生產關系和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影響,變化周期較短,速度較快。通常對社會經濟資源的改造也較自然資源容易得多;②地區分布不平衡明顯。如在經濟技術基礎較好的地區,經濟資源、智力資源、信息資源和文化資源等相對較多,亦較集中,反之則較少和分散; ③開發利用的多樣性。一地區的社會經濟資源,可根據不同時期生產發展的需要與可能,進行多目標、多途徑的開發利用。
如人力資源充足,既可用以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也可利用其智力和信息資源等,發展高技術型產業。經濟資源的開發利用方向與目標則具有更大的可變性與多樣性。 一般地說,一個地區的社會經濟資源隨時間推移表現出遞進趨勢,其速度取決於資源類型、組合特點、發展階段和環境條件等。在某地區國土資源的開發(或區域開發)中,自然資源只提供基礎與可能,社會經濟資源則把這種可能變為現實,並通過對自然資源的開發時序、開發程度和規模、開發效益等體現出來。一個國家和地區社會經濟資源的豐富程度和開發利用水平,對其社會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