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企業中的資源指的是什麼
企業資源:現代管理學意義上,企業經營所需要的資源。企業所控制或擁有的要素的總和。可以分為兩個維度:可交易程度與專門程度。即計劃經濟時代所強調的企業的「人」、「財」、「物」。
有形資源
主要是指財務資源和實物資源,它們是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基礎,一般都可以通過會計方式來計算其價值。
財務資源
是企業物質要素和非物質要素的貨幣體現,具體表現為已經發生的能用會計方式記錄在賬的、能以貨幣計量的各種經濟資源,包括資金、債權和其他權利。既包括靜態規模的大小,也包括動態周轉狀況,在一定程度上還包括企業獲取和駕馭這些資源要素的能力和水平。反映企業財務資源狀況的工具就是企業的一系列財務報表。在企業財務資源系統中,最主要的資源是資金。財力資源是企業業務能力的經濟基礎,也是其他資源形成和發展的基礎條件。
實物資源
主要是指在使用過程中具有物質形態的固定資產,包括工廠車間、機器設備、工具器具、生產資料、土地、房屋等各種企業財產。由於大多數固定資產的單位價值較大,使用年限較長、物質形態較強、流動能力較差,其價值大多顯示出邊際收益遞減規律的一般特性(當然也有一些固定資產即使在折舊完畢之後仍然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甚至會增值,如繁華地段的商業店鋪等)。在傳統工業中,固定資產是企業資源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衡量一個企業實力大小的重要標志。
無形資源
主要包括時空資源、信息資源、技術資源、品牌資源、文化資源和管理資源等。相對於有形資源來說,無形資源似乎沒有明顯的物質載體而看似無形,但它們卻成為支撐企業發展的基礎,能夠為企業帶來無可比擬的優勢。
時空資源
是指企業在市場上可以利用的,作為公共資源的經濟時間和經濟空間。時間資源(經濟時間)是指人類勞動直接或間接開發和利用的自然時間或日歷時間。空間資源(經濟空間)是指人類勞動直接改造和利用的、承接現實經濟要素運行的自然空間。「時間就是金錢」、「天時不如地利」等格言,分別說明了時間資源和空間資源的重要性。
技術資源
廣義的技術資源包括形成產品的直接技術和間接技術以及生產工藝技術、設備維修技術、財務管理技術、生產經營的管理技能。此外,技術資源還應包括市場活動的技能、信息收集和分析技術、市場營銷方法,策劃技能以及談判推銷技能等市場發展的技術。技術資源是決定企業業務成果的重要因素,其效力發揮依託於一定水平的財力和物力資源。
信息資源
信息資源是指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一切事物的運動狀態和變化方式及其內在含義和效用價值。企業的信息資源由企業內部和外部各種與企業經營有關的情報資料構成。信息資源在企業的資源結構中起著支持和參照作用,具有普遍性、共享性、增值性、可處理性和多效用性等特徵,「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就是運用信息資源使整體資源增值的最好詮釋。
品牌資源
就是由一系列表明企業或企業產品身份的無形因素所組成的資源。品牌資源又可細分為產品品牌、服務品牌和企業品牌三類。品牌資源尤其是成為馳名商標的品牌(又稱名牌)對企業經營成敗至關重要,名牌對企業維系顧客忠誠、開拓新市場、推廣新的產品等方面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文化資源
是由企業形象、企業聲譽、企業凝聚力、組織士氣、管理風格等一系列具有文化特徵的無形因素構成的一項重要資源。與有形資源比較,其缺乏直接的數量化特徵,沒有一個客觀數據基礎,是由一系列社會形象或文化形象的形式存在於評價者心中,與其載體密不可分,文化資源的形成與發展是其他資源效力發揮的累積結果,可以遷移到被兼並或被控股的公司和新成立的企業中,企業形象、品牌信譽等還可以從原來產品轉移到新產品中。
