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煤炭資源/儲量的含義
簡單用白話給你解釋一下,如果要書面的名詞解釋你可以找一本規范看一下就知道了。
簡單地說,儲量是資源量的一部分,來源於資源量,沒有資源量就沒有儲量。
資源量就是不考慮除地質以外的其它因素計算得到的地下礦產的量。雖然有這些量,但是未必可以全部開采,要考慮很多外在的因素,例如技術是否達到要求,能否開采,礦石有了,能選出來嗎?還有也許在礦區周圍有高壓電線或者水庫,那即使地下有礦,可能也開采不了,這樣就只能稱地下的礦產為資源量而非儲量。
儲量呢?在我國劃分儲量是從三個角度來考慮的,分別為經濟、可行性、地質。從上述三個角度對資源量進行劃分,分出等級不同的量,等級相當的量也就是可靠程度高能夠開采利用的那部分資源量即為儲量了。
如還有需要,請隨時發消息給我。
2. 地質資源和地質儲量一樣嗎
地質資源和地質儲量不一樣:
地質資源——是地質內可供人類利用的一切物質。
地質儲量geological reserves——1959年全國礦產儲量委員會根據地質和礦產的研究程度及相應的用途所劃分的一類儲量。是指根據區域地質調查、礦床分布規律,或根據區域構造單元,結合已知礦產的成礦地質條件所預測的儲量。
這類儲量的研究程度和可靠程度很低,未經必要的工程驗證,一般只能作為進一步安排及規劃地質普查工作的依據。
在礦山設計及生產部門,為區別於生產礦山的三級礦量(又稱生產礦量),一般都將礦山建設和生產以前,由地質勘探部門探明的各級礦產儲量,統稱地質儲量。對於在礦山建設及生產過程中發現的新礦體的儲量,有時也稱地質儲量。歐美各國的儲量分級中,有時也將可能儲量稱作地質儲量。前蘇聯的地質勘探工作中,有時把C2級儲量也稱地質儲量,但有時又把根據地質勘探工作查明的礦床的總儲量稱地質儲量。
3. 基礎儲量,儲量,資源量,資源儲量是什麼意思,其中四者之間有什麼關聯
資源總量:可開發的資源總量,包括二級邊界品位;
保有儲量:可開發的工業品位的總量;
基礎儲量:可開發的工業品位和一級邊界品位;
資源量:包括礦區外圍附近的邊界品位。
通俗得說:基礎儲量表示地質勘探程度較高,可供企業近期或中期開採的資源量;
保有儲量是基礎儲量中可以立即經濟開采利用的;
而資源量則是地質工作程度較低,主要是預測和推斷的資源量;資源總量=資源量+基礎儲量。
4. 煤炭資源量與儲量概念是什麼
一般而言,如果我們認為那片地質區域是適合產出某種礦產的(地質普查的結果),也有了一些外圍的支持證據(礦體基礎地質結構、具體礦石種類和形成機制,有沒有經濟價值),我們可以通過與已知的礦體比較,大體匡算出一個礦產數值,這就是「資源量」,也叫遠景儲量。我國的煤炭遠景儲量在2萬億噸朝上,俄羅斯最高估算略遜於我國,美國的最高估算2.2萬億。資源量是地質詳查的產物,其作用主要用於指明哪兒有礦,哪兒有大礦,以及「放衛星」。
既然知道哪兒有礦,哪兒有大礦,就有了重點照顧對象,可以開展初步的地質勘探了。其實從方法上,它與詳查差別不大,最大差異在於在區域內實施這些調查方式的密度變得大很多,如果說普查時做X光透視,詳查是拍X光片,那麼初步勘探就是做CT。地質勘探的目的是非常明確的,就是為了進一步實施具體開采服務,所以它會按照按照礦石品位下限(或雜岩含量上限)或其它一些特定的指標,匡算出可用於開採的礦體規模,這個數值叫做「基礎儲量」。基礎儲量所涉及的礦體已經被完整探明及控制,在我國,它被視作礦產開發的基礎條件,我國的煤炭基礎儲量十年前大約在3300多億噸,目前估計還要大於這個數字。
地質勘探和開采作業在時間上並不是完全分割的前後關系,而是互相嵌套的前後關系,初步勘探只是對其中最經驗上最熟悉最有把握的礦體進行勘探和詳細匡算,特別對於巨型礦藏它不會一下子就涉及整體而是在局部完成後就會進行下一步的試開采、開采,這就是為什麼基礎儲量哪怕在資源點沒有增加的情況下依然會隨著開采反而逐步提高的原因。
一旦進入試開采,人們通過符合經濟要求的方式得到礦石產品並獲得了開采工作面,我們就能進一步修正開採的技術和管理進入正式開采(另一邊的勘探工作並不一定最終停止),這是我們才能獲得礦石的採收數據,基於開采面的控制范圍(開采面往往位於開發最經濟的區域),扣除在開采和選礦過程中的礦石損失、以及開采時的自用量,獲得「(經濟)可采儲量」。如果再扣除掉歷史已采出,就是「剩餘(經濟)可采儲量」。通過提升開采水平,降低損失量,採用更先進的開采技術,甚至由於礦石價格的上升(從而降低開采邊際品味),開采儲量在基礎儲量的框架內也會有所抬升(當然這是基於剩餘量的),甚至可能導致基礎資源的擴增。我國的現有煤炭剩餘可采儲量確實在1500億噸樣子。
在不同礦產資源分級制度下,最高一個等級的意義都是相同的,我國的可采儲量可以等同於西方定義下的A級儲量,或簡稱「儲量」,產生歧義是因為中英文詞語沒有完全對等存在的原因,這里的「儲量」對應的是英語reserve。但我國的基礎儲量相當於reserve+controled即A+B,B級儲量在西方具體稱作「(邊際)控制儲量」;而C級儲量叫resource即西方尺度下的「資源量」,我國的資源量即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