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社會資源要如何配置
擴展閱讀
鐵路交通工具有什麼 2025-02-04 17:47:57
彎度鋼筆工具如何成選區 2025-02-04 17:46:22

社會資源要如何配置

發布時間: 2023-08-26 12:23:21

㈠ 資源配置的兩種基本手段

資源配置的兩種基本方式主要是包括計劃配置方式和市場配置方式,其運動形態如下:

1、計劃配置方式

計劃配置方式的運動形態是由政府決定的,通過計劃機制發揮作用來實現資源配置的,即是由政府按照預定的計劃,通過行政手段將社會資源分配到各個部門。總體上保持國民經濟的協調發展和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

2、市場配置方式

市場配置方式的運動形態是由市場主體根據市場價格信號,為適應商品供求關系的變化而決定的,即企業作為市場主體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使企業與市場發生直接的聯系,企業根據市場上供求關系的變化狀況,根據市場上產品價格的信息,在競爭中實現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

(1)社會資源要如何配置擴展閱讀

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積極作用

1、市場配置資源提高推動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的進步,促進勞動效率提高。

企業作為市場主體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企業要使產品價格具有競爭力和實現利潤最大化,必須使自己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即個別價值低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即社會價值。

企業作為市場主體,在市場機制的調節下,從自身利益出發,會主動地採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改進經營管理,以提高勞動生產率,進而帶動整個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展。

2、引導企業按照市場需要優化生產要素組合,實現產需銜接。

企業作為市場調節信號的接收者,主要通過市場價格的漲落,了解市場供求狀況,並據此安排和調整生產經營方向、品種、數量和規模,進行生產要素的組合。

3、發揮競爭和優勝劣汰機制,增進商品生產經營能力。

企業從事商品生產經營必然為爭奪市場份額展開激烈的競爭。競爭以外部的強制力,迫使企業在生產經營中強化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激勵企業面向市場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積累和自我發展;促使企業增強創新意識和銳意進取的活力。

㈡ 資源配置的三種方式

資源配置的三種方式:即自然經濟、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配置方式。

資源配置是指資源的稀缺性決定了任何一個社會都必須通過一定的方式把有限的資源合理分配到社會的各個領域中去,以實現資源的最佳利用,即用最少的資源耗費,生產出最適用的商品和勞務,獲取最佳的效益。

在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資源配置有兩種方式:計劃方式計劃部門根據社會需要和可能,以計劃配額、行政命令來統管資源和分配資源。

計劃配置方式是按照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的設想,在社會主義社會,生產資料將由全社會佔有,商品貨幣關系將不再存在,因而資源配置的方式主要是計劃,即通過社會的統一計劃來決定資源的配置。

㈢ 法經濟學財產法如何實現社會資源的最優配置

法經濟學財產法如何實現社會資源的最優配置方法:財產權利的本質是利益,它具有排他性、收益成本性、可轉讓性三個基本特徵,因而,財產權利是一種可以依賴配置原理而得到公正、有效的利用的資源。財產權是一種稀缺性資源,這種稀缺性資源的配置同樣遵循新古典經濟學和新制度經濟學的基本原理。權利配置與資源配置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其目標是實現資源配置的效率最大化。權利配置分為靜態配置和動態配置,靜態權利配置決定了權利的基本結構,其效果是市場有效運行的先決條件,動態權利配置是實現權利配置目標的手段。

㈣ 資源配置的兩種基本方式是什麼

資源配置的兩種基本手段,一是計劃,二是市場。
1、計劃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就是計劃經濟,主要通過指令命令,直接指揮與干預微觀經濟主體的生產經營活動。
2、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就是市場經濟,主要通過供求、價格和競爭,實現資源合理流動。
拓展資料:
一、資源配置(resource allocation)是指對相對稀缺的資源在各種不同用途上加以比較做出的選擇。資源是指社會經濟活動中人力、物力和財力的總和,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物質條件。在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定階段上,相對於人們的需求而言,資源總是表現出相對的稀缺性,從而要求人們對有限的、相對稀缺的資源進行合理配置,以便用最少的資源耗費,生產出最適用的商品和勞務,獲取最佳的效益。資源配置合理與否,對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成敗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二、定義
1、在經濟學中,資源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資源是指自然資源;廣義資源是指經濟資源或生產要素,包括自然資源、勞動力和資本等。可以說,資源是指社會經濟活動中人力、物力和財力的總和,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物質條件。在任何社會,人的需求作為一種慾望都是無止境的,而用來滿足人們需巧兆閉求的資源卻是有限的,因此,資源具有稀缺性。
2、資源配置是指資源的稀缺性決定了任何一個社會都必須通過一定的方式把有限的資源合理分配到社會的各個領域中去,以實現資源的最佳利用,即用最少的資源耗費,生產出最適用的商品和勞務,獲取最佳的效益。
3、資源配置即在一定的范圍內,社會對其所擁有的各種資源在其不同用途之間分配。
4、資源配置的實質就是社會總勞動時間在各個部門之間的分配。資源配置合理與否,對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成敗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5、一般來說,資源如果能夠得到相對合理的配置,經濟效益就顯著提高,經濟就能充滿活力;否則,經濟猜絕效益就明顯低下,經濟發展就會受到阻礙孝裂。

㈤ 市場如何配置資源

市場配置資源方法是價格、供求、競爭、風險。

1、價格

反映商品市場上產品的供求同價格之間的有機聯系和運行。價格機制是商品市場中最重要的一種市場機制。價格機制是市場機制的基礎,是市場配置資源的核心機制。

2、供求

反映價格與供求之間的內在聯系。其作用的發揮是以供求之間的不平衡為前提和出發點的。

3、競爭

引起競爭的直接原因正是不同生產者在交換中所獲得的經濟利益差別。其作用的發揮是通過部門內部的競爭和部門之間的競爭來實現的。

4、風險

反映的是經營利益與經營風險(虧損、破產)之間的相互關系。實行企業破產是風險機制的最高層次的作用形式,也是風險機制運行的最關鍵的條件。

市場配置的含義

市場配置即市場調節,是指依靠市場機制進行資源配置的方式。市場機制是通過市場競爭配置資源的方式,也是價值規律的實現形式,是一種事後調節。

市場配置的優點

第一,強有力地促使商品生產者改進生產、改善管理、採用先進技術,從而推動生產技術進步、社會生產力發展。

第二,促使資源向效益更好的環節集中,促進效率和效益提高。

第三,靈敏快捷地提供大量的市場信息,有效引導商品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的經濟行為和經濟活動,從而推動社會資源、生產要素沿著市場需要的方向合理流動。

第四,按生產要素貢獻和市場效率分配,促進資源配置效率提高。