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用生活資源,開展美術活動
如何用生活資源,開展美術活動
繪本,是圖畫的藝術,也是文學的藝術;它是視覺的藝術,也是聽覺的藝術(大部分的繪本是有其音樂節律的),更是感覺的藝術。圖的線條、色彩,文的流暢、優美,是奏響繪本樂章的樂譜。而幼兒的閱讀,老師的講述,媽媽的絮語,正是精彩而絕妙的演奏。由國內外著名的作家和畫家創作並曾獲國際大獎的經典圖畫書,其角色造型、場面設計、繪畫語言的運用,及其出色的創意、聯想、幽默的表現手法和豐富的人文精神,蘊藏著眾多可借鑒的優秀美術資源。現在,美術活動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畫畫"課了,它是利用多種教學手段並整合各個領域能力的偏向美術欣賞、技巧、想像力和創造力的活動。知之不如樂之,樂之不如好之。作為老師,我們不僅要善於發現幼兒的喜好,而且要及時地抓住時機組織教學。把幼兒對兒童繪本的閱讀熱情遷移為學習美術的動力。如何才能有效的以繪本為載體,進行美術主題教學活動呢?
一、選材至為關鍵:選擇一本繪本不難,難點是在選擇繪本中的美術元素是否合適幼兒的年齡特點,重點是使繪本和美術有效地結合在一起,相輔相成。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發現了這本小酷和小瑪的系列繪本故事《這是什麼形狀》,故事中的小酷和小瑪通過繪畫的形式將各種幾何圖形聯想出簡單的物體。由於幾何圖形的認識比較單調和抽象,幼兒掌握起來有困難,而中班幼兒他們的思維是直覺形象的,在學習過程中要著重感知事物的明顯特徵。我突然靈機一動,何不通過這個繪本故事幫助幼兒更好的掌握對各種幾何圖形的認識呢?而《幼兒教育綱要》(試行)中也對教育活動內容選擇所提出:"要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於是我設計了此次活動。幼兒從小就把小動物當成自己的朋友,和熊寶寶小酷和小瑪一起學習形狀,幼兒容易接受,此次活動尊重幼兒的認知規律,從簡單的圖形變化入手,通過圓形、三角形和方形的組合與相加,在游戲中慢慢變化成復雜有趣的圖案,讓幼兒能大膽地參與活動,積極地投入實踐中去,幫助他們初步建立形狀概念,培養他們的想像力。
二,目標的確定:我們要根據繪本中的美術元素進行活動目標的確定。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我確立了知識、能力和情感方面的目標,其中有探索認知部分,也有操作部分,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通過閱讀活動,從單一的幾何圖形聯想出簡單的物體。
2、能力目標:嘗試用圖形組合表現物體特徵,並進行想像添畫,萌發對物體的觀察意識。
3、情感目標:在大膽創作的過程中,體驗活動帶來的快樂,培養嘗試精神,發展想像力。
其中引導幼兒從單一的幾何圖形聯想出簡單的物體是本次活動的重點,而引導從簡單的圖形組合聯想出各種物體,並進行想像添畫,萌發對物體的觀察意識則是此次活動的難點所在。
三、活動准備:活動准備是為了完成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通過環境、材料相互作用獲得發展的,活動准備必須與目標、活動主體的能力、興趣、需要等相適應,所以,我既進行了物質准備又考慮到幼兒的知識經驗准備。
1、《小酷和小瑪》PPT課件。
2、互動式電子白板。
3、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的圖形卡片若干,畫紙、畫筆、漿糊、棉簽和抹布。
4、鋼琴曲為背景音樂。
知識准備:已認識簡單、常見的圖形。
在進行繪本PPT設計時,我沒有簡單地把繪本內容製作成幻燈片的形式,而是運用了現代化的信息技術以電子白板為載體為教學所用。將繪本故事做成了非常游戲化,富有一定的童趣色彩的多媒體課件,為教學活動注入了生機。使活動內容有規律地滲透於課件之中,讓幼兒與課件充分交互和滲入,成為課件當中的一個角色,成為活動當中的主體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
四、活動過程:
1、介紹小酷和小瑪,引起幼兒興趣。
幼兒進入狀態興趣起很大作用,他們從小就把小動物當成自己的朋友,當我介紹小酷和小瑪兩位熊寶寶客人並請幼兒猜想誰是小酷而誰又是小瑪時,馬上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激起幼兒的興趣,為下一步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觀看PPT課件,引導幼兒從單一的幾何圖形聯想出各種物體。
隨著現在科技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們也將其不斷地滲透到幼兒園的教育中,我將幼兒喜愛的繪本故事製作成PPT課件應用到此次活動中,當故事開始告訴幼兒小酷和小瑪准備畫畫時,幼兒已經按捺不住的在猜想他們會畫什麼呢?而小酷畫的圓形更是抓住了幼兒的好奇心,他們在不斷地猜想究竟會是什麼,此時我並沒有把答案告訴他們,因為是本次活動的重點所在。我決定把問題留給他們自己去探討,此處白板的正確利用對解決問題起到了推動作用,我在白板上畫出圓形請幼兒上來把自己想到的東西畫出來,他們的想像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他們可以聯想到生活中太多圓形的物體,當我揭示答案是太陽時,猜對的幼兒會為自己喝彩;小瑪畫的三角形出現時他們早已躍躍欲試,都想上來嘗試一次,有的竟然能聯想到三角形的帆船並畫下來,幼兒通過親自的操作使原本看似難以掌握的知識變得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