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武漢學院圖書館可供師生使用的資料庫資源有哪些
1、中經網資料庫:
中經網統計資料庫(全庫)
中經專網(全庫)
中國地區經濟發展報告(全庫)
中國環境保護資料庫(全庫)
中國權威經濟論文庫(全庫)
2、新東方多媒體學習庫
㈡ 圖書館資源共享指的是哪些資源的共享
圖書、報紙、雜志、電子讀物……如果再細分一點,可以分為圖書館館藏資源和圖書館網上資源,館藏資源從語種上來說,有中文、英文、日文、德文等。從載體形式上,有圖書、報紙、期刊、光碟、網路資料庫等。圖書館網上現在主要提供聯機光碟數據資源(主要是電子讀物)、聯機公共目錄查詢、Internet網上資源等。這些都是資源都是顯性的,就是我們可以看見,可以觸摸到的。我現在更加要強調一下我們圖書館資源中一種隱性的資源,那就是我們圖書館的環境資源。自然、莊重、富有文化藝術神韻的建築,風景秀麗、空氣清新的圖書館廣場,布局合理、色彩和諧的內部環境,這樣一個寧靜幽雅,寓教於樂的人文環境,難道不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資源?這種精神資源既有形也無形,迷漫在整個圖書館中,它能以一種無形的力量激發我們強烈的求知慾望,使我們在知識海洋中遨遊的同時感受到心靈的凈化。等我們新館都布置好,寬敞明亮的共享大廳,氣魄非凡的水簾世界,親切溫暖的陽光小屋……都等待著同學們的到來,為大家提供更好的精神食糧,在得到知識的同時更多地得到精神的享受。
㈢ 圖書館資源主要包括哪些紙介質資源和電子資源
圖書館紙質的主要有館藏圖書,期刊,報紙,以及往年的過刊,本校學生的畢業論文等。
電子資源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電子出版物,它是利用現代科技把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等多種形式的信息以數字化形式存儲在磁碟、光碟等載體上,人們可以通過計算機或其它相應電子設備再呈現出來,從而進行查閱和信息傳遞。
圖書館的收藏方式:
過去的圖書館主要是以紙質資源作為收藏向讀者開放,隨著社會的進步,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存儲技術等現代化新技術的出現和發展,逐步打破了圖書館過去的收藏模式和讀者獲取知識信息的渠道,電子資源逐步在圖書館佔有一定的地位。
但是紙質資源和電子資源因其自身的屬性和讀者對兩者的需求決定了高等院校圖書館必須採取兼容並包的收藏方針,同時要根據高等院校實際合理調節兩個收藏方向。
㈣ 圖書館具體有哪些數字資源類型
有資料庫、電子期刊、電子圖書、網頁、多媒體資料等類型。
從資源提供者來看,可分為:商業化的數字資源和非商業化的數字資源。前者包括資料庫商、出版商和其它機構以商業化方式提供的各種電子資源。
圖書館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後再提供給一定的讀者群,或者讀者個人通過讀書卡和其他方式購買資料庫的使用權。
這些數字資源內容豐富、數據量大,是圖書館館藏資源建設中的重要內容。
後者主要指機構自建的特色資源庫、開放獲取資源、機構典藏和其它免費的網路資源,這些資源或者由圖書館自行建設,或者可以從網路上免費獲取。
黑龍江省省圖書館開在數字資源服務
根據第十六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國民數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為76.2%,手機和互聯網成為我國成年國民每天接觸媒介的主體,尤其是手機,我國成年國民人均每天手機接觸時長為84.87分鍾。
基於公眾的閱讀特點,黑龍江省省圖書館以微信公眾號為主陣地,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數字資源服務。
首先,省圖書館推出「線上服務更精彩,龍圖陪你快樂『宅』」微信專題文章,幫助大家快速掌握省圖書館數字資源的使用方法。
其次,根據疫情防控期間廣大讀者最關注的問題,發揮圖書館的信息組織的專業性,通過微信公眾號「防疫知識」專欄文章向公眾推介權威發布的防疫知識。
再次,針對不同群體的閱讀需求和特徵,分類設置專欄「閱享龍圖」「學習空間」「每日薦讀」「數字展廳」「掃碼閱讀」「每天一本小人書」,不斷滿足各閱讀群體的閱讀需求。
以上內容參考:鳳凰網-省圖書館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字資源服務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數字資源
㈤ 圖書館的資源都包括什麼
除了紙質文獻資源,還有電子圖書、文獻等電子資源。多媒體方面,各種唱片(CD、VCD、DVD等),都可以是圖書館的館藏資源。
圖書館,是搜集、整理、收藏圖書資料以供人閱覽、參考的機構,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出現了圖書館,圖書館有保存人類文化遺產、開發信息資源、參與社會教育等職能。
圖書館是社會記憶(通常表現為書面記錄信息)的外存和選擇傳遞機制。換句話說,圖書館是社會知識、信息、文化的記憶裝置、擴散裝置。
歷史:
最早的圖書館——根據考古學家的發掘成果,我們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圖書館是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尼尼微圖書館(亞述帝國的國王亞述巴尼拔建立,所以又稱亞述巴尼拔圖書館)。這是現今已發掘的古文明遺址中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宏大、書籍最齊全的圖書館。
在時間上要比埃及著名的亞歷山大圖書館(古代最大圖書館)早400多年,而且由於泥版圖書的特殊性,沒有像亞歷山大圖書館一樣毀於戰火,大部分都保存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