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陝西省西安礦產儲量
陝西省西安礦產儲量112種礦產。根據查詢相關資料信雀攜息,全面反映出陝西省礦產資源截至1986年底已發現有112種鄭謹礦產喊歲基,探明有一定儲量的礦種有66種,產地510處,具大、中型規模以上的工業礦床110個。陝西省西安礦產儲量112種礦產。
『貳』 陝西煤炭的煤炭資源
陝西煤礦主要分布於陝北地區,該地區位於陝西省的北部,包括榆林和延安兩市,總土地面積8.03萬km2,占陝西省總面積的40%。東與山西省以黃河為界,北面與內蒙古、寧夏相鄰,南以北山與關中平原相接。海拔高度在800~1 800m之間,是西北黃土高原的主要組成部分。陝北地區已探明的資源儲量中礦產有92種,其中能源礦產5種,金屬礦產27種,非金屬礦產57種,水氣礦產3種。這些礦產資源的主要特點是:資源分布廣泛,但相對集中;礦產種類較齊全,但結構不盡理想;資源豐富,但總體勘查程度低,可經濟開採的儲量少,難以開發利用的資源量多;能源礦產具突出優勢,但一些支柱性礦產短缺;除能源礦產外,金屬、非金屬礦產特大型、大型礦少,中小型礦多,富礦少,中低品位礦多,單一礦少,共伴生礦多;礦產資源分布區域特色明顯,陝北和渭北以優質煤、石油、天然氣、水泥灰岩、黏土類及鹽類礦產為主。以神府、東勝礦區為主。
1984年發現的神府煤田位於陝西榆林,面積約2.6萬km2,煤礦儲量達1 349.4億t,其與內蒙古東勝煤田連為一體,是我國規模較大的優質造氣動力煤田。東勝煤田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伊克昭盟境內,面積12 860km2,探明儲量2 236億t,佔全國已探明儲量的1/4,屬世界八大煤田之一,是我國已探明儲量最大的整裝煤田。神府—東勝煤田的煤為世界少見的優質動力煤,尤以煤田南部為最佳。在現有的億噸煤炭基地規劃中,神東煤田地區佔到8個礦區,分別有神東礦區、神府新民礦區、榆神礦區、榆橫礦區、渭北礦區、彬長礦區、寧東礦區、平朔礦區。 陝西省位於我國西北之東部,面積20.56萬平方公里.基中含煤面積4.77萬平方公里,佔全省的23%,是國內煤炭資源較豐富的省份。陝西煤炭資源十分豐富,分布地區較廣,約佔全省總面積的四分之,97個縣(市)中,67個縣(市)有煤炭資源,其中47個縣(市)具備一定規模的煤炭生產能力。現探明加預測儲量3107億噸,截至98年底保有儲量達1600多億噸,居全國第三。秦嶺以北有渭北石炭二疊紀煤田、黃隴侏羅紀煤田、陝北侏羅紀煤田、陝北三疊紀煤田和陝北石炭二疊紀煤田;秦嶺以南有陝南煤田。
全省煤炭開采歷史悠久,煤種齊全。建成生產的有銅川、蒲白、澄合、韓城、焦坪、黃陵、神府等七大礦區,以及各地(市)、縣的地方國有煤礦和鄉鎮煤礦,年產量達5000萬噸。煤種以低變質的長焰、不粘、弱粘和氣煤為主,肥煤、焦煤、瘦煤、貧瘦煤和貧煤次之。有不同等級冶煉精煤,有大、中、小塊品種齊全的化工用煤,有低灰、低硫、高發熱量的優質動力用煤,可以滿足各待業對煤炭的需求。
(一) 渭北石炭二疊紀煤田
