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科普知識資源共享什麼意思
擴展閱讀
球員租借費用怎麼算 2025-02-05 01:46:24
如何檢測自己的廣告費用 2025-02-05 01:30:52
怎麼製作石油汽油 2025-02-05 01:12:20

科普知識資源共享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3-08-23 20:07:15

① 如何加強科普資源共建共享

加強科普資源共建共享是做好我區科普工作的基礎和保障,在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建設和諧江干、品質江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區科普資源建設雖已具備一定基礎,但仍存在資源分布不均、重復建設、利用率偏低、集成共享機制欠缺等問題,為此,我們建議:
建立科普資源共建共享協調機制。充分發揮區科普工作領導小組和區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的作用,共同建立區科普資源共建共享聯席會議制度,編制科普資源共建共享發展規劃,明確各成員單位的職責任務,加強部門間協調合作,合力推進資源建設。
優化共建共享環境。要注重健全有利於科普資源開發與共享的政策,制定《獎勵辦法》、完善《管理辦法》,以項目化形式和以獎代補方式,鼓勵和調動科技社團和科技企業積極性,加強民間科技合作和交流,發揮廣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志願者作用,調動和吸引社會力量參與科普資源開發建設與共享工作,不斷優化科普資源共建共享環境。
加強科普設施建設。從百姓的實際需求出發,切實加強對全區科普資源的調查、規劃和建設。要進一步規范社區、村科普活動室、標准科普畫廊、科普志願者隊伍建設,把科普資源建設共享納入「和諧社區」、「文明單位」創建范疇。有機結合大項目建設,因地制宜,有針對性地研究制定如動漫、聲光電綜合應用等優質科普資源開發計劃,為提高廣大市民科學素質服務。
加強品牌的科普載體建設。在區文化中心建立區科普活動中心或科技館,整合科技、教育、文化、法律、商貿旅遊等資源,舉辦科技科普活動周、全國科普日等重大、精品科普活動,打造科普活動特色品牌。充分發揮區文化館、社區教育學院、婦女兒童活動中心、青少年活動中心、區圖書館和各類教育培訓中心的科普教育功能,普及科學知識,不斷滿足全區廣大群眾對科普資源的需求。
充分利用網路交流平台。藉助江干科技網建立科普資源共享交流服務平台,探索建立具備一定儲存量、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覆蓋全區的(數字)科普資源庫。加強與各科普場館基地和科技社團信息互動,暢通科普資源共享交流渠道,為全區公眾提供不同層次、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科普信息資源共享服務,有力推進全民科學素質綱要的實施。

