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力資源管理包括哪些主要環節這些環節之間有什麼聯系
一般把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分為六大主要模塊:人力資源工作規劃、招聘與配置、培訓與開發、績效管理、薪酬與福利、勞動關系。
相互關系:根據企業發展戰略的要求,有計劃地對人力資源進行合理配置,通過對企業中員工的招聘、培訓、使用、考核、激勵、調整等一系列過程,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發揮員工的潛能,為企業創造價值,給企業帶來效益。
同時提高每位新雇員的工作績效;爭取實現創造性的合作,建立和諧的工作關系;解釋公司政策和工作程序;控制勞動力成本;開發每位雇員的工作技能;創造並維持部門內雇員的士氣;保護雇員的健康以及改善工作的物質環境。
(1)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有哪些環節擴展閱讀:
國有企業存在的問題:
1、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理念落後
長期以來,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國有企業受國家宏觀調控,只重視解決企業內部的物質、資金、技術等問題而忽視企業的人力資源,把人力資源僅僅看作是需要時才發揮作用,視人為固有勞動力,只重擁有和使用,不重視開發和流動,使得人才既進不來,也流不出去,人才閑置、壓制、浪費等現象嚴重。
2、人力資本投資不足
人力資本投資是投資者通過對人進行一定的資本投入(貨幣資本或實物),增加或提高了人的智能和體能,這種勞動力的提高最終反映在勞動產出增加上的一種投為。
我國國有企業管理人員缺乏人力資本的投資意識,只關心眼前,(為企業補充人員,發放工資等),不敢輕易培訓員工,只怕「為別人做嫁衣」。很少作長期的人力資源預測,規劃和開發。這樣就使一些渴望學習新技能,新知識的優秀員工得不到培訓的機會。
國有企業培訓制度的不健全和不透明也助長了某些有關系的人搶占這些機會;而且有些培訓流於形式,內容枯燥,考核脫離實際,並沒有真正達到培訓的目的。
3、管理模式單一,管理許可權集中,管理體制高度集中
首先,國有企業機構龐大,各部門,各行業不能根據各自業務工作的性質、難易程度等特點,分門別類,靈活有效,有針對性地管理幹部,從而造成責權分離,管人管事脫節,進而導致人與事的脫節。
其次,國有企業許可權過分集中,強化「長官意志」,忽視了制度建設。再次,國有企業高度集中的管理體制,阻礙了競爭機制的作用,一方面,就業「鐵飯碗」、幹部「鐵交椅」、分配「大鍋飯」在限制了競爭和個人才能的發揮。另一方面,計劃經濟時期強化個人對集體的服從, 這就抑制了個人的自主性、獨立性、選擇性。
2. 人力資源分6個模塊的流程是什麼
人力資源管理六大模塊:1、人力資源規劃;2、招聘與配置;3、培訓與開發;4、薪酬與福利;5、績效管理;6、員工關系
人力資源管理已經突破了傳統的模式,把人上升到資源顫孝的角度進行配置和管理,如何實現對人力資源的有效管理和配置,構建一個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平台和體系成為企業HR工作的重點。作為這個有效體系的構成部分,HR各大模塊體系的完善和工作的展開顯得尤為重要!
1、人力資源規劃-HR工作的航標兼導航儀
航行出海的船隻都需要確立一個航標以定位目的地,同時需要一個有效的導航系統以確保它航行在正確的路線之上。人力自資源管理也一樣,需要確定HR工作目標定位和實現途徑。人力資源規劃的目的在於結合企業發展戰略,通過對企業資源蠢宴狀況以及人力資源管理現狀的分析,找到未來人力資源工作的重點和方向,並制定具體的工作方案和計劃,以保證企業目標的順利實現。人力資源規劃的重點在於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現狀信息進行收集、分析和統計,依據這些數據和結果,結合企業戰略,制定未來人力資源工作的方案。正如航行出海的船隻的航標的導航儀,人力資源規劃在HR工作中起到一個定位目標和把握路線的作用!
