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教學資源存在哪些問題
擴展閱讀
如何理解會議的成本 2025-02-05 13:55:31

教學資源存在哪些問題

發布時間: 2023-08-19 03:43:12

㈠ 在開發和利用教學資源方面存在哪些不足

一、根據學生實際,深度開發教材

教材是最基本的課程資源,它為我們的教學樹立了統一標桿和尺度。教材的編寫反映了國家意志,嚴格遵循課程標准,同時,又充分考慮學生心理發展特點,精選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滲透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並重的教育理念。從這一方面看,尊重教材,是不能偏廢的,是教師首先具備的課程資源意識。但是,教材往往只是一個範本,在關注「共性」的過程中,很難兼顧「個性」的需求。因此,我們尊重教材的同時,不能把教材「神化」,要從「教教材」轉向「用教材教」的層面上來。這樣,勢必要對教材進行深度開發。

1、開發教材的策略之一:對教材的內容進行深入挖掘,原則是「因地制宜」,具體說,要符合地方特點、校園文化、以及學生實際。

在六年級下冊「線段比例尺轉化為數值比例尺」這一教學環節中,教材呈現了我國東北地區的地圖,要求學生測量沈陽和長春兩點間的圖上距離,並根據線段比例尺,計算兩地的實際距離。對於海南學生而言,北方這兩座城市很陌生,計算出兩地實際距離後,學生沒有感性認識。教學時,我把東北地區交通圖換成了海南省交通圖,要求學生計算海口到三亞的實際距離。有一位學生由於把線段比例尺轉化為數值比例尺有的過程中出了差錯,結果計算出海口到三亞的實際距離僅有三十多公里,另一位學生馬上質疑:「海口到三亞只有三十多公里,這怎麼可能?爸爸經常開車帶我(從海口)去三亞玩,少說也有三、四個小時的車程,而且還是在高速公路上開(車)呢。」 多數學生去過三亞,對海口和三亞兩地的實際距離有感性認識,在教學中很容易調動已有的經驗,並在此基礎上建構數學模型。

㈡ 教育信息化下教學資源有哪些缺乏以及好多幫如何解決

信息化教育是現代教育思想理論與現代信息技術結合的產物,二者缺一不可;為了更好的推進素質教育和學校教育現代化的發展進程,改革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從而實現基礎教育的跨越式發展是教育現代化的必由之路。研究學生在網路媒體環境下如何進行學習,顯得尤為必要。

但是在實際信息化建設的道路上,真實環境下學校的教學資源會存在或多或少的缺乏:

如我國中小學校中開展信息化教學的學校的數量上、信息基礎設施和資源建設上和普及程度上,與發達國家甚至某些發展中國家相比都存在著比較大的差距,且規模小,經費投入不足。

時至今日,有些地區的中小學生見都沒有見過電腦,又何談信息化教育!我國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和教育信息化的基礎建設程度極不平衡:城鄉之間發展不平衡。特別是中西部農村地區信息技術教育的設備資源與發達地區相比存在著巨大差距,西部農村鄉鎮以下的許多學校幾乎沒有計算機。

信息化教育教學信息資源庫的建設是開展學校教育信息化的關鍵,是教育信息的載體,同時也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內容,建設的好壞決定了信息化教學的優劣、持續積累和深度應用會直接影響整體教育水平的提升,當前教育信息化中一個嚴重問題就在於信息化教學資源的結構性匱乏。隨著人類社會進入信息時代,教學資源無論是從其內容、數量、媒體種類還是從其存儲、傳遞和提取上都教上世紀有了更高的要求,咱們在網上看到的資源是很多,可這些「豐富的網路資源」其可獲得性和交互性不高,很難找到需要的有效資源。

目前,教育資源的建設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前提和基礎。教育資源的建設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尤其是在經濟欠發達地區,應多方籌措資金,加大對信息技術教育的投入力度,同時還可以回收和利用社會上許多閑臵的舊計算機支援貧困地區以加快其實現信息化教育的進程,也實現了資源的合理利用。實現信息化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搜集各方面的媒體素材,並把收集的素材能進行合理的加工,形成實用的容易獲取且交互性強的教育資源。在現實有限的資源情景下,也可以通過網路平台實現教育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廣泛共享,彌補一些教育資源的不足。

了解更多

㈢ 各地教學資源的差距,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教師。教師資源是影響教育質量最重要的資源,一所好的學校一定是有一批優秀的教師的。但是一個新教師要成長為優秀的教師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現在很多城市都在擴展,辦了很多新學校,就需要大量的老師補充,這些老師從哪裡來呢,除了引進剛畢業的師范生外,目前的現狀基本上還是村裡的優秀老師到鎮上,鎮上的到縣城,縣城的到地級市,地級市到省會,全國各地優秀教師向一線城市流動。這就造成了教師隊伍的巨大差異, 有的學校有很多位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有的地方一個縣都沒有多少位特級教師。

㈣ 農村中小學教學資源流失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教育教學資源的欠缺農村小學是為廣大農村孩子提供不可或缺的公共資源的地方,隨著教材改革,基礎教育課程的逐步推進和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慢慢普及,農村小學對於優秀的教育教學資源的需求越來越迫切。教育教學資源是否豐富直接影響著該地區基礎教育事業的持續發展。但是從總體上看,眼下能夠完全適合我國農村小學教育教學需要的優質教育教學資源總量非常缺乏而且質量不高,有效的應用程度和有效的共享較低。這是一個無法迴避的現實,而且這已經成為約束村級小學教育發展的主要瓶頸。

4.農村小學教育資源建設區域性不平衡現象表現非常明顯。盡管在小學教育資源建設上的重要性已經得到基礎教育各級學校的紛紛重視,而且也得到省、市、縣各級行政主管部門的普遍關注,但是由於各個地區的歷史發展原因以及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現狀,資源建設的區域不平衡現象仍比較明顯。國家的各級政策在農村小學教育教學資源應用究竟是怎樣的?教育資源建設如何能夠彌合和跨越理論與實踐斷裂的深深鴻溝?這些問題是農村小學教育資源建設開展到現在以來一直擺在我們面前的兩個難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