② 資源共享的基本概念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綜合國力不斷提高,文化建設也有了很大發展。但是,由於長期以來文化設施基礎較為薄弱,各級文化單位,尤其是基層文化單位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能力尚有不足。2002年8月,國家文化部啟動了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該工程主要採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對中華優秀文化信息資源進行數字化 加工和整合,利用覆蓋全國的網路化管理和服務體系,實現文化信息資源的共建共享,它是新形勢下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惠及千家萬戶的一項重要文化基礎工程。文化共享工程的實施,將開辟一條不受地域、時間限制的嶄新的文化傳播渠道,將豐富的文化資源以先進的傳播方式傳輸到廣大基層群眾,尤其是欠發達地區的農民群眾手中,對於打破落後地區信息閉塞的狀況,消除"數字鴻溝",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科學文化素質,加強基層精神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區域協調發展、城鄉協調發展將起到積極作用。作為政府實現公共文化服務職能的重要手段,文化共享工程對激發各級文化單位的活力,轉變工作機制,提高服務能力,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作用。自2004年自治區啟動共享工程後,縣委、縣人民政府積極響應上級指示精神,堅持共享工程以公益性為主,積極採用先進、實用的科學技術手段,通過移動硬碟服務、光碟服務等模式,把文化信息資源傳送到城鄉基層文化網點和群眾身邊,為宣傳黨的方針政策開辟了新渠道,為豐富農民群眾業餘生活、弘揚文明新風開辟了新的陣地,為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搭建了新平台。目前,我縣共享工程因服務方式創新、效果明顯已被國家文化部列入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試點縣。
一、目前我縣共享工程運行現狀
2004年以來,由於縣委、政府重視共享工程建設,加大投入,加強共享工程基礎設施改造建設,努力構建遍布全縣的基層服務網路,現已建立起以縣中心為依託,以鄉鎮文化中心、村基層服務中心為網路的共享工程基本框架。基層文化工作手段陳舊落後的狀況得到了一定改善。
--工程建設順利起步,服務網路基本形成。縣委、政府高度重視文化共享工程建設,將其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強領導,積極落實各項保障措施,保證了文化共享工程的順利起步和推進。先後投入20萬元,先後為縣圖書館購置了40台電腦、1台伺服器,建起了面積50平方米的電子閱覽室,縣中心文化陣地建設進一步鞏固;建立完善了鄉鎮、社區文化站、基層服務點管理制度,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的管理得到了加強;各鄉鎮場、社區各設立1名專兼職文化幹事,明確了專干職責,指導各基層服務點做好群眾服務工作。各社區服務點依託文化活動室的便利條件,由縣圖書館提供圖書、雜志、音像資料等,向群眾開放,滿足社區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每個鄉鎮選擇3-5個人員相對集中、種養殖前景較好的行政村(京星農牧場、南梁檯子各選1個村)作為基層服務點。在村黨員電教播放點增掛文化活動室牌子,每個服務點指定1名管理人員。各基層服務點配備了電教器材、農村實用技術圖書及其它各類圖書、光碟。充分利用農村黨員電教室設施設備的優勢,使黨的方針政策、科學技術信息以更加新穎直觀、形象生動的方式迅速走向千家萬戶。與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有線數字電視等合作建設了一批服務點。初步形成了覆蓋全縣的服務網路,目前,共建立較有影響力的基層服務點6個(鄉鎮5個、社區1個)。
--資源建設初具規模,技術保障逐步完善。整合加工了34TB數字資源,建設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專題資源庫,匯集了全國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藝術研究機構、藝術表演團體等機構的各類優秀文化信息資源,逐步構建起具有一定規模的文化信息資源庫群。視頻節目達 余部,文字總量約 億字、圖片 萬幅。與數字圖書館建設緊密結合,在資源建設、用戶服務等方面應用數字圖書館成熟技術,依託現有的通訊網路,開通了文化共享工程網站。通過互聯網、衛星、移動存儲、光碟復制等多種形式提供服務。
--運行方式方便快捷,服務效果初步顯現。為使群眾盡快接受先進思想文化教育,掌握適合當地實際的實用技術,縣文化部門協調農牧、衛生等部門深入基層調研,了解群眾所需,認真搜集、下載適用於當地群眾的政策法規、先進性教育、農業科技、文化體育、防疫保健、科普知識等共享工程信息資源,特別是大量收集農村實用技術信息,並將下載的共享工程資源信息刻錄成VCD光碟,通過縣、鄉、村三級文化服務網路及其它途徑傳輸信息,擴大宣傳面。主要做法:一是通過協調各專業部門,將各類信息資源通過業務部門的工作,傳播到千家萬戶。二是向各鄉鎮文化站、村基層服務點直接提供圖書、光碟支持,由各服務點直接面向群眾服務。三是利用"三下鄉"、宣傳周、農村集市、節假日等向農民集中贈送、發放共享工程光碟和實用技術資料,開展現場咨詢,解決實際問題。四是針對種養殖戶在種養植過程

③ 資源共享具體是什麼意思

資源共享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數據和應用程序的共享。 2、網路存儲常見的便是文件共享服務,採用FTP和TFTP服務,使用戶能夠在工作組計算機上方便而安全的訪問共享伺服器上的資源。3、資源備份隨著網路攻擊和病毒的發展,資源備份也成為了資源共享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現代企業大都採取實時高效的資源備份方式,以便在網路崩潰的時候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護公司信息,以及在災難恢復的時候起到最大的作用。 4、人脈關系:包括客戶資源、能力資源等一些可以相互應用的到的 5、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