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貴州水資源分布與當地的人文環境特點有哪些關聯
以我國為例。
中國水資源的總量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佔有量僅居世界第121位。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勻, 水資源分布與人口、耕地、產業布局在地區上的組合不相匹配。我國北方地區人多、地多、國民經濟相對發達而水資源短缺, 南方大部分地區人多、地少、經濟發達、水資源相對豐富的地區, 這種組合格局使得水資源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同時水環境又不斷惡化, 使得水資源問題日益成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
總體上來看, 北方地區人多、地多、國民經濟相對發達、水資源短缺, 單方水資源所承受的國內生產總值較高, 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較高, 水污染嚴重;南方大部分地區則屬於人多、地少、經濟發達、水資源相對豐富的地區, 通過合理開發利用可以為北方地區提供一定量的水資源。北方地區人多、地多、水少, 而南方地區相對人少、地少、水多。這種水土資源組合格局使得北方地區單位水資源量較低, 農業灌溉用水緊張, 嚴重地制約了農業的進一步發展。特別是西北地區, 農業用水擠占生態用水,導致生態持續惡化。
水資源短缺是北方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 既需要通過跨流域調水又需要合理的產業布局和區域發展政策加以解決。調水必須與節約用水、調整產業結構、調整水價、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相結合, 多管齊下。應在建立全國性節水減污型社會經濟系統的目標下, 全社會大力推行節約用水、水資源統一管理的各種措施, 積極開展環境治理, 特別是污水處理的工作, 以減少浪費, 實現全國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隨著我國西部大開發戰略措施的實施,資金的不斷投入, 工礦業的不斷發展, 水污染加劇已初見端倪, 如此下去, 將使那裡十分缺乏的水資源難以為繼; 西南地區水資源量雖較為豐沛, 但日益加劇的水污染也已成隱患。
跨流域調水是解決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與人口、資源、環境、社會經濟發展之間矛盾的重要途徑之一。應用虛擬水戰略, 以物流代替水流,同時發展循環經濟, 推行清潔生產, 加強水資源保護也能部分解決水資源短缺的問題。
2. 貴州省水資源豐富的原因從地形和氣候方面
貴州省水資源短缺而水能資源豐富的原因:
1、貴州降水豐富,但是許多地方水資源非常短缺,這是因為喀斯特地貌廣布,地表水容易滲漏;地表起伏大,容易流失;降水季節和年際變化大,蒸發強等。
2、貴州河流大多水能資源豐富的主要原因。 降水豐富,河流水量大;地勢差異顯著,落差大。
貴州地貌屬於中國西南部高原山地,境內地勢西高東低,自中部向北、東、南三面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貴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全省地貌可概括分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種基本類型,其中92.5%的面積為山地和丘陵。境內山脈眾多,重巒疊嶂,綿延縱橫,山高谷深。北部有大婁山,自西向東北斜貫北境,川黔要隘婁山關高1444米;中南部苗嶺橫亘,主峰雷公山高2178米;東北境有武陵山,由湘蜿蜒入黔,主峰梵凈山高2572米;西部高聳烏蒙山,屬此山脈的赫章縣珠市鄉韭菜坪海拔2900.6米,為貴州境內最高點。貴州岩溶地貌發育非常典型。喀斯特地貌面積109084平方千米,佔全省國土總面積的61.9%,境內岩溶分布范圍廣泛,形態類型齊全,地域分布明顯,構成一種特殊的岩溶生態系統。