渭北石炭二疊紀煤田自東向西分布於韓城、合陽、澄城、白水、蒲城、銅川、耀縣等縣市,有「渭北黑腰帶」之稱。分布著銅川、蒲白、澄合、韓城四大礦務局,是我省主要煤炭生產基地。煤種有瘦煤、貧瘦煤、貧煤、焦煤。煤質特徵是:中灰、中低硫、低磷、高發熱量。其利用方向如下:
(1)火力發電用煤;
(2)冶金用煤;
(3)工業鍋爐、建材工業及民用煤;
(4)供出口的各種煤炭品種。
(二) 黃隴侏羅紀煤田
黃隴侏羅紀煤田東起富縣葫蘆河,經黃陵、宜君、耀縣、旬邑、淳化、彬縣、鳳翔、隴縣、千陽等縣,分布著黃陵、焦坪、旬耀、彬長四大礦區,是我省優質動力用煤的主要生產基地。焦坪礦區形成了以銅川礦務局焦坪礦、玉華礦、下石節礦、陳家山礦和崔家溝礦五大國有重點礦井為主,鄉鎮煤礦為輔的開發格局,年生產能力達600萬噸;黃陵礦區是國家「八五」期間重點建設項目,形成了黃陵礦業公司、蒼村煤礦、車村煤礦和紅石岩煤礦為龍頭,地方國有煤礦和鄉鎮煤礦齊發展的局面,年生產能力達800萬噸。該煤田煤種是長焰煤、不粘煤、弱粘煤、氣煤。其主要特點是:低灰、特低硫、低磷、高發熱量、高揮發分、富油、有一定粘結性。廣泛用於:(1)動力用煤;(2)氣化用煤;(3)煉焦配煤,搗固焦用煤。
(三) 陝北侏羅紀煤田
陝北侏羅紀煤田位於府谷、神木、榆林、橫山、靖邊、定邊一帶,分布著榆神、榆橫、神府三大礦區,是世界八大煤田之一。該煤田是國家煤炭戰略西移和陝西煤炭戰略北移的重點,規劃發展為億噸特大礦區,現已形成了年產1500萬噸的生產能力。煤種為長焰煤、不粘煤,具有特低灰、特低硫、特低磷、高發熱量、高揮發份、高化學活性,即「三低三高」的特點,有「天然潔凈煤」的稱號,已被全國多城市指定為城市環保專用煤。可廣泛用於:(1)動力用煤;(2)氣化用煤;(3)活性炭用煤;(4)低溫干餾生產半焦;(5)高爐噴吹等。
四) 陝北三疊紀煤田
陝北的三疊紀煤田位於延安、子長、子洲、安塞、橫山等十餘縣市,煤種屬氣煤,是我省主要配焦煤分布區。該煤田煤質特點是:低中灰、特低硫、高揮發分、中高發熱量、中等粘結性的富油氣煤。工業利用方向是:(1)煉焦配煤;(2)低溫干餾用煤;(3)各種動力用煤。
(五) 陝北石炭二疊紀煤田
陝北石炭二疊紀煤田位於府谷、佳縣、吳堡一帶,是山西河東煤田西延的分布區,煤種從長焰煤、氣煤、肥煤、焦煤至貧煤。煤質特徵是:低中灰、低磷、高發熱量。不僅儲量豐富,煤質好,又是我省最缺的煉焦用煤。主要是地方和鄉鎮煤礦開采,尚未形成規模加工能力。利用方向是:(1)動力用煤;(2)冶煉用煤。
(六) 陝南煤田
陝南煤田位於秦嶺以南。主要以地方國有和鄉鎮煤礦開采為主,鎮巴煤礦為該區最大的地方國有煤礦。煤種以貧煤為主,其次為瘦煤,屬中灰分、低硫、中高發熱量的動力用煤,可廣泛用於電力、建材等行業。 賦存石煤的下古生界廣泛出露於安康等地.石炭第至侏羅系廣布於渭北,陝北
岩性,岩相,厚度較穩定,含煤性好,蘊藏著全省99%的煤炭儲量;陝南分布零散,岩性,岩相,厚度變化大,含煤性差,加之後期構造破壞,形成的煤產地儲量小.現將主要含煤地層分述如下:
(一) 上石炭統太原組:分布於渭北和陝北,系陝西省主要含煤地層之一,岩性以砂岩,泥岩為主,一般夾一至三層淺海相灰岩,含煤八.九層.主采層,渭北為5、10或11號煤,單層厚一般2-5米;陝北為10號煤,一般厚4-10米。
