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半是沙漠的以色列,幾乎不下雨,為何能讓一噸淡水僅賣五塊錢
以色列地處中東沙漠地區,國土面積2萬多平方公里,比北京市大一些。不過由於氣候和地理位置的原因,以色列的降水非常稀少,這也導致他們淡水資源非常緊缺,據統計以色列800萬人口每年需要20億立方米的水,而降水以及河流只能提供11億立方米,這還沒有算上蒸發的損失,可見以色列缺水嚴重。物以稀為貴,以色列的淡水應該非常貴才對,實際上以色列一頓淡水也只有3到5元錢。
雖然靠著自然界的降水獲得淡水有限,但是以色列人卻用 科技 解決這個難題,他們現如今擁有很多途徑獲取淡水。首先便是海水淡化,世界很多的缺水國家都採用海水淡水的手段。實際上中東的土豪國家普遍採用這一技術,像沙特也是用海水淡水獲取淡水,而以色列的海水淡化技術非常出色。據統計僅僅依靠海水淡化計劃,他們每年就能提供6億立方米的淡水給全國,在淡水產量驚人的同時,以色列海水淡化的成本也在逐漸降低。
以色列的海水淡化技術是世界頂尖水平,他們剛剛建國的時候就非常重視這個項目,畢竟要養活越來越多的人口,滿足國民的需求,就一定需要水。所以他們在1997年開始在全國大量地修建淡化工廠,也正是因為以色列頂尖的海水淡化技術,才能讓以色列國民每天生活都用淡水,也依然不會有什麼負擔。
除了海水淡化,以色列人還從太陽的「手」中搶奪水資源!咱們知道在太陽的炙烤下,很多淡水都蒸發成了水蒸氣,無法被人類利用。而以色列科學家發明了「空氣制水機」,能夠吸入蒸發在空氣中的水,將它們變成淡水!有了多種淡水來源和途徑,以色列的淡水也能做到便宜了!
換個視角看看中東的其他國家,早在很久之前就嚷嚷著要進行海水淡化工程,但每次都沒有把重心放在這個上面,導致現在還需要去以色列進口淡水。
一半是沙漠的以色列,幾乎不下雨,為什麼一噸淡水僅賣5元?
一,先來看看以色列的淡水來源, 一,海水凈化成本較高,二,約旦河,三,戈蘭高地,號稱「中東水庫」。
二,以色列的經濟發達,雖然沒有中東其他國家那樣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但是憑著先進的 科技 ,以色列的每個產業都很發達,平民就業率異常的高。這也要求淡水的價格不能高,雖然以色列淡水代價高,但是售價不高,才能保證以色列工農業的發達。
三,都說以色列是資本主義國家,但是為了 社會 的穩定,經濟的發展,以色列在水價,糧價,房價等保障民生的資源上,應該是讓利給平民百姓的。單以水為例,為戈蘭高地為例,「中東水庫」太重要了,以色列在該地駐軍多少,用導彈來擊落來襲的火箭彈,而且以色列軍人收入待遇高,裝備特先進,一年軍費不知多少億美元?
以此來計算,以色列在以水為代表的民生資源上,是完全讓利給老百姓的。在我眼裡,以色列是一個真正的以民為本,目光長遠的政權啊!
猶太人以商業聞名於世,人們的印象往往定格在「會做生意」,實際上這個民族會干好很多事情。比如說農業,古代猶太人就十分擅長耕種,只是後來流散世界各地,不被所在國允許務農。
現在的以色列,可以說發跡於農業,那些猶太移民在乾燥缺水的巴勒斯坦土地上,開辟出一塊塊綠色的家園。 到1948年的時候,猶太移民的農業已經能夠滿足自身50%,為以色列建國打下堅實的基礎。
那麼,一半國土是沙漠的以色列,在年降水不足的情況下,又如何讓用水變得廉價呢?