管理資源
管理是對企業資源進行有效整合以達到企業既定目標與責任的動態創造性活動,它是企業眾多資源效力發揮的整合劑,其本身也是企業一項非常重要的資源要素。直接影響乃至決定著企業資源整體效力發揮的水平。管理資源應包括企業管理制度、組織機構、企業管理策略。
人力資源
是指存在於企業組織系統內部和可利用的外部人員的總和,包括這些人的體力、智力、人際關系、心理特徵以及其知識經驗的總匯。一方面,人力資源表現為一定的物質存在——人員的數量,同時更重要的是表現為這些員工內在的體力、智力、人際關系、知識經驗和心理特徵等無形物質。所以,人力資源是有形與無形的統一資源。它是企業資源結構中最重要的關鍵資源,是企業技術資源和信息資源的載體,是其他資源的操作者,決定著所有資源效力的發揮水平。
市場資源
是指那些不為企業擁有或控制的,但是在市場中存在,而且因為是企業強大的競爭實力、獨特的經營策略技巧和廣泛的關系網路而可以為自己所用的資源。在現代經濟中,凡是具有經濟效益和功能的市場交易都有價值,一般來說,市場資源主要有下列幾種:
關系資源
是指企業因為與顧客、政府、社區、金融機構等個人或組織之間良好的關系而獲得了可以利用的存在於企業外部的資源,這其中特別應該受到重視的是客戶關系資源。企業與客戶長期良好的合作而建立起顧客忠誠,這樣客戶就成為企業經營中獲取強大競爭優勢的一項重要資源。
杠桿資源
指雖然不屬於企業所有,但是企業可以通過OEM生產、特許經營、加盟連鎖、虛擬經營等方式為我所用的資源。OEM生產、特許經營、加盟連鎖等方式往往可以以較少的投入撬動較多資源為自己的經營服務,這種資源的利用方式與物理學上的杠桿原理非常相似。
社會資源
主要指社會中可供自己利用的,能為企業自身帶來優勢或經營幫助的事件或人物,特別是現實社會中的名人、名物和各種有影響的事件。現實經營中,許多企業不惜重金聘請各種名人為自己題字或者做宣傳活動,就是利用社會資源的典型例子。
歷史文化資源
是指各種歷史名人、歷史故事和文化傳說等廣泛存在於社會之中的文化資源。這其中的關鍵是要先人一步發掘和加以運用。有時候,歷史文化資源就是由企業自身所杜撰出來的一些具有一定正面影響的神話文學故事等。
其他市場資源
是除了以上所涉及的可以為企業利用,並形成一定競爭優勢或者為企業帶來支持、幫助和利益的各種物質或精神形態的東西。所謂機會無所不在,關鍵是要看經營者眼界的寬廣和策略的高低了。企業經營也是一樣,只要善於開動腦筋,那麼許多看上去原本毫無價值的東西也可以為我所用,比如垃圾,在廢品收購公司也可以變廢為寶。
② 什麼是空間資源
空間資源是空間環境中能夠為人類開發利用、獲得經濟和其他效益的物質或非物質資源的總稱,目前已經探明可資利用的空間資源主要有高遠位置、微重力、高真空、無污染、太陽能和其他豐富的物質資源,概括起來包括軌道資源、環境資源和天體礦物資源。 在高遠的太空軌道上,運行的人造衛星、空間站等航天器觀測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可以快速地追蹤地球的變化,監測和預報天氣、火山爆發、森林大火、洪水、地震等自然災害;可以穿雲破霧觀測大氣地表的變化,對大地和海洋進行高精度測量,成為氣象預報、地球資源勘探、環境監測的重要信息來源。在太空進行衛星通信和導航定位是太空資源開發利用的一個主要領域。現在通信衛星已廣泛用於國際通信、區域通信、軍用通信、移動通信、電視直播、中繼通信等領域。導航衛星在全世界范圍內提供了全天候、全天時衛星導航定位信息,它不受氣候條件和航行距離的限制,具有高精度、能覆蓋全球和用戶設備簡便的優點,可以使鐵路、公路、海洋、航空的運輸更加高效安全。 太空微重力、高真空環境為空間新產品開發開辟了新的途徑。太空微重力的開發利用,將推動流體力學、材料科學和生物技術的發展,在材料、制葯、農業、電子等領域顯示巨大的發展潛力。 在太空可充分利用清潔、低廉、無污染的太陽能資源。美國、俄羅斯等國發射月球探測器和行星際飛船,已經探測到月球、小行星、火星上擁有豐富的物質資源。月球表面不僅儲存有豐富而清潔、安全的核聚變燃料氦-3,而且還富含硅、鋁、鈣、鈉、鐵等元素礦物資源;在一些小行星上發現了豐富的鐵、鎳、銅等金屬和寶貴的稀土元素,特別是在月球和火星上,探測到存在大量水冰,儲量有上億噸,這些都為進一步開發月球和火星創造了條件。
