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世界上有哪些資源消失
擴展閱讀
寧波農用工具市場在哪裡 2025-02-07 08:54:06
瑪莎減肥產品多少錢 2025-02-07 08:45:56
為什麼殼牌比中石油便宜 2025-02-07 08:40:19

世界上有哪些資源消失

發布時間: 2023-07-31 05:56:10

❶ 地球上有哪些資源,快要面臨枯竭

地球上有哪些資源,快要面臨枯竭?

在我們的印象中,地球是可以用“地大物博”來形容。但如果你經常關注新聞的話,一定會知道這樣的形容是不夠確切的,隨著人類的消耗和浪費,很多資源都已經面臨枯竭了。嚴格來講,像人類一年所消耗的資源,地球需要用一年半的時間才可以“再生”。

我們在地理的時候,不僅是會學到再生資源的知識,也會明白人類的消耗能力有多大。相信大家都很好奇,地球上有哪些資源快要面臨枯竭?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四個,希望大家可以有所了解。

04,抗生素

聽到這類資源,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基本上每個人都離不開它,畢竟和很多疾病都息息相關。像一些危害比較大的疾病,沒有抗生素是絕對不行的,人類的生命會受到威脅。不過從相關的報道來看,如今的病毒毒性越來越大,種類也變多了一些。這樣一來,抗生素的效果就會減弱一些,像對抗很多疾病都已經沒有太大的效果。

❷ 現在地球上的什麼資源面臨滅絕

由全球95個國家的1360名科學家聯合研究提交的一份報告指出,目前人類活動已使地球上約2/3的自然資源面臨枯竭,沼澤、森林、草原、河口、天然漁場和其他一些動植物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目前正在遭受無可挽回的破壞,自然界中的一個物種可以影響到其他1000萬種生物的生存。

人類活動給地球的生態系統為以後維持物種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地球上水資源面臨著嚴重的破壞。中國的黃河,非洲的尼羅河以及北美的科羅拉多河在一年中某個時節還沒有入海之前就已經枯竭了。

維持物種平衡是十分重要的,波羅的海中生活著來自世界其他地區的100種動物,其中1/3來自美國的五大湖;反過來五大湖中的170個外來物種的1/3來自波羅的海。而物種入侵會給生態環境帶來很大的影響,例如一種美國水母的入侵造成黑海中26種魚類的滅絕,全球變暖和氣候變化使現存物種很難適應。

「大自然給地球上60億人帶來巨大的好處,忽視這一點將非常可怕,我們可能會使自己遠離自然,但我們的生存完全依靠其提供的服務。」

●過去60年中被用於耕種的土地超過了18和19世紀的總和。
●全球土地的大約24%目前已被用於耕種。
●過去40年來,江河湖泊中的水量減少了一倍。
●目前全球至少1/4的魚類都面臨過度捕撈的危險。
●從1980年起,紅樹林總量的35%已從地球上消失,全球珊瑚礁有20%遭到破壞,另有20%遭到嚴重破壞。
●人類對於森林的過度砍伐增加了感染瘧疾和霍亂的可能,並導致新型疾病的產生.

❸ 地球上的哪種重要資源,正在面臨枯竭的邊緣

地球是一顆充滿生機的星球,孕育無數的生命,其實每一個生命對條件都非常苛刻。既要適宜的環境,還要擁有充足的資源,例如水、氧氣等等。水是生命之源,世間萬物都離不開水,一旦身體中缺失水分,就會破壞身體的平衡。地球擁有七分海洋,可能用的淡水資源少之又少,尤其是很多貧困地區,每一滴水對他們而言都格外重要。


5

一種無可替代的資源一旦消失,人類將面臨可怕的危難。不過很多人卻一直在過度浪費,使用不恰當,造成大量的污染。很多磷被排放到海洋中,使海水受到嚴重的污染,很多魚類喪失了家園,變得無家可歸,只有有效的保護磷資源,它才不會有枯竭的一天,如果人類持續下去,繼續毫無節制的使用磷資源,未來終有一天它將徹底消失,你們對這一磷資源還有怎樣的了解呢?