貴州的氣候溫暖濕潤,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溫變化小,冬暖夏涼,氣候宜人。從全省看,通常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多在3℃~6℃,比同緯度其他地區高;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一般是22℃~25℃,為典型夏涼地區。降水較多,雨季明顯,陰天多,日照少。
3. 貴州資源條件
貴州什麼資源豐富
能源資源
貴州是我國的能源大省,水、電、煤多種能源兼備,猶以水力和煤最為突出,水火互濟。。「黔電東送」是南方電網中「西電東送」的主力。 貴州河流數量較多,處處川流不息,長度在10千米以上的河流有984條,2002年,全省河川涇流量達到1145.2億立方米。貴州河流的山區性特徵明顯,大多數的河流上游,河谷開闊,水流平緩,水量小;中遊河谷束放相間,水流湍急;下遊河谷深切狹窄,水量大,水力資源豐富。水能資源蘊藏量為1874.5萬千瓦,居全國第六位,其中可開發量達1683.3萬千瓦,佔全國總量的4.4% ,特別是水位落差集中的河段多,開發條件優越。 貴州素以「西南煤海」著稱,煤炭資源儲量達497.28億噸,居全國第五位,超過南方12省(區、市)煤炭資源儲量的總和。煤炭不僅儲量大,且煤種齊全、煤質優良,為發展火電,實施「西電東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為煤化工、實施「煤變油」工程提供了資源條件。
土地資源
全省土地資源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壩地較少。山地面積為108740平方千米,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61.7%,丘陵面積為54197平方千米,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31.1%;山間平壩區面積為1 3230平方千米,僅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7.5%。這種地理特點,使得可用於農業開發的土地資源不多,特別是近年來,由於人口增多,非農業用地增多,耕地面積不斷縮小。2002年底, 全省實有耕地面積176.94萬公頃,比上年減少6.29萬公頃,人均耕地面積不到0.05公頃,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土層較厚、肥力較高、水利條件好的耕地所佔比重低。
礦產資源
貴州礦產資源豐富。境內礦產資源種類繁多,分布廣泛,門類齊全,儲量豐富,且成礦地質條件好,是著名的礦產資源大省。截至2002年底,全省已發現礦產110多種,其中有76種探明了儲量,有多種保有儲量排在全國前列,排在第一位的有汞、重晶石、化肥用砂岩、冶金用砂岩、飾面用輝綠岩、磚瓦用砂岩等,排在第二位的有磷、鋁土礦、稀土等;排在第三位的有鎂、錳、鎵等;此外,煤、銻、金、硫鐵礦等也具有一定優勢,在國內佔有重要地位。煤炭不僅儲量大,且煤種齊全、煤質優良,素有「江南煤海」之稱,2002年末保有儲量為49 2.27億噸;鋁土礦質佳量大,保有儲量為4.24億噸;磷礦儲量26.95億噸,佔全國總量的40% 以上;重晶石甲冠中華,儲量為全國的三分之一;金礦儲量居全國第十二位,是中國新崛起的黃金生產基地。
生物資源
貴州生物種類繁多。全省有野生動物資源1000餘種, 黔金絲猴
其中黔金絲猴、黑葉猴、華南虎、雲豹、豹、白顴、黑鶴、黑頸鶴、中華秋沙鴨、金雕、白肩雕、白尾海雕、白頭鶴、蟒等14種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佔全國同類動物總數的13%;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69種,主要有:穿山甲、黑熊、水獺、大靈貓、小靈貓、林麝、紅腹雨雉、白冠長尾雉、紅腹錦雞等,佔全國同類動物總數的25.7%。植物資源有森林、草地、農作物品種、葯用植物、野生經濟植物和珍稀植物等六類。全省森林覆蓋率已達30.8%,人均森林面積0.14公頃,活立木總蓄積量達2 .1億立方米;有70種珍稀植物列入國家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名錄,銀杉、珙桐、禿杉、桫欏等4種屬國家一級保護植物,佔全國同類植物總數的50%;有二級保護植物27種,佔全國同類植物總數的18.9%;有三級保護植物39種,佔全國同類植物總數的19.2%。全省有野生 植物資源3800餘種,其中葯用植物資源有3700餘種,佔全國中草葯品種的80%,是全國四大中葯材產區之一。在國內外具有一定影響,品質優良的珍稀名貴植物有珠子參、三尖杉、扇 蕨、冬蟲夏草、雞樅、艾納香(天然冰片)等6種 。此外,天麻、石斛、杜 黔西北高原越冬的黑頸鶴
