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對如何保護和合理開發礦產資源提出自己的幾點建議
保護和合理開發礦產資源提出自己的幾點建議:
1、需要規范的監督機制。
2、需要全球在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最先進的技術。
3、專業的團隊人才的幫助。
4、規范的計劃與開采。
5、合理的利用與發掘。
礦山廢棄物利用
礦山固體廢棄物具有危害性的同時,也有可利用的特性,是一種寶貴的二次資源。開展礦山固體廢棄物處置與處理,進行無尾工藝或無廢工藝的研究實現礦山固體廢棄物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化害為例,變廢為寶,從根本上改善和提高礦區生態環境質量,提高礦山經濟效益促進我國礦產資源的合理配置,實現礦產資源的循環利用,是我國礦業所面臨的主要任務。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礦產資源開采
『貳』 中國南方缺乏能源礦產,為發展經濟採取了什麼對策
南方其實並不缺少能源礦產,我國的資源分布來看,北方主要是能源型,礦產為主,比如煤炭,石油,天然氣,鐵礦等。。而對於南方來說,主要是稀土礦產豐富,只是區域上的差異而已。但是就目前我滑察們國家的情況來說,關乎到能源類的行業,一般都是國家直接干預的,個人和企業很少信鋒茄有開發的。。南方經濟的發展已經比較成熟了,相對北方來說,優勢也很不錯,完善的基礎設施加上政策的開放度,都是相當有利的條件,至於你說的政策,整個國家的發展來說,就是支持南方地區的快速發展,然後帶動中西部的發展,最終目的是達到全國均衡發展的一個目的。。具體什麼政策,中學的政治書上面都有的,不防抽空看一基含下,加深記憶和理解。。。
『叄』 如何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
如何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
只要三點。節約利用。合理開發。尋找新能源代替
如何合理開發和利用西部的自然資源
以資源稟賦為依託,優化產業布局。能源的開發利用應充分考慮資源賦存條件,實現產業布局與資源賦存相協調。目前,國家規劃了山西、鄂爾多斯盆地、內蒙古東部、西南地區和新疆五大綜合能源基地,重點圍繞五大基地進行科學布局,依託自身資源條件,建立不同的開發時序和發展層次,形成差異化發展。以山西為例,雖然煤炭資源富集,但煤種各異。晉中、晉東南以優質煉焦煤、無煙煤為主,應重點發展焦爐煤氣、冶金或化工產業;若用於發電,不僅成本高,且難以體現資源的稀缺性。晉北煤炭資源均為動力煤,更適宜建設大型煤電基地,特別是煤矸石發電。而現實情況是,晉南電廠面臨地處資源富集區卻燒不起煤的尷尬局面,必須下大氣力改變這種不合理的產業布局。
建立以產業集聚區為節點的產業布局體系。國內外發展經驗表明,「點軸」系統是典型的產業布局形式。通過基礎設施,將快速發展的區域中心城市「點」連線形成「軸」,對周邊地區產生輻射作用,從而形成區域發展的「經濟帶」。比如,內蒙古沿黃經濟帶發揮鄂爾多斯盆地的資源優勢和沿黃城市臨近水源的區位優勢,將能源開發利用所產生的輻射能力向周邊擴散,形成相應的能源加工、轉化、消費和服務市場,呈現出以能源工業為軸心的區域經濟一體化格局,既推動區域經濟的健康發展,更提供了科學利用資源的範例。
以最優的輸能方式支撐產業布局的優化。我國能源生產與消費呈逆向分布,「西能東送」的總體局面不會改變。近年來,遠距離先進輸能技術的迅猛發展為產業布局優化創造了條件。以特高壓輸電為例,鄂爾多斯煤炭產區輸電到京津冀魯、華東、華中四省的落地電價,均低於輸煤在當地建廠的上網電價,因此,鄂爾多斯的能源輸出應優先鼓勵輸電。
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應當什麼開發
合理開發 在不嚴重破壞自然環境與地質環境的前提下以盡量清潔,安靜,浪費少點方式
我國對自然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應採取的態度是()①要合理開發利用資源②要提高各類資源的利用效率③
①我國自然資源的特點是,總量豐富、種類繁多,但人均不足,要合理開發利用資源,①正確;②我國自然資源的特點是,總量豐富、種類繁多,但人均不足,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②正確;③我國自然資源的特點是,總量豐富、種類繁多,但人均不足,為子孫後代的利益,要可持續使用,③正確;④我國自然資源的人均不足,因此我國資源人均量少,應節約使用,④正確.故選:D.
