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二戰日本的資源從哪裡來的
擴展閱讀
哪裡購買邁瑞產品 2025-02-07 17:51:10

二戰日本的資源從哪裡來的

發布時間: 2023-07-26 22:12:05

❶ 二戰時期,日本發動戰爭的資源都是哪來的

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一個貧瘠的島國,主要的戰爭資源石油、鋼鐵、橡膠、煤炭、稀土、銅礦、黃金乃至於民生息息相關的糧食日本都比較稀缺,那麼日本是如何獲得龐大的戰爭資源使他的戰爭車輪保持轉動的呢?

石油資源

先說石油,石油是戰爭中最最重要的戰略資源,沒有石油,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海里航行的全都趴窩。甚至可以說太平洋戰爭的導火索就是源於美國對日本的石油禁運。

而日本是著名的貧油國家,日本國內石油生產只佔石油消耗的7%,那日本二戰中的石油是那來的呢?

先看一組數據:

1940年日本進口:石油2205萬桶,成品油1511萬桶
1940年底剩餘石油儲備:石油2086萬桶,成品油2804萬桶
1941年日本進口:石油313萬桶,成品油524.2萬桶
1941年底剩餘石油儲備:石油1235萬桶,成品油2588萬桶
1942年日本進口:石油814.6萬桶,成品油237.8萬桶
1942年底日本剩餘儲備:石油684萬桶,成品油1849萬桶
1943年日本進口:石油984.8萬桶,成品油465.2萬桶
1943年底日本剩餘儲備:石油235萬桶,成品油1146萬桶
1944年日本進口:石油164.1萬桶,成品油333.4萬桶
1944年底日本剩餘儲備:石油20萬桶,成品油475萬桶

(1)1941年美國禁運前的石油來源

從數據表中我們可以看出1940年的石油進口和石油儲備是日本的巔峰,而這些石油進口大部分來自美國(美國提供了80%),另外一部分來源於荷屬東印度群島。所以在美國禁運日本前,日本的石油是主要來自於進口和日本之前的石油儲備。

(2)1941年美國禁運後日本進口斷崖式下跌

1941年6月日本佔領越南後,美國宣布對日本禁運,英國和荷蘭效仿,切斷了對日石油供應,因此日本在1941年石油進口出現了斷崖式的下降只有313萬桶,只佔1940年14.2%。

所以禁運後的日本石油儲備急劇減少,不得不做出了偷襲珍珠港冒險的抉擇。

日本還大肆掠奪東南亞的特產橡膠和錫錠

❷ 日本到了二戰後期資源極度匱乏,那戰爭中的鋼鐵咋來的

日本不僅在二戰後期資源匱乏,二戰前期日本的同樣資源匱乏。由於日本國內缺乏礦產資源,日本在發動侵略戰爭之後,就一直靠著掠奪和進口來維持侵略。九一八事變之後,日本開始在東北掠奪鐵礦資源提煉鋼鐵,當時東北的重工業十分發達,日本每年都能夠從東北掠奪大量的鋼鐵。七七事變之後,日本開始大規模侵段培森華,日軍對鋼鐵的需求量與日俱增,僅僅依靠著掠奪已經無法滿足日本對鋼鐵的巨大需求。

❸ 二戰時,日軍的石油從哪裡來的

日本人的石油是從美國購買的
但是在珍珠港事件之前美國停止了向日本出口石油
被切斷了咽喉的日本才冒險發動了偷襲珍珠港
試圖在短期內擊敗美國~~~重新獲得石油供給
在開戰後~~~失去從美國得到石油供給的日本在東南亞還有數個油田
因為日本軍隊比較落後~~~吃油的武器裝備並不多
所以日本在燃料供給方面一直沒有遇到太大的問題~~~不像德國

❹ 日本到了二戰後期資源極度匱乏,那戰爭中的鋼鐵咋來的

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二戰期間,這是一種全球規模性的戰爭,也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然而,日本只是一個小島國而已,那麼多核攜國家打起來,日本當然有點承受不住,所以在二戰後期,日本鏈氏卜的資源匱乏到了極點,可是他們在戰爭中卻還是有了鋼鐵,這到底咋來的呢?我們可以從下面來分析分析。

第一種說法:日本為了自己保證棚穗軍工業的生產,日軍竟然憑著自己的打壓勢力居然在中國的佔領區內,把中國老百姓家門上的銅鎖、鐵環都給撬走了。日本本來就是一個自然資源極其貧乏的海洋國家,它的礦產資源、鋼鐵、橡膠、石油大多都是來自於進口。因此,在戰爭方面,日本是一個缺乏後勁的軍事強國。於是日本就想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在中國專門打壓中國的老百姓,他們就覺得自己手上拿著比中國先進的武器,就可以為所欲為,不斷地向中國索取他們想要的東西。可是那時候的中國好像也沒有能力能夠反抗日本,日本更加肆意妄為,不斷剝削中國的老百姓,所以大部分鋼鐵都是日本從中國的老百姓那搜刮的。

第二種說法,日軍佔領著東北,在日軍佔領東北之前,那本是中國鋼鐵原料的重要來源,而從1932年以後,東北又成為了日本軍工生產的重要基地和鋼產量的支柱,從1938年到1944年的六年間,作為日本的殖民地,半島地區生產了101萬噸鋼材,平均年產量17萬噸。而東北在這六年間生產了430萬噸鋼材,平均年產量達到了72萬噸,大約是前者的4.2倍,礦藏是一方面,工業基礎和生產能力也是一方面,因此我們可以發現,日本的鋼鐵大多數都來自於這里。

除此之外,其實日本除了戰前從美國大量進口廢鐵和石油的囤積以外。主要依靠的都是從佔領區的掠奪「以戰養戰」。日本本來是有少量的鋼鐵的,不過品位低,儲量少,產量實在不夠用的,所以他們的野心就灑到了中國的領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