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河西走廊的農業生產的水資源主要來自哪裡
河西走廊又稱甘肅走廊,東起烏鞘嶺,西至玉門關,南北介於南山(祁連山和阿爾金山)和北山(馬鬃山、合黎山和龍首山)之間,長約900公里,寬數公里至近百公里不等,為西北—東南走向的狹長平地,形如走廊,因位於黃河以西,故稱河西走廊。被稱為「西北糧倉」的河西走廊,位於甘肅省西北部,自古就是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和戰略要地,是著名「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地域上包括甘肅省的蘭州和「河西四郡」:武威(古稱涼州)、張掖(甘州)、酒泉(肅州)和敦煌(沙州)及安西(瓜州)。民族上居住著漢、蒙古、裕固、藏等民族。自漢朝漢武帝開辟河西,「列四郡」即武威、張掖、酒泉、敦煌以來是內地連接新疆的重要通道,為古代「絲綢之路」的一部分,是古代中國同西方世界進行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國際通道。氣候為乾燥少雨屬於溫帶沙漠氣候 但夏季可利用祁連山的雪水進行綠洲農業。
中國甘肅省西北部狹長高平地。在祁連山以北,合黎山以南,烏鞘嶺以西。因位於黃河以西,為兩山夾峙,故名。又因在甘肅境內,也稱甘肅走廊。東西長約1,000公里,南北寬數十公里,海拔1,500公尺左右。大部分為山前傾斜平原。走廊分為三個獨立的內流盆地︰玉門、瓜州、敦煌平原,屬疏勒河水系;張掖、高台、酒泉平原,大部分屬黑河水系,小部分屬北大河水系;武威、民勤平原,屬石羊河水系。
在整個走廊地區,以祁連山冰雪融水所灌溉的綠洲農業較盛。走廊自古為溝通西域要道,北「絲綢之路」也經過這里。嘉峪關、敦煌莫高窟和陽關均位於走廊西部,目前蘭新鐵路也由此通過。
位於甘肅省西北部祁連山和北山之間,又叫甘肅走廊。東西長約1200千米,南北寬約100~200千米,因為位置在黃河以西,所以叫「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東起烏鞘嶺,西至玉門關,東西長約1,000公里,主要城市有武威、張掖、敦煌等歷史文化名城。它自古就是西北地區重要的交通要道。漢唐時的「絲綢之路」經這里通向中亞、西亞,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條黃金通道,不僅是昔日的古戰場,也是甘肅著名的糧倉。
河西走廊又稱甘肅走廊,其南為海拔四、五千米的祁連山脈。其由一系列北西走向的高山和谷地組成,西寬東窄,由柴達木盆地至酒泉之間為最寬,約300公里。祁連山山峰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最高峰疏勒南山團結1峰海拔為6,305米,這基本上接近了青藏高原大多數山峰的高度。祁連山北側和南側分別以大起大落的明顯斷裂由高山一下降至平原,北坡與河西走廊的相對高度在2,000米以上,而南坡與柴達木盆地間僅1,000多米。在祁連山4,500米以上的高山上,有著豐厚的永久積雪和史前冰川覆蓋,這些積雪和冰川在每年特定的季節融化,為這一地區大量的綠洲和耕地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源頭活水。
B. 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哪裡
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海洋。
地球上水的體積大約有 1,360,000, 000 立方公里。海洋佔了1,320,000,000立方公里(97.2%);冰川和冰蓋佔了25,000,000立方公里(1.8%);地下水佔了13,000,000立方公里(0.9%)。
湖泊、內陸海,和河裡的淡水佔了250,000 立方公里(0.02%);大氣中的水蒸氣在任何已知的時候都佔了13,000立方公里(0.001%)。
(2)戶外水資源在哪裡擴展閱讀:
對氣候的影響
水對氣候具有調節作用。大氣中的水汽能阻擋地球輻射量的60%,保護地球不致於被冷卻。海洋和陸地水體在夏季能吸收和積累熱量,使氣溫不致過高;在冬季則能緩慢地釋放熱量,使氣溫不致過低。
海洋和地表中的水蒸發到天空中形成了雲,雲中的水分子在達到一定數量時通過降水落下來變成雨,冬天則變成雪。落於地表上的水滲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地下水又從地層里冒出來,形成泉水,經過小溪、江河匯入大海。形成一個水循環。
此外,在自然界中,由於不同的氣候條件,水還會以冰雹、霧、露水、霜等形態出現並影響氣候和人類的活動。
C. 地球的淡水資源少部分分布在 地球的淡水資源少部分分布在哪裡
1、地球的淡水資源少部分分布在湖泊、河流、土壤和地表以下淺層地下水中。大部分則以冰川、永久積雪和多年凍土的形式儲存。其中冰川儲水量約24×10億立方米,約佔世界淡水總量的69%,大都儲存在南極和格陵蘭地區。