❹ 地球上哪些資源在枯竭

地球上有許多資源在枯竭,例如森林資源、淡水資源、礦產資源等。
1、森林資源:森林資源(Forestresources),是林地及其所生長的森林有機體的總稱。這里以林木資源為主,還包括林中和林下植物、野生動物、土壤微生物及其他自然環境因子等資源。林地包括喬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林中空地、採伐跡地、火燒跡地、苗圃地和國家規劃宜林地。
2、淡水資源:指陸地上的淡水資源。它是由江河及湖泊中的水、高山積雪、冰川以及地下水等組成的。
3、礦產資源:礦產資源指經過地質成礦作用而形成的,天然賦存於地殼內部或地表埋藏於地下或出露於地表,呈固態、液態或氣態的,並具有開發利用價值的礦物或有用元素的集合體。礦產資源屬於非可再生資源,其儲量是有限的。目前世界已知的礦產有160多種,其中80多種應用較廣泛。按其特點和用途,通常分為石油、煤炭、金屬和非金屬四類。具有經濟價值或潛在經濟價值的富集物。
地球上許多的資源都在枯竭,我們只有從自身做起,保護環境,合理地開發利用各種資源,才能使地球變得更美。

❺ 地球上缺什麼資源

幾乎什麼都缺,就是不缺人。不缺只是相對的,隨著人需求的增加,認知的提高,早晚你會聽到新聞里報道缺少地球上每一樣資源。

一、能源類資源,如煤、石油、天然氣、核能、地熱能、風能、潮汐能、太陽能等
二、礦產類資源:金屬礦產:如黑色金屬、有色金屬、貴金屬、稀有金屬、稀土金屬礦產等
非金屬礦產:化工用:硫、磷、鉀、鹽、硼等25種礦產;建材原料:金剛石、石 墨、石棉、雲母、水泥、玻璃、石材等100多種礦產。
三、生活必須類資源:糧食、空氣、水等

❻ 目前地球的資源被消耗了哪些

人是自然的產物,但人類的發展卻是在毀滅自然中進行的.地球誕生大約45億年,地球生命發生大約35億年.人類的出現不過300萬年歷史.人類有文字記載的文明不過6000年.在300年以前的人類發展歷史長河中,人類與自然基本上能夠和諧相處.但在工業革命以來的300年,人類對自然的掠奪和破壞已經接近自然對人類生命的支撐極限.照目前的開采規模,石油天然氣最多夠耗50年,煤炭最多夠耗100年;到2020年,地球上的大多數礦產資源包括銅、鋁、錫、鋅、金、銀等都將被開采完畢.今天,環境和生態危機已經充分顯現:南極臭氧層空洞在不斷擴大;全球氣候變曖,溫室效應在使海平面不斷上升;工業生產帶來的大氣污染、海洋與淡水污染、土壤污染、化學污染相當嚴重;森林覆蓋率大幅銳減、土地沙化荒漠化日益嚴重;人類疾病發病率在上升,物種滅絕在加速,等等.總之,地球資源在驟減、生態環境在惡化,人類在以物質為中心的飛速發展中,再發展、持續發展的條件卻在不斷喪失. 例如:一、人類不斷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碳等廢氣,把大氣弄臟了、使地球像在大熱天穿了一件臟棉襖,體溫不斷地升高;二、地球大氣中的臭氧層能吸收陽光中對生物有害的紫外線,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保護傘.大氣污染破壞了這層重要的保護傘,使地球的臭氧層產生了「空洞」;三、人類毀林開荒,不合理利用木材等,都給森林帶來了災難.年百年來,全球森林面積急劇減少,最近十多年來,每年都有上千萬公傾的森林在地球上消失了.今天,非洲的熱帶雨林只剩下原先的三分之一,亞洲的木材蓄積量只能維持不到40年……;四、全世界的荒漠化土地正以每年5萬至7萬平方千米的速度擴展.目前,全球的沙漠化地區已經佔到了地球陸地面積的35%;五、全球的城市裡,約有一半人口(16億)生活在有害健康的惡劣空氣中.嚴重的空氣污染,使生活在城市的人們患呼吸系統疾病的比例大大高於鄉村;六、20世紀以來,由於世界全國工農業的迅速發展,城市人口的劇增,缺水已是當今世界許多國家面臨的重大問題,尤其是城市缺水狀況越來越加劇;七、無節制的捕撈,使世界上許多重要的海洋漁場,捕到的魚越來越少,也越來越小,這就是海洋漁業資源枯竭的表現.在地球上,天南地北的環保問題不計其數,這只不過是一小部分而已. 但另一部分環境問題是因為人類過度開發、不合理利用資源、破壞生態環境,且不及時採取對資源的保護措施而導致了資源流失造成的,所以,地球環境的破壞,歸根到底是由於人類對大自然的過度的開發,說確切一點,應該是人類的掠奪,濫用自然資源和大自然的力量的惡果.把地球形成以來幾十億年積累下來和各種天然寶貴資源,在幾百年間揮霍過度,面臨枯竭,如此下來,很可能在一兩百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內就毀於自己手中. 在此,我希望人類學會尊重自然,保護自然,認識人類是大自然之子,樹立「天人合一」、「天人和諧」的新環境,共同建設一個和平、發展、進步的美好世界.保護環境需要知識,更需要決心和恆心,要用科學態度認真對待環境. 但願地球的明天會更好.