③ 我國土地資源空間分布特點是什麼
各類土地資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產力水平低。我國地形錯綜復雜,地貌類型多,土地分布是山地多,平地少,海拔小於500米的土地面積只佔土地總面積的27.1%。特別是水資源充沛、熱量充足的優質耕地僅佔全國耕地面積的三分之一,而且90%以上分布在濕潤、半濕潤的東南部地區。在全部的耕地中,高產田只佔總耕地面積的20%,中產田佔40%,低產佔32%。
④ 創新方法空間資源指的是什麼意思
巨大的空間資源有待人類認識和開發,空間又稱太空或宇宙空間,指地球表面1 公里以外空氣稀薄的空間。空間資源是指在空間內的所有直接或間接可用物質、能量等。創新是指:以現有的知識和物質,在特定的環境中,改進或創造新的事物(包括但不限於各種方法、元素、路徑、環境等等),並能獲得一慎橋斗定有益效果的行為。 按照「創新」的定義,「創新不是科學或技術,而是價值……。創新不只是發生於組織之間的某種事,而是組織以外的一種變革寬磨。創新應以它對環境的影響來衡量。因此,一個工商企業中的創新始終必須以市場為中心,如果創新以產品為中心,很可能產生一些『技術上的奇跡』,而報酬卻另人失望。」(這相當於將技術發明專利束之高閣,實現不了市場價消侍值,這也就說不上是創新。所以,創新不是以科學中的發現或技術上的發明作為其標准,而是以實現市場價值為其判別標准。
⑤ 什麼是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勻
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勻就是說水資源在不同的空間分布的水資源量不均勻。
我國水資源在空間分布上總體來說,南方水多、人多、地少;北方地多、人多、水少。我國北方地區耕地面積佔全國的58%,水資源量僅佔全國水資源量19%;而南方地區耕地面積佔全國的42%,水資源量佔全國81%。北方水少地多。造成我國旱澇災害頻繁,北方地區極度缺水。
⑥ 空間資源分為哪幾類
空間資源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天然資源,如高真空、太陽能、月球、微小行星等;另一類是因航天器在軌道上運行而自然產生的資源,如航天器對於地球表面的高位置和高速度,航天器的微重力環境等。空間資源也可以分為信息類、能源類和物質類三類,這三類資源的開發都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利益。近40年來航天技術為開發利用空間資源所作的努力,只是在開發航天器高位置和高速度資源以獲取、傳輸和轉發信息方面取得了明顯成就,獲得了巨大的利益,例如通信衛星、遙感衛星的廣泛應用。開發這類信息資源,在現有技術條件下可以全部自動化,不需要人在軌參與,不受載人航天的制約。
進一步開發空間能源和物質資源,如利用航天器微重力環境制備高級材料和高級葯品;在空間獲取能源和建立電站等,由於獲取、加工、運輸和存儲的主要是物質或太陽能,因此採用的方法和過程,所需的裝備、設備和設施要比用於信息類的大和復雜得多。在現在和可預見的將來,還很難做到全部或大部分自動化。這就需要人在空間現場參與工作,以解決那些靠機器不能全解決、難以解決或代價過於昂貴的各種問題。如開發月球資源,就需要人進駐月球長時間地參與工作。
需要人在空間現場直接參與工作,必須為人創造一個可以在空間長期生活和工作的條件,這就需要發展載人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