2、淡水資源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水資源,指陸地上的淡水資源。它是由江河及湖泊中的水、高山積雪、冰川以及地下水等組成的。沒有水,就沒有生命。地球上只有百分之三的水是淡水,所有陸地生命歸根結底都依賴於淡水,它決定著地球上生命的分布,水蒸氣從海面升起,被氣流夾帶到內陸,隨著海拔提高,匯聚成雲層降雨,這也是淡水基本來源之一,溪流匯聚奔騰大河,雕鑿出自然界奇觀,河流沿岸提供了許多野生動物棲息地,孕育著物種豐富的物種,無論高山,還是湖底,有淡水的地方就有生命。
D. 地球上大量的水資源來自哪裡科學家給出了猜想
我們現在知道地球是一顆有生命存在的星球,而且在地球上除了有普通的生命之外還有很多是智慧生命,人類就是地球上的智慧生命,人類在短短幾千年的時間里,已經能夠走出地球 探索 宇宙的奧秘,說明人類的 科技 還是很快的,站在宇宙中,我們會發現地球是一顆美麗的藍色星球,同時也會發現在地球上有很多水資源,地球表面百分之71的面積都是海洋,雖然太陽系並不是一個缺水的星系,但是遠離太陽的木星和土星也是有很多衛星存在冰晶的,而且在太陽系的邊緣地帶更是一個水資源豐富的區域,地球處於太陽系中的宜居地帶,而且地球表面有大量的液態水,像金星和火星基本上沒有水資源。
金星表面的問題達到了400攝氏度左右,不可能存在液態水,而火星也只有兩極地區有極少部分的冰水,大部分也是沒有水的,於是有很多人產生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地球上的水是來自於哪裡?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先有水才有的生命,而地球生命的誕生時間大約在38億年左右,那麼地球上的水出現的時間一定比生命出現的時間長,可能在40億年前,在這個時候,地球剛誕生不久,還沒有完全穩定下來,也就是說,地球大量的水資源在地球早期不穩定的時候就有了,科學家猜想,地球早期的水資源來源無非就兩個地方,一個是地球本身,還有一個就是宇宙中,那麼地球在太陽系的位置會產生水資源嗎?
經過科學家的研究發現,地球的位置想要自己產生水資源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水的一個重要成分就是氫元素,而氫元素在宇宙中是非常普遍的,所以宇宙中並不缺少水分子,但是在太陽附近想要存在水分子是非常困難的,原因就是因為太陽強烈的輻射,會讓周圍的溫度變得比較高,水分子也基本上被分解了,只有遠離太陽的地方,水分子才會凝聚,不僅太陽系是這樣的,其它的星系也是這個樣子的,地球處於宜居地帶,這個位置距離太陽還是比較近的,因此在這里空間中不可能會存在大量的水分子,沒有水分子地球想要靠自己產生水,是不可能的,所以科學家認為地球早期的大量水是來自於其它地方。
科學家認為地球上早期的水來自於彗星,彗星就像是一輛運水車,它們本身就來自於太陽系邊緣地帶,上面還攜帶著大量的冰晶,而且從太陽系外向內星系不斷的前進,在這個過程中還會吸收凝聚水分子,當彗星進行內星系撞擊地球之後,會將大量的水資源帶到地球上,所以在地球早期的時候,太陽系剛形成,星系之間是非常混亂的,一些小天體沒有固定的軌道,所以小天體撞擊幾乎是每天都會發生的事情,大量的彗星撞擊地球,還有一部分彗星在經過地球的時候,被地球的引力所捕捉,這些彗星上的水資源就被留在了地球上,現在太陽系其它的行星都有很多衛星,大概就是那個時候留下來的。
於是有很多科學家猜想,在太陽系早期的時候,宜居地帶的金星和火星表面也是存在大量的液態水,既然有水,那麼就有可能會誕生生命,所以科學家一直猜想火星和金星在遠古的時候也是有生命存在的,只不過後來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才變成現在這個樣子,而且根據科學家對月球最新的認知,月球在數十億年前也有可能誕生過生命,只不過月球的大氣層當時非常的稀薄,再加上月球微弱的磁場,誕生的生命沒有磁場和大氣層的保護,很快就消失了,我們現在知道地球上大量的水資源是來自於彗星,那麼這些彗星是來自哪裡?在太陽系的邊緣地帶,有一個柯伊伯帶,所以早期的彗星可能來自於這里,柯伊伯帶是太陽系早期形成的。
在太陽系早期的時候,太陽風將星系內的物質不斷的吹向邊緣地帶,慢慢地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現在的柯伊伯帶,除了柯伊伯帶之外還有奧爾特星雲,奧爾特星雲形成的時間可能比太陽系還有長久,而且奧爾特星雲的直徑達到了2光年,在奧爾特星雲中有數不盡的天體,彗星就是其中的一種,在太陽系早期的時候,奧爾特星雲中的彗星脫離軌道,然後將大量的水資源帶到了地球,除了這些之外還將生命的種子也帶到了地球上,當然這些目前都是科學家的猜想,不過我認為,地球上的水資源不管是來自於哪裡,對地球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對於人類來說也是很重要的,未來人類還會不斷的發展 科技 ,到時候我們就能夠真正的明白地球上的水到底是從哪裡來的。期望這一天能夠早日到來。
E. 地球上的淡水大部分儲藏在哪裡
地球上的淡水絕大部分都是以冰川水形式存在的,主要存儲於南北極冰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