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魚資源越來越少什麼原因
擴展閱讀
如何檢測自己的廣告費用 2025-02-05 01:30:52
怎麼製作石油汽油 2025-02-05 01:12:20

魚資源越來越少什麼原因

發布時間: 2023-08-23 20:12:53

A. 現在的野生魚越來越少了,這是為什麼呀

現在的野生魚越來越少了,這是為什麼呀?

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市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也越來越豐富多彩,釣魚這種修養運動不斷被接受和參與。釣魚大軍近10多年來迅速增長。

我記得出去釣魚了即使晚走30分鍾,只要轉身,就能找到合適的座位,隨心所欲地拔出棍子。用蚯蚓吃飯,半天也能捕到幾斤鯽魚。現在早走30分鍾也不必有空位。這種情況在靠近城市的河流中水庫最明顯。而且,釣一天的魚在過去的半天,有時連幾條都抓不到。這表明,隨著釣魚隊的劇增,釣位的減少和魚資源也在減少。總的來說,野生魚減少和釣魚人增加的因素極少。因為最終釣到幾條魚也不會極度缺乏資源。

B. 為什麼現在的魚越來越少呢

不是魚少了,是人多了。 人自稱萬物之靈,不可缺少的就是關於吃方面的,人們總認為自然的一切都是為了人而存在的,慢慢的自然的資源也就慢慢的減少了! 希望這個答案樓主滿意

C. 黃河的水質開始越來越好,為何裡面的魚卻變少了

黃河是我國的母親河之一,為我國的歷史文明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大家對黃河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很多人可能會說:「黃」。沒錯,黃河堪稱是世界上最「黃」的河流,因為在地球上所有河流中,黃河水的含沙量是最多的。

不過話說回來,禁漁只是拯救黃河漁業資源的其中一種方式,漁民的過度捕撈也難以對漁業資源造成毀滅性打擊。相比之下,水質污染、水電工程建設以及河水含沙量過高,這三大因素才是黃河魚類資源的真正「殺手」。


以水質污染為例。上游的黃河水質優良,到了中下游之後,工礦企業就開始變多了,大量的工業廢水導致漁業生產力急劇衰退。據統計,黃河流域每年因為污染而造成的經濟損失就有115~156億元左右。水質一旦被污染,魚類的生理功能就會受到影響,進而導致魚類胚胎發育畸形、魚苗成活率下降等問題。

D. 目前海洋魚類和淡水魚類日益減少的主要原因是()①環境污染嚴重 ②人類過度捕撈 ③魚的產卵量

威脅生物多樣性的原因有有棲息地被破壞、偷獵、外來物種入侵、環境污染、其他原因等.人類對環境的改造幅度已經很大且地域擴張也很厲害,如亂砍濫伐、濫捕亂殺、過度放牧、不合理開墾(圍湖造田、墾荒、濕地開發等)、環境污染等,使生物的棲息環境遭到破壞,使生物的生存受到威脅,導致生物種類越來越少,破壞生物的多樣性.
工業廢水、廢渣、生活污水等流入淮河,使淮河的水質惡化、含有有毒物質、水體缺氧等,不在適宜魚蝦生活,嚴重的致使大量魚蝦死亡,如1994年爆發了特大污染事故,致使洪澤湖1200萬千克魚、9萬千克蟹、2.5萬千克蝦死亡,蘇南大部城市河段發黑發臭,成為沒有動物的「死河」.水體污染導致多種水生動物死亡,生物種類和數量銳減.因此屬於環境污染及水體污染等環境污染威脅了魚類資源的多樣性,使魚類資源日益減少;還有人來為了追求經濟效益,過度捕撈,以及電魚、炸魚等非法捕魚,進一步使魚類資源減少.
為保護海洋魚類資源是可再生資源,如果我們人類不加以保護就會消失的,要合理開發利用.國家採取漁業政策保護,教導民眾執行;國家制定法律規則,實行定期捕魚,還要實行定期限令禁止出海捕魚;在魚類繁殖期間停止捕魚同時加大魚類繁殖力;國家也可以對飼養魚類有成效的人實施獎勵,鼓勵其投資魚類繁殖產業如規定.如規定魚類准許捕撈的尺寸,規定漁網網眼大小的規格,是為了限制捕撈幼魚,等到幼魚長大再捕撈提高魚類的產量.
故選:A

E. 農村的小河裡面的魚變得越來越少,有什麼原因跟大量使用農葯有關系嗎

為什麼農村河流中的魚、蝦、蟹等水生動物越來越少?

5.捕魚機器的廣泛使用

在過去,當電動捕魚機不被禁止時,農場主會在淡季攜帶電動捕魚機外出捕魚。電動捕魚機具有極大的殺傷力。如果水不是很深,他們幾乎可以抓住所有的大魚。此外,被電魚機電流擊中的魚也失去了繁殖能力。沒有生殖能力,魚蝦很難遺傳。

6.隨著人類的發展,生態系統正在受到嚴重破壞。童年的釣魚樂趣和釣魚不再能夠重現。魚蝦的減少或滅絕給生態敲響了警鍾!保護環境,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減少廢物污染是有必要的。為我們的子孫後代留下一個美麗無污染的環境。

F. 為什麼農村的河溝水坑裡的野生魚類越來越少魚去了哪裡

70-80時代的鄉村,那時河中特別多天然的的魚種,小魚小蝦多到抓不完,那時鄉村也較為窮,一年到頭也吃不到幾餐肉,許多農戶就到河中抓魚回家了吃,打打牙祭。我小時候最愛到河中抓魚摸蝦了,每次都收獲滿滿,也經常去河裡釣魚,每次都能捕到許多的逗讓叢淡水魚回家了吃,可是現在農村的水溝的魚越來越低了,難以抓到魚啦,什麼原因呢?

之前沒有人吃的蝦、鱉、巨蟹山櫻都被炒成天價,又加重了極少數人更為貪欲的打撈,導致前幾年發生天然的河蝦近乎滅絕的局勢。在我的故鄉由於礦井的存有,長期煤礦開采導致了地底許多地區成為了裂縫,這種情況下地面的水就立即滲入地下來了;在地下水量少以後,大家為了更好地喝水迫不得已只有將井的深層擴大,那樣一個惡循環出來,只能促使地面的水越來越少,到最後江河乾枯,江河裡沒了水,雙魚當然也就死亡了。

G. 為啥以前在農村河裡常見的桂魚,現在越來越少了

作為小漁民一枚,我對這個問題還是由一定發言權的。我們湖裡的狀況根題主所說的基本吻合。我們湖裡本地的野生鱖魚資源也接近枯竭。本地菜場基本很難見到大個體的野生鱖魚了,偶爾有2-3兩一條的小鱖魚,價格也高達150+一斤,而養殖的鱖魚才45塊一斤。結合我們這邊的實際情況,我認為主要的原因有兩個,而這兩個原因估計也適用於國內的其它水域。



結語

如果不能改變上述兩個因素,野生鱖魚的種群和其它魚類資源基本是不可能恢復的。長江流域禁漁十年的政令推出,也意味著國家有關部門已開始全力著手扭轉這一嚴重的生態困境。如果濫捕的現狀無法改變,結局將不只是無魚可捕,我們的生存環境也將會因為失去野生魚類而面臨無法預料的復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