仲、厚朴、吳萸、黃柏、黨參、何首烏、膽草、天冬、銀花、桔梗、 五倍子、半夏、雷丸、南沙參、冰球子、黃精、靈芝、艾粉等有地道葯材之美稱。野生經濟植物資源中,工業用植物約600餘種,以纖維、鞣料、芳香油、油脂植物資源為主;食用植物約500餘種,以維生素、蛋白質、澱粉、油脂植物為主;可供綠化、美化環境及有觀賞價值的園林植物約200餘種;具有抗污能力的環保植物40餘種。貴州農作物植物品種豐富,栽培的糧食作物、油料作物、 纖維植物和其他經濟作物近600個品種。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麥、薯類為主,經濟作物以烤煙、油菜籽為主要品種。經濟林木主要有油桐、油茶、烏桕、漆樹、核桃等,「大方生漆」、「六馬桐油」為貴州名優土特產品。全省飼養的主要畜品種有30多種,優良牧草資源2500餘種,發展畜牧業具有良好條件。
地理∼貴州省旅遊資源開發的條件
從貴州旅遊資源的分布、構成、景觀質量及特徵、開發程度、社會情況等來看,可將其概括為以下10個方面:
1、環境的多樣性
貴州地處雲貴高原的東斜坡地帶,恰處於中國地勢第二大梯級(西部高原山地)向第一大梯級(東部丘陵平原)的過渡部位。最高海拔2901米,最低148米,全省平均海拔1110米。
貴州位於世界上最大喀斯特區——華南喀斯特區的中心部位,是我國喀斯特最發育的省份之一。喀斯特地貌形態齊全,類型多樣,幾乎包括了除冰川喀斯特以外的所有類型。貴州在熱量帶上處於南亞熱帶至中亞熱帶的位置。由於地質、地貌和生物氣候條件的復雜多樣,使貴州的土壤類型也極為復雜,從而為生物資源的多樣性提供了重要的環境條件。
2、景觀的獨特性
貴州許多地區地學景觀都具有獨特性,有的景觀堪稱世界自然奇觀,構成旅遊資源優勢。瀑布群、溶洞群規模宏大,保存完整,分布集中,居全國之首。
貴州有世界上惟一的三疊紀奇觀(世界上僅有瑞士聖喬治山有部分出露),在這里每走一步,跨越萬年,天然造化,自然傳承,擁有六項世界之最:全球最壯觀的淺海次深海過渡帶;全球最好的早三疊紀深水生物遺跡化石群;全球最早、最大的三疊紀管殼石生物礁;全球最完整的三疊紀孤立石灰岩台地——大貴州灘;全球最好的海生爬行類——海百合動物群;全球保存最系統最完好的三疊紀海陸變遷和淺海——次深海「拉鋸戰」。
貴州三疊紀具有極高的科學研究價值和美學欣賞價值,具有申報世界自然遺產與世界地質公園的文化、科技含金量。
3、氣候的宜人性
貴州氣候總的特點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溫和,降雨適中,且多夜雨,多微風,沒有絕大多數大陸性氣候所特有的極端溫度。
4、資源的豐富性
貴州山川秀美,其旅遊資源結構復雜多樣、豐富多彩。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十分豐富,既有古老悠久的歷史文化遺存及近現代革命歷史文化遵義紀念館,還有各具特色的多民族文化;有多種奇異典型的地質現象、豐富的礦產礦床及動植物群落;有大量高峰絕壁、急流險灘和洞穴可供攀登、漂流探險;眾多的高原湖泊為水上運動提供了優良的場所,還有數量和品種多樣的礦泉供人閑逸療養,形成貴州旅遊資源組合的豐富多樣性。全省有開發價值的旅遊景點1000多處。
5、民族風情的多彩性
貴州的民族旅遊資源特色鮮明,豐富多樣。全國56個少數民族,貴州有49個,其中世居的少數民族有17個。少數民族人口佔全省總人口的37.85%。各民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形成了風格各異、類型多樣的民族文化、風俗習慣、節日、服飾、村舍建築,構成了貴州旅遊資源的一大特點和優勢。
6、地域分布的廣泛性
全省旅遊資源分布極為廣泛,除安順、遵義、貴陽等地區旅遊景觀久負盛名之外,在黔西北、黔中、黔東北、黔西南、黔東南、黔南等廣大地區旅遊資源有大量分布,並且相對集中,構成景觀集群。全省各市、州、地、縣幾乎都有風景名勝區、點,並各有特色。
7、自然與人文的融合性
在全省,不同的地學景觀與各異的動植物景觀、氣象景觀和民族文化、少數民族風情組合,形成風格、特色不同的景區,各類景觀相輔相成,互為依託,體現出極高的組合性。
8、同緯度上的原生態性
