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空間站的航天員用水一部分來自於尿液,太空中的水是從何而來的
鄙人學前,通過資料了解到,空間站的用水有許多種來源,具體來說:
1、自帶飲水,來自地球
首先,在這些航天員上天前,地球基地,一定將必要且充足的飲水,給他們帶上,同時根據載人航天器的型號和任務不同。來確定水的最佳攜帶量。要知道畢竟飛船,空間站的空間有限,火箭的升力也有限等等的局限,決定了航天員能帶的飲水並不多,即便是補給飛船上飲水也不會太多。
再次,在長期飛行中,由於用水量很大,所以回收和再生水更是必要,要知道變廢為寶對航天員們,更是至關重要,因為太空艙了沒地方排廢水啊。故此航天員呼出的水蒸氣,排泄的尿液都會被回收凈化,變廢為寶。而這不就是用最高效的方式,完成了地球上廢水變好水的漫長變化,進而再次為生命提供保證嗎?
⑵ 宇航員喝的水是從哪裡來的
宇航員喝的水是儲備水和凈化水。宇航員可以通過飲用儲備水來解決飲水問題,載人航天器上裝備有相應容積的水箱,出發前將其灌滿,但長時間的太空旅程水資源終將耗盡,因此還要通過人工製造水和回收水的方法來製造可用水資源。
航天員們喝的水都是凈化而來,凈化的水完全符合飲用標准。空間站,是一種在近地軌道長時間運行,可供多名航天員巡防,長期工作的載人航天器。太空上沒有水,從地球帶過多的水不實際。科學家為此發明了「尿液循環機」,它將空間站上的廢水,包括洗漱用水、排尿、流汗,甚至太空實驗室中動物的尿液等進行收集凈化,進行循環利用。
⑶ 每天飲水6公斤,空間站航天員6個月需3噸水,這么多水哪來的
神舟14號會在軌駐留6個月,協助地面完成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的交會對接,根據中國航天公開出來的數據顯示,中國空間站上的航天員每人每天飲水2公斤,3名航天員每天需要6公斤飲用水,6個月在軌駐留就需要飲用水為1080公斤。
1080公斤是飲用水,不包括其它用水,製造氧氣也需要好幾公斤水,航天員清潔身體和清洗頭發也需要一定的水,但是用水量並不大,一次一般都控制在一公斤以內。飲用水+制氧用水+其它生活用水,神舟14號3名航天員6個月駐留差不多需要消耗3噸左右的水,這么多水哪來的呢?
這么多水哪來的?
或許你覺得這個問題比較無聊,根本就不是問題,天和核心艙內的水肯定全部是天舟貨運飛船從地面上運送來的,但實際上並不是這么回事,天和核心艙內的水很大一部分是「再生水」。
中國空間站上的「水資源循環利用」系統對水的總利用率達到80%以上,即航天員每消耗1噸水,將有800公斤水被凈化成「再生水」。
總結
航天員每天飲水6公斤,加上其他生活用水加上製造氧消耗的水,6個月約需要3噸水,不過天舟飛船每次只運送了1-2噸,其它水都是「水資源循環利用」系統製造出來的「再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