應當怎樣處理發展經濟與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せ
您好,新疆 *** 爾自治區應充分利用光熱資源,種植長絨棉,瓜果以及相關的加工工業;利用雪山、冰峰、自然保護區、草原、乾旱地區資源發展探險、乾旱地區旅遊業;利用草場資源發展畜牧業;利用與多國接壤和歐亞第二陸橋的優勢發展邊境對外貿易等。希望對你有幫助
怎樣節約並利用自然資源
一、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礦產資源是不可再生的耗竭性資源,資源問題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和子孫萬代利益,礦山企業要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貫穿於企業的一切經濟活動中,不斷強化節約集約利用意識,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將節約光榮、浪費可恥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持之以恆,常抓不懈,為子孫後代留下可持續發展的廣闊空間。
二、堅持履行好主體責任。節約集約利用礦產資源是我們礦山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礦山企業作為社會公民,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落實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切實履行合理開發利用礦產資源主力軍和第一責任人的主體責任,以身作則,將珍惜資源、節約集約利用變成我們自覺的行動,不斷提高礦產資源合理開發利用水平。
三、堅持技術創新。採用先進適用技術是提高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水平的必由之路和必然選擇。我們要依靠科技進步,強化自主創新,採用先進適用技術、工藝和裝置,做研發、推廣先進技術的倡導者、實踐者和志願者,積極促進礦業發展方式加快轉變。
節約與綜合利用礦產資源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必須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讓我們共同行動起來,為落實節約優先戰略,提高礦產資源合理開發利用水平,增強礦產資源保障能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合理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用英語怎麼說
develop and utilize natural resources in a rational manner
『肆』 解決全球資源短缺問題的方法
解決資源短缺問題應分三步走新華社 2005-06-07 00:00:00.0
一、樹立科學能源觀
具體而言,應該做到以下5個方面:1.符合和平與發展的時代潮流。在經濟轉型期,會出現新的矛盾和不確定因素,必須從戰略高度、人類文明的高度來謀劃或制定資源戰略。2.符合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律。世界是個整體,要從全球的思維方式來思考,藉助外力,加強內力,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和信息時代的各種資源。3.符合自然發展規律。發展循環經濟,不能走重工業道路。要對資源進行科學開發、科學利用、科學配置和科學管理,濫肆開發資源,破壞生態平衡,是不可能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4.符合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資源戰略要為子孫後代的生存發展負責,既要創造物質文明,也要創造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扎扎實實的符合民眾的意願和需要。5.符合科學規律。要完善機制、調整結構、積極發展第三產業、減少能耗。實行開發與節約並舉,把節約放在首位的方針。發展資源戰略,要立足國內,發展不是免費的午餐,發展也要計算自然成本。科學發展觀和科學能源觀的核心是科學,目標是可持續發展,重點是能源與環保、資源、經濟發展、民眾承受能力協調發展。
二、開源節流
中科院高級研究員劉建明提出,應對資源短缺,開源節流是出路。節流就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變粗放式為節約型。開源則是獲得更多的可利用資源。
就礦產資源問題可具體細化為三個方面:第一,立足國內,獲得更多可利用的礦產資源;第二,開拓境外,以更經濟、更安全的方式,如投資、合作、期貨、現貨等多種方式獲得更多的國外資源;第三,積極開拓新型的替代資源。
劉建明表示,礦產資源安全直接關系著國家的經濟安全和國防安全,礦產資源實力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的角度出發,中國的資源戰略都必須立足國內,不能過度依賴國際市場。劉建明提出,創新政府投資機制,加強科技支持,激活繁榮我國商業性探礦市場。在目前的市場經濟條件下,應該是以市場運作的商業性投資為主,政府投資為輔。
為了激活繁榮商業性探礦市場,政府投資的方向首先是提高基礎地質工作程度;其次是不斷推出風險小、資源前景好的商業性探礦項目,招商引資;第三,提供找礦勘查的高新技術支撐。
尋求新型的、非常規的替代資源,是解決人類礦產資源短缺的嶄新思路,也是新興產業崛起的需求。一方面,礦產資源是不可再生的,傳統礦產資源將隨其不斷消費而枯竭。另一方面,新興產業的崛起又提出了新型礦物原料的要求,如納米產業對天然納米礦物原料、環保產業對環境礦物原料的需求,並且將隨著經濟結構-產業結構的調整而越來越迫切。因此,不斷開拓新型的、非常規的替代資源勢在必行。
三、充分利用市場機制
中國期貨業協會副會長、中國農大期貨市場研究中心常清教授提出:中國必須建立自己的能源定價中心。此次全球能源價格上漲與「中國因素」的內在聯系,以及在此環境下的中國經濟結構調整,都充分說明了能源問題是中國目前所進行的經濟模式轉換所必須面對的主要問題之一。由於過去幾十年我國經濟傳統增長模式存在諸多弊端,2004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曾再次提出「大力推進結構調整,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
實行可持續發展與新能源價格政策是我們在經濟模式轉換中應對全球能源危機的基本措施之一,而與之相配套的,是以國際慣例為基礎,通過改革市場體制和規則體系,大力發展我國期貨市場,建立自己的能源定價中心。
資源市場本身是個問題,但更大的問題是價格機制,這其中充滿了機會,但同時也存在風險。資源行業其實是一個對匯率制度和國家政策都高度敏感的行業,因此要深入分析資源問題,應該同時關注匯率問題和其他經濟政策,關注中國的經濟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