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如何立足本地資源
擴展閱讀
如何理解會議的成本 2025-02-05 13:55:31

如何立足本地資源

發布時間: 2023-08-18 06:33:27

① 如何充分利用本地鄉土教育資源更好地開展教學

陳鶴琴先生提到「當地民情民俗以及自然景物的學習,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幼兒園應該充分利用周圍的鄉土資源,開展本土化的主題教育活動,將周圍的自然資源、具有濃郁鄉土氣息的人文資源搬進課堂,融進鄉情主題教育活動中,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幼兒潛能,使他們在快樂中學習,又為優化幼兒園鄉情主題教育、推進園本課程建設作出積極的貢獻。如何依託鄉土資源,有效地對幼兒開展愛家鄉教育呢?我根據幼兒的身心特點,確立了「家鄉物產」、「家鄉風俗」、「傳統游戲」、「家鄉文脈」等主題,開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動。
一、收集鄉土自然資源,貼近鄉情主題活動實境
家鄉的山水草木、物產等自然資源是極好的教育媒介。我組織幼兒到園內外收集各種鄉土自然素材,並利用它們創設活動環境,以主題牆的形式展示孩子們收集的圖片、照片、畫、門票、景點宣傳冊、地圖等資料,滿足幼兒的需要,充分體現以幼兒為本的教育理念,讓幼兒與鄉土資源對話,並開展相關的主題教育。比如:
(一)家鄉風光。圍繞幼兒收集的有關圖片、VCR等,開展「濱海——玉蒼山」等主題活動,讓幼兒知道蒼南「濱海——玉蒼山」是省級風景名勝區,分為濱海、玉蒼山兩大部分,由漁寮、炎亭、玉龍湖、玉蒼山、莒溪5個景區和矴步頭組成,另有石聚堂市級風景名勝區和燕窠硐、鯨頭兩個縣級風景名勝區。通過語言活動「講講玉蒼山」,我配合放一段相關的VCR給幼兒欣賞,讓幼兒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玉蒼山美麗的風光。這些特有的景色激發了幼兒內心深處美的感受,幼兒講述的語言非常生動、豐富。我還利用美術活動畫「美麗的漁寮沙灘」,讓幼兒在充分感受的基礎上用手中的畫筆描繪出灘平、沙軟、海闊、浪緩、水清的漁寮沙灘風情以及在沙灘快樂嬉戲的情景。大自然不僅使幼兒開闊了眼界,也開闊了幼兒的思維和心靈,他們在認識和適應自然的同時也陶冶了情操,培養了美感,豐富了想像象,使其萌生出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二)家鄉物產。蒼南地理環境非常獨特,既依山又傍海,所以物產極其豐富,山珍海味數不勝數,蔬菜水果品種繁多。我根據孩子們收集的有關材料,在動物角飼養各種海生動物供幼兒觀察,並精心設計各種科學探索活動,如「認識家鄉的魚」、「認識海螺」、「寄居蟹和招潮蟹」等;認識海帶、紫菜、羊棲菜等藻類海洋植物,讓幼兒在飼養和探索的途徑中主動獲得各種海產品的相關知識。開展「美食節活動」,認識家鄉特色小吃,幼兒在看看、聞聞、嘗嘗中領略鄉村食品的無窮魅力,品嘗著濃濃的「鄉味」。通過「採摘一日游」活動,讓幼兒在看看、摘摘、吃吃、講講中認識家鄉的各種水果,更讓孩子們體會家鄉物產的豐富。
孩子們在收集資料和參與活動過程中完成對家鄉的初步了解,並在環境創設和主題活動的過程中得到互動、交流和展示,增強了自信心,滿足了好奇心,激發了參與意識,還極大地激發了探索慾望。總之,收集鄉土自然資源,對提高鄉情主題活動的實效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
二、挖掘鄉土文化資源,豐富鄉情主題教育內涵
鄉情教育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人文風貌在幼兒的成長中,特別是精神成長中有著特殊意義。充分利用家鄉環境中富有文化底蘊、具有教育意義的自然和人文景觀開展活動,會使教育內容更加豐富和深化。經過反復研究,我並把鄉情教育內容劃分為三大主題,有計劃逐步的加以實施。
(一)家鄉風俗。充分利用有關的資料,向幼兒介紹蒼南的地方習俗、蒼南的各地廟會活動,讓幼兒了解濱海之城的風俗習慣。例如,向幼兒介紹蒲城正月十五的拔五更、畲族風俗對歌會、正月十五舞獅表演等,使幼兒了解在風俗習慣活動中所蘊含的精神:勤勞、善良、勇敢、智慧、團結向上及對生活的美好祝願等。
(二)家鄉名人。通過看錄像專題片《抗倭故事》,了解明代抗倭遺址、國家一級文物保護單位——蒲壯所城、明代抗倭重鎮——金鄉衛城,認識護城(瓮城),城垛,敵台,窩鋪,南堡烽火墩等建築,掌握相關的名人傳說。通過組織幼兒看望烈軍屬、英雄人物、邊防軍人及掃烈士陵園活動,了解蒼南是如何解放的,知道一些英雄人物的事跡,激發幼兒對他們的濃厚情感,讓幼兒懂得現在的幸福生活是用先輩的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教育幼兒懂得珍惜現在的一切。
(三)家鄉文脈。開展「家鄉文脈」主題活動,提高幼兒融入鄉土文化歸屬本地文化的能力,如組織幼兒欣賞提線木偶戲、布袋戲、漁鼓演出等優秀的民間藝術;帶領幼兒參觀蒼南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圖片展、碗窯瓷文化展、點色剪紙展銷、夾纈印染技藝展示等等,了解悠久的傳統文化……通過「家鄉文脈」主題活動,好比從小給孩子注入了必備的民間傳統文化血液,這樣在他們長大後才可能擔當起繼承、弘揚鄉土文化的重任。
總之,充分利用豐富的本土資源開展主題性傳統文化教育,不但培養幼兒對家鄉的熱愛之情,而且還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園本課程」,讓優秀的傳統文化浸潤孩子幼小的心靈。
三、鏈接家長資源,拓寬鄉情主題教育渠道
(一)身懷絕技——嘉賓老師進園執教。幼兒園的家長來自各行各業,家長的職業、閱歷與專長等是幼兒園寶貴的教育資源。我們經常有計劃、有組織地邀請有特長的家長來參加我們的活動,請他們進班級當「老師」,展示其各自的特長和風采,使幼兒獲得更直接的經驗。
(二)快樂之旅——把幼兒帶出幼兒園。要培養幼兒愛家鄉的情懷,家園配合是必不可少的,而鄉土文化教育更是與家庭、社會密切聯系的,有了家長的配合,教育才會事半功倍。在家長陪伴下參觀五洞橋、白灣寶、打鐵宮等也是我園一項有效的資源利用措施。在參觀的過程中我們請文物保護單位的家長為孩子們做向導,向幼兒講述五洞橋的建築特點、建造年代、建造的時代背景,讓孩子們在參觀中獲得初步的鄉土歷史知識,培養幼兒對傳統文化的情感和對勞動的熱愛。
四、借力鄉土傳統游戲,滋潤鄉情主題教育童趣
民間游戲是經過千百年的生活實踐、廣大人民聰明智慧的結晶,具有深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勤勞朴實的蒼南人民在長期的社會勞動與生活實踐中創作了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以口頭相承的形式,在民間經久流傳。首先,整理鄉土益智游戲,豐富園本課程。我們收集適合3—6歲幼兒玩的鄉土益智游戲,就地取材、合理利用,嘗試著將古樸有趣的民間益智游戲有機地滲透到幼兒園日常活動中,通過傳統益智游戲的規范化整理,豐富幼兒園的園本建設,拓寬幼兒教育形式的空間。其次,開展「民間體育游戲」活動,滋生鄉情。為了加深幼兒對家鄉的風土民情的認識和了解,使他們由鄉土游戲滋生鄉情,我開展了「民間體育游戲」專題活動。孩子們玩著父輩曾經樂此不疲的民間體育游戲,被這些「新鮮」有趣的游戲深深地吸引住了。老師們在參與活動中重拾童趣,與孩子共同享受了傳承民間游戲的快樂。在游戲活動中,讓孩子們從小就埋下愛家鄉的種子,潛移默化地加深對家鄉的了解和熱愛。
總之,鄉情教育需要幼兒教師運用智慧,不斷地去發現、挖掘、拓展本地特有的教育資源,形成以鄉土資源為依託,集趣味性、活動性、游戲性為一體的主題式教育活動,使孩子們獲得更系統、更直接、更形象的教育,讓他們在體驗鄉情中得到了良好的發展。豐富、互動、有效的活動也把大自然和社會融合到鄉情主題教育中去,使孩子們有所悟、有所獲,提高了他們對家鄉的認識,激發了幼兒愛家鄉的情感,優化了幼兒園的教育模式。

