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在校外如何使用文獻資源
擴展閱讀
街頭籃球手游怎麼得鑽石 2025-02-08 07:25:35

在校外如何使用文獻資源

發布時間: 2023-07-20 07:10:28

『壹』 如何在校外使用學校的知網資源

在校外使用學校的知網資源方法:知網有個校外入口,點擊進去後搜索自己的學校,在登錄界面使用學號以及身份證後6位就可以免費使用中國知網。

學校是由專職人員和專門機構承擔的有目的、有系統、有組織的,有計劃的以影響受教育學校教育者的身心發展為直接目標並最終使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達到預定目的的社會活動。

學校教育指受教育者在各類學校內所接受的各種教育,是教育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教育的具體活動受到社會需求影響,必須符合社會發展趨勢,承擔著對社會輸送人才的職能。

一般說來,學校教育包括學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學校主要分為五種: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和大學。

最初的教育活動與人類的生產,社會生活融為一體,人們主要是通過言傳身教,傳授知識,技能。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物質財富逐漸增加,有些人就可以從體力勞動中脫離出來,專門從事腦力活動;同時語言文字也在豐富和發展。

這樣,獨立的教育機構—學校便逐漸孕育產生了。學校的出現標志著人類教育活動進入一個自覺的歷史時期。

據考證,原始社會後期,就有了專門對青少年進行教育的特殊場所,這就是學校的萌芽。青少年在這里接受一些訓練,學習自理,參加社會勞動,如建築房屋、耕種、收獲,照看牲畜等;學習唱歌.跳舞、游戲,學習禮儀和行為規則。

西周稱學校為「辟雍」,是少數奴隸主貴族讀書的場所。古代的學校稱為庠、序、學、校、塾。在開始產生時並不都是專門的教育機構,而兼為習射、養老的場所。

西漢時學校分中央和地方兩種,中央設太學,是國家最高學府,相當於當今的大學。地方上置學宮。

唐時代辦學達到古代極盛時期,學校分類更細。

明清時的學校基本是承襲隋唐的,但由於科舉制發展,使學校成為科舉制的附庸和裝飾品。

清末,開始興辦近代教育,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的《欽定學堂章程》中稱學校為學堂。

『貳』 大學生如何利用大學圖書館的資源

圖書館是大學生活的重要場所,是大學生的精神家園。為幫助大學生充分利用圖書館資源,王教授為大家提供六條指導性建議,相信會對大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有所裨益。1、了解圖書館館藏資源及資源布局。即了解圖書館有哪些館藏資源及在哪裡可以獲取這些資源。圖書館館藏資源既有紙質資源,也有數字資源。紙質資源(如圖書、期刊等)一般存放在書庫、閱覽室,可以借閱或在閱覽室閱讀。數字資源可以通過校園網在圖書館主頁檢索、下載、閱讀,部分資源通過專門APP關聯到煙台南山學院後可以下載到手機,離線閱讀。2、了解和充分利用圖書館主頁。圖書館主頁上,有本館紙質資源的所有信息,利用OPAC可以檢索各種類型的圖書書目,了解所需資源的有無信息和外借情況等,根據需要到館找書並自助辦理借還手續。充分利用圖書館主頁上的數字資源、集成資源,包括電子圖書、期刊、學位論文資料庫以及各類學習資源,海量高效獲取信息資源。3、了解各類資源的主要作用和自己利用資源的目的。無論是紙質資源,還是數字資源,都可歸類為圖書、期刊、學位論文、標准、專利等,只是閱讀方式和檢索效率不同而已。一般而言,圖書用於基礎學習、基本知識補充和興趣閱讀等;期刊、會議論文等用於新知識的學習和科學研究;畢業論文、學術論文寫作,可以先查閱學位論文資料庫,利於借鑒和避免相似;創新、發明等一定要先查閱標准、專利,避免不規范和重復勞動。只有了解自己利用文獻資源的目的,才能有的放矢地高效使用資源。4、了解獲取資源的方法和途徑,即資源的檢索方法和如何得到資源。前者是知道如何查到所需資源,後者是如何把資源拿到手。這就需要了解文獻分類法、了解各種資料庫的檢索方法、了解搜索引擎的基本用法、資源下載方法等。圖書館的圖書是依據《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用字母代表22 大類)進行加工,分放在書庫和閱覽室,讀者在借閱、瀏覽閱讀紙質資源時,可以依據書架上的分類架標號查找到所需資源,如查找文學、小說,可以直接到 「I 文學」書架處。以此類推,F經濟、K0-K8歷史、R醫學、T工業技術、V航空,等等。資料庫資源可以按書名(題名)、主題、作者、關鍵詞等,檢索到所需的資源,直接閱讀或下載。5、利用好網路資源和手機資源。現在的圖書館都實行了網路化管理,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盡可能多地使用圖書館的網路資源和電子資源,節省時間和空間,提高學習和科研效率,尤其是MOOC一類的公開課程,可以和大師面對面交流,享受一流的大學教育資源。同時,互聯網上也有許多免費獲取資源,如各類開放獲取資源(OA資源)。手機是百事通,不僅僅是通訊工具、游戲工具,更重要的是學習和收集學術資源的工具,可以下載一些學術、科學類搜索引擎APP和知識管理類APP,如網路學術、知乎、一席、白描、印象筆記等。還可以到超星歌德電子書機(南山館和東海二樓文科閱覽室)將喜歡的書刊下載到手機上,隨時隨地閱讀,實現「口袋圖書館」的願望。6、對同學而言,更重要的是制定閱讀計劃,培養閱讀興趣。讀書的質與量決定人的思想高度和眼界寬度。同時,讀書又必須是一個持續行動,積沙成塔。大學期間,制定並執行讀書計劃,其結果就是走向社會與他人的分水嶺。讀書既要有重點、有選擇地看自己喜歡的書、專業相關的書,又要廣泛涉獵哲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律、文學、歷史 、計算機等方面的書籍,完善知識結構。

