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油氣資源的供應和消費特點
世界石油資源生產和消費具有地域分布不均衡的特點。那麼中國的石油生產和消費,以及進口來源又有哪些特點呢?
我們主要從中國油氣資源的生產和消費,以及進口來源的特點來說明。
2.2.2.1 中國油氣資源的生產和消費特點
長期以來,我國石油生產和消費整體呈現增長的趨勢(圖2.14);石油生產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62萬t增加到現在的18477萬t;而石油消費量也從1953年的144萬t,增加到現在的34876萬t。
圖2.14 1953~2007年我國油氣生產量和消費量變化規律
20世紀50~60年代,我國石油生產量和消費量都相對較少。1993年以前,原油生產可以保證我國石油的消費;1993年之後,我國原油生產已經不能滿足石油的消費,且生產量和消費量之間的差距呈現增加的趨勢。
能源供需波動變化圖(圖2.15)表明:在新中國成立初期,能源的供需處於一種波動狀態;在20世紀60年代初期,能源供應緊張的局面有所緩和;從1992年開始,我國能源消費總量超過了生產總量,並且這種趨勢越來越明顯;1999年和2000年能源供應缺口最大,供應最緊張。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於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國民經濟處於恢復時期,煤炭、石油等能源工業也都處於恢復時期,所以能源的供需處於一種波動狀態。隨著經濟的穩步發展,對能源需求量越來越大。在此期間的1958年大躍進,大煉鋼鐵,導致1960年的能源供應緊張。在60年代初期,隨著我國地質普查和勘探的深入,以大慶油田為代表的一批油氣田的開發建設,保證了我國能源的需要,緩和了能源供應緊張的局面。而從90年代起,隨著經濟的發展,能源消費量劇增,能源生產量的增長速度趕不上能源消費需求的增加。
圖2.15 我國能源供需波動變化圖
2.2.2.2 中國油氣資源進口特點
1993年以後,我國能源生產已經不能滿足能源消費的需求。目前,石油原油進口主要來自中東地區、非洲、歐洲,以及亞太地區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
根據2001~2006年我國石油進口來源數據(圖2.16),可以看出,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石油的進口量呈現增長的趨勢。如圖2.16所示,2001年,我國石油進口量為6025萬t,到2006年石油進口量增加到了14518萬t。我國的石油進口主要集中在中東地區和非洲。
圖2.16 2001~2006年中國石油進口來源及變化
我國石油進口來源在區域上是有所差異的(圖2.17)。2001年,我國石油進口來源一半以上都集中在中東地區,從中東地區石油的進口量佔到我國石油總進口量的57%;其次是非洲,所佔比例為22%;再次是亞太地區,所佔比例為14%。
圖2.17 中國石油進口來源區域分布
2006年我國石油進口來源在區域上的分布則有所變化。其中,從中東地區的進口量為6560萬t,占我國石油進口總量的44%,比2001年有了大幅度的下降;非洲的石油進口量比重有所增加,從2001年的由22%增加到2006年的32%;亞太地區的比重所有下降,從14%下降到4%;而歐洲和中亞的比重有所增加。
② 結合自己的購物經歷,分析消費者購買行為過程中,信息的來源都有哪些
答復:闡述影響消費者消費購買行為因素有哪些?
第(1)種因素分析:以直接購買與間接購買行為?
在市場營銷過程中,以消費者購買意願為目的,以體現在商品的質量、商品的知名度、商品的性價比優勢,在這些過程中,以市場新產品推廣上市平台,以體現在產品的樣式新穎、款式多樣化,從產品的材質、質感、光感、風格、色澤、顏色、類型、型號,這些方面選擇,從商家角度考慮以產品款式的促銷組合、讓價策略、現金折扣、電子券抽獎、實物獎勵、會員優惠活動上,促使消費者認知市場產品的品牌與知名度,從而以激發消費宴帆者的購買慾望。
第(2)種因素分析:以重復購買與復雜購買行為?
在市場營銷過程中,以消費者購買意願為目的,以體現在客戶重復的購買經歷,從客戶對於產品的品牌意識和求名利心理入手,以實現市場客戶的價值為承諾,在這些過程中,以注重客戶對於產品的評價與否,以直接影響到客戶對於產品的品牌認知度,以大眾消費者的復雜購買經驗分享成果,以商家的角度考慮,以讓價策略、現金折扣、會員優惠活動上,給消費者提供一站式的購物消費體驗,以促使消費者認購優質的商品,從而以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慾望。
第(3)種因素分析:以習慣性購買與選擇性購買行為?
