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新暢享人力資源市場什麼時候成立
擴展閱讀
客戶反映價格貴怎麼辦 2025-02-07 02:30:55
如何做鑽石稿 2025-02-07 02:30:16
如何整老爸的工具 2025-02-07 02:22:13

新暢享人力資源市場什麼時候成立

發布時間: 2023-08-03 22:42:27

① 杭州勞務市場在哪裡

1、杭州市人力資源市場,地址:杭州市杭海路235-237號。

② 杭州市裡有幾個人力資源市場

落檔案也可以找可以接收檔案的單位,一般國有,事業肯定可以,大型企業有的也可以。其次是人才中心,一般都在政府辦公樓邊上的。

高新區(濱江)人才中心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中興路江南大道100號濱江區政府

人才中心是政府部門,每個縣級以上的政府都有設立人才中心的,辦理相關業務。

杭州市人才服務局是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下屬為全市人才流動提供各類服務的相當副局級事業單位,現址東新路155號(和平廣場東南面),前身是成立於1984年的杭州市人才開發中心。杭州人才市場成立於1988年,是由市人才服務局負責業務管理的正處級事業單位,現與杭州市企業高級經營管理人才評價推薦中心、杭州市畢業生就業服務中心合署。
市人才服務局與人才市場的主要職責是:開展大學生就業創業公共服務;開展人才供求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發布工作;受人事行政主管部門委託,開展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人事代理、流動黨員管理、集體戶籍掛靠等相關服務工作;開展全市企業高級經營管理人才評價推薦工作;為用人單位及各類人才提供人才招聘、人才派遣、政策咨詢等服務。
目前人才服務局下設畢業生就業工作處等7個處室,人才市場下設交流部等5個工作部門,還出資建立了杭州江南人才服務有限公司和杭州人才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擁有自己的工作網站「杭州人才網」和「杭州畢業生就業創業公共網」,設有辦事大廳、人才交流大廳、招聘信息大廳、洽談室、檔案庫房、辦事人員信息登記區等服務區域。

相關部門

浙江省人才市場 莫干山路73號金匯大廈

杭州市人才市場 杭州市下城區東新路155號和平家私城4樓

· 杭州市人才開發中心浙大分中心: 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東3教學樓104室

· 杭州市人才開發中心下沙分中心:經濟技術開發區三號路786號

· 杭州高新區人才中心:文三路199號

· 杭州經濟開發區人才中心:下沙怡樂路6號(物美超市對面)

· 上城區人才中心: 惠民路26號

· 下城區人才中心: 流水東苑3幢底層下城區行政服務中心內

· 江干區人才中心: 慶春東路1號

· 西湖區人才中心: 浙大路1號

· 拱墅區人才中心: 文一路28號拱墅區行政服務中心內

③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MOHRSS,國家人社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主管人事行政和勞動行政的組成部門,於2008年3月成立。

其主要職責是擬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規劃、政策,擬定人力資源市場發展規劃和人力資源流動政策,建立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負責促進就業工作,擬定統籌城鄉的就業發展規劃和政策,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統籌建立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會同有關部門擬定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工資收入分配政策,指導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等。

主要職責




(一)擬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政策、規劃,起草相關法律法規草案,制定部門規章並組織實施。

(二)擬訂人力資源市場發展規劃和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人力資源流動政策,促進人力資源合理流動、有效配置。

(三)負責促進就業工作,擬訂統籌城鄉的就業發展規劃和政策,完善公共就業創業服務體系,統籌建立面向城鄉勞動者的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擬訂就業援助制度,牽頭擬訂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

(四)統籌推進建立覆蓋城鄉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擬訂養老、失業、工傷等社會保險及其補充保險政策和標准。擬訂養老保險全國統籌辦法和全國統一的養老、失業、工傷保險關系轉續辦法。組織擬訂養老、失業、工傷等社會保險及其補充保險基金管理和監督制度,編制相關社會保險基金預決算草案,參與擬訂相關社會保障基金投資政策。會同有關部門實施全民參保計劃並建立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台。

(五)負責就業、失業和相關社會保險基金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擬訂應對預案,實施預防、調節和控制,保持就業形勢穩定和相關社會保險基金總體收支平衡。

(六)統籌擬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製度和勞動關系政策,完善勞動關系協商協調機制,擬訂職工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和假期制度,擬訂消除非法使用童工政策和女工、未成年工特殊勞動保護政策。組織實施勞動保障監察,協調勞動者維權工作,依法查處重大案件。

(七)牽頭推進深化職稱制度改革,擬訂專業技術人員管理、繼續教育和博士後管理等政策,負責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選拔和培養工作,擬訂吸引留學人員來華(回國)工作或定居政策。組織擬訂技能人才培養、評價、使用和激勵制度。完善職業資格制度,健全職業技能多元化評價政策。

(八)會同有關部門指導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按照管理許可權負責規范事業單位崗位設置、公開招聘、聘用合同等人事綜合管理工作,擬訂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機關工勤人員管理政策。

(九)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國家表彰獎勵制度,綜合管理國家表彰獎勵工作,承擔全國評比達標表彰和省部級表彰等工作,根據授權承辦以黨中央、國務院名義開展的國家級表彰獎勵活動。

(十)會同有關部門擬訂事業單位人員工資收入分配政策,建立企事業單位人員工資決定、正常增長和支付保障機制。擬訂企事業單位人員福利和離退休政策。

(十一)會同有關部門擬訂農民工工作的綜合性政策和規劃,推動相關政策落實,協調解決重點難點問題,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

(十二)負責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領域國際交流與合作工作,擬訂派往國際組織職員管理制度。

(十三)完成黨中央、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任務。

(十四)職能轉變。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進一步減少行政審批事項,規范和優化對外辦理事項,減少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等審批事項,實行國家職業資格目錄清單管理,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創新就業和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方式,加強信息共享,提高公共服務水平。

(十五)有關職責分工。

與教育部的有關職責分工。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牽頭,會同教育部等部門擬訂。高校畢業生離校前的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由教育部負責;高校畢業生離校後的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