2、招聘與配置-「引」和「用」的結合藝術
人員任用講求的是人崗匹配,適崗適人。找到合適的人卻放到了不合適的崗位與沒有找到合適的人一樣會令招聘工作失去意義。招聘合適的人才並把人才配置到合適的地方是才能算完成了一次有效的招聘。招聘和配置有各自的側重點,招聘工作是由需求分析-預算制定-招聘方案的制定-招聘實施-後續評估等一系列步驟構成的,其中關鍵又在於做好需求分析,首先明確企業到底需要什麼人,需要多少人,對這些人有什麼要求,以及通過什麼渠道去尋找公司所需要的這些人,目標和計劃明確之後,招聘工作會變得更加有的放矢。人員配置工作事實上應該在招聘需求分析之時予以考慮,這樣根據崗位「量身定做」一個標准,再根據這個標准招聘企業所需人才,配置工作將會簡化為一個程序性的環節。招聘與配置不能被視為各自獨立的過程,而是相互影響、相互依賴的兩個環節,只有招聘合適的人員並進行有效的配置才能保證招聘意義的實現。
3、培訓與開發-幫助員工勝任工作並發掘員工的最大潛能
對於新進公司的員工來說,要盡快適應並勝任工作,除了自己努力學習,還需要公司提供幫助。對於在崗的員工來說,為了適應市場形勢的變化帶來的公司戰略的調整,需要不斷調整和提高自己的技能。基於這兩個方面,組織有效培訓,以最大限度開發員工的潛能變得非常必要。就內容而言,培訓工作有企業文化培訓,規章制度培訓,崗位技能培訓以及管理技能開發培訓。培訓工作必須做到具有針對性,要考慮不同受訓者群體的具體需求。對於新進員工來說,培訓工作能夠幫助他們適應並勝任工作,對於在崗員工來說,培訓能夠幫助他們掌握崗位所需要的新技能,並幫助他們最大限度開發自己的潛能,而對於公司來說,培訓工作會讓企業工作順利開展,業績不斷提高。培訓與開茄檔稿發工作的重要性顯而易見。
4、薪酬與福利-員工激勵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薪酬與福利的作用有兩點:一是對員工過去業績的肯定;二是藉助有效的薪資福利體系促進員工不斷提高業績。一個有效的薪資福利體系必須具有公平性,保證外部公平、內部公平和崗位公平。外部公平會使得企業薪酬福利在市場上具有競爭力,內部公平需要體現薪酬的縱向區別,崗位公平則需要體現同崗位員工勝任能力的差距。對過去業績公平地肯定會讓員工獲得成就感,對未來薪資福利的承諾會激發員工不斷提升業績的熱情。薪酬福利必須做到物質形式與非物質形式有機地結合,這樣才能滿足員工的不同需求,發揮員工的最大潛能。
5、績效管理-不同的視角,不同的結局
績效考核的目的在於藉助一個有效的體系,通過對業績的考核,肯定過去的業績並期待未來績效的不斷提高。傳統的績效工作只是停留在績效考核的層面,而現代績效管理則更多地關注未來業績的提高。關注點的轉移使得現代績效工作重點也開始轉移。體系的有效性成為HR工作者關注的焦點。一個有效的績效管理體系包括科學的考核指標,合理的考核標准,以及與考核結果相對應的薪資福利支付和獎懲措施。純粹的業績考核使得績效管理局限在對過去工作的關注,更多地關注績效的後續作用才能把績效管理工作的視角轉移到未來績效的不斷提高!
6、員工關系-實現企業和員工的共贏
員工關系的處理在於以國家相關法規政策及公司規章制度為依據,在發生勞動關系之初,明確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權利和義務,在合同期限之內,按照合同約定處理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權利和義務關系。對於勞動者來說,需要藉助勞動合同來確保自己的利益得到實現,同時對企業盡到應盡的義務。對於用人單位來說,勞動合同法規更多地在於規范其用工行為,維護勞動者的基本利益。但是另一方面也保障了用人單位的利益,包括對勞動者供職期限的約定,依據適用條款解僱不能勝任崗位工作的勞動者,以及合法規避勞動法規政策,為企業節約人力資本支出等。總之,員工關系管理的目的在於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為企業業務開展提供一個穩定和諧的環境,並通過公司戰略目標的達成最終實現企業和員工的共贏!
HR各大模塊的工作各有側重點,但是各大模塊是不可分割的,就象生物鏈一樣,任何一個環節的缺失都會影響整個系統的失衡。HR工作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各個環節的工作都必須到位,同時要根據不同的情況,不斷地調整工作的重點,才能保證人力資源管理保持良性運作,並支持企業戰略目標的最終實現!