『叄』 論文查找文獻的途徑有哪些

查找文獻去眾多中外文獻資料庫查找下載,需要文獻資料庫使用許可權,一般高校或多或少都會收錄些文獻資料庫資源,如:知網、萬方、維普、讀秀/超星、Wiley、PubMed、SpringerLink、Web of Science、Elsevier(sciencedirect)、ProQuest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等等。在校生可利用自己學校收錄的資料庫資源下載文獻。超出學校收錄范圍的文獻是下載不了的。

校外人員可以用網路學術、谷歌學術鏡像查找文獻,但這兩首枝租個網站都是只可以下載部分文獻,最大的作用是檢索文獻。還可以用文獻黨下載器,文獻資料庫資源整合平台,可直接去文獻來源數據者兆庫中下載文獻,包括網路學術和谷歌學術下載不了的文獻。學校資源不夠用的話,也可以用這個試試。

『肆』 不在學校怎麼免費用知網

不在學校免費用知網方法:

用戶需要在知網首頁檢索欄中輸入文獻標題,點擊檢索後即可免費查詢到相關信息。用戶也可以點擊知網首頁檢索欄右邊的高級檢索按鈕,在高級檢索頁面中輸入文獻的主題、作者和文獻來源,輸入完畢後點擊檢索即可限定查找到相關文獻內容。

如果用戶需要下載文獻資料,需要充值後才可以正常下載。

1、搜索論文標題

用戶進入知網首頁,在檢索欄中輸入論文標題後即可查找到對應的論文資料。

2、也可以點擊高級檢索,按需求對論文進行篩查。

中國知網

中國知網,始建於1999年6月,是中國核工業集團資本控股有限公司控股的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學術平台。 知網是國家知識基礎設施(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NKI)的概念,由世界銀行於1998年提出。

CNKI工程是以實現全社會知識資源傳播共享與增值利用為目標的信息化建設項目。

2019年5月,「科研誠信與學術規范」在線學習平台在中國知網正式上線發布。

2022年5月,市場監管總局依法對知網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 。隨後,知網對此作出回應:堅決支持,全力配合,徹底整改 。

2022年6月8日,知網發布通知:知網正在進行各項業務整改,非常歡迎社會各界對知網未來發展提出意見和建議 。

2022年6月12日凌晨,同方知網(北京)技術有限公司在中國知網官方網站以及中國知網微信公眾號發布公告:即日起,中國知網向個人用戶直接提供查重服務。 2022年6月23日,網路安全審查辦公室約談同方知網(北京)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宣布對知網啟動網路安全審查。

『伍』 大學生如何利用大學圖書館的資源

1、充分了解圖書館的館藏資源和布局。知道圖書館有哪些資源,知道圖書館的館藏布局。了解圖書館查找書籍的方法,以便尋找你想要借閱的書籍。
2、了解查找參考文獻書籍的方法。學會使用學校提供的資源,大部分學校與知網等這些大型知識平台有合約,可以通過校園網進行參考借鑒。

良好學習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