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安徽省黃山風景區的資源概況
黃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遙望蒼黛而名。後因傳說軒轅黃帝曾在此煉丹成仙,唐玄宗信奉道教,故於天寶六年(公元747年)六月十七日改為「黃山」。據地質資料分析,黃山在四億年前元古代震旦紀
是古揚子海,兩億年前中生代三迭紀「印支地殼運動」變為陸地。此後,又歷經多次造山運動的磨礪和第四次冰川的洗禮,才逐漸形成今天這樣雄奇險幻的景色,被世人譽為「天下第一奇山」。黃山風景區分為:玉屏景區、白雲景區、北海景區、松谷景區、雲谷景區、溫泉景區、夢幻景區。黃山集名山之大成;泰山之雄偉、華山之峻峭、峨嵋之清涼、匡廬之飛瀑、雁盪之巧石、衡山之煙雲、黃山無不兼而有之。
資源主要特點:一是景觀奇特。景區內有名可數的景點800多處。千米以上的山峰有77座,命名的有36大峰,36小峰。其中蓮花峰、天都峰、光明頂三大主峰,海拔均在1800米以上,且各有特點:蓮花峰瑰麗,光明頂高曠,天都峰險峻。黃山以變取勝,一年四季景各異,初春:繁花似錦,五彩繽紛,漫山杜鵑,爭奇斗艷,十里桃花,奼紫嫣紅;盛夏:湧泉池清,峭壁飛瀑,層巒疊翠,綠蔭遍地,奇花異草,芳香誘人;金秋:丹楓如火,山花流芳,層林盡染,凝紫飛紅,絢麗璀璨;嚴冬:銀裝素裹,玉樹瓊樓,霧松冰掛,晶瑩雅潔。黃山可以說無峰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爭輝。並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冬雪
俗稱黃山「五絕」。奇松,「高可尋丈短尺許,寄生以石不以土」。名松一百多棵,其中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有32棵。怪石,有名可數的有一百二十多處,它們巧奪天工,妙趣橫生。尤其是與奇松相映成趣,分外瑰奇。「黃山甲天下,松與石最奇」。雲海,是黃山的魔術大師,使山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只信茫茫雲是海,不信茫茫海是雲」。
溫泉,屬碳酸鹽型,水質可浴可飲,水溫長年保持在42℃左右。「五嶽若與黃山並,猶欠靈砂一溫泉」。冬雪,是遊人公認的一絕。1993年12月,朱鎔基總理視察黃山時指出:「黃山本來就很美,冬雪更為黃山增添了無窮的魅力。」二是動植物資源豐富。黃山素有「華東植物寶庫之稱」,共有高等植物217科1664種,其中原生植物1446種。主要有黃山松、黃山杜鵑、天女花、木蓮、紅豆杉、鐵杉等。植被覆蓋率達92%,森林
覆蓋率達83.4%。珍禽異獸種類繁多,群落完整,生態穩定平衡。動物共550種,屬國家一、二、三類保護動物30多種。主要有短尾猴、四不象、小靈貓、蘇門羚、梅花鹿、娃娃魚、白鷳、八音鳥、相思鳥等。三是文化底蘊深厚。黃山景區地處文化歷史悠久的古徽州,現有摩崖石刻200多處,古道、古橋、古寺、古亭等古建築近百處。
歷代歌頌黃山的詩詞歌賦2萬多首(篇);以黃山為題材的書法、繪畫、攝影作品難以計數。明末清初,漸江、石濤、梅清等人師法自然,創立了「黃山畫派」,歷數百年而不衰。1979年來拍攝並在世界很多國家和地區播放的影視風光片,出版的中外科普和游覽叢書、導游圖、畫冊、影集、明信片,發行的黃山系列郵票,刊發的各類論文,也構成了黃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2. 黃山 有哪些歷史文化資源
徽派文化底蘊豐富,內涵深廣,是中國三大區域文化(藏學、敦煌學、徽學)之一,涵蓋了哲、經、史、醫、科、藝諸多領域。