3. 人力資源管理的四個環節
人力資源管理須把握好四個環節
長遠規劃 完善培訓 建立機制 整合環境
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已被社會所認可。在一定意義上講,人力資源管理者是否稱職,直接影響到被管理的人力資源能否發揮最大的潛能,乃至影響到一個單位的生存與發展。對此,領導幹部必須重視做好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在工作中,應把握好以下四個環節:
——制定有利於人力資源發展的長遠規劃。在規劃確定後,要組織專業人員對所需各類人才進行招聘、考核,做好選拔與錄用工作。並且將各類不同人才放在最適當的崗位上,做到人盡其才,充分發揮其內在的資源優勢,為他們實現自身的價值提供最佳的舞台。
——完善有利於發掘人力資源潛能的培訓體系。領導幹部在人力資源管理的過程中,要把重點放到培養和開發敢於創業、善於管理的優秀年輕人才身上,把培養開發人力資源同整個行業、部門和企業發展聯系起來,並作為一種長期的投資行為,使所有的管理者和員工都明白,如何使自己的員工比競爭對手學得更快、更好,從而在參與市場競爭中獲得真正持久的優勢。
——建立有利於人力資源開發的激勵機制。激勵機制包括:工資薪酬、福利待遇、職務晉升、業績獎勵等。作為領導幹部在一個單位內部如何使提供的「誘因」大於或等於員工所付出的「犧牲」,將會直接影響到能否長久吸引住優秀人才,發 揮人力資源在企業戰略發展中的作用。因此,必須把薪酬和相關的福利政策與企業發展戰略及實現經營目標一並考慮,使所有的管理層和員工在他們的工資單上看到自己的工作業績和自身價值利益的實現。
——形成有利於人力資源整合的內部環境。領導幹部在管理運行中,不僅要關注各部門、各崗位結構設置及內容,更重要的是要關注各部門、各崗位之間的關聯性,協調內部在運行中的矛盾,使各管理層和員工之間和睦相處,同濟共事,使各類人才資源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最大限度地發揮團隊合作的凝聚力,形成一個良好、寬松的共同參與對外競爭的內部環境。
4. 人力資源管理包括哪些主要環節這些環節之間有什麼聯系
源於傳統人事管理,而又超越傳統人事管理的現代人力資源管理,主要應包括哪些具體內容和工作任務呢?
人力資源管理關心的是「人的問題」,
其核心是認識人性、尊重人性,強調現代人力資源管理「以人為本」。在一個組織中,圍繞人,主要關心人本身、人與人的關系、人與工作的關系、人與環境的關系、人與組織的關系等。
目前比較公認的觀點是: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就是一個人力資源的獲取、整合、保持激勵、控制調整及開發的過程。通俗點說,現代人力資源管理主要包括求才、用才、育才、激才、留才等內容和工作任務。一般說來,現代人力資源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幾大系統:
1.人力資源的戰略規劃、決策系統;
2.人力資源的成本核算與管理系統;
3.人力資源的招聘、選拔與錄用系統;
4.人力資源的教育培訓系統;
5.人力資源的工作績效考評系統;
6.人力資源的薪酬福利管理與激勵系統;
7.人力資源的保障系統;
8.人力資源的職業發展設計系統;
9.人力資源管理的政策、法規系統;
10.人力資源管理的診斷系統。
為了科學、有效地實施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各大系統的職能,對於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人員有必要掌握三方面的知識:(1)關於人的心理、行為及其本性的一些認識;(2)心理、行為測評及其分析技術,即測什麼、怎麼測、效果如何等;(3)職務分析技術,即了解工作內容、責任者、工作崗位、工作時間、怎麼操作、為什麼做等方面的技術。這是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礎。體說來,現代人力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具體內容和工作任務:
5. 人力資源體系概述以及所包含的內容
人力資源體系,是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所形成的制度、流程、組織等的系統化產物,包括:招聘、培訓、薪酬、考核、人力資源配置、勞動關系管理、企業文化建設等。
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包含六大模塊,各模塊的工作各有側重點。
1.人力資源規劃是起點,通過分析現狀,找到未來人力資源工作的重點和方向,是制定人力資源工作計劃的依據。
2.招聘與配置,以人力資源規劃為輸入之一,為組織提供人才,解決人員配置、人崗匹配的問題。招聘是人力資源素質和效能的關口,人招的好,培訓少投入,少花時間,薪酬投入產出高性價比,考核減少博弈成本,勞動關系較和諧。
3.培訓與開發,提高員工的工作能力、知識和潛能發揮,最大限度的使員工的個人素質與工作需求匹配,從而提高員工的工作績效。
4.績效管理,是指各級管理者和員工為了達到組織目標共同參與的績效計劃制定、績效輔導溝通、績效考核評價、績效結果應用、績效目標提升的持續循環過程,績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續提升個人、部門和組織的績效。績效管理結果運用於招聘、培訓,招什麼樣的人、培訓成什麼樣的人。
5.薪酬福利,激勵人,解決吸引人、留住人問題。
6.勞動關系管理,管理人,形成合理化人力資源配置的有效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