貴州省生物旅遊景觀極為豐富獨特,不少動植物類型觀賞價值極高,自然生態系統保存較好,成為全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數量最多的省份之一,梵凈山亞熱帶生態系統原始而典型,荔波茂蘭喀斯特原始森林集旅遊奇觀、民族風情於一體,是喀斯特科普生態旅遊勝地;而位於黔東南的民族生態旅遊示範區,充分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天人合一」的主題,成為貴州一大民族原生態旅遊景觀。
9、開發潛力的巨大性
貴州省地處祖國西南內陸,旅遊資源豐富,但絕大多數未加以開發利用。可利用和挖掘的潛力還很大。例如:雷公山、月亮山、九洞天、威寧草海、烏江畫廊、世界三疊紀公園、惠水漣江天生橋群和惠水燕子洞等至今仍處於半開發狀態,這些地方蘊藏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旅遊資源,景物神奇壯觀,是一塊待開發的處女地;全省還有很多舉世奇觀尚未向廣大旅遊者展示其風姿,仍處於藏於深山人未知的狀況;許多已開發或正在開發的旅遊資源也需要進一步進行深度開發,不斷補充內涵,賦予其新的生命力,充分挖掘出其潛力。
10、生態環境的脆弱性
主要基於以下幾點:一是坡度,全省的平均坡度17.8度,15度以上的陡坡佔全省總面積的59.6%;二是高度帶,全省最高點2901米,最低點148米,平均海拔1110米;三是喀斯特,全省喀斯特比重為61.9%;四是河網密度,全省河網密度每平方公里不足500米,大大低於周邊省份;五是山丘比重大,佔到全省92.5%,山間平壩僅佔7.
貴州發展旅遊業的自然風光資源條件
貴州的景色自不必說,只是貴州相關部門似乎不懂炒作。織金洞、龍內宮、梵凈山、容馬嶺河等很多貴州境內的風光無限美好的地方都沒有得到應該有的宣傳。天然的山清水秀,還結合獨領旅遊業的少數民族風,獨特的卡斯特地貌。最重要就是氣候,全球變暖的趨勢正在蔓延,貴州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使得貴陽成為避暑之都、六盤水稱為涼都,大打氣候牌拉動旅遊已經正在走向軌道。旅遊輻射的如餐飲、住宿、消費等其他行業也會迅速發展起來。
貴州省的自然資源與發展拜託各位大神
貴州是一個山川秀麗,氣候宜人,資源豐富,民族眾多但經濟社會欠發達、欠開發的內陸山區省份。貴州水、電、煤多種能源兼備,組合良好,「水火互濟」的能源結構使貴州成為全國發展電力工業的最佳省份。貴州又是全國著名的礦產資源大省,礦產資源門類齊全,分布廣泛,儲量豐富,居全國前5位的有28種、前10位的礦產有41種,具有良好能源和礦產資源優勢。貴州氣候溫暖濕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特點在垂直方向差異較大,立體氣候明顯。貴州是一個多民族省份,世居少數民族有17個,有56個民族成分,少數民族人口數量居全國第三位。集山石、水景、洞穴、林木為一體的自然風光、四季如春的氣候與民族民間文化相結合,構成貴州旅遊資源的主要特點。 貴州經濟發展還處於工業化初期階段,發展是貴州面臨的第一要務,只有通過發展,才能使貴州的各種社會經濟問題得到最終解決。根據經濟學比較優勢理論,應優先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貴州一不沿邊,二不沿海,缺乏區位優勢;工業基礎薄弱,農業生產又受喀斯特山區自然條件的限制,不具備糧食生產和發展現代工業的優勢。但豐富的能源、礦產資源和獨特的旅遊環境是貴州發展的優勢資源,國家已將貴州列為南方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多彩貴州」的成功宣傳,為貴州發展旅遊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因此,能源、礦產資源與旅遊資源開發是貴州發展的優勢所在。 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發展是硬道理,把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這是「十一五」規劃的要求。西部大開發的重點是生態環境保護,生態旅遊必須以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前提,這是貴州面臨的發展機遇。