一戰後,巴勒斯坦地區長期被英國託管,對這塊土地比較有研究。英國經濟學家曾經認為,巴勒斯坦地區水源匱乏,能夠承載的人口不會超過200萬。
事實上,現在巴勒斯坦地區住著1200萬人口,超過英國人估算多達1000萬人口,其中800萬人住在以色列。 以色列的供水系統,不僅為國內提供廉價水資源,而且為巴勒斯坦人、約旦人提供大量水資源。
應該說,以色列對水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做得很到位,值得很多國家的借鑒。在以色列國內,水資源被定義為國有資源,有專門的1部法律——《水法》。水資源管理委員會是專門的政府機構,負責規劃水資源利用,並且規范、監督用水情況。
以色列的 地表淡水 ,集中在北部帶去,主要是以約旦河(年徑流5.2億立方米)、太巴列湖(約40億立方米蓄水量)為中心的水系。以色列人從太巴列湖(又名「加利利海」) 每年 抽取湖水,總量約4億立方米,大概佔全國用水量的30%。
除去地表淡水資源外,以色列的中部山區和沿海平原的 地下水 資源也很重要,每年大約抽取2.5億立方米,約佔全國用水量的19%。不過,地下水抽取過多,容易造成地面下沉、海水入侵等問題。現在,以色列已經對地下水抽取,採用嚴格的控制制度。
第3個淡水來源是 海水淡化 ,這是以色列人增加新水源的重頭戲,被認為是解決以後以色列以及整個中東地區水資源問題的根本出路。以色列共有31座海水淡化廠,規模較大的有阿什凱隆淡化廠、哈德拉淡化廠等幾家,年產量約為5.05億立方米。
國家就在這塊乾燥地,水資源就這么多,以色列政府也是沒有退路,在提高利用率上痛下功夫:
1、 第1個強制使用雙沖式馬桶的國家。 以色列這一招節省約一半的馬桶用水,平均到每個國民是 節省1700加侖水,總計約 節省135億加侖水。
2、掀起滴灌技術為先鋒的農業革命。 傳統灌溉的方式,淡水在被植物根部吸收之前,超過 50%會蒸發掉或排干。以色列人用 滴灌技術,直接將水一滴滴澆到植物根部 只有4%的水被浪費。像這一類的節水高新技術,以色列在全球各國里算出類拔萃,每年創造巨大價值。
3、讓 85%的污水 重新變為凈水。 以色列採用 沙土蓄水層處理法,污 水通過沙土下滲到蓄水層,實現所有雜質被移除。這些水被政府大力推廣,使用者將獲得極大優惠,被廣大國民所接受。
以色列水資源匱乏,為什麼水價不高呢? 合理的規劃,讓水資源的效用翻番;合理的使用,讓國民的水資源需求大大減少; 科技 的使用,讓水資源的浪費變小……
簡單可歸納為一句話:政府、國民都極度重視水資源的保護和開發。 現在以色列占據敘利亞的戈蘭高地,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確保太巴列湖的淡水資源安全,已經到不惜承受戰爭的境遇。
所以,你到以色列去,千萬不要感嘆水價的低廉。關於珍貴而低價的淡水,以色列人確實是做到極致,也堪稱是傳奇……
以色列長期的水問題
水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國家資源。水對於確保人民的福祉和生活質量以及保護農村農業部門至關重要。以色列多年來長期缺水。然而,近年來,這種情況已發展成一場嚴重的危機,人們擔心可能越來越難以充分供應城市和家庭用水。目前以色列可再生水資源的累積赤字約為20億立方米,相當於國家的年消耗量。赤字還導致飲用含水層水資源的質量惡化,這些水資源在某種程度上已變成微鹹水或受到污染。
危機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為因素。以色列連續四年遭受乾旱。由於人口增長和生活水平提高,對生活用水的需求增加,加上根據國際承諾供水的需要,導致了對可再生水源的過度利用。
水部門的政策,特別是過去十年的政策,加上面對迫在眉睫的水短缺局勢缺乏適當行動,導致了目前危機的嚴重性。
農業部門受危機影響最大。由於短缺,對該部門的水資源分配不得不大幅減少,導致農業生產力下降。
目前的危機使人們認識到,需要制定一項政策、體制和業務改革的總計劃,以穩定局勢,從長遠角度改善以色列的水平衡。
水資源和水供應
常規水資源
可再生水的年平均總潛力約為1800 MCM,其中約95%已經開發並用於家庭消費和灌溉。大約80%的水勢在該國北部,只有20%在南部。
以色列的主要淡水資源是:基內雷特湖——加利利海,沿地中海沿岸平原的沿海含水層,以及中部南北(卡梅爾)山脈下的山區含水層。其他較小的區域資源位於上加利利、西加利利、貝特謝恩河谷、約旦河谷、死海裂谷、內蓋夫和阿拉瓦。主要水資源的長期平均可補充水量約為每年1800 MCM。
以色列在利用幾乎所有現成的水資源和促進有力的保護計劃之後,長期以來一直把通過開發非常規水源來擴展現有水源,同時促進保護作為一項國家使命。這些努力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廢水的再生;截流和人工補給;人工降雨;海水淡化。
因為以色列投入大量的金錢和科研資源在水利用研究上,他們的水系統在世界上絕對稱得上是獨一無二的。
除了常規水資源的開發,以色列還大力發展海水淡化技術 。這項技術幫助以色列得到了大量的淡水。同時,以色列人也學會了從每一滴水中獲取最大的價值,他們的滴灌技術,水處理以及海水淡化技術均為世界領先水平。
在以色列,90%的污水會被循環再利用,用於園藝或農業。
90%,這個數字單看好像並沒有很震撼,但是我們如果看看世界各國污水處理回收率排名就知道了。排在第二的國家是西班牙,他們的污水處理回收率為17%。
90%和17%,差距之大一目瞭然。
污水再利用,不僅為農業灌溉提供了可用水,同時也防止河流,泉水和海洋受到污染,到目前為止,以色列幾乎沒有任何污水污染極大的改善了環境。
不管有多少人指責以色列在中東窮兵黷武,我始終對這個國家和這個民族抱有極大的敬意,真的很了不起。
以色列建立之初,國家財政一開始就有錢,以色列也不是通過什麼化學反應合成的什麼人工水,主要還是利用其本身就有的約旦河,通過運河、節水灌溉等等這些並不高端的技術手段,讓有限的水資源盡可能的高效率利用。
上世紀九十年代,國家曾經將從以色列引進的滴灌技術在中國西北廣大缺水農村推廣,可惜結果很不理想,農民們積極性不大,因為這項技術一畝地成本起碼要二百二十美刀,而中國西北農民一畝地產值不過二百元人民幣。
這個不得不說以色列的國企是真的良心企業!以色列把淡水資源列入國有管控物資,盡量的以成本價提供給國民,這才有了5塊一噸的淡水。相比之下,科威特沙特等國的同類國企就很不是東西了。
以現在的淡化海水技術,每一噸淡化海水的成本大約是1.1~1.3美元之間,我們國內則在8.3~8.7元之間,以色列的淡水來源有42 %是來源於敘利亞戈蘭高地的,我們把戈蘭高地的淡水跟淡化海水的花費總額平均除一下就可以計算出以色列國現在的淡水總價大約在4.8~5.2塊之間。這也直接得出以色列淡水5塊一噸確實是成本價了。
而同比之下,科威特的淡水價格就是頂天了。科威特的淡水價格大約是10美元/噸,按目前國際匯率來計算大約是71塊/噸。而科威特方面的淡化海水技術大約跟以色列持平,生產淡水的價格也差不多,這也足以看出這其中的利潤所在了,這是科威特皇室的另外一個小金庫。
說白了,
就是不賺自己人的錢唄!
