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原子彈為什麼屬於再生資源
擴展閱讀
個體戶注銷費用怎麼計算 2025-02-05 18:33:41
鑽石小鳥什麼時候打折 2025-02-05 18:33:30

原子彈為什麼屬於再生資源

發布時間: 2023-08-16 16:09:49

A. 請問地球上製造原子彈,氫彈的原料有多少

請問地球上製造原子彈,氫彈的原料有多少呢?


先給出答案吧,地球上能夠製造原子彈的原料是非常有限的,因為原子彈的原料是鈾礦石,而鈾礦石的儲量是很低的,可地球上能夠製造氫彈的原料幾乎可以多到無限量,因為,清淡所需的原料就在水裡面,大家都知道地球上71%包裹著的都是海洋,也就是水,所以說,清淡的原材料幾乎是無限的。下面我們就來一一解答吧。

也正因為如此,當前各國科學家們都在努力研發可控核聚變,因為一旦能夠做到可控核聚變,就等於找到了無窮無盡的能源,前面已經提到過氫彈就屬於核聚變,而氫彈的原料氚和氘是從海水當中提取的,而地球上,海水當中能夠提取出的氘元素大約有70億噸,由此可見,從理論上講,製造氫彈的原材料幾乎是無窮無盡的,最起碼夠人類使用幾十億年。