實現貴州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性跨越,既要發揮能源、礦產資源的優勢,也要充分利用獨特的旅遊資源。然而,能源、礦產資源開發和生態環境保護具有一定矛盾,開發不好容易造成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因此,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必須正確處理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關系,既不能為了開發資源而導致對環境的破壞,也不能擔心破壞環境而放棄資源開發。 首先,要按照主體功能區的要求盡快確定優化開發區、重點開發區、限制開發區和禁止開發區,合理規劃水能、礦產資源與旅遊資源開發的空間布局,從空間分布的角度避免水能、礦產資源開發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其次,利用後發優勢,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的綜合利用率和開發的技術水平,延長資源開發利用的產業鏈,提升資源開發的綜合效益,減少污染的排放。第三,制定嚴格的環境保護措施,防止落後技術和低水平資源開發造成的環境破壞和資源浪費。第四,加快旅遊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旅遊人才的培養,使旅遊的資源優勢變成經濟優勢
貴州有什麼礦產資源
1、排在第一位抄的有汞、重晶襲石、化肥用砂岩、冶金用砂岩、飾面用輝綠岩、磚瓦用砂等;
2、排在第二位的有磷、鋁土礦、稀土等;排在第三位的有鎂、錳、鎵等;
3、此外,煤、銻、金、硫鐵礦等在國內佔有重要地位。
根據貴州的自然環境和資源條件,說出加快貴州省經濟情況大方法.和自己大建議,500字
個人以為首先是教育,在貴州山裡面很多人小學都沒有讀完,就算外出打工的,也沒有幾個有較高學歷的,不是去建築工地,就是在流水線上當作業員,有作為一點的都沒有幾個(相對其他省份來講很少)。所以我認為教育是排在第一位的,而加強教育除了 *** 需要加大力度外,也需要社會各界人士大力幫扶(現在很多山區都還沒通路,很多小孩要走十幾里到數十里的山路才能上到學)。同時還需要貴州人自已要改變觀念(我就看到很多小孩本來很想去念書的,可是大人們會以家中沒有勞動力為由,不讓這些祖國的花朵去上學)當然這個觀念目前已有較大改變。再下來就是交通,貴州其實是一個資源大省,多種礦產資源都是排在全國或全球的全面,水利資源也在全國名列前茅。可就是因為交通所以大多數不是無法開采就是開采出來又運不出去。貴州號稱『公園省』足以證明境內有無數舉世無雙的自然美景,同樣也是因為交通極為不便,所以無法開發利用。再下來是優生優育,在貴州山區(其實較為發達的地區也有不少)很多人窮得可能連吃了上頓沒有下頓,家徒四壁,可是為了能生一個男孩,可能會有3~4個甚至更多的小孩。當然還有其他因素造成的這種現象(記得有一段時間在泰國工作時跟當地的一老華僑聊天時講起有關超生的事,他說在山裡的人交通信息不發達,文化活動也少(很多地方基本沒有),每天吃完晚飯後除了造人還有什麼好做的呢?他的話雖然不好聽,但仔細想想確實很有道理(這是文化娛樂方面的缺乏啊)。就象樓上朋友說的,少打麻將這很對,不過要是很更多選擇的話,我想做個事的人會少很多,在我們家鄉,我所見到的多數人都是農閑時才會有人打麻將,那是因為這個時候沒有其他事可做,如今很多人除了農業外還搞一些其他手工活或做一些小生意,結果現在打麻將的人比之前少了很多。當然想要完全沒有這是不可能的,畢竟這是全國人民的共同愛好。還有就是 *** 官員或者就 *** 本身也要有較大改變,我家鄉在貴州來講算是比較發達的地方了,可是在這里很少看到有象樣的企業,國營的被吃虧空、外來的考查一下圈一下地又沒有下文了,當地的做一段日子就沒有了,為什麼呢,國營的咱就不說了大家都明白,那這外來的呢?咋回事呢?人家來談的時候承諾得好的很,什麼好政策都有,可等開始做以後發現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開的全空頭支票,這都不說,還先去敲人家的竹杠,這一來二去誰還敢來啊。那當地的呢?能開起來,不過那不是為了你開的,那是為某些「 *** 官員」開的,做起來後三天兩頭會有人來『關照』,一次兩次還好,可莫須有的事發生的是很頻繁的,所以最後也只能落得關門的下場了。還有很多啊……算了!不說了!一說就生氣!