② 立足本村產業特色,談談如何發展農村直播電商事業

一、發掘本村的特色產業
1. 了解本地資源:充分發掘本村的特色產業,重點關注本地資源,如農產品、風景名勝、歷史文化等。
2. 調查市場需求:開展市場調查,了解消費者對本地特色產業的需求,以此為基礎制定合適的直播電商策略。
3. 發揮比較優勢:分析本村與周邊村莊的資源差異,發揮比較優勢,如價格優勢、品質優勢等。
二、提升農村直播電商的人才素質
1. 開展技能培訓:開展直播電商技能培訓,提高農民的電商運營能力,吸引更多年輕人參與農村直播電商事吵肆業。
2. 支持創業創新:鼓勵農民發揮創造力,創新農村直播電商的運營模式,吸引更多資本和人才流入農村。
3. 加強人才引進:引進有經驗的直播電商從業者,提升農村直播電商的整體水平。
三、完善農村直播電商遲磨基礎設施建設
1. 建設現代化物流體系:建立現代化、高效的物流體系,解決農村電商配送難題,提高物流服務水平。
2. 提升網路基礎設施:加快農村網路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網路覆蓋率,提升直播電商的流暢度和穩定性。
3. 強化數據中心:建設碼碰斗數據中心,為農村直播電商提供強大的數據存儲和處理能力,支持直播電商的運營和發展。
四、優化農村直播電商的政策環境
1. 制定優惠政策:制定農村直播電商的優惠政策,鼓勵農民參與農村直播電商事業。
2. 加強政策宣傳:加強政策宣傳,讓農民了解農村直播電商的優惠政策,提高他們的參與度。
3. 支持政策執行:加強政策執行力度,確保農村直播電商優惠政策落到實處,切實支持本村直播電商事業的發展。
綜上所述,發展農村直播電商需要充分發掘本村的特色產業,培養電商人才,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這些措施需要長期的努力和積累,同時也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參與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