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淡水佔地球水資源的多少
地球上的淡水資源僅佔地球總水量的3%左右。
可被人類利用的淡水總量只佔地球上總水量的十萬分之三,占淡水總蓄量的0.34%。由於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所導致的人均用水量的增加,在過去的三個世紀里,人類提取的淡水資源量增加了35倍。
我國的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佔全球水資源的百分之6,僅次於巴西、俄羅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國的人均水資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是全球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
淡水簡介
淡水是指含鹽量小於0.5g/L的水,主要指河水、井水、雨水等天然水都能供人們飲用。淡水呈弱酸性,淡水分子量為18u是人類生存的重要資源,相對於重水而言,淡水屬於輕水,陸地上存在豐富的淡水,海水淡化也能獲得淡水。
淡水是指含鹽量小於0.5g/L的水,主要指河水、井水、雨水等天然水都能供人們飲用。淡水呈弱酸性,淡水分子量為18u是人類生存的重要資源,相對於重水而言,淡水屬於輕水,陸地上存在豐富的淡水,海水淡化也能獲得淡水
㈡ 地球上淡水資源占總水量的百分比是多少
地球上淡水資源占總水量的百分之三。淡水資源是由江河及湖泊中的水、高山積雪、冰川以及地下水等組成的。地球上只有百分之三的水是淡水,所有陸地生命歸根結底都依賴於淡水,它決定著地球上生命的分布。
水蒸氣從海面升起,被氣流夾帶到內陸,隨著海拔提高,匯聚成雲層降雨,這也是淡水基本來源之一,溪流匯聚奔騰大河,雕鑿出自然界奇觀,河流沿岸提供了許多野生動物棲息地,孕育著物種豐富的物種,無論高山,還是湖底,有淡水的地方就有生命。
(2)淡水占據水資源的多少擴展閱讀
我國淡水資源狀況:
由於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所導致的人均用水量的增加,在過去的三個世紀里,人類提取的淡水資源量增加了35倍,1970年達到了3500平方公里。本世紀的後半葉,淡水提取量每年增加4-8%,其中農業灌溉和工業用水佔了增長的主要部分。
特別是本世紀70年代「綠色革命」期間,灌溉用水翻了一番。據有關國際組織預測,到2050年,預測生活在缺水國家中的人口將增加到10.6億和24.3億之間,約佔全球預測人口的13-20%。
㈢ 地球上淡水占所有水的比例為多少
2.53%。
地球上水的總量為14億立方千米,地球上的水很多,淡水儲量僅佔全球總水量的2.53%。其中的68.7%又屬於固體冰川,分布在難以利用的高山和南、北兩極地區。
還有一部分淡水埋藏於地下很深的地方,很難進行開采。目前,人類可以直接利用的只有地下水、湖泊淡水和河床水,三者總和約佔地球總水量的0.77%。
(3)淡水占據水資源的多少擴展閱讀:
淡水補給依賴於海洋表面的蒸發。每年海洋要蒸發掉50.5萬立方千米的海水,即1.4米厚的水層。此外,陸地表面還要蒸發7.2萬立方千米。所有降水中有80%降落到海洋中,即45.8萬立方千米/a,其餘11.9萬立方千米降落於陸地。
地表降水量和蒸發量之差(每年約11.9萬立方千米減去7.2萬立方千米的差額)就形成了地表徑流和地下水的補給——大約4.7萬立方千米/a。
水資源缺乏的現狀並未得到根本性的改變。目前淡水資源的實際現狀遠遠落後於其應然狀態,可利用和可飲用的淡水正在減少,全球發展和增進福利遠遠重要於水的切實保護。
㈣ 淡水只佔了百分之幾
淡水資源僅佔大約2.7%。
廣義的水資源是指地球表層可供人類利用的水,狹義的水資源則是能為人類直接利用的淡水。水資源是自然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地球上水的總儲量中海水佔97.3%,淡水只佔2.7%。淡水資源中冰山、冰川水佔77.2%。
地下水和土壤中水佔22.4%,湖泊、沼澤水佔0.35%,河水佔0.01%,大氣中水佔0.04%。水在自然界中呈循環狀態。地球上循環的水量,每年大體為42萬立方公里,其中降落陸地上的約為10萬立方公里。而後通過江河流入海洋的水量約4~4.5萬立方公里。
淡水危機
水是世界上最普遍的物質之一,總體積為14.1億立方公里,其中只有2%是淡水。淡水的87%又被封凍在兩極及高山的冰層和冰川中,難以利用。便於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只有21000立方公里左右。這些資源在時空上分布不均,加上人類的不合理利用,使世界上許多地區面臨著嚴重的水資源危機。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淡水資源
㈤ 地球淡水佔多少
地球上的淡水約佔地球上的總水量的2.53%。