貴州氣候,自然資源方面的優勢是什麼
貴州的氣候溫暖濕潤,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溫變化小,冬暖夏涼,氣候宜人。從全省看,通常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多在3℃~6℃,比同緯度其他地區高;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一般是22℃~25℃,為典型夏涼地區。降水較多,雨季明顯,陰天多,日照少。
2002年,9個市州地所在城市中,降水量最多是興義市,為1480毫米;最少的是畢節市,為687.9毫米。受季風影響降水多集中於夏季。境內各地陰天日數一般超過150天,常年相對濕度在70%以上。
受大氣環流及地形等影響,貴州氣候呈多樣性,「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另外,氣候不穩定,災害性天氣種類較多,乾旱、秋風、凝凍、冰雹等頻度大,對農業生產危害嚴重。
自然資源:
1、礦產資源
貴州礦產資源豐富,是礦產資源大省。貴州省發現礦產110多種,其中有76種探明了儲量,有多種保有儲量排在全國前列,排在第一位的有汞、重晶石、化肥用砂岩、冶金用砂岩、飾面用輝綠岩、磚瓦用砂岩等,排在第二位的有磷、鋁土礦、稀土等;排在第三位的有鎂、錳、鎵等。
此外,煤、銻、金、硫鐵礦等在國內佔有重要地位。煤炭儲量大,煤種齊全、煤質優良,素有「江南煤海」之稱,2002年末保有儲量為492.27億噸;鋁土礦保有儲量為4.24億噸;磷礦儲量26.95億噸,佔全國總量的40%以上;重晶石儲量為全國的三分之一;金礦儲量居全國第十二位,是中國新崛起的黃金生產基地。
2、水資源
貴州河流數量較多,長度在10千米以上的河流有984條。2002年貴州省河川徑流量達到1145.2億立方米。貴州河流的山區性特徵明顯,大多數的河流上游,河谷開闊,水流平緩,水量小;中遊河谷束放相間,水流湍急。
下遊河谷深切狹窄,水量大,水力資源豐富。水能資源蘊藏量為1874.5萬千瓦,居全中國第六位,其中可開發量達1683.3萬千瓦,佔中國總量的4.4%,水位落差集中的河段多,開發條件優越。
3、土地資源
貴州省土地資源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原較少。山地面積為108740平方千米,占貴州省土地總面積的61.7%,丘陵面積為54197平方千米,占貴州省土地總面積的31.1%;山間平壩區面積為13230平方千米,僅占貴州省土地總面積的7.5%。
可用於農業開發的土地資源不多,由於人口增多,非農業用地增多,耕地面積不斷縮小。2002年底,貴州省實有耕地面積176.94萬公頃,比2001年減少6.29萬公頃,人均耕地面積不到0.05公頃,遠低於全中國平均水平。土層厚、肥力高、水利條件好的耕地所佔比重低。
4、生物資源
貴州省有維管束植物9982種(包括亞種、變種,下同),其中可食用的700多種,綠化、美化以及能抗污染、改善環境的2000多種;列入國家Ⅰ級保護的珍稀植物有冷杉、銀杉、珙桐、貴州蘇鐵等16種。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有脊椎動物1053種,其中獸類141種,鳥類509種,爬行類104種,兩棲類74種,魚類225種。
(7)貴州資源條件擴展閱讀:
貴州地貌屬於中國西南部高原山地,境內地勢西高東低,自中部向北、東、南三面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貴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全省地貌可概括分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種基本類型,其中92.5%的面積為山地和丘陵。境內山脈眾多,重巒疊嶂,綿延縱橫,山高谷深。
北部有大婁山,自西向東北斜貫北境,川黔要隘婁山關高1444米;中南部苗嶺橫亘,主峰雷公山高2178米;東北境有武陵山,由湘蜿蜒入黔,主峰梵凈山高2572米;西部高聳烏蒙山,屬此山脈的赫章縣珠市鄉韭菜坪海拔2900.6米,為貴州境內最高點。
