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
目前,金融業進入了去杠桿、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階段。而金融改革劍之所指,就是力圖減少金融資源內部循環,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助推資金進入實體經濟。
2017年,銀行業針對空轉套利等問題加強整改、嚴肅追責,禁止杠桿多、嵌套多、鏈條長、套利多等行為,主動壓縮同業業務。銀行表外資產擴張放緩,資金空轉現象減少,企業融資鏈條縮短,有效緩解了實體經濟融資壓力。與此同時,5家大型國有控股銀行掛牌普惠金融事業部,為實體經濟進一步提供有效支持。一些關鍵性指標正在發生積極轉變:貸款結構優化,新增貸款更多投向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民生領域。
Ⅱ 銀行如何爭取金融資源做大區域金融規模
1、單列普惠信貸計劃2、經濟資本佔用調整3、增加人員配置4、加大費用支撐。
1、單列普惠信貸計劃2019年3月,銀保監會發布《關於2019年進一步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質效的通知》。明確了單列信貸計劃的政策要求: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年初要以完成「兩增」目標為導向,在客觀預估當年本行各項貸款增速的基礎上,單獨制定普惠型小微企業信貸計劃,並分解至各一級分行。信貸計劃需經本行主要負責人簽字認可,執行過程中不得擠占、挪用。監管部門要求銀行單列信貸計劃並不是全新的要求,而是對以前政策的延續和強化,在此之前設立大型銀行的普惠金融事業部都會有普惠信貸計劃,會對投放進行專項管理。但是不少中小銀行還沒有這方面的規劃,或規劃不夠清晰。提出單列信貸計劃要求有利於對普惠的進一步專項支持,進一步落實人、財、物的配套支持。2、經濟資本佔用調整經濟資本是銀行進行內部非預期損失計量和管理的一種手段。經濟資本佔用對銀行貸款來說也是成本之一,因此銀行在計算貸款收益時,需要扣減經濟資本佔用成本。銀行一筆貸款收益=利息收入-資金成本(FTP供應價格)-增值稅-經濟資本成本(經濟資本佔用成本)-風險成本(不良撥備)-運營成本-其它成本。其中:經濟資本成本=授信業務經濟資本*經濟資本回報率。經濟資本回報率=賬面利潤/經濟資本佔用額*100%,反映的是經濟資本的使用效率。通常銀行內部計價時會給個固定值,10%。授信業務經濟資本=授信余額*經濟資本佔用系數。經濟資本佔用系數通常分為基礎系數和調整系數。基礎系數通常以客戶內部評級結果為主要維度進行設置,進行分級量化。具體方式可參加下表。如一戶普惠企業內部評級為BBB,它的基礎系數則為13%。小微企業內部評級 基礎系數AA,5%A ,7%BBB 13%BB 22%B26%C28%調整系數通常與授信產品品種、投向、期限、擔保等要素掛鉤,銀行內部會根據上述幾個要素設置對應表,並進行量化計算。調整系數=產品品種調整系數×投向調整系數×期限調整系數×擔保調整系數×其他調整系數。如一戶普惠企業的調整系數可計算80%*100%*90%*70%*100%=50.4%。案例:一筆內部評級為BBB的500萬元貸款的經濟資本成本則可計算為:經濟資本成本=500*(13%*50.4%)*10%=500*0.655%=32.76(萬元)通常各銀行為落實監管要求,提升一線投放普惠貸款的積極性,會在經濟資本佔用上給予普惠貸款一定優惠措施。如下調基礎系數,下調產品、投向、期限和擔保的調整系數,以降低普惠貸款投放對應的經濟資本成本,讓一線投放普惠貸款可以產生更多的貸款收益。3、增加人員配置銀行要想發展好普惠金融業務,條線隊伍建設是普惠金融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沒有人,幹不成普惠金融;沒有專業的人,干不久普惠金融。對銀行來說,培養一支健全、專業、經驗豐富的普惠條線隊伍,是一開始就須認真布局的事情。增加總分行普惠金融部門人員配置:普惠發展的教訓經驗表明,「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沒有強有力的中場支撐,普惠金融業務的發展就沒有未來。健全總分行部門人員配置,提升條線專業化、精細化的管理能力,是首要工作。尤其須提升中場的發展規劃、客群定位、產品設計、渠道建設、風險控制、過程管理、隊伍管理能力。銀行通常會在總分行部門中設置3個團隊:產品、險、綜合管理團隊,作者認為,在普惠金融線上化發展的趨勢下,再設置1個科技團隊顯得尤為重要。培養適合自身的客戶經理展業隊伍:銀行普惠金融客戶經理隊伍有兩種模式:一是建立普惠金融專營客戶經理隊伍,這些客戶經理只做普惠金融業務,並有獨立的客戶經理評級體系和考核體系;二是全功能客戶經理模式,即客戶經理既做大公司業務,也做普惠金融業務。在實踐中,兩種模式都有,部分銀行也沒有嚴格區分,兩種模式同時存在:在支行層面,客戶經理大小業務都做,可自行選擇是否進入普惠專營客戶經理序列。兩種模式從目前實踐來看,沒有明顯優劣之分,各銀行實踐不同、體制不同、成效也不同,關鍵要適合銀行自己的實際情況,建立行之有效的人員管理機制。4、加大費用支撐銀行需要給予普惠金融條線一定的費用支撐,如營銷費用、廣告費用、人員培訓費用等,用於提升人員營銷積極性、加大對外宣傳推廣力度和提升人員專業能力。部分銀行通過打廣告很好的樹立了銀行品牌形象和普惠金融專業形象,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應和經濟效益。因此,作者也建議銀行適當加入廣告預算,開展對外宣傳。如可以通過本土廣播電台、燈箱廣告、框架廣告、動媒體、網站、微信、專業期刊等渠道投放一定的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