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談談你對「城鄉醫療資源分配不公」這一現象的看法。(200字以上)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基礎薄弱,中央政府採取了「剪刀差」的方式不斷從農村汲取資源優先支援城市建設、工業發展,並為此建立了一系列的強化和鞏固制度,如戶籍制度、土地制度等,造成了我國嚴重的城鄉二元結構。
城鄉二元結構的最顯著特徵便是,城鄉基礎設施建設(交通、供水、供熱等)、公共服務配置(教育、醫療、文體科技等)嚴重的不均衡。
應該看到,中央政府採取何種發展方式是由我國的發展極端決定的;在建國初期,國家實力有限,國際環境又相當嚴峻,中央政府只能將有限的資源投入到城市建設當中;改革開放以後,特別是21世紀以來,國家的綜合國力不斷提高,經濟發展、社會發展都具有了顯著的提高,國家已經有能力同時進行城市和鄉村的建設和發展,而且,幾十年來優先發展的城市的惡果已經慢慢顯現,嚴重製約了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了貧富差距擴大等諸多社會問題;但是,由於幾十年來的發展慣性,在城和鄉之間有一堵堅硬的牆(制度障礙、設施建設差距、受教育程度等等),阻止資金、技術、人才等發展要素從城市流向農村,阻礙農村發展。
中央政府提出城鄉統籌發展,就是要打破這堵牆,將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配置向農村延伸。
希望能幫到你!!!
⑵ 疫情下醫療資源如何分配
1.在疫情流行期間,將稀缺資源分配給第一線的醫務人員、疾控人員和基本社會服務人員(維持社會正常運轉必需的人員),不但將使人員個體受益,而且使病人、其他社會成員和作為一個整體的社會大為受益。否則就沒有人去做疫情引起的治療、護理...
2.目前還沒有針對新冠病毒肺炎安全而有效的特效葯,大多數治療用葯僅是支持性和緩解症狀的,但呼吸器是搶救危重病人的重要設備,往往在疫情暴發時特別稀缺。有時也會產生肺移植手術的需要,對這些葯物和療法的分配和使用,則必須根據該病人...
⑶ 官方談如何有效地防止醫療資源擠兌
12月27日電 中國官方26日發文明確,2023年1月8日起,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對「乙類乙管」後如何有效地防止醫療資源擠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司司長焦雅輝表示,中國已建立日調度制度,每天對全國醫療資源准備和使用情況進行統籌調度,中國二級以上醫院總床位數萬張,近期床位使用率在60%上下浮動。
焦雅輝表示,近一段時間,發熱門診的診療需求增加比較快,供需矛盾比較突出。中國採取了一系譽物列措施滿足患者診療需求。慶渣液總的來看,普通門診和住院醫療服務需求增速比較平穩,整個醫療資源使用率在安全可控的區間。
為防止醫療資源擠兌,焦雅輝表示,要進一步擴充醫療資源、增加醫療服務供給。二級以上醫院和有條件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都要開設發熱門診或者發熱診室,配備充足的醫療力量。截至12月15日,全國二級以上醫院開設發熱門診超過了萬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設置發熱門診或者發熱診室超過萬個。中國已經建立日調度制度,每天對全國醫療資源准備和使用情況進行統籌調度。
焦雅輝指出,要推動分級診療。基層醫療機構主要實施居民健康監測,特別是重點人群的健康監測和健康管理;二級醫院為基層提供技術、人力等方面的支持保障,滿足一般診療的需求;三級醫院重點滿足急危重症患者的診療需求。
她還表示,要大力推動互聯網醫療服務,醫療機構要提供24小時線上咨詢、用葯指導,以及分時段預約診療的服務,削減醫療機構瞬時就診高峰,減少人員聚集,降梁鉛低線下就診交叉感染風險。
焦雅輝指出,要多渠道加強葯品供應保障,讓更多的患者可以通過零售葯店、互聯網購葯等方式多渠道獲得葯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對老年人等高風險人群健康管理和健康監測,根據不同健康狀況進行分級管理,一旦發現健康狀況變化,及時轉診至有相應診療能力的醫療機構,最大限度防止重症發生。要強化疫苗接種,尤其是老年人疫苗接種,降低老年人感染後發生重症和死亡的風險。
關於中國住院床位和重症床位、重症救治設備准備情況,焦雅輝介紹稱,在床位資源方面,中國二級以上醫院總床位數萬張,近期床位使用率在60%上下浮動。全國重症醫學(含綜合ICU、各專科ICU)床位總數已達15萬張,約張/10萬人,其中三級醫療機構重症醫學床位萬張。從使用情況看,近期重症床位整體使用率在55%至60%之間波動。此外,全國儲備「可轉換ICU」床位7萬張。
焦雅輝指出,在救治設備方面,全國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共有血液透析單元萬個,床旁血濾機(CRRT)萬台,體外膜肺氧合儀(ECMO)2300餘台,有創呼吸機萬台,無創呼吸機萬台,監護儀萬台,高流量吸氧儀萬台。
「我們將根據疫情的發展情況,繼續加強監測,因地制宜改造和擴充相應資源,保障人民群眾就醫需要。」焦雅輝說。(完)
⑷ 如何解決醫療資源分配問題
醫療資源分配問題是沒有辦法解決的,本身的都是以追逐利益為主呀,那相對來說那利益高的地方計算資源當然好呀,利潤低的地方醫療資源就比較差呀。
⑸ 健康保險存在導致醫療費用上升和不必要的醫療資源浪費,你如何看待該問題
健康保險的出發點是好的,它是為了解決被保險人醫療負擔而設置。但是由於一些貪小便宜的人,占據醫療資料,導致真正需要人無法醫治,因此保險的成本才會上升,凡是都有利弊,醫療保險也是如此,我們應該用綜合的目光去評判。
以下是醫療保險的相關介紹:
醫療保險一般指基本醫療保險,是為了補償勞動者因疾病風險造成的經濟損失而建立的一項社會保險制度。通過用人單位與個人繳費,建立醫療保險基金,參保人員患病就診發生醫療費用後,由醫療保險機構對其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
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建立和實施集聚了單位和社會成員的經濟力量,再加上政府的資助,可以使患病的社會成員從社會獲得必要的物資幫助,減輕醫療費用負擔,防止患病的社會成員「因病致貧」。
2019年11月,安徽首批422個病種及支付方式公布,從2020 年1月1日起,城鄉居民醫保參保群眾在省屬18家醫院就醫時,將有統一的支付標准。
以上資料參考網路——醫療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