貴州的資源豐富體現的哪些方面
貴州最大的優勢是水資源。我國是水資源短缺的國家之一,我國實際可利用水量居世界第6位。但我國人均水資源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國的1/5,俄羅斯的l/7,加拿大的1/50,我國是一個用水緊張的國家。
而貴州水資源總儲量佔全國水資源總儲量27。207億立方米的3。 9%,水資源相對豐富。貴州年降水量平均1 191毫米,年徑流深588毫米,為全國平均的2。76倍,河川年總徑流量1 035億立方米(包括地下水徑流量約258。
7億立方米),而且多數河流落差大,有的可達100-500米。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l 874。5萬千瓦.佔全國總蘊藏量的2。 77%,居全國第6位;每平方千米蓄能108千瓦,居全國第3位。
這些水資源浸潤了貴州脆弱的岩溶生態環境,把更多的綠色和涼爽獻給了貴州。貴州水資源由於補給水量的降雨量豐富,在年內分配均勻時可以滿足農業對水的需要。在風調雨順的年份,需水最多的水稻也可以不需人工灌溉而獲豐收。
單位水產量也豐富,為我國北方各省均值的7。46倍,稍高於長江流域各省均值53。1萬立方米/平方千米,這些豐富的水資源也成為貴州最主要的地理特徵,它們不但滿足人們日常的飲用需要,勤勞的貴州人更是用這些甘甜的水釀造出了世界聞名的茅台酒。
貴州有什麼礦產資源
貴州是我國礦產資源的大省之一。以開發礦產為依託發展起來的礦業(包括采選業及其冶煉加工業),長期以來是貴州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柱產業,多年佔全省工業總產值的30%以上。優勢礦產的開發,使貴州成為江南最大的煤炭輸出基地,並成為全國重要的磷化工、鋁工業、錳系鐵合金、鋇鹽生產基地。全省已發現礦產(含亞礦種)110種以上,發現礦床、礦點3000餘處。其中76種礦產不同程度探明了儲量,主要儲量產地1338處。貴州有42種礦產儲量排名全國前十位,居第一至第三的達20種,尤以煤(煤層氣)、鋁(鎵)、磷、錳、金、重晶石、水泥原料等最具優勢,不僅資源豐富,而且現實經濟優勢明顯,在全國或西部大開發中佔有重要地位。其中:煤是貴州最重要的能源礦產,是全省礦業的主要支柱,集中分布於西部的六盤水和畢節地區,保有儲量530億噸,排名全國第五位,是江南12個省(區、市)的總和,列為南方第一,尤其是可供開發利用的低硫優質煤豐富,佔全省總量的1/3;在煤層中蘊藏有豐富的煤層氣,預測資源總量3.15萬億m3,名列我國前茅;貴州是中國鋁土礦的三大產區之一,集中產於中部,保有儲量3.95億噸,佔全國總量的17%,居全國第二,西部之首;鋁土礦中伴生有豐富可供回收利用的鎵,儲量1.85萬噸,排全國第三;貴州是我國三大磷礦的集中產區,是富磷產出最多的省區,集中於開陽、瓮福和織金新華,保有儲量25.6億噸,列全國第二位,富磷礦石占各省區總和的44%;錳礦集中分布於遵義與松桃兩地,保有儲量7181萬噸,佔全國總量的13%,居第三;貴州是中國率先發現具工業價值微細粒浸染型金礦的省區,也是該新型金礦探明儲量最多的地區,主要分布於黔西南,儲量149噸,排全國第十位;我國1/3的重晶石集中於貴州,30多個縣(市)有產出,主要分布在黔東南地區,其次在西部鎮寧等地也有較多產出,保有儲量1.23億噸,天柱大河邊儲量達1.08億噸,成為全國最大的礦區;貴州是沉積岩的「王國」,水泥用灰岩及其配料資源豐富,分布廣泛,遍及省內各地,水泥灰岩保有儲量15.49億噸,水泥配料用砂岩、粘土、頁岩儲量分列全國第五、第八、第十位。 貴州礦產資源具有以下獨自的特點:
——資源比較豐富,優勢礦產顯著。
——分布相對集中,規模大,質量較好。
——主要礦產資源潛力大,遠景好。
——共伴生礦產較多。
——資源豐歉不均,部分礦產短缺。
簡述貴州有哪些資源優勢
你好,我是兔兔禿90,用網路網盤分享給你,點開就可以保存,鏈接永久版有效^_^鏈接: //pan./s/1Q6ehy-A0n6_UuBfKf-Ku 提取碼: 9yv2 復制權這段內容後打開網路網盤手機App,操作更方便哦