❼ 地球在不斷的消耗,人類目前最有可能耗盡的一種地球上的礦物資源是什麼

地球千瘡百孔,目前最有可能耗盡的地球資源,在我看來應該是石油!石油被稱為是地球的血液,但石油的過度開采,已經讓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千瘡百孔!之所以我認為石油會被人類過度挖掘而耗盡,是因為燃油汽車依舊佔主流,人手一車,對於石油的消耗自然會非常大,如此,石油危機終有一天會到來!

新能源汽車這一概念已經提出並取得了成績,新能源汽車騰空而出,其目的就是為了減少人類對於石油這種寶貴資源的依賴!如此這般,世界各國應該大力宣傳環保理念,大力扶持新能源發展,唯有如此,才能將燃油車踢出歷史江湖,才能讓新能源成為交通工具的主流!

地球上很多礦物資源是不可再生的,即便是可再生也需要幾百年甚至上億年的時間,我們人類想要子子孫孫都在地球上生存,就必須重視地球礦物資源的保護,保護賴以生存的家園,就等於保護我們人類自己!環保一事不能只放在口頭上,一定要落實到實際行動上,唯有如此,才能從源頭上解決問題!

地球在不斷的消耗,人類目前最有可能耗盡的一種地球上的礦物資源是石油!

❽ 資源枯竭表現在哪些方面

自然資源的匱乏,就中國而言,則表現在:
一、能源方面。
本國的石油開采,僅供國內使用的46%,多數靠進口。何況,世界的石油儲量只能開采50年。煤炭資源也顯得十分緊張。去年末,一度煤炭脫節,飆升得令人難以置信。儲存量亦不足百年開采。
二、土地方面。
經濟的快速增長、城市化進程、隨意的撂荒和退耕壞還林,使得土地資源日漸稀缺。這是不說自明的事情。
三、森林方面。
歷史上的幾次大砍伐,大練鋼鐵、文化大革命、經濟過熱時的亂砍亂伐等等,已使得原始的樹木減少了2/3。入籍,大量的木質材料大多依賴進口。
四、物種方面。
世界的物種每年正以上千種的數量在消失,我國物種的減少亦不容樂觀。每年已不下上百種。尤其是農林牧副漁的規模生產,那些經濟效益差的物種,日漸淘汰。以稻為例,百年前稻種具有上千種,如今只剩下區區幾百種了。
簡而答之,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