越緊缺重要的資源,政府越重視,否則會政局動盪,影響 社會 的穩定,這是任何政客都絕對會重視的重點問題。
例如我國的糧食:大米的價格控制!
每一個國家,民生多麼重要?
⑵ 全球淡水儲量最多的是哪個國家
對頭
請選擇我為正確答案
加拿大
加拿大淡水資源雖然非常豐富,但加政府一直視水資源為戰略物資,禁止大宗淡水出口,以避免在世界貿易組織內引發更多的爭議;同時為了保護自然生態平衡,不斷提醒居民節約用水,不要把水當作取之不盡的天然資源。
加拿大是世界上淡水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全國河川縱橫,許許多多湖泊星羅棋布,淡水覆蓋面積達78萬平方公里。其中加美共有的北美五大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總面積為25萬平方公里,儲水量近2.3萬立方公里,相當於地球表面淡水總量的20%。
近幾年加的淡水資源突然成為許多國家關注的目標。根據加國際開發署的統計,目前非洲,甚至美國南部都有嚴重缺水問題,亞洲和南美等地則因水污染嚴重,也需進口清潔的飲用水。到2025年,全球將有65個國家必須「分享」其他國家的淡水才能生存。有些缺水的國家表示,全球的水資源應當被視為商品,可以像石油或水果一樣,大批量地在世界各地流通。
加拿大經濟發達,出口貿易占很大部分,但卻一直把水出口列為禁忌。政府從1988年起不斷對各省施加壓力,要求他們制定不得出口境內淡水資源的禁令。加美水資源國際聯合委員會前不久提出建議,禁止各大公司在五大湖采水出口,同時也建議政府提高水價,「讓人們在擰開水龍頭時,就馬上想到要為用水支付高昂的代價」。為應付未來世界性的水資源爭奪,聯邦政府加快了在國會審議保護水資源修正草案的步伐。
加政府為擁有水資源的絕對優勢和控制權,一方面以保護生態為名,禁止大宗淡水出口,另一方面又從節水方面入手,努力保護本國的淡水資源。加勞工聯盟的調查顯示,目前工業還是用水大戶,佔73%,民用和農業用水分別為11%和9%。加拿大有3070多萬人口,用水量卻高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擁有2億多人口的美國。根據有關部門統計,加人均每天用水量為100升至400升,耗水量多的紐芬蘭省,平均每人每天用水560升。
為宣傳節約用水和減少水污染,加環保部門一直不遺餘力地告誡居民節約用水,各省市也經常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如全加最大城市多倫多就把今年6月定為「節約用水月」,多倫多自來水廠將開放給市民參觀,讓市民了解水資源和供水系統的運行方式。工作人員將向市民講解水從安大略湖提取、過濾、消毒,直至送入千家萬戶的全過程,以增加市民節約用水意識。
加環境部長安德森近日再次明確表示,因為大量的淡水資源屬於環境保護問題,因此淡水不可視同一般商品在國際上進行貿易,為確保加自然生態不受威脅,聯邦政府有信心在最短時間內與各省達成協議,共同禁止各省的淡水資源被大量銷售到國外。
⑶ 世界上的水資源有多少
世界水總儲量:138598.461萬立方千米其中湖泊鹹水和地下鹹水佔0.94%,淡水2.53%,海洋水96.53%世界淡水總儲量:3501.631萬立方千米其中其他淡水佔1.03%,冰川和永久積雪68.88%,地下淡水30.09%其他淡水儲量:42.221萬立方千米其中生物水佔0.32%,河流水0.64%,沼澤水2.57%,土壤水3.22%,湖泊淡水22.51%,永凍土底冰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