(二) 下二疊統山西組:整合於太原組之上,分布於渭北和陝北,岩性以砂岩、泥岩為主,含煤三層,主采層3號,在韓城、吳堡較發育,最厚可達10米。
(三)下二疊統下石盒子組:呈東西向條帶狀分布於商洛二疊紀煤產地,岩性以砂岩、礫岩為主,東薄西厚,含煤一至七層,東部2號煤可采,西部1號煤可采,煤層結構復雜,厚度變化大。
(四)上三疊統瓦窯堡組:系陝北三疊紀煤田之含煤地層,岩性以砂岩為主,夾泥岩、油頁岩和煤層,子長附近較發育,最厚368米,向南、北均變薄,含煤層多而薄,一般六層,3、5號煤可采,並在子長附近略厚,5號煤厚2米左右,3號煤厚0.75米左右。另外,在洛南雲架山一帶上三疊統也構成一定規模的含煤區域。
(五)上三疊統須家河組和下侏羅統白田壩組:系鎮巴三疊侏羅紀煤田之含煤地層,岩性以砂岩、礫岩為主,須家河組含結構復雜的煤層七組,第二組在水磨溝一帶有千層餅之稱,煤厚0~7.45米,為水磨溝井田的主采層;白田壩組含局部可採的薄煤一層。
(六)中侏羅紀統延安組:在北部地區,組成黃隴和陝北侏羅紀煤田,岩性以砂岩、礫岩為主,在黃隴煤田,含可採煤層一至三層,單層最厚43米,一般厚2~10米,在陝北煤田,含可採煤一至九層,東北厚西南薄,單層厚可達12米。南部,中下統勉縣偃河、鳳縣戶家窯等地,岩性為砂岩、礫岩和泥岩,含可採煤層一至六層,單層厚一般小於2米,結構復雜。
煤質:本省低變質類的長焰煤、不粘結煤和弱粘結煤,在探明儲量中佔65%,氣煤、瘦煤、貧煤次之,肥煤、焦煤和無煙煤甚少。全省煤質特徵大致如下:
(1)深成變質是境內煤變質的主要類型,隨地質時代由新至老,煤變質程度由低變高。
(2)煤中灰份和硫份含量,與成煤環境有較明顯關系。渭北、陝北各煤田成煤環境較穩定,陝南相對不穩定;二疊紀之前多屬海陸交互相含煤建造,二疊紀及其後為陸相含煤建造。所以渭北、陝北以中-低灰分煤為主,陝南以高灰分煤為主;石炭紀煤層多為中-高硫,而且有機硫含量較高,二疊紀、三疊紀和侏羅紀多為低-中硫煤。
(3)各煤田煤種為:紅花鋪、二峪河石炭紀煤產地為高灰無煙煤;渭北、陝北石炭二疊紀煤田以中灰、高硫瘦煤、貧煤為主,其中二疊紀為低硫煤,府谷以氣煤為主,吳堡為焦煤和瘦煤,陝北三疊紀煤田為中灰、低硫氣煤;鎮巴三疊侏羅紀煤田以高灰、低-中硫瘦煤、貧煤為主;黃隴和陝北侏羅紀煤田以中-低灰、低硫長焰煤、不粘煤和弱粘結煤為主,黃陵礦區為氣煤和弱粘結煤;偃河侏羅紀煤產地為高灰、低硫肥煤;戶家窯侏羅紀煤產地為中-高灰、低硫長焰煤;商洛二疊紀煤產地為高灰、高硫焦煤和瘦煤。
『叄』 請問,陝西地區主要有什麼礦產
陝西省已查明有資源儲量的礦產92種,其中能源礦產5種,金屬礦產27種,非金屬礦產57種,水氣礦產3種。該省礦產資源的主要特點是:資源分布廣泛,金屬、非金屬礦產特大型、大型礦少,中小型礦多,富礦少,中低品位礦多,單一礦少,共伴生礦多。
陝西省礦產資源分布區域特色明顯。陝北和渭北以優質煤、石油、天然氣、水泥灰岩、粘土類及鹽類礦產為主;關中以金、鉬、建材礦產和地下熱水、礦泉水為主;陝南秦嶺巴山地區以黑色金屬、有色金屬、貴金屬及各類非金屬礦產為主。陝西省已查明礦產資源儲量潛在總價值42萬億元,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居全國之首。
