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古代礦產資源怎麼看
擴展閱讀

古代礦產資源怎麼看

發布時間: 2023-08-12 02:51:21

『壹』 什麼是礦產資源它分為哪幾類

礦產資源是重要的自然資源,是社會生產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現代社會人們的生產和生活都離不開礦產資源。礦產資源屬於非可再生資源,其儲量是有限的。目前世界已知的礦產有1600多種,其中80多種應用較廣泛。
按其特點和用途,通常分為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產和能源礦產三大類。
它是發展採掘工業的物質基礎。礦產資源的品種、分布、儲量決定著采礦工業可能發展的部門、地區及規模;其質量、開采條件及地理位置直接影響礦產資源的利用價值,采礦工業的建設投資、勞動生產率、生產成本及工藝路線等,並對以礦產資源為原料的初加工工業(如鋼鐵、有色金屬、基本化工和建材等)以至整個重工業的發展和布局有重要影響。礦產資源的地域組合特點影響地區經濟的發展方向與工業結構特點。礦產資源的利用與工業價值同生產力發展水平和技術經濟條件有緊密聯系,隨地質勘探、采礦和加工技術的進步,對礦產資源利用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擴大。
根據《礦產資源法實施細則》第2條規定,所謂礦產資源是指由地質作用形成的,具有利用價值的,呈固態、液態、氣態的自然資源。
目前我國已發現礦種171個。可分為能源礦產(如煤、石油、地熱)、金屬礦產(如鐵、錳、銅)、非金屬礦產(如金剛石、石灰岩、粘土)和水氣礦產(如地下水、礦泉水、二氧化碳氣)四大類。

『貳』 銀的礦產資源特徵

(一)銀礦床的特徵

不同的大地構造環境形成不同的礦石建造,有不同類型銀礦床的產出;具有層控性特徵;很多重要的銀礦床成因上與火山岩關系密切;銀礦床在不同時代均有產出,但多分布於古生代和中—新生代;成礦物質來源具有深源性、多源性特點(朱裕生等,1997)。以銀為主的獨立的銀礦床少,銀和其他金屬(Au、Cu、Pb、Zn等)伴生的礦床和含銀的礦床多。銀礦床成因多樣,構造控制明顯,礦體形態復雜,礦石類型多樣。

(二)銀礦床的分類

目前,銀礦床尚無統一的分類,方法一般以成礦環境、容礦岩系、礦石類型、金屬組合等。國內外許多學者對銀礦的分類進行了探討(Jensen和Betman,1979;Graybeal等,1986;地礦部,1982;蔣志,孫書山,1984;丁華等,1987;楊舜金,1989;吳美德等,1991),現以地礦部、F.T.Graybeal等(1986)和吳美德等(1991)的分類為例說明:

1.地礦部

地礦部在1982年舉行的銀礦會議上,對銀礦的分類進行了劃分,首先劃分為獨立銀礦床和伴生銀礦床兩類,再進一步分類:

(1)獨立銀礦床

分為產在海相火山岩系中的銀礦床;產在陸相火山岩、次火山岩中的礦床;產在前寒武系變質岩破碎蝕變帶中的礦床;產在碳酸鹽岩中的熱液礦床,產在碳酸鹽岩、碎屑岩泥岩中的熱液礦床;產於陸相砂岩中的礦床,產於其他岩石中脈狀礦床。

(2)伴生銀礦床

斑岩型銅礦床;岩漿熔離型銅鎳礦床;熱液型黃鐵礦礦床;塊狀硫化物型銅礦床;銅鈷共生礦床;層控鉛鋅礦床。

2.F.T.Graybeal等

F.T.Graybeal等(1986)以礦石類型和成因為分類依據,將銀礦床分為:

(1)脈狀銀礦床

包括第三紀火山-侵入岩中的銀礦和火山岩中的銀-多金屬礦脈、前寒武紀貝爾特超群中的銀礦、Ag-Co-Ni礦脈、古生代—中生代的Ag-賤金屬礦脈等。

(2)塊狀銀礦床

包括碳酸鹽岩交代型銀礦床、火山岩容礦的塊狀硫化物銀礦床、沉積岩容礦的塊狀硫化物礦床。

(3)浸染狀銀礦床

包括侵入-火山環境和沉積-成岩環境的浸染狀銀礦床。

3.吳美德等(1991)

吳美德等以成礦環境、容礦岩系、金屬組合和典型礦床模型為依據進行分類,將銀礦床分為7類:

(1)陸相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容礦的銀礦床。

(2)海相鈣鹼性—鹼性火山岩、火山—沉積岩容礦的銀礦床。

(3)碳酸鹽岩、夕卡岩容礦的Ag-Pb-Zn交代型銀礦床。

(4)變質岩、碎屑岩容礦Ag-Pb-Zn銀礦床。

(5)前寒武紀火山岩、沉積岩、輝綠岩中的Ag-Co-Ni-Bi-As礦床。

(6)含銅砂頁岩中的層狀銀礦床。

(7)伴生銀礦床。

(三)銀礦床的時空分布

1.銀礦床的主要成礦期

銀是分布最廣的元素之一,多賦存於不同成因、不同時代的礦床中。世界上銀礦主要形成時代為中—新生代、古生代、前寒武紀,其中中—新生代是銀礦床最主要的成礦期。

在我國,統計表明,太古代和元古代中銀的儲量13%,主要為熱液型Ag-Au礦床、熱液型Ag-Pb-Zn礦床和夕卡岩型;古生代中銀的儲量佔54%,主要為碳酸鹽交代型Ag-Pb-Zn礦床和與海相火山岩有關的礦床;中—新生代儲量佔33%,銀礦床的形成主要與中酸性火山岩有關(吳美德等,1991)。

2.銀礦床的礦化集中區

(1)環太平洋帶

與火山—深成作用有關,包括黑礦型Ag-多金屬礦床,脈狀Ag-Au礦床,Ag-Au-多金屬硫化物礦床。在西側,銀多與金和多金屬共生和伴生;在東側,沿科迪勒拉造山帶分布銀為主礦種的超大型銀礦床。

(2)地中海帶

大多數銀礦床與第三紀火山岩密切相關,屬Ag-Pb-Zn礦床,部分與深成岩有關,屬Ag-Au礦床。在海西期為與黃鐵礦型有關的銀礦床。

(3)蒙古-鄂霍次克帶

分布於中生代和古生代,為成分復雜的Ag多金屬礦床,或Ag-Pb-Zn礦床等。

(4)現代大洋裂谷帶

與洋中脊噴流成礦作用有關。

『叄』 古人是怎麼找礦的

相信樓主一定聽說過盜墓筆記吧,裡面有一個詞叫尋龍,這個尋龍可不是盜墓的專用詞,尋龍在風水裡是指尋找山的主脈。我們國家古代的風水玄學可是相當的發達的,在那個時候沒有現在的高科技,所謂的風水玄學也不全都是忽悠人的,這裡面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我們祖先智慧的結晶。

甚至在唐宋時期就已經採用房柱法,用木柱支撐礦坑。由此可以看出,古人在探礦、采礦、加工方面已經有著自己獨到而且使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