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人力資源三支柱多少人能完成
擴展閱讀
手機屏幕製造成本多少 2025-02-08 10:05:16
經絡拍打工具怎麼選 2025-02-08 09:31:28

人力資源三支柱多少人能完成

發布時間: 2023-07-17 21:51:22

『壹』 人力資源三大支柱是什麼

人力資源三大支柱是COE、BP、SSC。

三支柱是全球知名人力資源管理咨詢專家戴維·尤里奇教授提出的人力資源理論,由COE、BP、SSC三個職能構成的人力資源體系。

COE:人力資源專業知識中心或人力資源領域專家,職能高,屬於三支柱的政策中心,工作內容主要是制定總體的人力資源戰略、政策、流程、體系、方案等。

BP:人力資源業務合作夥伴,中級職能,屬政策執行類,主要工作內容是以HR專業角度去發現業務運行問題,提出建議,是更基於業務導向的人力資源解決方案提供和執行者。

SSC:共享服務中心,基礎職能崗位,工作內容主要是日常操作事務類事物,是標准化的服務提供者。

簡單來說,三支柱是基於HR六大模塊,並將每個模塊以制定戰略——執行——基礎事務的縱向工作方式進行劃分。

招聘:

COE:根據企業每年的戰略目標,制定年度的招聘計劃;整合招聘渠道;選擇適合本企業的招聘方法;設計並優化招聘流程;監督招聘過程等。

BP:與所在的業務部門經理確認招聘需求;擬定具體的崗位職責和任職要求、薪資待遇;協同用人部門經理面試、確認最終錄用人員;協助新錄用人員准備報到事宜。

SSC:根據BP送達的招聘信息,選擇合適的渠道發布招聘信息;收集、初步篩選簡歷並將簡歷發送給用人部門經理、安排面試等。

『貳』 人力資源三大支柱

HR(人力資源)三支柱模型是戴維·尤里奇在1997年提出的,包括:即COE(專家中心)、HRBP(人力資源業務夥伴)和SSC(共享服務中心)。

HR-COE:政策中心層,做總體的人力資源戰略、政策、流程、體系、方案等,完成業務從零散、單一到系統化集成的過程,更像專家、顧問;

HRBP:政策執行層,將COE的系統方案應用到實際工作與業務種,更是業務夥伴,更貼近業務了解業務需求,是更基於業務導向的人力資源解決方案提供和執行者;

HR-SSC:支持服務層,做日常操作事務類工作,是標准化的服務提供者,即常規性,已成模塊化,無需重大變革的事務性支持類工作,例如五險一金辦理,檔案接收,稅務查詢等。

(2)人力資源三支柱多少人能完成擴展閱讀

三大支柱理論將傳統的六大模塊重新組合,HRBP作為業務夥伴形式出現,HRBP更懂業務,與業務部門溝通更加緊密,更清晰了解業務部門的具體需求,通過資源調整與支撐,實現對業務部門更好的支持,常發性需求將提交給HR-COE,由其制定系統性支持。

通過完善不同時期對業務部門的支持模式,持續不斷的調整與優化,將固化的通用型的項目交由HR-SSC進行統一提供服務,極大提升服務效率。

『叄』 人力資源三大支柱是指什麼

人力資源三大支柱是指由COE、BP、SSC三個職能構成的人力資源體系。

COE更屬於戰略層面角色,負責統籌總公司和各子公司政策、流程、方案的一致性,並進行風險管控。財務總監、人事總監、運營總監/行政總監以及企業顧問聯合組建為這個智囊專家戰略組,可以單獨組建為「企業戰略發展規劃部,部門負責直接由CEO兼任。

結合中國普遍企業現狀,建立和重構人力資源構架,形成人力資源三大支柱體系發展模式,可以減少上下矩陣式管理壁壘,提升人力資源整體部門的與全公司之前的聯動關系,紮根基層、服務全體的宗旨和職責可以有效落地執行;

同時可以讓從事人事工作的小夥伴有了自己的崗位新的奮斗目標,知道自己該怎麼走下去,更適合從BP、SSC還是COE的方向去規劃自己的職業人生。

『肆』 HR三支柱指的是什麼

HR三支柱模型是代維·尤里奇在1997年提出的三支柱模型,即COE(專家中心)、HRBP(人力資源業務夥伴)和SSC(共享服務中心)。

以三支柱為支撐的人力資源體系源於公司戰略,服務於公司業務,其核心理念是通過組織能力再造,讓HR更好地為組織創造價值。

(4)人力資源三支柱多少人能完成擴展閱讀

HR三支柱的優勢有:

1、HR三支柱理念承載「大企業平台+小公司精神」的自組織發展趨勢。

技術的發展為互聯化靈活的小團隊提供了具有強大支撐作用的平台,公司可以基於業務發展和客戶需要,以項目制的方式組建團隊,並授權團隊完成相應的任務。盡管平台模式早就存在,但是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為這一模式的興起提供了巨大的推動力。

2、HR三支柱撬動大數據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趨勢。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使得人力資源管理基於數據,用數據說話成為可能。人力資本價值計量管理成為提升人力資源效能管理的有效途徑。

人與組織、人與人之間的互聯互通積累了大量的數據,這可為人力資源管理的程序化決策和非程序化決策提供更多的科學有效的依據,可以更加定製化、個性化地服務員工,幫助管理者決策,為組織打贏人才攻防戰提供動能。

『伍』 關於HR三支柱,你了解多少

尤里奇1997年提出了對人力資源管理進行組織、流程再造,通過建立專家中心、共享服務中心和人力資源業務夥伴,來實現四角色模型在企業中落地的構想。IBM基於這個理論構想,自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探索適合四角色的人力資源組織架構,終於在哈蒙茲提出質疑的2年後,提出了HR三支柱模式(或稱三角模式)。他將人力資源部分為三個部分:專家中心、共享服務中心和人力資源業務夥伴。

支柱三:共享服務中心( Shared Service Center,SSC)。SsC可以用人力資源平台與服務的選擇來概括,也就是說,SSC為組織提供一體化、數據化、自助化的HR平合支撐。平合的選擇是指SSC為組織中的員工、管理者提供一體化信息化、自助化的HR條統從而實平合化服務實現規模經濟。服務的選擇是指,一方面SSC是標准化服務的提供者,負責解答管理者和員工的問詢,幫助HRBP和COE從事務性、重復性工作中解脫出來,並對內部客戶的滿意度和卓越運營負責。另方面,SSC還要研究員工需求,為員工提供定製化、可信賴的HR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