4. 貴州泉的礦泉水好不好
應該不錯,因為都是「多彩貴州水」的成員之一。多彩貴州水是好水、貴水的象徵.為什麼要搞「多彩貴州水」這個公共品牌?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請首先讓我說一下現在貴州飲用水市場的一些現象:
1.貴州省大約有700多家飲用水企業,但是,真正的好水、大品牌卻極少。貴州的多數飲用水企業只能生產桶裝水,如果是縣城的飲用水企業,還有好多甚至還是以個體戶的形式存在。有能力同時生產桶裝水與瓶裝水的企業就更少了,所以,貴州急需發展一下自己的飲用水品牌。貴州有相當豐富的天然生態水資源,環境保護得相當不錯。我們有了好的生態水資源,只要我們好好經營,相信一定能「黔水出水」,走出幾個大品牌。
2.市場惡性競爭嚴重,劣幣驅逐良幣,低端水驅逐好水。飲用水企業以各種方式在市場上進行惡性競爭,搶奪市場,不斷壓低市場價格,而不注重自身產品的質量,導致市場上水的質量是越來越差。在這種惡性競爭的市場環境下,你就算想做一款好水、健康水、高端水,也會被這些品質差的水給驅逐出市場。這樣一來,低端水、品質差的水反而成了市場的「寵物」,好水反倒成了另類,不被市場所接受。
在這個時候,就需要有一個機構出來有所作為,比如,成立一個公認好水平台,為好水設立一個高的標准。凡是達到這個標準的水企業都可以進入這個平台。這個平台一定要有相當高的標准,有嚴格的篩選條件,有公平的判定標准和執行力。其實多彩貴州水這個高標準的公共品牌,也是在這樣的一個市場環境下被迫催生出來的。
3.廣大市民缺少正確的飲水、挑選水的知識。特別是三四線城市的人們,根本不具備正確區別好水的能力,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礦泉水、山泉水、礦物質水、純凈水之間的區別。多數人都是覺得:水嘛,能喝就行,能解渴就行,喝什麼水都無所謂了。三四線城市的人們,應該說只有極少數一部分人才會懂如果挑選水的知識。
基於上面我所說的情況,貴州省決定改變這種沒有大品牌、惡性競爭和挑選水困難的局面。於是就花了10多年的時間,傾力打造了一款代表多彩貴州形象的"多彩貴州水"。多彩貴州水是一個高標準的公共品牌平台,凡是達到這個標準的企業或品牌都可以申請使用多彩貴州水的商標。
飲用水價格不高,利潤低,運費高,盡量選擇離你近的水企業吧。被授權「多彩貴州水」的只有14家品牌,遵義有兩家。你自己在網上找嘛。
5. 貴州省的水資源在中國居第幾位
貴州省的水資源居全國第6位。
貴州省水資源特點:貴州省河網密度大,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產水模數高,水能資源十分豐富。水能蘊藏量為1874.5萬千瓦。
其他數據:
江蘇省是我國水資源最豐富的省。江蘇河港交神賣叉、湖泊眾多、水網密布,水域面積多達 1.73萬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16.9%,是我國水域面積比例最大的省份。
人均水資源最多的省級行政單位:西藏自治區,人均水量約為 175078 立方米 。
中國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28,124億m³,佔世界總量的5.8 %左右,僅次於巴西、原蘇聯、加拿大、美國和印度尼西亞、居世界第六位。
6. 為什麼地球上的水那麼多,可利用的水資源卻十分稀缺,結合貴州的說資源分布狀況
地球上的水量很大,可利用的水資源卻十分稀缺主要原因有:
(1)地球上的水絕大部分是存在於海洋中的鹹水,這些水難以直接利用。
(2)地球上的淡水只佔到地球水量的不足4%,但是這些淡水中大部分以冰川的形式存在於極地地區和高山高原地區,也難以利用。
(3)人們比較容易利用的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分布不均勻,與人口分布不一致,導致水資源利用率降低。
貴州的水資源夏季充足,冬春季節不足。貴州位於喀斯特地貌區,地形復雜,許多地方不利於儲存水,除了一些山間小盆地,許多山區比較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