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 公共儲蓄。
公共儲蓄:政府稅收除去其支出後剩餘部分。
國民儲蓄包括政府儲蓄、企業儲蓄和居民儲蓄三個組成部分,其中,在國外的統計文獻中,一般把企業儲蓄和居民儲蓄之和稱作私人儲蓄。因此,你所說的公共儲蓄就是指的政府儲蓄。
國民儲蓄通常劃分為公共儲蓄和私有儲蓄,公共儲蓄由政府儲蓄和國有企業儲蓄組成,私有儲蓄則劃分為私有企業儲蓄和家庭儲蓄(私人儲蓄)。儲蓄率為儲蓄額與GNP的比率,投資率為投資與GNP的比率。
拓展資料:
1.北美、大洋洲自70年代末以來,美國家庭儲蓄和公共儲蓄均大幅下降。如果沒有外資流入,會影響美國資本積累和經濟增長。盡管美國是世界利用外國投資最多的國家,但外資僅是國內投資的一種補充。美國國內儲蓄額與國內投資額增減呈明顯對應關系,公共儲蓄與私有儲蓄增減呈反向對應關系,反映出公共儲蓄與投資缺口在很大程度上靠國內私有儲蓄補充,美國投資主要依靠國內儲蓄來滿足。1981-1992年間,美國私有儲蓄率出現明顯下降,其中私有企業儲蓄緩慢升高,個人儲蓄大幅度下降,造成整個私有儲蓄率下降,在此期間私有投資率下降幅度更大,1992年後私有儲蓄率下降減緩。美國儲蓄與投資缺口在很大程度上與公共儲蓄與投資相關聯。1973-1997年,美公共儲蓄年均增長率為一0.
2.儲蓄是指每個人或家庭,把節約的錢存到銀行的經濟活動。城鄉居民將暫時不用或結余的貨幣收入存入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的一種存款活動。又稱儲蓄存款。儲蓄存款是信用機構的一項重要資金來源。
3.私人儲蓄即個人儲蓄,是指個人將屬於其所有的人民幣或外幣存入商業銀行,商業銀行開局存摺或存單作為憑證,個人憑存摺或者存單支取本金和利息,商業銀行依照規定還本付息的活動。儲蓄是存款的一種,定活兩便儲蓄存款是指存款時不確定存期,一次存入本金可隨時支取的個人業務。
『貳』 什麼是行政單位的政府儲備物資和公共基礎設施
一,政府儲備物資准則所稱的政府儲備物資,是指政府會計主體為滿足實施國家安全與發展戰略、進行抗災救災、應對公共突發事件等特定公共需求而控制的,同時具有下列特徵的有形資產:
1,在應對可能發生的特定事件或情形時動用;
2,其購入、存儲保管、更新(輪換)、動用等由政府及相關部門發布的專門管理制度規范。政府儲備物資主要包括戰略及能源物資、搶險抗災救災物資、農產品、醫葯物資和其他重要商品物資,通常情況下由政府會計主體委託承儲單位存儲。
企業以及納入企業財務管理體系的事業單位接受政府委託收儲並按企業會計准則核算的儲備物資,不適用本准則。
二,公共基礎設施准則所稱的公共基礎設施,是指政府會計主體為滿足社會公共需求而控制的,同時具有以下特徵的有形資產:
(1)是一個有形資產系統或網路的組成部分;
(2)具有特定用途;
(3)一般不可移動。公共基礎設施主要包括市政基礎設施(如城市道路、橋梁、隧道、公交場站、路燈、廣場、公園綠地、室外公共健身器材,以及環衛、排水、供水、供電、供氣、供熱、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系統等)、交通基礎設施(如公路、航道、港口等)、水利基礎設施(大壩、堤防、水閘、泵站、渠道等)和其他公共基礎設施。
獨立於公共基礎設施、不構成公共基礎設施使用不可缺少組成部分的管理維護用房屋建築物、設備、車輛等,適用《政府會計准則第3號——固定資產》。
屬於文物文化資產的公共基礎設施,適用其他相關政府會計准則。採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即PPP模式)形成的公共基礎設施的確認和初始計量,適用其他相關政府會計准則。
(2)公共資源類存款是指哪些擴展閱讀:
公共基礎設施和政府儲備物資是政府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政府公共基礎設施規模龐大,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基礎支撐條件。我國政府儲備物資包括戰略及能源物資、搶險抗災救災物資、農產品、醫葯物資和其他重要商品物資,對於保障國家安全、服務國計民生具有重要意義。
但是,由於相關法規制度尚不健全及其他歷史原因,通常情況下,行政事業單位僅在其賬簿中核算其佔有、使用的資產,由政府會計主體控制的、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的大量的公共基礎設施資產和政府儲備物資因此未入賬核算或未恰當核算,導致政府投資形成的巨額公共基礎設施資產和政府儲備物資在政府會計主體資產負債表中未得到全面反映。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將建立權責發生制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作為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新修訂的《預演算法》要求各級政府財政部門應當按年度編制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
在建立以權責發生制政府會計核算為基礎,以編制和報告政府資產負債表、收入費用表等報表為核心的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的過程中,研究制定政府公共基礎設施和政府儲備物資會計准則、規范這兩類重要政府資產的會計核算問題,具有深刻的政策背景和迫切的現實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