古代徽州歷來有「山深不偏遠,地少士商多」之說。每當中原戰亂之秋,這里就成了藏龍卧虎之地,它既是亂世的世外桃源,又是治世的人才寶庫,因此歷史上各種人才應運而生。例如,活字印刷術創始人畢升,宋代理學集大成者朱熹,明清三朝元老、軍機大臣許國,富可敵國的大鹽商鮑漱芳,著名戲劇家汪道昆,醫學家汪昂,徽墨、歙硯高手李廷,新安畫派的創立者漸江,哲學家戴震,理財家王茂蔭(馬克思《資本論》中提到的唯一中國人),近代教育家、學者有陶行知、胡適,還有工程技術專家詹天佑、鄭復光,孫中山元帥府秘書長、近代法學家徐謙等,都是徽州人。
同時,由徽商興盛而形成了新安理學、新安醫學、新安畫派、徽派盆景、徽墨歙硯、徽派建築、徽雕、徽刻、徽劇、徽菜等獨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流派。
直至今日,黃山大地上仍遍布古橋、古塔、古亭閣、古宗祠、古牌坊,猶如一座天然的歷史大博物館。
3. 黃山市的地理資源有哪些
黃山市位於安徽省的最南端,東南分別與浙江江西交界。「八分半山一分水,半分農田和庄園」正是黃山市的真實寫照。境內群峰參天,山丘屏列,嶺谷交錯,有深山、山谷,也有盆地、平原,波流清沏,溪水回環,到處清榮峻茂,水秀山靈,猶如一幅風景優美的畫圖。「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明·湯顯祖),多少文人墨客對她產生了念慕之情,有的遊客甚至「愛其山水清沏,遂久居。
【山脈】天目山脈和黃山山脈是境內主要山脈。
黃山風光
坐落在歙縣東北部的清涼峰(海拔1787米),聳立在祁門縣境內的牯牛降(海拔1728米),位於婺源與休寧交界處的大鄣山(海拔1629.8米)、橫亘在婺源西南部的鳳游山(海拔675米)、拔起於休寧西北部的白岳齊雲山(海拔585米),都是壯麗神奇的天造畫境。最為著名的,當屬綿亘於歙縣、黃山區、休寧、黟縣之間的黃山(最高峰蓮花峰海拔1860米),峰巒峻峭,劈地摩天,重岩疊嶂,宏博富麗,是聞名中外的風景勝地。
【土壤】黃山市中低山地大部分為黃壤,山地黃棕壤,土層較厚,石礫含量較高, 透水透氣性能良好,肥力較高,有利於木、茶、桑和葯材生長。丘陵地帶多為紅壤和紫色土,質地粘重,酸性,肥力很差,但光熱條件好,適宜櫟松、油茶等生長,山麓盆地與平原谷地多砂壤土、溪河兩岸多沖積土,適用於農業耕作。
【氣候】黃山市地處北亞熱帶,屬於濕潤性季風氣候,具有溫和多雨,四季分明的特徵。年平均氣溫15――16℃,大部分地區冬無嚴寒,無霜期236天。平均年降水量1670毫米,最高達2708毫米。降水多集中於5-8月,水熱資源十分豐富,適宜多種林木、茶葉、果樹及農作物生長。
【水系】新安江是全市的主要河流,屬於錢塘水系。它源出休寧馮村五股尖(海拔1618米)北側,上源流經祁門縣,復入休寧以後稱率水,它在屯溪納橫江後,稱為漸江,江面展寬,流至歙縣城南朱家村又有練江來匯,始稱新安江。「深潭與淺灘,萬轉出新安。」新安江東流至街口附近,便直奔浙江省而去,幹流自歙縣流至街口,長約44公里,其集水面積有5944平方公里。除新安江以外,境內還有發源於黃山北坡的青弋江,北流入長江,發源於黃山南坡西段的閶江,南流入鄱陽湖,均屬長江水系。位於青弋江上游的太平湖,波光瀲灧,山色空濛,恬靜,明麗,嫵媚而動人。
【礦產】黃山市地下埋藏著多種礦物,大量的石灰岩、花崗岩、瓷土、石英岩,蛇紋石和石煤等建築材料,金、銅、鉬、鎢、銻、鈹、鉛、鈮、鉭、鈾等有色金屬礦和稀有金屬礦物,還有膨潤土、砩石、硫、重晶石、水晶、等非金屬礦產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