陝西省保有資源儲量居全國前列的重要礦產有:鹽礦、煤、石油、天然氣、鉬、汞、金、石灰岩、玻璃石英岩,高嶺土、石棉等,不僅資源儲量可觀,且品級、質量較好,在國內、省內市場具有明顯的優勢。但有些關繫到國計民生的重要礦產,如鐵、銅、錳、鋁、錫、鎢、鉑族金屬,螢石、鉀鹽、磷、金剛石等。或貧礦多、或探明儲量少無可供規劃礦區,或開發利用條件差,少數礦種仍未探明儲量。
『肆』 陝西礦產資源排全國第幾位
已查明礦產資源儲量潛在總價值42萬億元,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居全國之首
陝西成礦地質條件優越,礦產資源豐富,礦產種類較齊全,是我國的資源大省之一,許多礦種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
陝西省已查明有資源儲量的礦產92種,其中能源礦產5種,金屬礦產27種,非金屬礦產57種,水氣礦產3種。我省礦產資源的主要特點是:資源分布廣泛,但相對集中,礦產種類較齊全,但結構不盡理想;資源豐富,但總體勘查程度低,可經濟開採的儲量少,難以開發利用的資源量多;能源礦產具突出優勢,但一些支柱性礦產短缺;除能源礦產外,金屬、非金屬礦產特大型、大型礦少,中小型礦多,富礦少,中低品位礦多,單一礦少,共伴生礦多。
陝西省礦產資源分布區域特色明顯。陝北和渭北以優質煤、石油、天然氣、水泥灰岩、粘土類及鹽類礦產為主;關中以金、鉬、建材礦產和地下熱水、礦泉水為主;陝南秦嶺巴山地區以黑色金屬、有色金屬、貴金屬及各類非金屬礦產為主。我省已查明礦產資源儲量潛在總價值42萬億元,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居全國之首。
陝西省保有資源儲量居全國前列的重要礦產有:鹽礦、煤、石油、天然氣、鉬、汞、金、石灰岩、玻璃石英岩,高嶺土、石棉等,不僅資源儲量可觀,且品級、質量較好,在國內、省內市場具有明顯的優勢。但有些關繫到國計民生的重要礦產,如鐵、銅、錳、鋁、錫、鎢、鉑族金屬、螢石、鉀鹽、磷、金剛石等,或貧礦多、或探明儲量少無可供規劃礦區,或開發利用條件差,少數礦種至今仍未探明儲量。
『伍』 陝西哪個地市礦產資源最豐富
據《陝西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08-2015)》數據顯示:陝西省目前已發現各類礦產138種,查明有礦產資源儲量93種,其保有潛在價值42.56萬億元,位居全國第一。礦產資源分布相對比較集中,能源礦產主要分布在陝北和渭北地區,榆林的煤炭資源量為1424.68億噸,佔全省的85.82%;金礦資源主要分布在渭南市潼關小秦嶺地區、商洛市鎮安、洛南縣,以及漢中市略陽西縣和寶雞市太白縣一帶;鉛鋅礦資源主要分布在寶雞市鳳縣;鐵礦資源主要分布在漢中市略陽和商洛市柞水一帶;錳礦資源主要分布在漢中市漢台區、寧強、鎮巴一帶;鹽礦資源主要分布在榆林市無定河沿岸周邊縣區;地熱資源主要分布在關中地區,在西安和咸陽較為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