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國的土地資源是怎樣的情況
隨著時間的發展,我國城鎮化、工業化加速發展,目前我國土地資源面臨的基本國情是「人多地少」,土地資源總量大,但是人均佔用土地少,人均佔用耕地就更少,土地資源變得更為緊缺,人地矛盾突出。
2.土地資源分布不平衡
由於水熱條件的不同和復雜的地形、地質組合,我國有多種多樣的土地類型,但是各種類型的土地資源分布不平衡。從東到西又可分為濕潤地區(占土地面積32.2%)、半濕潤地區(占土地面積17.8%)、半乾旱地區(占土地面積19.2%)、乾旱地區(占土地面積30.8%)。
我國90%以上的耕地和陸地水域分布在東南部;一半以上的林地集中在東北和西南山地;80%以上的草地分布在西北乾旱和半乾旱地區,土地資源生產力集中在耕地上。
3.土地資源質量不高
在現有耕地中,澇窪地佔4.0%,鹽鹼地佔6.7%,水土流失地佔6.7%,紅壤低產地佔12%,次生潛育性水稻土為6.7%,各類低產地合計5.4億畝。從草場資源看,年降水量在250mm以下的荒漠、半荒漠草場有9億畝,
分布在青藏高原的高寒草場約有20億畝,草質差、產草量低,約需60-70畝,甚至100畝草地才能養1隻羊,利用價值低。全國單位面積森林蓄積量每公頃只有79m3。
4.後備耕地不足
我國作為一個人多地少,耕地資源稀缺的發展大國,我國目前全國集中連片耕地後備資源僅1.10億畝(734.39萬公頃),耕地後備資源嚴重不足。上海、天津、海南、北京可供開墾的未利用土地接近枯竭。
B. 我國土地資源總量是多少
我國土地資源總量豐富但人均貧乏。根據國土資源部公布的數據,我國耕地、林地、牧草地總量2004年分別高達12244.43萬公頃、23504.7萬公頃和26270.68萬公頃,分列世界第4位、5位和2位,但人均分別約為當前世界平均水平的38%、31%和35%。以耕地為例,我國一直以不到世界10%耕地養活世界22%的人口。從1996年到2004年,全國耕地面積由19.51億畝減至18.37億畝,是世界上耕地資源消耗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而隨著人口不斷增加,我國人均耕地面積迅速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