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傳統人力資源管理是以什麼為中心
擴展閱讀
獨角獸變身是哪個工具 2025-02-06 08:51:23

傳統人力資源管理是以什麼為中心

發布時間: 2023-08-11 19:11:33

❶ 人力資源管理指的是什麼

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指組織為達到戰略目標,系統地對人力資源各種部署和活動進行計劃和管理的模式,是組織戰略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部分。
職能性人力資源管理也就是傳統人事管理:指為完成組織任務,對組織中涉及人與事的關系進行專門化管理,使人與事達到良好的匹配。

區別:
一、戰略人力資源管理以「人」為核心,視人為『資本』,強調一種動態的、心理的調節和開發,屬「服務中心」,管理出發點是「著眼於人」,達到人與事的系統優化、使企業取得最佳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之目的。傳統人事管理以「事」為中心,將人視為一種成本,把人當作一種「工具」。強調「事」的單一方面的靜態的控制和管理,屬「權力中心」,其管理的形式和目的是「控制人」。

二、戰略人力資源管理作為企業的核心部門,是企業經營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通過促進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來實現對經營戰略的貢獻;涵蓋組織建設、文化建設與系統建設各個方面,通過企業文化整合戰略、組織和系統,保證企業戰略的執行和實現、推動企業長期穩定地成長。傳統人事管理屬企業的輔助部門,對企業經營業績沒有直接貢獻,主要的工作是負責員工的考勤、檔案及合同管理等事務性工作。

三、戰略人力資源管理可以靈活地按照國家及地方人事規定、制度,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制訂符合企業需求的各種人力資源政策,從而建立起系統地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確保企業實現經營戰略目標。傳統人事管理則主要是制度的執行,即按照國家勞動人事政策和上級主管部門發布的勞動人事管理規定、制度對員工進行管理,人事部門基本上沒有制度的制定和調整權;最多隻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難以根據實際情況對管理政策和制度進行及時調整。

四、戰略人力資源管理要求人力資源管理鍵腔者以企業戰略的高度,主動分析和診斷人力資源現狀,為決策者准確、及時地提供各種有價值的人力資源相關數據,協助決策者制定具體的人力資源行動計劃,支持企業戰略目標執行和實現。傳統人事管理則只能站在部門的角度,考慮人事事務等相關工作的規范性,充其量只能傳達決策者所制定的戰略目標等信息。

五、具體職能方面:

人力資源規劃:戰略人力資源管理是在根據企業發展戰略及經營計劃、評估組織的人力資源現狀、掌握和分析大量人力資源相關信息和資料的基礎上,科學合理地制定人力資源規劃。傳統人事管理則只能按照老闆的指令來進行相關的人事工作,根本談不上考慮人力資源規劃方面的工作。

招聘與選衫友拔:戰略人力資源管理在面試評估時除關注應聘者與職位匹配外,更會特別關注應聘人的價值觀念是否符合企業的核心價值觀、應聘人的發展期望公司是否可以提供等因素,確保招聘的人選能長期為企業服務。傳統人事管理只能關心應聘者的條件是否職位相匹配,或者只起到用人部門負或亮槐責人與應聘者之間溝通、橋梁的作用而已。

培訓與開發:戰略人力資源管理會根據企業戰略發展需要,結合員工的個人發展計劃提供系統完善的人力資源培訓開發體系,確保為企業源源不斷輸送所需各種類型人才的同時,實現企業迅猛發展與員工職業生涯發展雙贏。傳統人事管理只負責新員工接受進入企業後的組織紀律、勞動安全、質量管理等方面的培訓,很少會組織員工其他方面的培訓;限於部門局限性等原因,不可能建立起全面的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體系。

績效管理:戰略人力資源管理會根據企業戰略需要、結合員工能力制定全面的績效管理體系,關注企業全面的績效管理,包括績效計劃、績效考核、績效評估、績效反饋與績效激勵等全過程;更加關注績效反饋與激勵,確保員工績效不斷提高的同時,從而實現企業績效的螺旋式上升。傳統人事管理只關注績效考核與懲罰,大多扮演企業警察的角色,只負責挑毛病、找漏洞,不可能形成科學的績效管理體系。

薪酬管理:戰略人力資源管理會根據國家政策、經濟環境、人才市場狀況、行業及其他企業薪酬狀況等因素,再結合本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薪酬管理戰略與體系,確保既能薪酬政策既能吸引優秀人才加盟,又能留住核心人才;更加註重人力資源投入成本與產出效益的核算與分析工作,從而不斷地完善企業的薪酬管理體系。傳統人事管理只能按照國家及地方政府的相關規定進行工資及社保管理,基本上沒有什麼制定和調整權;既使有也只能進行一行簡單的工資計算,且絕大部分工作是由財務部門負責,試想如此狀況又能會根據企業發展戰略制定科學的薪酬管理體系?

六、戰略人力資源管理體現企業全員參與人力資源管理的特色,因為人力資源工作要想切實有效,沒有各職能部門的執行、配合是不可能實現的。對決策層:所有的管理最終都會落實到人,只有管理好「人」的資源,才抓住了管理的精髓;對HR工作者:只有企業全員參與人力資源工作,才能真正體現自己的價值、才能上升到戰略夥伴;對直線經理:參與到企業人力資源工作,不僅能確保部門任務的順利完成,而且可以使部門員工及自己得到調動與晉升的機會與空間;對員工:更好的領會企業戰略,根據部門目標結合自己的發展計劃,科學、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工作與學習,實現自己的理想職業生涯規劃。傳統人事管理基本上是單兵作戰,似乎與其他職能部門的關系不大;關系比較緊密的部門是財務部門,因為工資的計算與發放、社保的繳納大多是由財務部門負責的。

七、戰略人力資源管理價值的體現是通過提升員工能力和組織績效來實現的,而提升員工能力與組織績效要結合企業戰略與人力資源戰略;因此需要重點思考如何提煉和塑造優秀的企業文化、制定個性化的員工職業生涯規劃等,特別關注對企業人力資源的深入開發。傳統人事管理價值的體現主要是在規范性及嚴格性,即是否將各項事務打理得井井有條、是否看得住和控制住企業員工等;絕大部分工作還只停留在事物的表層。

八、戰略人力資源管理強調其在企業整體經營中的重要地位,側重變革管理和人本管理,屬預警式管理模式,即採取前瞻態度,防患於未然。試想如果不藉助現代化的手段怎能及時地了解到分散在全國各地甚至海內外的各種人力資源相關數據等信息?又如何能做到人力資源工作具有前瞻性?更何談防患於未然?因此藉助先進、科學的現代化管理工具搭建系統地全面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定為成為趨勢和必然。傳統人事管理側重於規范管理和事務管理,屬事後管理。幾乎所有工作都手工完成,即便採用現代化的管理工具也只能是採用僅供人事部門單獨使用的簡單人事管理系統,不可能搭建起系統的、全面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戰略人力資源管理並不是泛泛而談,它有清晰的傳導路徑:企業的整體戰略—→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確立相應的人力資源戰略—→制定合適的人力資源政策—→員工需求得到滿足—→員工滿意度提高—→生產率/服務提高—→客戶滿意和忠誠—→企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