地球的儲水量很豐富,共有14.5億立方千米之多,但能直接被人們生產和生活利用的淡水又很少。鏈困地球的淡水資源僅占其總水量磨喚蔽的2.53%,在這極少的淡水中,又有70%以上被凍結在南極和北極的冰蓋中,加上難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凍積雪,有87%的淡水資源難以利用。人類真正能夠利用的淡水資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約佔地球總水量的0.26%。
㈥ 淡水只佔了百分之幾
淡水只佔了全球總水量的不到百分之三。
地球上的水百分之97以上都在海里,而淡水卻只佔了不到百分之3,其中絕大部分又以冰的形式儲存在南北極。海水是鹹水,不能直接飲用,所以通常所說的水資源主要是指陸地上的淡水資源,如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地下水和冰川等。
地球上水的體積大約有 1 3.6千萬立方公里。海洋佔了13.2千萬立方公里(約97.2%);冰川和冰蓋佔了25000000立方公里(約1.8%);地下水佔了13000000立方公里(約0.9%);湖泊、內陸海,和河裡的淡水佔了250000 立方公里(約0.02%);大氣中的水蒸氣在任何已知的時候都佔了13000立方公里(約0.001%),也就是說,真正可以被利用的水源不到0.1%。
淡水來源
1、地表水
地表水是指河流、湖或是淡水濕地。地表水由經年累月自然的降水和下雪累積而成,並且自然地流失到海洋或者是經由蒸發消逝,以及滲流至地下。
2、地下水
地下水,是貯存於包氣帶以下地層空隙,包括岩石孔隙、裂隙和溶洞之中的水。
3、海水淡化
海水淡化是一個將鹹水(通常為海水)轉化為淡水的過程。最常見的方式是蒸餾法與逆滲透法。就當今來說,海水淡化的成本較其他方式高,而且提供的淡水量僅能滿足極少數人的需求。此法唯有對干漠地區的高經濟用途用水有其經濟價值存在。至今最廣泛使用於波斯灣。
㈦ 淡水佔全球總水量的幾分之幾
淡水佔全球總水量的2.8%。
地球表面約有71%被水覆蓋,地球上水的總量為14億立方公里,海洋約佔地球總水量的96.53%,陸地淡水只佔總水量的2.53%(其中冰川占陸地淡水的68.69%),湖泊鹹水和地下鹹水佔0.94%。
地球近孝羨70%的淡水固定在南極和格陵蘭的冰層中,其餘多為土壤水分或深層地下水,不能被人類利用,地球上只有不到1%的淡水或約0.007%的水可為人類直接利用。
中國淡水資源狀況
我國淡水資源總量較多,但按人口、耕地平均佔有水平來巧衡拍看,是很低的。與世界上許多國家相比,我國淡水資源問題比較嚴重,盡管我國河川徑流總量居世界第六位,但是由於我國國土遼闊,人口眾多,人均和畝均佔有量均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淡水資源污染波及全國。如果從淡水資源人均佔有攔坦量上說,中國缺水主要是指北方區域的話,那麼,淡水資源的污染卻是一個具有全國性的問題。而且,越是豐水區和大城市,越是人口密集地區,往往污染越是嚴重。
㈧ 地球上淡水占所有水的比例為多少
地球上淡水占所有水的比例為2.53%。
淡水即含鹽量小於0.5 g/L的水。 人們通常的飲用水都是淡水。
地球上水的總量為14億立方千米,地球上的水很多,淡水儲量僅佔全球總水量的2.53%,而且其中的68.7%又屬於固體冰川,分布在難以利用的高山和南、北兩極地區,還有一部分淡水埋藏於地下很深的地方,很難進行開采。
目前,人類可以直接利用的只有地下水、湖泊淡水和河床水,三者總和約佔地球總水量的0.77%
目前,人類對淡水資源的用量愈來愈大,除去不能開採的深層地下水,人類實際能夠利用的水只佔地球上總水量的0.26%左右。
到目前為止人類淡水消費量已佔全世界可用淡水量的54%,淡水只佔全球總水源量的1%以下。但淡水的污染問題卻未完全消除。因此,保護水質、合理利用淡水資源,已成為當代人類普遍關心的重大問題。
(8)淡水占據水資源的多少擴展閱讀
淡水問題
1.水資源嚴重短缺,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據統計,我國有2000萬人飲水困難;400多座城市嚴重缺水。全國各地都有可能發生旱災,松遼平原、黃淮海平原、黃土高原、四川盆地東部和北部、雲貴高原至廣東湛江一帶旱災發生率較高。
華北平原工農業比較發達,人口稠密,河流經流量小,供水情況相當緊張。造成水資源供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水資源分布不均勻和水資源開發利用率低,而用水量卻隨國民經濟發展迅速增長。
在2009年末至2010年在中國的雲南、貴州、廣西、重慶、四川等地發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乾旱事件,預計在2030年我國將會出現缺水高峰。
2.水域污染嚴重,淡水水質惡化。目前我國大部分城市和地區的淡水資源已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