在市場營銷過程中,以消費者購買意願為目的,以體現在消費者們的審美觀點,也隨著社會市場經濟發展的物質需求而改變,也提高了顧客們枯祥衫的消費觀念,在這些過程中,以影響到消費者購物的習慣與購買心理,以商家的角度考慮,以讓價策略、現金折扣、會員優惠活動上,沒腔以大眾化消費的需求為增長點,以有效拉動消費的市場供需為杠桿支撐,給消費者提供全方位的消費購物模式,以促使消費者選擇或購買所需的商品及產品,從而以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慾望。
個人總結提論:
在市場營銷過程中,以商家構建市場區域化銷售渠道的代理商,以共同建立互聯網電商的信息化平台,從實體經營面向網購經營的綜合一體化的信息終端平台,在這些過程中,以傾力打造顧客首選可信賴的合作品牌,以盡全力提升產品的品質服務與優質服務,以建立新老顧客的信任關系為基礎,以創造市場潛有力的期望價值為前提條件,為積累人脈資源商圈而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
謝謝!
③ 為什麼說消費者是企業的重要資源
消費者如果已經成為企業的現實客戶,那就是企業的客戶資源,這種客戶資源的保有和忠誠度的提高,可以帶來二次購買和後續需求。現實客戶作為資源的另一個意義是,其口碑效應、口口相傳和推薦介紹可以使潛在的客戶成為現實的客戶。
消費者如果還沒有成為企業的現實客戶,那就是潛在的資源,是企業間競爭爭奪的對象,也是企業著力開發的對象。
資源的本質是可以創造價值,而消費者可以帶來需求,有了需求,才有了價值創造的基礎。
④ 社會財富到底是怎樣增加的它的來源是什麼地球能源的消耗是不是財富增加的最初狀態和根本原因
社會財富的增加是以消耗地球能源為代價的。假設一個國家只有一塊錢,她通過某種途徑增加了一塊錢,這一塊錢使用人們的勞動(包括腦力和體力勞動)換來的,而人的勞動是靠食物支撐的,一般性食物是怎麼來的,是從太陽吸取熱量以土地資源為依託生長出來的。社會財富不是一直呈增長狀態的,增長和消耗是伴隨進行的,社會財富最終有兩種結果,一是消耗殆盡,二還是消耗殆盡。第一種消耗是和地球能源的殆盡同時,第二種消耗是慢於地球能源的消耗,總之,社會財富總會有消耗完的那一天!!
⑤ 消費者用以交換的資源有哪四種
消費者購買行為定義、類型、產生條件及營銷方式如下:
一、復雜的購買行為:
1、定義:復雜的購買行為指消費者購買決策過程完整,要經歷大量的信息收集、全面的產品評估、慎重的購買決策和認真的購後評價等各個階段。
2、產生的條件:消費者屬於高度參與,並且了解現有各品牌、 品種和規格之間具有顯著的差異,則消費者會產生復雜的購買行為。
3、相應的營銷策略:營銷者應制定策略幫助購買者掌握產品知識,運用各種途徑宣傳本品牌的優點,影響最終購買決定,簡化購買決策過程。
二、減少失調感的購買行為:
1、定義:減少失調感的購買行為指消費者並不廣泛收集產品信息,並不精心挑選品牌,購買決策過程迅速而簡單,但是購買以後會認為自己所買產品具有某些缺陷或其他同類產品有更多的優點,進而產生失調感,懷疑原先購買決策的正確性。
2、產生的條件:消費者屬於高度參與,但是並不認為個品牌之間有顯著差異,則會產生減少失調感的購買行為。
3、相應的營銷策略:營銷者要提供完善的售後服務,通過各種途徑經常提供有利於本企業和陳品的信息,使顧客相信自己的購買決策是正確的。
三、尋求多樣化的購買行為:
1、定義:尋求多樣化的購買行為指消費者購買產品有很大的隨意性,並不深入收集信息和評估比較就決定購買某一品牌,在消費時才加以評估,但是在下次購買時又轉換其他品牌。
2、產生的條件:消費者屬於低參與並了解現有品牌和品種之間具有的顯著差異,則會產生尋求多樣化的購買行為。尋求多樣化的購買行為指消費者購買產品有很大的隨意性,並不深入收集信息和評估比較就決定購買某一品牌,在消費時才加以評估,但是在下次購買時又轉換其他品牌。
3、
相應的營銷策略:對於尋求多樣化的購買行為,市場領導者和挑戰者的營銷策略是不同的。市場領導者力圖通過佔有貨架、避免脫銷和提醒購買的廣告來鼓勵消費者
形成習慣性購買。而挑戰者則以較低的價格、折扣、贈券、免費贈送樣品和強調實用新品牌的廣告來鼓勵消費者改變原習慣性購買行為。
四、習慣性的購買行為:
1、定義:習慣性的購買行為指消費者並未深入收集信息和評估品牌,只是習慣於購買自己熟悉的品牌,在購買後可能評價也可能不評價產品。
2、產生的條件:消費者低參與並認為各品牌之間沒有什麼顯著差異,就會產生習慣性購買行為。
3、相應的營銷策略:
(1)利用價格與銷售促進吸引消費者使用。
(2)開展大量重復性廣告,加深消費者印象。
(3)增加購買參與程度和品牌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