B. 開發利用可再生資源有什麼重要意義

可再生能源是重要的能源資源,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具有以下重要意義:
1、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社 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充足、安全、清潔的能源供應是經 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基本保障。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能源消費水平低, 能源需求增長壓力大,能源供應與經濟發展的矛盾十分突出。從根本 上解決我國的能源問題,不斷滿足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保護環境, 實現可持續發展,除大力提高能源效率外,加快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 是重要的戰略選擇,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基 本要求。
2、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保護環境、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措施。 目前,我國環境污染問題突出,生態系統脆弱,大量開采和使用化石 能源對環境影響很大,特別是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比例偏高,二 氧化碳排放增長較快,對氣候變化影響較大。可再生能源清潔環保, 開發利用過程不增加溫室氣體排放。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對優化能源結構、保護環境、減排溫室氣體、應對氣候變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措施。農 村是目前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最薄弱的地區,能源基礎設施落後,全 國還有約 1150 萬人沒有電力供應,許多農村生活能源仍主要依靠秸 稈、薪柴等生物質低效直接燃燒的傳統利用方式提供。農村地區可再 生能源資源豐富,加快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一方面可以利用當地資 源,因地制宜解決偏遠地區電力供應和農村居民生活用能問題,另一 方面可以將農村地區的生物質資源轉換為商品能源,使可再生能源成 為農村特色產業,有效延長農業產業鏈,提高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 入,改善農村環境,促進農村地區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4、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是開拓新的經濟增長領域、促進經濟轉 型、擴大就業的重要選擇。可再生能源資源分布廣泛,各地區都具有 一定的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條件。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主要是利用 當地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對促進地區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 可再生能源也是高新技術和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的可再生能源已成為 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可以有效拉動裝備製造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對 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擴大就業,推進經濟和社會 的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
當前,國際石油價格一再飆升,能源消費大國苦不堪言,因此發展可再生能源成為許多國家關切的問題。
到如今為止,可再生能源在全世界的研究熱潮方興未艾,其原因之一,是能源危機日益臨近,照2003年的煤炭開采速度,中國的煤炭還可以開采80多年,而中國,是世界上煤炭儲藏量最多的國家。海灣地區的石油,在不足四十年之內,也將枯竭。我們設想,如果這一天到來,我們人類會怎麼辦呢?
所以,無論那個國家,都在瞄準這一方向努力,希望獲得技術突破,從而在真正的危機來臨之前,擺脫被動的局面。獲得世界的主導權。這是一個國家的戰略的問題。有一個西方的政治元老說的好,「二十一世紀的能源科技,將會極大的改變世界的政治格局和地緣政治。」
可再生能源的意義遠不止此,它還將改變人們的觀念。可再生能源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慷慨的禮物,它能極大的擺脫資源的限制,從而減少資源爭奪的爭斗,給世界帶來和平。天鳳海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並且能從此擺脫人類發展工業帶來的環境困擾。它的意義,無論怎樣形容,都是毫不過分的。將會給人類帶來不僅是生活方式並且還有觀念上的新的革命。
再生能源目前取得突破性進展的是風力發電。我國起步較早,但現在落後了。可以看我的《我國風力發電落後的原因》。目前我國的風力發電機組單機容量不大,而國外正在開發的已經達到了7500千瓦,投入運行的德國的風力發電機組已經達到單機容量5000千瓦。落後了不只一代。這兩年我國一窩蜂的上風力發電機組,其主機都是從國外進口的,目前發電的成本還高於火電,要靠國家的財政補貼才能度日,就算這樣,完全收回成本,也需要十年時間。也就是說,十年之中,我們是給洋鬼子扛活。做洋奴。
除了風力發電,生物質能發電也方興未艾,主要是直接燃燒生物質,例如秸稈發電,目前國電集團有很多小熱電機組投產,效益不錯。它的發電方式和常規火電差不多,使用的是鏈條爐。沒有多少技術創新之處。另外的主要是沼氣發電,利用細菌發酵產生沼氣,燃燒後推動燃氣輪機,發電效率較高。但是造價不菲,光一個發酵容器就需要很大的投資。並且發酵效率就不是那麼高了,最好用半發酵的原料,比如用牛糞。國內有一些養殖場建有小型的發電廠,但是技術也主要是引進的,光菌種的使用專利,就是不小的費用。太能能發電,在我國近年也有較快的發展,單晶硅、多晶硅的發電效率有望在較短的時間內,把發電效率提高到百分之二十以上。但目前來說,盡管太陽能電池板價格下降比較快,它發電的成本竟然是火電的五倍多,投入商業運營還有漫長的路要走。
上面說的幾種發電方式,其最大的缺點是在電力系統中無法做主力機組,不能滿足電力的大量使用,並且穩定性差。比如風力發電,盡管我國的風力資源很豐富,但是由於風力發電的不穩定性,它的電量經過潮流計算,大約只能佔到總發電量的百分之十,如果機組過多,就會影響整個電網的穩定運行,因為風力是不可控的。而另外形式的發電機組,發電量又比較小,難以滿足需求。
另外,還有潮汐發電,世界上最大的潮汐電站裝機容量達到了20多萬千瓦,已經十分可觀了。以中國的海岸條件來說,能量密度不大。潮頭最高的是浙江、廣東沿海。最高的地區潮頭達到了8.5米左右。另外還有必須建攔海大壩,施工相當復雜、困難。壩體的維護、機器的防海水腐蝕都需要不菲的費用。費用不說,壩址的選擇多有困難。目前我國的海洋局作了海水的能源考察報告,認為我國目前可以開發的潮汐電站大約有一千萬千瓦。那麼這么一點電量,是遠遠不能滿足需求的。
我國的能源政策,以前寫入教科書的是:「大力開發水電,適當發展核電,控制發展火電。」主要是關停小的火電機組。熱電例外。我國的電網實際狀況是:火電發電量佔百分之八十,水電佔百分之二十。其餘是核電,還占不上個零頭。別的發電方式基本可以忽略不計。最近的政策我盡管不了解,但是大力發展核電肯定是提上了日程。因為我國的小水電開發的還不錯,能夠被利用開發的水電資源也不會很多了。火電日益向大機組、大容量發展。目前已經投產運行的最大的火電機組是100萬千瓦。
核電的問題大家盡管不太了解,我個人了解的也不是很深入,但是我想誰也不願意生活在一個原子彈旁邊。這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一種舉措。前蘇聯的切爾諾貝利電站的泄露事件依然讓世人心有餘悸。
既然那麼多發電方式都有問題,難道能源問題就沒有出路了嗎?答案是否定的,車到山前必有路。能源的短缺其實是相對的。一方面是燃料價格的不斷上揚,一方面隨著科學的進步,可再生能源的價格在不停的下降。當二者持平的時候,投資必然向後者傾斜。一個新時代就到來了。但是完全滿足電力的需要,除核電外,別的只能作為補充。而不能擔任主力機組。這是我們面臨的主要問題。也就是說,不發展核電,我們是不是另有出路,這是個問題。
目前顯現曙光的是海水的波浪能發電和海流發電。這是比較好的發電方式。不僅國家的研究機構,民間的研究機構和個人也都在一直不停的探索。這種探索甚至可以追溯到三十年前,一位福建的農民用波浪發電船發出了7千瓦功率的電。它的大規模實驗還是較近的事。英國投入了大量的資金搞這方面的研究,這個國家地域狹小,資源貧乏,但是四面環海,海洋能十分豐富。另外研究波浪能走在前面的是日本鬼子。
全世界波浪利用的機械設計數以千計,獲得專利證書的也達數百件。波浪能利用被稱為「發明家的樂園」。
最早的波浪能利用機械發明專利是1799年法國人吉拉德父子獲得的。1854-1973年的119年間,英國登記了波浪能發明專利340項,美國為61項。在法國,則可查到有關波浪能利用技術的600種說明書。
60年代,日本研製成功用於航標燈浮體上的氣動式波力發電裝置。此種裝置已經投入批量生產,產品額定功率從60瓦到500瓦不等。產品除日本自用外,還出口,成為僅有的少數商品化波能裝備之一。
該產品發電的原理就像一個倒置的打氣筒,靠波浪上下往復運動的力量吸、壓空氣,推動渦輪機發電。
日本「海明」波浪發電試驗船取得年發電19萬度的良好成績,實現了海上浮體波浪電站向陸地小規模送電。日本已將「海明」波浪發電船列為「離島電源」的首選方案,繼續研究改進。
但是我國政府的重視程度明顯是不夠的,在三十年的時間里,投入的研究經費才一千萬多,夠幾個幹部買幾輛轎車的錢。而英國在五年的時間里,就投入了數十億英鎊。
波浪能發電的好處顯而易見,就是規律性強,能量周期性變化短,如果有大規模的蓄能裝置,(比如水庫)是可以大規模發電並且作為主力機組的。如果獲得突破,取代火電的地位是完全有可能的。
如果要想使波浪能發電取代火電的話,蓄能環節必不可少,最便宜的蓄能方式就是水庫,所以,我個人認為,岸上蓄水庫加常規水輪發電機組的模式應該是研究方向。也就是說,利用海水的波浪能提水,送到岸邊建立的蓄水庫里。理由無他,主要是蓄水庫蓄能最經濟,並且不象常規攔河壩蓄水庫一樣需要建立很大的大壩。因為河水隨著季節變化很大,有豐水期和枯水期。而大海水面幾乎是不變化的。另外的理由是在岸上建立蓄水庫施工極為方便,沒有工程難度,並且維護費用比攔河壩節省多了。對海水腐蝕的影響也比較小。參考資料: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